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接触一本书,就是接触一个人。作家现身在他的文学作品中,远远超过他的自觉。老舍在他刚开始创作不久曾经告白:自己“老不敢放胆写这个人生最大的问题——两性间的问题……在题材上不敢摸这个禁果”。但事实上纵观他的一些主要作品,性爱仍是贯串始终的轴心线索。这些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完全型”,即是标准的性或性心理构架。如《月牙儿》、《阳光》的结构完全是一个少女青春期的性心理流衍;《热包子》、《也是三角》全部情节的聚焦便是畸形性欲;而《微神》更是一部标准的现代心理分析小说。第二类是“枢纽型”,即性爱是全篇结构的重心。如《老张的哲学》中是以李静、龙凤的爱情线作枢纽,展开全部场面;而《赵子曰》以一个被追逐的王女士为枢纽,直到尾声她的身世方公开;还有《骆驼祥子》中祥子与虎妞的性关系,已成了与祥子的“奋斗史”并行的第二主线。第三类是“穿插型”,几乎可以说老舍所有的中、长篇小说和绝大部分短篇小说都有性问题和性爱描写的穿插与副  相似文献   

2.
老舍以写实著称于世。然而,读罢《微神》,这篇精巧的艺术品却令人恍然明白,老舍先生也曾是一位长于写情的,长于写幻想的“诗”的作家。最初收进《赶集》短篇小说集,写于1933年的《微神》,是老舍全都小说中唯一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可以说,小说使我们看到了一位不同于他自己的独特的老舍。小说运用了老舍其他作品中不多见的主观抒情方式,以梦幻的方式记述了“我”的初恋经历,抒写了一对男女的爱情悲剧故事。小说以浓郁的抒情风味,似一曲得而复失的凄哀的爱情悲歌,甜美混合着忧郁,轻俏遮掩着哀伤,摄人心魂,荡人心魄,使你禁不住为这对恋人的悲剧,洒一掬  相似文献   

3.
简论老舍的《微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神》,是老舍先生创作中一篇独特的小说,许多评论家都把《微神》看作老舍小说创作中极富现代手法的显示性小说之一,而从更全面的角度来观照,《微神》不仅仅有着西方现代文学的“骨架”,它还有着中国传统文学的“血脉”。老舍先生用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取向在《微神》中显示了东西方文学的有机交融。  相似文献   

4.
30半代初,老舍对《客》的翻译助他写出了小说《微神》;由《隐者》的翻译“摹”出了小说《歪毛儿》。两对作品的对应与叠合足以将翻译对老舍创作的影响昭示得清清楚楚。但影响还远远不止老舍受译文启发写出与之近似的作品,还表现在对老舍短篇小说艺术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在参照着写中,他获得了短篇小说创作的经验与技巧,使他在新的创作起点上迅速前进。其借鉴所恪守的原则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启蒙主义是老舍文学创作的主旨 ,但《微神》表达这个主旨有独特的角度 ,即侧重于“自我批判”。《微神》的创作方法 ,许多人认为是意识流 ,也有人认为是象征主义 ;笔者认为 ,现实主义特色更为突出。《微神》的景物描写也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6.
老舍是一位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养花》、《猫》、《趵突泉》、《林海》、《劳动最有滋味》、《草原》等选入小学语文教材,受到师生欢迎。然而,一些师生对老“舍”的由来不了解,相应地误读“老舍(shě)为老舍(shè)”,所以有必要来一番辨识。老舍,原名舒庆春,是父母所取,因为老舍生于阴历年底,取这个名字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的意思。老舍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舍予”实际上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它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深意,由此可见老舍年轻时的志向。“老舍”这一笔名是他在1926年发表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7.
1989年5月号的《人民学》杂志是一期散专号,杂志的副主编周明先生约我写一篇关于老舍先生的散,我便写了这一篇,取名《父子情》。章的开头,我先给父亲定了一个位,说他不是“慈父”型的人,也不是“严父”型的,而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人。透过这个简单的交待,我想说明,要想给老舍先生简单地定个位,  相似文献   

