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6 毫秒
1.
个人信息权利的设置是图书馆读者人格得到关怀的重要立法途径。我国立法者需立足于本国法律文化传统并借鉴欧美经验,对读者赋予个人信息人格权,在此基础上设计层级化的权利内容,进而赋予这些内容不同的效力,以此来实现图书馆读者的不同人格价值诉求,同时回应图书馆等机构对信息加以处理与利用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2.
张娟 《图书馆界》2013,(6):47-49
网络环境下,读者个人信息承载着其人格利益并能实现管理与经营绩效。图书馆等机构为发挥该信息的后一作用,需要对它进行搜集与传输,这导引了读者个人信息保护危机。该文立足于我国图书馆管理、互联网治理等国情,充分吸取欧美立法经验的精髓,建议我国通过立法手段设定相应规则约束前述机构的行为,促使其尊重读者人格利益进而应对危机。为弥补立法规制之不足,行业自律规范的规制作用需要得到发挥。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的发展历程,结合相关立法的发展论述我国图书馆读者个人信息与隐私保护和智慧图书馆读者个人信息保护研究现状。针对新立法环境下智慧图书馆读者个人信息保护面临的风险提出应对策略,即明确智慧图书馆读者个人信息分类、明确智慧图书馆读者个人信息保护模式、明确“告知-同意”规则框架和具体实施内容、完善读者个人信息保护技术和制度保障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4.
网络环境下,读者个人信息的再利用行为引发了图书馆核心价值——信息共享与读者人格关怀之间的冲突。本文立足我国图书馆管理机制、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模式与互联网治理方式等国情,运用价值分析法并吸取欧美立法精髓,探索再利用行为立法规制的路径从而应对前述困境。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厘清借阅信息与隐私信息、敏感个人信息、普通个人信息关系的基础上,指出借阅信息不应等价于隐私信息,而应归属于相对敏感个人信息范畴。基于此,立足整体法秩序视角提出图书馆读者借阅信息保护策略,即在民法领域适用一般人格权的严格保护策略,遵循基本处理规则;在个人信息保护法领域适用敏感个人信息的强化保护规则,基于比例原则,采用选择进入机制;在刑法领域以合理适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为主要方向,既应完善对有害使用行为的立法规制,又需明确符合法定要件的合理使用行为的出罪路径。  相似文献   

6.
《个人信息保护法》就个人信息处理者在获取相关同意、制定专门规则上作出具体规定,未成年读者保护也需要契合上述要求。需推动未成年读者个人信息同意规则实现层次化,在同意内容上区分敏感个人信息、普通个人信息和监护人个人信息,在同意权限上以八周岁、十四周岁为年龄节点确立不同规则。构建未成年读者个人信息同意规则体系,充分考虑告知、释明、修正等方面。应借鉴美国和欧洲的实践经验,推进行业相关实践,颁布专项保护政策,加强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开展专门教育,明确相应救济渠道。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核心价值的确立与实现过程中需要有效地对读者个人信息进行保护与利用,这是提升图书馆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论述了图书馆对读者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的具体方式,强调了二者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界定了个人信息与读者个人信息的范围,在分析国外图书馆读者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图书馆个人信息保护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文章概述了读者个人信息在图书馆业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及两者的冲突,重点从法律环境、行业自律及技术管理三个方面探讨了图书馆如何实现对读者个人信息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美国公立大学图书馆很重视读者个人信息保护,大部分都有读者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涉及个人信息采集、使用、安全等各个方面,解释披露读者个人信息的限制以及相关的法律政策,并提供联系方式以便于读者咨询.通过这些政策,美国公立大学图书馆得以有据可循地保护图书馆读者的个人信息.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领域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日益成为政府、图书馆及读者关注的热点。我国虽从2002年接受了"为读者保守秘密"的理念,但在实践环节仍显单薄。文章重点分析了美、英、加、德、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在整体规划、信息分类及收集原则、个人信息使用和安全、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个人信息保护经验,希望对我国图书馆个人信息保护的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未成年读者具有特殊的身份信息风险、痕迹信息风险、账户信息风险和服务信息风险,需要对其个人信息加以专门保护。《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对未成年读者个人信息保护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信息处理的规则层面。目前未成年读者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存在可操作性不足、多元主体不协调、相关实践缺乏等瓶颈,需要在相关政策中构建区分保护、协作保护的规则,并加强行业引导、开展系统教育、探索规范流程,以确立政策实践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孙丽敏 《图书馆界》2023,(5):5-7+26
在网络和大数据环境下,“记忆”和“遗忘”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对个人信息安全构成新的威胁,于是对被遗忘权的保护有了必要性并推动了对该权利的立法。但是,被遗忘权的立法对图书馆工作理念、业务管理都造成了新的影响。我国虽然未明确赋予被遗忘权的法律地位,却为这项权利的立法留下了空间,而且现行法律法规中已经包含了被遗忘权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我国更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读者个人信息,包括将图书馆业务纳入法治框架、设置读者个人信息管理机构、建立读者个人信息使用政策、引入技术措施等效代换机制等。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是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场所,一些国家和地区对图书馆的读者个人信息保护义务有相关规定,但是法律层次不高。我国现行法律虽已将个人信息纳入民事权益加以保护,但立法上欠缺完善的配套规定。因此,我国图书馆法中应当明确该义务及法律责任对推进图书馆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在法律上明确规定图书馆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职责、利用读者个人信息的基本内容和程序、违反该义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5.
加拿大图书馆大部分都有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涉及个人信息的采集、使用、保存、披露等各个方面,并提供了便于读者咨询、投诉的联系方式.这些个人信息保护政策以加拿大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为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前各类文献研究均指出我国涉及隐私的个人信息的保护与管理缺少专门立法,对于个人信息保护与管理的规定分散在多个法律法规条文中,但对相关法律法规文献的现状缺少全面的调查和信息管理研究视角的分析。本文调查了我国涉及隐私的个人信息保护与管理的103部法律法规文献,从个人信息全流程管理及其关键节点等多角度对这些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我国涉及隐私的个人信息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法规现状及未来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吴雪敏 《图书馆》2015,(3):53-55
在考察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个人信息保护对策标准及相关方针政策的基础上,从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原则、管理体制、安全确保措施、个人信息档案以及个人信息公开、修改和停止利用相关事宜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内容,以期为我国图书馆界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研究给予启示。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核心价值视域下的读者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图书馆对读者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的具体方式,强调了二者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与个人信息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颜瑜 《图书馆学刊》2005,27(6):29-29,96
通过分析当前图书馆业务工作中可能存在的侵犯读者个人信息隐私权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选择了30个具有代表性的美国专业图书馆进行调查,通过对各个图书馆网站上的读者隐私声明的分析与比较,归纳出美国专业图馆在读者(包括儿童)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基本政策和一般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