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档案》2009,(5):9-9
近日,江苏省无锡市一些公交站台上的“无锡档案老照片”甚是引人注目。无锡市档案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充分挖掘和弘扬本地历史文化,在许多公交站台推出了以“无锡名人”“无锡名园”“无锡老建筑”为主题的“无锡档案老照片”。公交站台上出现的老照片向市民和外地游客展示着无锡厚重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2.
2005年,无锡市将围绕争创“两个率先”先导区示范区的总体目标,推进“创新”、“阳光”、“强基”三大工程,努力建设活力无锡、富裕无锡、绿色无锡、文化无锡、法治无锡、平安无锡,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市档案工作也随之全面、同步发展。我们设想把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全年工作的基点和关键,着力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3.
正无锡,古称"梁溪",有三千多年的城市发展史。这里,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心地,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山川秀美、名人辈出,可谓人杰地灵、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无锡市档案局(馆)在"五位一体"的功能布局中,将档案系统中小学教育基地建设纳入局(馆)中心工作,围绕本地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轨迹,依托馆藏档案,整合和借力各方资源,积极打造开放、亲民的档案文化传播平台,力求在更大程度上发挥档案和档案工作资政育人、传承文明的教育功能,形成了独具档案文化特色的基  相似文献   

4.
档案是人类文化的贮存器。本文从全面认知档案文化功能,积极开发档案文化产品,分析论述档案文化在继承历史,传播文化、发扬文化、提升文化方面的社会化服务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档案是历史的标本,文化是档案的实质,加强档案事业就是加强社会记忆机能,因而,档案文化建设堪称一项改善社会记忆功能的"社会健脑工程"。以档案的方式,可以让历史得到更直观、更生动、更令人信服的呈现。档案则是一种文化载体和"管理文化"。一、加强档案文化管理的重要性1.档案文化是在档案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基础上,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吐故纳新"的再挖掘、再创造和再升华,是挖掘历史文化、弘扬民族文化、发展地方文化的再丰富、再发展。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江泽民同志的精辟论述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档案与档案工作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一、我国丰富的馆藏档案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档案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我国档案资源丰富,从古代的甲骨金石、竹简木牍、缣帛卷帙、金册铁券到纸墨文件,以至现代的声像、磁介质档案,不仅记载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史,而且荟萃了中华民族几千年…  相似文献   

7.
人说档案室是极其清静之地,里面存放的都是些历史记录。当我走进档案室,看到那一排排整齐的档案架,翻开那一本本整洁的案卷,多少历史,多少故事隐含在安静的档案里,它浓缩了一个单位的历史演变过程,把真实的历史映射在我们面前。党的十六大报告为我们确定了2l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应当有繁荣的经济,而且应当有繁荣的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及文化建设的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都要求我们必须寻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发展之…  相似文献   

8.
无锡市档案馆成立于1959年3月,坐落在古运河畔,珍藏着古城无锡近百年来各种档案资料20多万卷册,有清朝同治年间的地契文书,民国时期无锡县旧政权档案,大革命到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无锡县委、青年团无锡支部的历史文件和无锡地区工运和学运的历史资料,有无锡解放以来全市150多个机关、单位的文书档案资料。馆藏中还有不同历史时期的印章、证章等实物档案2000多件,照片档案数千张,以及地方史志、家谱等。整个馆藏构成了无锡近、现代历史的一个缩影。这些具有丰富的政治、思想、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档案,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改革开放后,为…  相似文献   