8.
臧克家以诗人闻名,但也写过小说。他的《挂红》、《拥抱》、《牢骚客》等都曾在读者中留下深刻印象。“五四”,以来有不少大作家是文学体裁的多面手,如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等等。克家同志写诗,也写散文、随笔、杂文、评论和小说。我感觉他的小说(这些小说全部写作发表于解放前的“国统区”,而且比较集中在抗战胜利后的1946—47年)如同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古代文论中,强调文艺创作要善恶必书,美丑必露。班固在总结《史记》的写作原则时,就提出了“不虚美”、“不隐恶”。刘知几在《史通·感经》篇中进一步发展了班固的观点,“苟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斯为实录”。古代文论中提倡的这种“美丑必露”的原则,仍在后世的文学创作中广泛运用。吴组缃曾在《如何创作小说中的人物》中指出:“世上绝没有完全的好人,也没有完全的坏人”。老舍也说过:“我恨坏人,可是坏人也有好处;我爱好人,而好人也有缺点。”(《我怎样写〈老张的哲学〉》)这才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审美原则。而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我们的现当代文学曾走过一大段弯路。在三、四十年代,左翼文学和无产阶级文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急功近利、贴标签、定框框等倾向,具体表现为按照固定的模式去写人,按照一定的“方程”  相似文献   

10.
老舍在青岛写祥子我国著名的文学艺术:家老舍先生的杰作─—《骆驼祥子》,写于青岛。1936年春,正在青岛:山东大学任教的老舍在与朋友的闲谈中,得知朋友在北平曾雇用过一个拉洋车的车夫。这个车夫的遭遇很惨,他迫于生计几次把车卖了又买回来,最终还是一贫如洗。...  相似文献   

11.
老舍先生称自己为“写家”,不说“作家”,还称自己为“文牛”。实际上,这是他的一种人生观。纵观他的一生,不论是办教育,还是当作家,都围绕着一个大问题——怎样做人。在儿童教育上,他有一套独特的思想,既是针对自己的孩子的,也是泛指所有的孩子的,算是他的教育思想吧,细想起来,有以下八条: 一、“木匠说” 1942年8月,老舍先生曾写过一篇叫做《艺术与木匠》的文章,其中有这么一段:“我有三个小孩,除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中的否定副词“不”的语法意义,主要是在动词、形容词一类词语前面表示否定。一、“不”用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前面表示对肯定的动作、行为的否定。 (一)表示对主观意愿的否定这种否定表示施事主语所表示的人“不肯、不敢、不愿、不想、不要”发生某一动作行为。例如: (1)老栓似乎听得有人在问他,但他并不答应;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鲁迅全集》一,27页) (2)我不说,打死我也不说!(《老舍剧作选》114页) (3)有些人只顾做事,不动脑筋。(初中《语文》二,125页) 上例中的“不答应”、“不说”、“不动脑筋”是施事主  相似文献   

13.
4月中,舒乙同志送我一本新出版的他写的《老舍最后的两天》。在扉页上,他写道: 送给“老”画家——小丁 老给老舍先生的作品插图; 老给老舍先生本人画像; 老给描写老舍先生的文章作画, 小丁先生便成了—— 老给老舍画画的老画家。 6月初,早晨从紫竹院散步出来,途遇舒乙骑车去上班。他  相似文献   

14.
“一字师”     
阎焕东 《科技文萃》2001,(2):185-186
最近我正准备出版一本关于老舍的书,其中引了老舍在抗日战争前夕写的一篇小传,题为《著者略历》,全文不过400字,却精当简括,幽默风趣,很能体现老舍为人为文的风格,是一篇妙文。但文中有句话却令我颇费周折:“幼读三百千,不求甚解。”这“三百千”指的是什么?我查了手边的工具书,包括《辞源》、《辞海》等,都没有“三百千”这个条目。于是我便怀疑可能是印错了,或者也可能是老舍的手误,后来的编辑将错就错,一直错了下来。我这么想依据有二:一是就在这篇“小传”中,老舍的短篇小说集《火车集》被印成了“《火车头》”,这肯定是错的,说明印错是常有的事,可做旁证;二是“三百千”我以为可能是“三百篇”之误,而“三百篇”则是人们所熟悉的,本是《诗经》的代称,老舍在此扩而大之,借指古典文学,说“幼读三百篇,不求甚解”,既简单明白又幽默含蓄,且与全文风格一致。我的怀疑不能说没有道理。 但我心里总不踏实,还想得到进一步确认。说来也巧,前些天的一个小型聚会上,我正好同舒乙同志坐在一起,于是我便向他提出这个问题。我先说明了那句话的出处和问题所在,跟着说了我的想法,我说:“‘三百千’是什么意思呢?哪儿都查不到。所以我想可能是印错了,或者是老舍先生的笔误……” “那怎么会?!” 舒乙本来一直在听我说,这时突然插了一句,打断了我的话。 “怎么不会呢?”我争辩说:“就在这篇‘小传’中,后面就把《火车集》印成了《火车头》。”  相似文献   

