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为契机加强大学技术转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应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构建新型技术转移体系的需要,在企业创新需求的外在推动力、体现社会服务功能的内在推动力以及知识创新源头的责任等多重因素驱动下,大力促进大学技术转移意义重大。针对大学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的实施为契机,应从技术转移机构建设、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科技人员评价机制、专业人员培训等多方面加强新型大学技术转移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
选取江苏作为研究对象,用全景扫描方法系统梳理江苏省在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面的相关政策举措和主要成效,包括构建技术转移政策体系、搭建技术转移平台、产学研协同创新、建设技术转移机构、培养技术经理人、实施技术转移奖补等,对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主要举措进行剖析,分析得出六大最具明显的特征。最后立足广东实际,结合江苏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创新举措及先进经验,在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广东在政策、平台、机构、人才等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着力弥补在技术转移体系上的短板和弱项,加快广东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3.
分析高校技术转移转化体系的发展现状,剖析高校开展技术转移转化工作面临的机制体制障碍。研究基于“三螺旋”理论高校技术转移转化体系建设的战略定位、发展思路及实现路径,构建高校技术转移转化体系协同创新模型,完善高校技术转移生态体系,打通高校技术转移生态链条。提出地方高校技术转移体系发展对策,为提升高校技术转移效率,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地方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抓手,对于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和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西南地区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现状出发,分析各省市在体系架构设置、政策配套、区域交易平台等方面的经验做法。立足西藏技术转移基础差、起步晚的现状,分析了制约西藏技术转移体系发展的主要因素:技术转移重视程度不足、科技创新活力较低、技术转移意识不强和保障服务机制不健全,提出健全西藏技术转移政策体系、搭建技术转移体系架构、激发转移主体活力、建设技术交易平台和培养技术转移人才的对策建议,从而为建立符合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技术转移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国际技术转移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但是当今国际技术转移呈现出复杂化、社会化等一系列新特征,只有不断完善其服务体系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结合湖北省国际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的现状,通过企业创新服务、国际创新技术、高校院所研究与科技咨询服务等4个方面对服务体系进行完善,构建一个国际技术转移大数据平台。  相似文献   

6.
为借鉴发达国家政府在构建技术转移体系中的主要经验,推动新时期我国技术转移体系的建设.本文较为详细的分析了发达国家政府构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中在政策法规、科技体制、社会服务体系三方面的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7.
适应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构建新型技术转移体系的需要,大力促进大学技术转移,加强大学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意义重大。针对大学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的实施,应从技术转移机构建设、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科技人员评价机制、专业人员培训等多方面加强新型大学技术转移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8.
建设和完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对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激发社会创新活力,提升国家创新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8-2019年省际专利权转移转让数据,构建了中国省际技术转移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研究网络的空间关联特征及内生演化机制。结果发现:(1)中国省际技术转移关系日益密切,技术转移体系日趋完善,但省份间的互惠性有待提高。(2)中国省际技术转移网络存在结构依赖效应,省份间的聚敛性、传递性以及闭合性特征明显,但省份间的积极性有待提高。(3)中国省际技术转移网络存在时间依赖效应,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并存。本研究推动了对省际技术转移的认识,对加快构建国内技术转移大循环新格局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建设技术转移人才体系,培育一支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对于完善广东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和促进技成果转移转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技术转移人才培训体系、职业资格认证、政策举措等方面比较研究北京、上海、浙江、江苏(苏州)、深圳等省市技术转移人才体系建设情况,为广东技术转移人才体系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提出了积极发挥政府引导和支持作用、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转移人才同步发展、建立多层次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开展技术转移人才职业资格认定、推动技术转移人才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技术转移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提升国家技术进步与创新整体效能、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手段。在梳理改革开放40年技术转移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将技术转移体系的建设划分为四个阶段:认识了解,引进模仿;探索机制,重视消化;实践为主,战略引领;评价对比,改进创新。从技术转移研发、中介、应用及政策四个子体系出发,剖析技术转移体系存在的问题,得出技术转移体系在发展中引进、消化、吸收的必要经验,以及对科技创新的未来启示。  相似文献   

