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装“尾巴”     
“对呀!小动物身体后面应该有什么呀?”小朋友们回答:“尾巴!”我又说:“小朋友回答得真好!动物都应该有尾巴,如:小狗身体后面有条向上卷起的尾巴,牛和马尾巴较长,梅花鹿、狗熊、兔子都有条短尾巴,猪和大象的尾巴都是细细的、松鼠、狐狸是蓬松的大尾巴……”说着我又把眼睛转向小明:“小明请过来,让老师瞧瞧像什么动物的尾巴。”我认真看了看他的“尾巴”,又看了看他的白脸蛋,然后笑了笑说:“真像一匹小白马。”被嘲笑的小明经我这么一说,顿时神气起来。而其他小朋  相似文献   

2.
幼儿喜欢画人,但不会画人物的各种动态。怎样使他们能画人的各种姿态,提高他们绘画的兴趣呢?我使用“活动人”作教具(图一),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在教幼儿以做早操为题作画时,发给每个小朋友,一个正面“活动人”。幼儿可用“活动人”摆出许多做操的姿态,这样他们可以根据“活动人”的姿态再画下来。小朋友们学了这种方法,一般能画出儿童做操时的三、四种姿态,有的小朋友画了11种不同的动作,画面十分生动。教幼儿以“跳绳”为题作画时,我发给每个小朋友一个正面“活动人”和一段毛线,  相似文献   

3.
头和尾巴     
这是曾经发生在一条蛇身上的故事。蛇的尾巴对头说:“你还要走在前头,把我拖在后面多久?让我来带路,你跟在后面吧。”“好吧,”头回答道,“你在前面吧。”于是,尾巴在前面带路,头跟随其后。在靠近一条满是水的小沟时,尾巴掉了进去,把头也拖下去了。之后,他们又到了另一个地方,那儿长着带刺的灌木,尾巴、头和整条蛇都被弄得伤痕累累。难道不该责备头吗?是他同意让尾巴在前面带路的。This is what once befell asnake.The Tail said to the Head,"How much longer will you leadthe way and drag me behind?Letme lead and you follow afte…  相似文献   

4.
我喜欢让幼儿画主题意愿画,因为它能发挥孩子的想象力。春节刚过去,趁着小朋友对节日印象还深的时候,我让他们画一幅“愉快的春节”主题意愿画。“假期小朋友一定过得很愉快,你们能不能把在春节里看到的新鲜事画出来呢?”我的话音刚落,有的小朋友就手握彩色笔在纸上“大刀阔斧”地画了起来,有的蹙眉托腮地凝思。哦,他是在回忆节日里最高兴、最有趣的一件事呢! 我巡视了每个小朋友的画,发现有些幼儿画了又画,直到画面填满为止,缺乏主题。这是因为幼儿时期具有以想象过程为满足的特点,他们的想象常依赖成人言语的描述。于是,我启发小朋友:想想春节干了些什么,春节时爸爸妈妈带你去什么地方玩了?这样,小朋友意愿画的主题趋  相似文献   

5.
怎样使“小红花评比”活动既能吸引幼儿,又能起到激励幼儿积极向上的作用呢?我设计了一个特别的“百花园”。我告诉幼儿:“这学期请每个小朋友都来种一盆花,这盆花很特别,它不用培土,也不用  相似文献   

6.
一次命题画作业时,有位小朋友画了一排小兔子在吃菜,姿态各异,有趣可爱,我表扬了他。后来,他用粗粗细细的黑线条把小兔子框了起来,画面顿时显得肮脏、难看。我觉得奇怪,这位小朋友却兴致勃勃地说:“张老师,我把小兔子关到笼子里去了。”又如一次泥工课,一位小朋友做了只乌龟,探着脑袋,形象逼真,很有趣。过了一会,这只大乌龟的尾巴被他捏得长长的,后面还有一只小乌龟咬着。这位小朋友告诉我:大乌龟的尾巴被小乌龟咬住了。并得意地给其他小朋友看,逗得大家都  相似文献   