9.
王媛  者明伟  吴娜 《兰台世界》2016,(24):56-58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家庭档案不仅是家庭文化的组成内容,也是社会档案、社会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昆明医科大学通过建立"昆医记忆——校友家庭档案网"实现了现代化网络家庭档案的收集、管理和利用,探索出了一条民间档案共建共享、丰富社会文化、传承社会历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王源吉冶坊是无锡历史上著名的冶铁作坊,创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无锡的冶坊行业起源很早。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无锡"曹二房冶坊"就曾为宁波天童寺铸造"千僧锅"。清代顺治年间,山西人查氏在无锡南门外羊腰弯置地开设冶坊。查氏无子,招赘本坊姓吴的职员为子为婿,将冶坊赠给吴姓。吴姓将冶坊改换牌号为"吴永昌"。至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因经济周转不灵,难以维持。当时王氏在无锡北门外大街开设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大量形式多样、珍贵的历史档案,它们具体地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足迹.中国现存的历史档案有3000余万卷之巨,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信息价值,是国家宝贵的文化财富.古代先辈们为使其世代长存,制定了许多有效的保护制度并不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2.
档案事业与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意义上广义的文化,实际上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的精神动力。狭义的文化概念,主要是指以文学艺术为主体,包括音像、出版和与此相适应的文化艺术服务。无论是从广义的文化上,还是从狭义的文化上来考察档案、档案工作的文化品格、文化现象和文化背景,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档案是一种文化,档案工作是一项文化服务工作,档案事业是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8月15日,北京市档案学会今年档案见证北京系列文化讲座第八讲《档案揭秘史家胡同》在东城区图书馆报告厅如期举办。史家胡同是北京城中历史文化悠久、文物遗存丰富、名人轶事众多,颇负盛名的一条胡同。主讲人王兰顺同志依托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文献,结合对胡同文化遗存的实地调查和采访,对史家胡同进行了系统的历史文化考察,通过多媒体演示对胡同的历史变迁、文化遗存、名人轶事等作了精彩的演讲。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档案保护技术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大量形式多样、珍贵的历史档案,它们具体地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足迹,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信  相似文献   

15.
5月29日,德国海得堡市档案局局长布鲁姆博士应邀到无锡,以《百闻不如一见!如何用不寻常的方式引起对档案的兴趣》为主题作档案利用专场讲座,向无锡档案部门展示海得堡市在档案公众化、档案指南便利化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方法。讲座采用多媒体形式和互动交流方式进行。《无锡——海得堡档案交流讲座》是无锡市档案部门首次举办的国际档案交流讲座。这次活动由无锡市外事办公室、无锡市档案局举办。省档案局副局长谈宝忠、无锡市档案局局长汤可可、无锡市外事办公室副主任赵明、省档案局有关部门负责人等近百人参加了此次国际档案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6.
档案具有储存信息、传播文化的功能。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档案的形式多种多样,出现了声像档案。和传统的档案形式相比,声像档案在历史的记载和传播方面,更加形象、立体,在文化传播方面也更便捷。声像档案是档案文化传播中的新鲜血液,丰富了档案文化的传播方式,也提高档案文化的传播效果。研究声像档案对档案文化传播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公民档案意识,扩大档案的社会影响力,从而推动我国档案文化传播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档案既是文化进步的阶梯,档案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有着优秀灿烂的民族文化。档案在继承、保持中国文化统一性和完整性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中华民族文化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档案中凝聚着历史文化积淀的成果,而今人利用档案创造的新的文化成果作为历史文化的精粹,成为当今文化的组成部分,又通过档案为后人的文化创造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营养,使原文化  相似文献   

18.
档案的凭证价值体系是档案的管理工具体系发展的基础,档案的凭证价值体系和管理工具体系是档案的历史文化价值体系发展的基础。文章从档案的凭证价值体系、档案的管理工具价值体系、档案的历史文化价值体系等3个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9.
贺俊兰 《兰台世界》2005,(10):55-55
档案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记录,档案文化是在档案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基础上,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吐故纳新”的再挖掘、再创造和再升华,是在挖掘历史文化、弘扬民族文化、发展地方史化的过程中得以再丰富、再发展、它具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即真实性、历史性和权威性,是民族义化教育的生动素材。对档案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文化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时代机遇。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理解和深化对馆藏档案文化的认识,对于推动档案工作创新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