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2000年把我国建设成“体育强国”,是我国体育工作既定的目标。在“四化”建设进程中,体育应该起到表率作用,建成“体育强国”尤为重要。二十四届奥运会加强了我们对建成“体育强国”的紧迫感和艰巨性的认识。现今世界体坛,出现了差别日趋扩大的两类体育“国家”——“体育强国”与非“体育强国”。美国、苏联、东德等属于体育强国国家;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属“非体育强国”。对于体育强国国家来说已是现实的“体育强国”,而对于“非体育强国”国家来说仍足一种理想和追求的目标。在世界体育趋于一体化,一些国家已  相似文献   

2.
1987年8月,在中国体育发展战略讨论会上,提出了“抓好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战略和青少年为重点的全民健身战略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在体育理论界引起了热烈反响。体育界围绕着“两个战略”和能否在本世纪末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1、认为“两个战略”的制定符合我国国情,它是我国体育战略思想的高度凝练,只要措施得当,在本世纪末我国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2、认为竞技水平是建设体育强国最鲜明的标志,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条件下,竞技体育的优先发展应该成为我们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的工作指导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体育腾飞和成为体育强国的宏大目标,我国体育的最高决策机构提出了“以革命比为灵魂,以科学化和社会化为两翼”的口号。其中“革命化”、“科学化”的涵义易为人们理解,而对“社会化”的认识似乎有些混乱。此文就这个问题进行探讨,以求得对体育社会化的真正理解。社会化,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组织和教育过程,它的最终目的是把社会意识转化为社会力量。体育社会化,按照社会化的基本原理,可以认为是通过长期不懈  相似文献   

4.
竞技体育解读与“竞技体育强国”探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强国”目标的对策,通过深刻剖析竞技体育,揭示“一个国家竞技体育的整体运动成绩水平,首先取决于其运动人口的数量”的当代竞技体育的基本特征;“运动人口严重不足”是我国竞技体育存在的首要问题.通过对“体教结合”源自假问题和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剖析,论证我国微观举国体制的历史局限性,提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路径变革的框架.  相似文献   

5.
“体育强国”的议论和提出,一定发自不甘沉沦的体育弱国,这是无疑的。真正的“体育强国”(假若它确实存在的话),是想不到也没必要用它来为自己壮行色的。体育弱国宣扬“体育强国”,意在证明出一点什么,演绎出一点什么。这便引来了一段思考。强与弱,只有对比才能有存在价值。而对比必须在公认的“对比度”,即价值体系内进行才能被确认。在英、日文体育理论中尚未见到“体育强国”这个概念出现,询问出国多年的体育留学生,他们也闻所未  相似文献   

6.
1984年中央在20号文件中提出,要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成世界体育强国。体育战线乃至全国人民为之鼓舞;但自党的十三大提出,目前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有些人担心,到本世纪末我国才进入小康社会,在这样条件下建成体育强国,是否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信心与担心同时存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已成为体育实践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什么是体育强国。目前,国际上对国家体育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体育强国”(也有称  相似文献   

7.
1.问题的提出 学校体育的现状,是令诸多有识之士忧虑而心烦的。中央八四年专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要求在本世纪末把我国建成世界体育强国。这是一个宏观目标,具有战略意义。那么“体育强国”是怎么一个形象,学校体育应在怎样  相似文献   

8.
郝清亮 《新体育》2021,(4):111-111
中国是一个金牌大国,或者体育大国,但还远远不是一个体育强国,体育强国建设的提出,被写进“十四五规划”恰逢其时、恰如其分,是新时代的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9.
“封闭”说与“开放”说1988年初冬,在一次有近百名体育理论工作者参加的全国体育理论学术会上,曾经发生过一次不大不小的辩沦。有的学者,就我国怎样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提出建议:中国的竞技体育应该走封闭式道路,因为这条路可以摆脱目前中国较为贫穷的经济基础,集中优势兵力实现强国目标。就好象南朝鲜为参加24届奥运会而闭门保密训练那样。不少人,持另外一种观点:从体育发展史看,经济与体育几乎都是同步发展的。所以,中国体育要超  相似文献   

10.
“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体育强国”是中央提出的战略目标,是赋予各级体委部门、全体教练员、运动员、体育工作者的艰苦而又光荣的历史使命。国际奥运会主席萨马兰寄在第二十三届奥运会组委会上说过:“在奥运会上,能否进入前六名并拥有更多的金牌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是体育强国的重要标志”。这是权威人士的观点。在十一届亚运会上,中国以金牌数第一而成为亚洲的体育强国。这是历史事实。金牌不是一种虚设的饰品,它是一个国家竞技体育水平高低的体现,是体育实力的象征。游泳被列为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的竞赛项目,它拥有32枚金牌,仅次于田径运动而居于第二位。世界三大体育强国的美国、苏联和民主德国都十分重视游泳运动的发展。其游  相似文献   

