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培养一大批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是新工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2018年8月,教育部专门印发了《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高函[2018]8号),提出":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材料类学科作为重点学科,应打破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教学方法、内容、手段等方面创新教学路径,提高学生的学科理论素质与实践能力,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打造金课"的意义,围绕新兴工科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如何构建、每一类型的金课如何建设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新时代高校课程建设、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达成"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工科视域下,传统的高职工科专业教育模式无法满足新时期的需要。市场对于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期望更高,这决定了高职工科专业教育人才培养必须更为系统。“三创”型人才指的是具备较强创新、创造、创业能力的人才。在新工科背景下,为培养“三创”型人才,要创设和优化学习平台,以课岗赛证教育来提升“三创”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打造全链条的“三创”教育模式、打磨新工科教育试验机制并为“三创”实训体系化教育服务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高函[2018]8号)明确指出:“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本文从国内外高校课程建设入手,分析课程建设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阐述创设“金课”建设的具体措施,优化“金课”的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合力建构高等院校“金课”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是教育部日前为加快振兴本科教育,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对各高校及专业提出的目标。文章结合上海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类课程建设经验,分析了目前专业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从多重角度提出了打造金课、提升学习效果及培养高水平人才的方案及思路。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部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着力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背景下,地方高校进行了一系列围绕“金课”建设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地方高校通过基于“金课”建设和人才培养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更新教学观念,深化课程教学范式综合改革;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构建智慧教学场景,助推教育教学改革;部门协同联动,构建“金课”建设新机制等强有力的措施,为全面打造各专业“金课”作出了一系列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到广大师生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金课”是以高质量传授学生创新创业基础知识、提升自主创业能力、培养创新创业精神为目标的课程,具有显著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特征。高校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扭转困境,构建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主体,以多维化、系统化、虚拟仿真化和社会实践化为目标的“一体四化”“金课”体系。  相似文献   

8.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要求建立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对高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为“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新方向。新时代,高校应深入研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坚持问题和成果导向,聚焦各专业毕业要求,对标培养目标,制定个性化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模式,健全考核方式,实现“一院一策”“一专业一方案”教学目标,积极构建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体系,不断提高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金课”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文章基于“两性一度”标准对工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具体以现代控制理论课程为例,从课程特点和教学现状分析出发,并在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评价方式等多方面给出改革措施,以期将现代控制理论课程打造成为自动化类专业“金课”,提高自动化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迭代与创新是新工科建设内涵要领,是高校工科专业建设的时代要求。为此,文章研究探索非典型地域、非传统强势学科专业、行业特色明显的新工科“金师、金课、金专”建设,以及一流人才培养之间的内在、支撑、驱动关系、实施途径与路线图。课题组研究以“金师”带动“金课”建设,以“金师—金课”建设为基础共筑“金专”,“金专”促进提升“金师—金课”的含金量的螺旋上升循环机制;提出基于“三金”建设和产教融合的电子信息类新工科一流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该研究成果能有效提升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与学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以学生的能力提升为核心,将创新创业教育引入人才培养过程,形成新时代“思路引领、能力提升、师生协作”的新工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教师在开展“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的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着力培养符合国家需要和科技进步的综合型人才。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以创新创业的项目和课题为导向,将问题导入课程建设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加强实验安全教育方面的工作,开拓出创新创业与教学相结合的新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新工科"建设呼唤高等工程教育实验平台的改革创新。"校地企"合作共建产业学院,打破了专业学科的人才培养藩篱,构建起跨界与跨学科的"新工科"人才培养平台。通过有效整合多方资源,打造专业交叉融合式的"新工科"人才培养实验平台,构建专业群课程与教学资源的实验平台,搭建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素养的实践平台,为地方高校培养未来产业和行业发展需要人才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真正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要求各高校淘汰“水课”、打造“金课”。高等数学是本科学生最重要的数学基础课程之一,如何打造高等数学“金课”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问题。本文从相关研究现状及趋势,提高教师教学激情以及提升学生自学能力等方面来研究,有助于我校更好地迎接“金课”的到来,从而为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4.
大学物理是高等学校工科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文中详述了新工科的内涵。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任务是要从心灵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求知欲。在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要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及自拓展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高校新工科人才的培养要打破传统思维,寻求新出路。网络治理理论所具有的交叉式、无限向、多维性特征能够弥补目前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过程中主体参与、专业建设、课程体系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基于网络治理理论建立的“伞状”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型,通过主体内部关系的确立、组织的内部管理和机制的形成与完善,可以为新工科人才培养实践提供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新工科教育面临的形势与困境的基础上,针对新工科人才培养存在的人才供需结构失衡、专业设置与产业匹配度不高、实践创新能力不足、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要求不相适应等问题,基于“OPCE”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从“开放·实践·创新”三个维度,构建多方协同的实践育人体系、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三阶段”教学体系和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实施“三模块-三阶段”协同育人模式,培养应用型新工科人才。  相似文献   

17.
以硅酸盐产业转型对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的培养需求为切入点,分析了当前“硅酸盐材料”课程的教学现状,从课程目标、课程架构、组织形式和考核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多维度、多层面的教学改革方案,探讨了教学、科研和实践三者之间的循环体系关系,落实体系建设、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复合型工科人才提供新思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将放在开发“硅酸盐材料”课程的配套实验和搭建企业与高校互通平台上,助力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18.
"金工实习"是了解机械制造过程的一门重要应用实践课,也是我国工业经济高速发展中所需工科人才培养的一门重要课程。"金工实习"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创新人才的培养,五邑大学以应用型高水平工科大学建设为目标,从"金工实习"的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创新及师资队伍建设三方面协同进行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新农科建设要求涉农高校对传统农学专业进行优化升级,强化实践教育以加快新型农林人才的培养。作物生产实践课程对植物生产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植物田间技术”课程为例,依据新农科建设要求,对标“金课”的“两性一度”,对作物生产实践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和创新从低阶到高阶的多层次—递进式—全方位的教学内容重构方案进行了探讨,旨在响应新农科建设的号召,全面提高教学水平,为国家培养具有“大国三农”情怀、综合实践能力强、创新素养高的新型农林人才。  相似文献   

20.
打造数字化教学“金课”是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中高职“教学革命”的关键。高职数字化教学“金课”建设应基于服务学生学习理念,体现高职教育属性和教学规律,围绕数字化时代“三教”改革,以促进课程教学全程留迹及教与学精细化管理服务、推动课程考核与成绩评价机制创新、提升评教评学的数字化水平为价值追求,通过高起点实施教学数字化顶层设计、高标准优化智能化教学环境、高水平建设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高质量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高水平打造个性化在线课程、高精度开展教学质量诊断与监控,落实数字化教学“金课”建设,实现教师教学成就感与学生学习获得感双提升以及学校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双促进的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