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湾当局亦图拟制“档案法”据台湾报纸报道,台湾海峡彼岸的国民党中常会在1987年6月10日同意了“国史馆”馆长朱汇森的建议,交有关主管部门及早研究制定“国家档案法”。  相似文献   

2.
台港澳一瞥     
台「档案法」(草案)出炉据台报消息,岛内有关部门已完成「档案法」(草案)的拟制工作。早在1987年6月10日,国民党中常会就同意了「国史馆」馆长朱汇森的建议,交有关主管部门及早研制「档案法」。随后,「国史馆」发言人于1988年3月28日称,该馆草拟的「档案法」(草案)即将完成,俟送「总统府」转「行政院」审核。直至今年3月2日,「行政院」研考会主任孙得雄公布,「研考会」已完成「档案法」(草案),已送「行政院」审议。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时报》创刊四十周年的纪念画册上有一幅1950年台湾“总统府”的照片,照片说明这样写道:“槎桠老树伴着总统府在风沙飞扬的土地上指向穹苍,中国时报的前身《征信新闻》就在这种苍茫的时代中萌芽.”  相似文献   

4.
吴民 《新闻世界》2007,(7):40-40
台湾“外交部”封存37年的“刺蒋案”机密档案5月10日曝光,这份档案记载了1970年4月24日,蒋经国访美时被台独分子枪击侥幸脱险后,国民党暗中打击台独的始末。刺杀蒋经国的刺客后来还成为台湾“总统府”的国策顾问。  相似文献   

5.
杨亮功,大陆知道的人可能不很多,在台湾,却相当有名。因为1949年到台后,他曾任“监察院”秘书长,“考试院”副院长、院长,“总统府”资政等职。  相似文献   

6.
新闻人物     
嘿、嘿、嘿:三个女人,一台政治秀 “‘总统府’闹绯闻,嘿、嘿、嘿……” 11月22日,台湾的《新新闻》周刊披露:月初,台湾“副总统”吕秀莲深夜11点多给某位媒体高层人士打了一通电话,曝出台北版的“莱温斯基”丑闻,第三度引发台湾政坛地震。 陈水扁被曝绯闻案后,其瘫痪在轮椅上的夫人吴淑珍立刻否认:没听说老公有绯闻,更没有拜托吕秀莲“看紧”陈水扁。同时表示,吕秀莲常常乱讲话,无聊,应该去看心理医生。 面对绯闻事件,女主角、“总统府”顾问萧美琴表示:“这样的指控很无聊、莫名  相似文献   

7.
据港台报刊报道,5月30日,国民党元老、台湾“总统府国策顾问”陶百川受不了“台湾警备总部”策划的围剿,带着夫人黯然离开台湾,到美国去了。这件事在台湾内外掀起了轩然大波,被称之为“陶百川震荡”。近几年来,陶百川对台湾的“言论、出版自由”、“人权”问题,多次发表文章,主张取消《台湾地区戒严时期出版物管制办法》。他以“书生报国无他道,愿把毛锥当宝刀”自命,由此被视为“藉机攻讦党政措施不当”,“言伪而辩,似是而非”,“其心可诛”。直接导致台湾“警总”大动干  相似文献   

8.
刚卸下台湾“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长职务,改任“总统府”资政不久的蒋纬国(77岁)被认为是蒋家成员中最达观、最平易近人的一个。他最近发表强烈反对台独的谈话,使他再次成为海峡两岸传媒注意的人物。他最近接受台湾《时报周刊》的专访,谈了许多有关蒋家的旧事及1964年发生的“湖口兵变”,他说,其实当时根本就没有“兵变”……  相似文献   

9.
现在所谓台湾正进行着的“反服贸协议”运动早就偏离主题了。他们是在“反服贸”u-57学生最开始是“反黑箱”“反服贸”,后来是要求退回“服贸协议”,要求服贸协议的监督条例先“立法”,然后又走上“总统府”前的凯达格兰大道,变成反马英九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档案界的《档案法》“软法”说进行了辨析,《档案法》属于硬法而不是软法.并对形成《档案法》“软法”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有:管理理念固化助长了对《档案法》作用的不现实期望;企望《档案法》是一部“包罗万象”可“对号入座”的法;学习与研究不足导致《档案法》执法能力的低下;《档案法》立法技术的欠缺.  相似文献   

11.
张惜静 《兰台内外》2023,(21):18-20
新《档案法》是新时代档案工作的基本法,与旧《档案法》相比,新《档案法》立法理念经历了从“档案权力”向“档案权利”、从“档案法制”向“档案法治”、从“有法可依”向“良法善治”的嬗变,体现了其立法价值及功能定位的变化。本文通过立法理念透析新《档案法》立法本意、立法精神,以期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新《档案法》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  相似文献   