11.
孰大焉,孰强焉?———论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之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些年来关于"我国是体育大国还是体育强国"这个命题,一直是持续受到关注的焦点.学者们纷纷从不同角度对这一命题进行了探讨和论证.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这一命题进行探究.发现该命题存在着不少的漏洞,为此笔者从逻辑关系、概念论域和社会因素3个层面对该命题进行解析,揭示出其中的错误和不足.最后,认为我们不仅应当给中国体育的发展现状一个合适的定位,还应当制定符合我国体育国情的发展对策,以提升体育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法、归纳演绎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相关的文献进行研究,梳理出从改革开放以来“体育强国”的观念与背景之间的联系。最后得出,截止到目前,对“体育强国”的观念的认识已经颇为多样;“体育强国”的观念演进有庞大和复杂的社会背景,既受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又有自己的独立的演变体系;“体育强国”的观念具有超前性,是一个目标或一个标准。  相似文献   

13.
诠释体育强国目标,指出区域体育发展战略是实现体育强国目标的必然途径,论证体育强国与区域体育发展战略的强化我国辩证关系,即相互依存、相对独立、相互协调和整体性关系,以区域作为分析框架构建体育强国目标下我国体育发展战略的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北京奥运会结束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进入了建设体育强国的新的历史阶段。体育强国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的发展有其独有的特征,还必须依赖一定的客观环境。本文在新时期建设体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下,对体育强国的内涵、基本特征、建设体育强国的意义以及如何建设体育强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设体育强国的战略部署,以期为国家体育总局实施体育强国的发展战略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体育发展战略目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1984年10月,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中,提出了新时期我国体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成体育强国,以增强全民族的体质,强国强民”。《通知》作为一个宏观号召,并没有明确“体育强国”的内涵及其具体指标。国家体委旋即组织班子,按《通知》精神制定了我国建成体育强国的战略构想——《2000年中国的体育》。这篇战略构想首次揭明了“体育强国”的内涵,确立了本世纪末我国成为体  相似文献   

16.
<正>一、问题提出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向体育学科提出了“促进学生社会适应”的要求,这同心理健康一样,也是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概念对体育课程提出的新目标。“促进学生社会适应”的目标是对过去提出的培养学生“组织性”、“纪律性”、“团结”、“竞争”、“协同”、“合作”、“集体主义精神”等社会化目标的归纳与概括。这个新目标为新一轮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个有难度的任务,也充分体现了课程设计者,主动承担为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做贡献的义务感和责任心。“促进学生社会适应”的目标,已经成为当前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热点。  相似文献   

17.
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为实现党中央“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体育强国,以增强全民的体质,强国强民”的号召,必须加快体育立法,这是客观形势发展的要求。1983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提出:“着手制定中国体育法”。  相似文献   

18.
S与P的宿缘关于竞技与体育关系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是指英语中的SPORTS,即中文的“竞技”或“运动”;“P”指的是英文“PHYSICALEDUCATION”,也就是“体育”或“身体教育”。S与P的宿缘由来已久。无论在外国还是在中国,它们都经常成为既见不得又离不得的“冤家”。在中国,20世纪初就不时出现对“选手体育”或“精英体育”的抱怨,认为竞技运动影响了大众体育事业的发展。80年代后期,也出现了关于“体育强国”究竟是“金牌强国”还是国民健康的争执。这个问题关系到中国体育发展的性质、任务与目标这样一些根本性问题。不弄清楚“S”与“P”的来…  相似文献   

19.
论“体育教学”与“促进学生社会适应”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问题提出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向体育学科提出了“促进学生社会适应”的要求,这同心理健康一样,也是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概念对体育课程提出的新目标。“促进学生社会适应”的目标是对过去提出的培养学生“组织性”、“纪律性”、“团结”、“竞争”、“协同”、“合作”、“集体主义精神”等社会化目标的归纳与概括。这个新目标为新一轮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个有难度的任务,也充分体现了课程设计者,  相似文献   

20.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为了完成这个崇高而伟大的梦想,整个民族无时无刻不在为之努力。自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提出,人民百姓热议它,社会舆论聚焦它,国际社会关注它,它成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文章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野下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进行研究,进而使中国进入文化强国和体育强国的行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