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民生新闻”的崛起与现代电视新闻的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电视“民生新闻”改革浪潮席卷国内电视媒体。“民生新闻”的崛起在对传统的电视新闻理论及实践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使电视人遭遇空前的彷徨与困惑。本文结合河南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改革实践,全面剖析了“民生新闻”的内涵、特点。以及其对电视新闻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电视新闻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融媒时代如何"说新闻"成为当前电视新闻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当前传媒生态极速变化,电视媒体如何在新时期全媒体环境中迎来新生,不仅考验着传统媒体应对挑战的能力,也叩击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业上的进取之心。把握时代脉搏,让电视媒体呈现新闻"温度",做"有温度"的新闻,需要我们找到与群众需求相契合的传播亮点,从社会关照的角度去审视和理解各种新闻现象。电视新闻学着用"温度"去发声,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研。  相似文献   

4.
又见“门”     
下面说的这三种情况,本刊曾多次道短,但时至今日,依然时有出现,那就再道一次。近年来,新闻中门的说法越来越普遍,从2008年初的艳照门事  相似文献   

5.
李强 《新闻爱好者》2006,(10S):53-53
在电视媒体发达的今天,平面印刷媒体和新闻通讯社对图片新闻和视觉新闻越来越重视。其实,在中国新闻界最早提倡写“视觉新闻”的是新华社原社长、名记穆青先生。他在《学会写视觉新闻》中写道:“所谓视觉新闻,无非是形象化、立体化,有典型细节、生动的画面,读来有声有色,使人能够具体地形象地看到你所报道的事实的真面貌。这样,我们的新闻就可以克服枯燥和概念化的缺陷,更好地适应今天这个电视发达的时代。”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各级电视媒体的新闻节目中,电视细节画面的运用还不够深入和广泛。但经过新闻改革的深入和创新实践的不断发展,“细节画面”已经成为电视新闻节目中重要的表现形式和构成要素。[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胡智锋 《声屏世界》2005,(11):18-19
内容生产是媒体运营的核心内容,强化电视的内容生产是电视媒体可持续发展的命门所在。电视内容生产是有规律可循的,中国传媒大学的胡智锋教授认为——[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易黎 《青年记者》2010,(18):29-29
山东电视民生新闻现状 山东的电视媒体虽然在民生新闻方面起步比较晚,但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栏目。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改革会议报道的呼声在各新闻媒体始终不断,但呼声归呼声,在电视新闻节目中面貌依旧的会议新闻仍屡见不鲜,报道会议的记者仍然把镜头对准到会的领导。眼下面对电视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改革“会议”报道乃大势所趋,从中央台到各省市主流媒体,除了一如既往地做好会议程序性报道之外,最大变化的亮点是在抓“会议”鲜活新闻上下工夫,从内容到报道形式都寻求突破,巧妙装扮,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下面笔者就对当前改革“会议”电视报道谈儿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大力搞好评论改革,开创军队媒体评论的新局面,让军事评论的受众耳目一新,是当下军事新闻改革全局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军队媒体的新闻评论如何改革?请看《创造军事媒体新的"评论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11.
邱建浩 《东南传播》2022,(11):17-19
电视时政新闻是时政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权威化形象深入人心,但电视时政新闻在融时代的受众减少,其传播效果也不够理想。在当前形势下,电视时政新闻传播必须加快“供给侧”改革,不断推出适应时代要求的融产品,确保电视时政新闻的话语权。本文对电视时政新闻的特点及意义进行了论述;对融时代下电视时政新闻受到的冲击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结合融时代观众接收新闻信息的特征,提出:电视时政新闻必须与“融”相结合,通过内容、平台、传播等多方面的创新和整合,不断占据舆论主阵地,引导受众思维,增强电视时政新闻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蔡雯 《新闻记者》2012,(5):17-21
传播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社会化媒体的崛起,使媒体格局的变动加剧。2012年到来前后,与此相关的信息时有发布,比如多家机构公开了政务微博的评估报告,一些纸媒宣布停刊或改版,更多的传统媒体集团宣告实施"全媒体战略"等等。如果把这些零散的信息综合起来分析,不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给我们的工作和各项娱乐都带来了改变。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融媒体的优势逐渐突出,传统的电视广播已经无法独立支撑市场。新闻编辑作为广播电视的主要工作人员,必须跟随时代的脚步,提升综合能力,进行现代化的改革发展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新闻编辑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正在改变着新闻的理念和实践。"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方针,本文从一名基层电视新闻记者的工作感受出发,结合"走转改"工作,就如何通过电视镜头弘扬主旋律、反映民生民情,从而更好地传播正能量进行了论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普伟民 《今传媒》2011,(11):52-53
本文阐述了进入21世纪以来地市级电视媒体面临的冲击和机遇,针对地市级电视台的现状,介绍了周口市电视台以广告经营策略的改革为突破,按照本土化、地方化、小型化的经营理念,利用电视传播平台服务广大消费者,策划组织大型电视团购活动,实现以节目内容为中心的多元化增值经营策略。不仅实现了电视向零售业跨界发展,同时提升了电视台面对广告客户的话语权,实现了媒体、商家和消费者的多赢。  相似文献   

16.
蔡心轶  朱亚 《视听界》2002,(3):85-86
新闻和言论历来被视为媒体的两翼,缺一不可。电视媒体网站在与其他的新闻网站和传统媒体的竞争中,如何既发挥自身的优势,又博采各家之长,以凸显自己的个性和鲜明的观点,从而在网络时代争取受众?这已经成为大多数电视媒体网站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厦门广播电视集团的新闻栏目《厦视新闻》,除了对于全市重大政务活动更加关注,在媒体融合改革发展中也创新形式,进行新媒体直播、精心打造特稿、关键词解读等时政类融媒体产品,从内容、平台等方面积极做好融媒体建设,使原本复杂、晦涩的新闻变得更加亲切、简单,有效提升了新闻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8.
王雄 《视听界》2015,(2):20-24
在"新常态"这一新语境之下,中国电视媒体及其媒介生态面临新的压力。本文从"新闻立台"理念、掌握互联网技术、理解和善用互联网思维、建立科学管理制度四个方面,阐述"新常态"下生成改革的新动力和新机遇。  相似文献   

19.
何寿林 《视听界》2005,(4):i004-i004
在激烈的电视媒体竞争中,许多地方台的黄金时段推出了大容量、大板块的新闻时段,其中战役性报道成为亮点。第一,把握宏观,找准战役性报道的定位。一般来说,战役性报道都是围绕地方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展开,围绕具有强烈时代特点的新人、新事、新典型展开,这就要求编辑记者具有  相似文献   

20.
沈健 《视听纵横》2001,(2):8-10
跨人新世纪的门槛,圈内圈外都能感受到电视竞争的如火如荼。有意思的是,大家都把新闻的改革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因为谁都明白,在未来的竞争中,冲击最大的当属电视新闻节目。不能否认这几年我们的各级电视台在电视新闻的探索道路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许多新闻栏目的成功为标志,我们的电视新闻已经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不再是声画两张皮,不再是播音员加短消息,不再是会议加数字……但是,当我们打开电视机,我们却不得不面临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