12.
阅读、思考与写作——档案学教学与科研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是1982年起开始从事档案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学校为本科生讲授“档案文献编纂学”、“档案法学”等课程,为研究生讲授“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档案学文献研读”等课程。从教的25年时间里。出版著作12部,其中独著2部。二人合著1部,主编3部,副主编2部,参编4部。代表性著作有《档案编纂学》、《档案法学基础》。在全国档案学专业期刊上发表独立完成的论文100余篇,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  相似文献   

13.
综合台湾媒体报道,十月十三日,台湾『特侦组』发言人陈宏达表示,台湾检方『特侦组』在侦办陈水扁被控涉嫌侵占『总统府』机密公文案.据统计陈水扁二ОО八年卸任前,共携带走一千五百六十五件机密文件.  相似文献   

14.
选址东湖岸边的珞珈山 20世纪的民国初年是一个多事之秋,王世杰在这个期间做了许多关乎他人生的大事情,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他早年参加了民主革命,涉及很多领域,一生在政界、教育界、法律界、学术界身居要职,在中国大陆和台湾都曾经担任过很重要的职务,曾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国民参政会秘书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台湾“总统府秘书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前后任职60年.与此同时,他还参与了20世纪中国许多重大的事件,对近现代中国的教育、政治、外交、国共两党和海峡两岸关系等,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我承认我一直在上课,像个小学生一样在上公民课。这一课的题目就叫“陈水扁”。课文特别令人“拍案惊奇”,但是附在课文后面的测验题,艰难的程度,超过我的预期。乱,因为在寻找新标准我在台湾的威权时代里写过《野火集》,但是台湾政治的今天,仍然令我瞠目结舌:在我们的经历里,谁见过一个政坛第一家庭的家族和亲信,做出如此不堪的事情?谁听过身为权力最高象征的“总统府”会制作假账?谁见过一个没有监察委员、只有冷气空转的“监察院”?谁见过一个对法律如此不知分寸、进退失据的“内政部长”?谁见过媒体变成一种热血贲张的“政治运动指挥部”…  相似文献   

16.
台湾目前还没有正式成立"国家档案局",仅设立了"国家档案局"筹备处,隶属于"行政院".台湾档案法规定,"国家档案局"必须在<台湾档案法>颁布后两年内成立.  相似文献   

17.
《档案法》明确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执法主体地位 ,规定了档案行政执法的权限与措施。在《档案法》1 0多年的实施中 ,档案行政执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同时也应看到 ,档案行政执法过程中尚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是档案法规体系不配套。《档案法》是建设我国档案事业最重要的法律依据和准绳 ,是一切档案法规的核心。但是《档案法》又不能完全代替其他档案法规 ,还必须有一系列配套法规辅佐《档案法》的贯彻实施。最近几年 ,国家、地方和有关部门在《档案法》规定的原则指导下 ,制定了一些实施性的法规和规章 ,以完善我国以《档案法》为核心的档案法规体系。 1 990年1 1月 1 9日 ,经国务院批准 ,国家档案局以第一号令发布了《档案法实施办法》 ,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施行。《档案法实施办法》将《档案法》的一些原则性规定具体化 ,为我们准确理解、深入实施《档案法》 ,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创造有利条件。但是 ,《实施办法》的部分条款仍然过于原则性 ,与之相配套的如“追究法律责任的管辖范围”、“查处违法案件的程序”、“处罚标准和制裁措施”等均久久未见出台。这种档案法规体系的“断层”和“先天不足” ,给档案行政执法带来了许多困难...  相似文献   

18.
档案法史是档案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筑档案法学理论体系和基础的同时,有必要认真研究我国历史上档案法律方面的变迁,总结经验,以达继承优秀遗产并发扬光大之目的。 在研究中国档案法史特别是古代档案法史之前,有几点需要说明:首先,中国古代档案法史体现了“中华法系”根本特征的一些内容,如“法自君出”,皇帝是最高的立法者(“钦定”)和最大的审判官(“廷审”),皇帝的诏令具有最权威的法律形式;“民刑不分,诸法合体”,历代具有代表性的法典基本上都是刑法典,同时也集民法、行政法(文件与档案管理法基本  相似文献   

19.
《档案法》第二十四条之缺陷及其修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档案法》中对档案受损的3项“违法行为”限定为“在利用档案馆的档案中” ,违背了《档案法》的立法宗旨 ,应当删除  相似文献   

20.
对《档案法》实施25年来,发表的有关《档案法》“软法”说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各种“软法”说的认识,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以期对我国的《档案法》研究及档案执法有所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