11.
论述广东科技创新智库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分析广东科技创新智库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广东科技创新智库目前总体上呈现出智库数量不断增多、智库水平明显提高、智库类型多样化、政策影响力增强等特点,但在制度体制、政策供给、社会参与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质量与水平与国内外先进科技智库还有差距等问题;从构建广东创新智库发展机制应注意的基本属性和发展机制的具体构建两大方面指出其具体发展方向;指出广东应通过完善制度、创新体制、社会参与等多方面路径来推动科技创新智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广东创新平台的分类及作用入手,归纳总结这些平台建设的主要做法、成效及经验,剖析存在问题,并提出今后发展的思路及建议,供科技管理部门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聚焦2000—2019年广东省获得的国家级和省级科技项目成果,从获奖项目的专业领域、创新主体性质、地域来源等信息分析了新世纪以来广东省科技奖励工作的特征。研究发现,广东省科技奖励工作存在地域分布不平衡、个人奖励制度建设缓慢、科技获奖项目后评估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因此建议优化个人奖励设置、引导社会力量参评科技奖励、建立符合区域协同发展的科技奖励体系。  相似文献   

14.
全球经济受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中国恢复经济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对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际科创中心")的内涵和政府功能的梳理,从科技发展战略、支持尖端技术研究、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系统、直接推动企业实施创新创造和帮助高科技企业提升国际化管理等5个方面总结德国建设欧洲乃至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一系列政策经验,并阐释其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创中心的启示,即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规划,避免各自为政;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为科技创新中心提供长久动力;以建设国际科技创新大平台为抓手,提升协同创新效率;加大政府对科技金融的扶持,避免过度市场化;以提升实体经济质量为着力点,建设国际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以期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创中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综合运用产业转移理论、技术创新理论以及产业竞争力理论等构建"双转移"、"双提升"循环促进模型,结合广东省实际情况从模型各个链条及各环节分析制约广东实施"双转移"、"双提升"的循环促进模式的核心障碍,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产业链的角度,通过深入剖析上、中、下游各个环节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从强化基础研究服务能力、发挥港澳专业服务优势、合力推动科技成果转移孵化、促进科技服务业融合发展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服务业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产业和技术市场的兴起,科学技术成为生产要素进入市场.科技中介在改善创新环境、整合创新要素、推动技术转移和转化、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比较官方型、半官方型、民间型三类科技中介机构的特征,结合广东省“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战略性产业发展、区域发展、对外合作和“两型社会”建设四个层面战略进行分析,得出在促进战略性产业发展方面适合选用官方型、在区域发展和对外合作方面适合选用民间型、在“两型社会”建设方面适合选用半官方型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回归以来,澳门科技创新取得了长足进步,科研投入力度逐渐加大,高水平研发成果逐步涌现,创新科技产业发展迅速。作为典型的国际自由港以及大湾区四大核心城市之一,澳门与全球市场尤其是葡语国家具有历史的、广泛的联系,经济运行模式、商业运作准则与国际惯例接轨,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澳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也存着土地资源不足、产业结构单一、高端创新资源不足等问题。下一步,澳门应以大湾区穗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重要支点、珠三角西岸区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中葡科技交流合作重要平台作为战略定位,营造鼓励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社会氛围,集聚科技创新资源,进一步发挥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中的作用。广东应进一步完善粤澳跨境科技创新合作机制,携手澳门集聚国内外高端科技创新资源在大湾区内转化,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把大湾区打造成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科技高速发展,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互联互通深刻改变了传统物流模式,区域物流体系建设受到深远影响。如何通过资源共享实现物流高效运作,成为大数据时代科技创新驱动背景下构建区域物流体系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构建粤港澳区域物流体系为研究对象,剖析在区域物流体系构建过程中协同发展的重要性与规模经济效应。在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得出影响构建粤港澳区域物流体系的主要因素,从政府与物流企业价值链资源协同视角,得出政府政策条件与物流企业活动条件相辅相成,粤港澳区域物流体系建设是政府政策与物流企业活动协同的产物。基于此,从政府层面、企业层面、科技管理与协同创新层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研究结果对构建粤港澳区域物流体系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按照广东科技金融结合的发展历程,可将其划分为起步期、探索期、快速发展期和全面发展期四个阶段,研究发现:在不同阶段,广东科技金融结合的政策倾向、发展重点等均有较大差异,通过多年来在科技金融政策体系构建、模式试点示范、服务平台搭建及产品服务创新等方面广泛而深入的创新实践,广东科技金融结合工作取得了重要发展成效,走出了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发展道路。但是也存在科技金融信息化水平较低、行业监管不到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最后针对当前存在问题提出了若干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