7.
刘秋敏 《早期教育》2006,(11):17-17
最近几天,我班频繁发生拖鞋丢失的“事件”。常有小朋友来告诉我说:“老师我的拖鞋少了一只。”“老师我的一只鞋子被别人藏起来了。”每当这时我总是发动一部分幼儿去帮忙找丢失的鞋。最后谁最先找到,我就奖励他一张小贴画。今天类似的事件又发生了,我同样请几个幼儿去帮忙找。此时我细心观察每个幼儿的表情.结果发现:其他小朋友都在寻找,只有欢欢站着不动,双手在胸前抱住.  相似文献   

8.
捉尾巴     
教材提示与教学建议 《捉尾巴》是一首节奏稳定、活泼有趣的歌曲,它生动地表现出了小朋友玩捉尾巴游戏时的快乐场景,适合小班末期及中班幼儿学习。 当幼儿通过适当的方式掌握这首歌曲后,可请幼儿改编“我当小牛你当马,互相捉尾巴”,用自己喜爱的带尾巴的小动物,替换原歌词中的小牛和小马,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9.
活动室外有位小朋友正哭着,看他这么小的个,我想应该是小小班的。在他旁边,我班幼儿正若无其事地玩着,还有几位“调皮鬼”在奔跑中不时地碰撞着这位小朋友,没有人想去安慰他。我气极了,正想好好教训他们一顿,又一想:“何不用我自身的行为来影响他们?”于是我走过去和颜悦色地抱起哭着的小朋友问:“小弟弟别哭,告诉我你是哪个班的呀?我带你去你们班吧。”虽然我没有召集幼儿过来,但他们的注意力已经  相似文献   

10.
认识目录     
有一次组织幼儿看书活动中,我带着试试看的想法引导幼儿认识目录。我先让小朋友们看着目录左边的汉字题目,并对他们讲:“请小朋友们用手指沿着自己选定的汉字题目后面的小圆点向右移动,  相似文献   

11.
相信每个老师都曾遇到过这类事情:上课时,所有小朋友都在认真听讲,却有一个幼儿站起来大声说: “老师,某某踢了我一脚”;游戏时,时不时有幼儿说这个小朋友不乖或那个小朋友又在哭等,让教师觉得焦燥万分却又不能忽视,每每为处理这些小事而花费不少的时间和精力。  相似文献   

12.
桔子像什么     
一天下午,我给幼儿发午点——桔子。我组织全班幼儿坐好后,便从桶里拿出一个桔子问:“小朋友,这个桔子像什么?”诗诗小朋友说:“像皮球。”我给予了肯定。阮帆小朋友说:“像皮球。”我再次给予肯定。接着虎子说:“像皮球。”越磊说:“像皮球。”显然,后面三位幼儿的思维受到了诗诗的影响,互相传递着一种指向,出现了定势。加之,我的认可、赞许,强化了这一定势。此刻,我意识到孩子的思维已受到消极思维定势的影响,于是立即改变了提问的  相似文献   

13.
一次上语言课,幼儿学习了《专业户》这首儿歌。儿歌学完后,我便问:“小朋友,儿歌里的小朋友好不好?”“好!”幼儿齐声回答。“应该向这位小朋友学习什么?”小朋友争着回答:“向小朋友学习不乱花钱,把零花钱都存到储钱罐里。”我问:“你们是怎样做的?”这时,我看见一部分幼儿面带愧色,低头不作声。我趁机告诉他们:经常向家长要钱买零食的孩子不是好孩子,老师也不喜欢。并告诉他们哪些东西该买,哪些东西不该买。衣服只要不小、不破、干净就可以穿。我还给他们讲《卖火  相似文献   