15.
“禁果”一词来源于《圣经》,它讲的是夏娃被神秘的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去偷吃禁果而被贬到人间。这种禁果所引起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禁果效应”。古希腊的一个神话故事也印证了“禁果效应”。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中,有位叫潘多拉的姑娘从万神之神宙斯那里得到一个神秘的小匣子,宙斯严令禁止她打开,这就激发了姑娘的猎奇和冒险心理,使她终于将它打开,于是灾祸由此飞出,充斥人间。潘多拉姑娘的心理正应了一句俄罗斯谚语:“禁果格外甜”。禁果效应在我们的学校中是普遍存在的。我们有些学校总喜欢禁止学生干什么事,不准怎么样,其结果是越禁…  相似文献   

16.
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从心理学角度讲,家庭教育应注意克服以下几种不良“心理效应”的影响。1.禁果效应“禁果”一词来源于《圣经》,它讲的是夏娃偷吃了智慧树上的禁果而被贬到人间。这种禁果所引起的逆反心理现象,人们称之为“禁果效应”。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个名叫潘多拉的姑娘从万神之神宙斯那里得到一个神秘的小匣子,宙斯严禁她打开,这反而激发了姑娘的猎奇和冒险心理,使她终于将它打开,于是灾祸由此飞出,充斥人间。潘多拉的心理正应了一句俄罗斯谚语:“禁果格外甜。”“禁果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是普遍存在的。有些家长总是…  相似文献   

17.
课文救生圈     
老舍先生在《猫》一文中是怎样妙用“更”字的?配合人教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猫》课文阅读老舍爱猫和喜欢养花一样出名。可本课开头对猫的描写却有褒有贬,似乎有点叫我们摸不着老舍先生的真正意思。直到第二部分的开头,才突然上来一句:“满月的小猫很可爱”,到这里,我们细细体味,这才明白了第一部分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却无处不渗透了老舍先生对猫的爱的感情。这个“更”字实在用得妙。应该怎样理解课文中“古怪”一词?配合人教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猫》课文阅读要理解“古怪”的含义,必须从猫的性格矛盾的地方去考…  相似文献   

18.
一“追念论”是老舍之子舒乙先生1986年在《一对“孪生”小说》中对老舍的一个文学主张的概括。在《小说里的景物》、《景物的描写》、《一个近代最伟大的境界与人格的创造者我最爱的作家康拉得》、《小人物自述》四篇文章中,老舍比较集中地论述了这个主张。在1931年10月10日《齐大学刊》二卷一期《小说里的景物》一文中,老舍首次提出这个主张,他在谈到景物的地方色彩以后说:这个地方色彩不仅是随手描写一下,有时候竟自是作小说的动机。试读中国现代短篇小说,最多的是回忆体的作品。他们写作的动机,自然也许是因为对一个…  相似文献   

19.
曾艳 《文学教育(上)》2009,(13):136-137
一九三一年,老舍写了一部后来毁于“一·二八”战火的长篇小说《大明湖》,《月牙儿》是从其余烬里升华出来的精华,材料是其中最精彩的最忘却不了的一部分,写得集中、整齐、完美。老舍曾经说过:“由现在看来,我楞愿要《月牙儿》而不要《大明湖》了。”[1]由此不难看出作者对《月牙儿》的喜爱。在作品中,读者久久不能忘却凄美的月牙儿给这个作品烘托的那种氛围。月牙儿出现的次数之多,不得不让人想起“我”的命运转变。“月牙儿”作为一种意象在作品《月牙儿》中共出现了八次。  相似文献   

20.
“禁果”一词来源于《圣经》,它讲的是夏娃被神秘的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去偷吃禁果而被贬到人间。这种禁果所引起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禁果效应”。古希腊的一个神话故事也印证了“禁果效应”。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中,有位叫潘多拉的姑娘从万神之神宙斯那里得到一个神秘的小匣子,宙斯严令禁止她打开,这就激发了姑娘的猎奇和冒险心理,一种急于探求盒子里秘密的心理,使她终于将它打开,于是灾祸由此飞出,充斥人间。潘多拉姑娘的心理正应了一句俄罗斯谚语:“禁果格外甜”。禁果效应在我们的学校中是普遍存在的。我们有些学校总喜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