14.
“我是谁”     
要刚入托不久的弦子(2~3岁)在集体面前说出自己的名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改变了以往直接要求幼儿讲名字的方法,面是一开始问小朋友:“我是谁?”他们一起说:“蔡老师。”我又问:“你们知道我的名字吗?”大家都摇摇头。我说:“我的名字叫蔡孙俊。”小朋友一听,顿时高兴起来,接着我问:“那你们是谁?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好吗?”孩子们都很愿意,一个跟着一个说出了自己的名字。然后我又说出自己父母的名字,再让幼儿说出自己父母的名字。我就这样在孩子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常识教育的一项任务。  相似文献   

15.
1·先让幼儿尝试,再指导或参与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习惯于让幼儿得到正确的知识、经验,避免让幼儿出现错误。其实,先让幼儿尝试,不管成功与否,教师再指导或参与,会引发幼儿继续探索的积极愿望。在“六·一”前夕,我让孩子们画一幅“全世界小朋友庆六·一”的命题合作画。结果孩子们第一次失败了。因为,当我把一张大纸呈现在他们面前时,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拿出画笔画开了。当我把他们画好的画展示出来时,问题出现了:画纸的中间一片空白,小朋友的画全在画纸的四周,要看清楚每个小朋友的作品,则需把画纸转过来,转过去。为什么会这样呢?孩子们经过…  相似文献   

16.
认识小蝌蚪     
一天,我带了一瓶小蝌蚪到幼儿园去,将它倒在盛水的脸盆里,放在室外,让大家观察。小朋友看到了很高兴,他们不仅仔细地观察着,还热烈地议论着。一会儿,大家都能说出小蝌蚪的特证:圆圆的脑袋,长长的尾巴,细细的眼晴。不知谁发现了一只长了后腿的小蝌蚪,于是大家的注意力又集中到它身上……孩子们专心地观察着,从中获得了知识,掌握了小蝌蚪的特征。上课了,我对小朋友说:“今天大家都认识了小蝌蚪。可是小蝌蚪长大了会变成什么呀?”有的小朋友能说出来,可是怎样变的呢?大家不作声了。就这样,我让小朋友带着求知的欲望导入了课题——“老师来讲讲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小朋友一双双眼睛盯着我揭示的图片,认真地听我讲述图片:卵→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长出了两条前腿,这时尾巴没有了,换上了一身新绿装,变成了小青蛙。小青蛙真神气,它能在水里游,  相似文献   

17.
《纲要》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中第十条中的第2小条讲到了“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对这一条,我们的体会是非常深刻的。去年冬天的一个早晨,郭振磊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冰花,小朋友们都很好奇,围着郭振磊问个不停,我们发现后,引导幼儿猜一猜:这个冰花是怎样冻成的?幼儿想像的闸门打开了,他们讲述了很多种冻冰花的方法,最后,又请郭振磊小朋友当“老师”讲述了他制作冰花的方法,小朋友听的可认真了,有的小朋友还用各种标记符号将制作冰花的方法记录了下来。于是,大家约定,晚上回家…  相似文献   

18.
幼儿期孩子的思维特点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在他们眼中,万物都是有灵性,有生命的东西。一天,我正在组织幼儿活动,突然一阵叫喊声把全班幼儿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哎呀,好痛呀,椅子咬我!”接着一个小朋友放声大哭起来了。我忙走过去看个究竟。原来陈山小朋友的小手臂被椅子松开的一条裂缝夹住了,手臂红肿了一大块。我给他处理好伤口后,心想,这是对幼儿进  相似文献   

19.
幼儿期孩子的思维特点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在他们眼中,万物都是有灵性、有生命的东西。一天,我正在组织幼儿活动,突然一阵叫喊声把全班幼儿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哎呀,好痛呀,椅子咬我!”接着一个小朋友放声大哭起来了。我忙走过去看个究竟。原来陈山小朋友的小手臂被椅子松开的一条裂缝夹住了,手臂红肿了一大块。我给他处理好伤口后,心想,这是对幼儿进  相似文献   

20.
过桥     
学完儿歌《小熊过桥》,我请小朋友搬两条长凳来过“独木桥”。小朋友热情十分高涨,他们兴高采烈地搬了一条又一条。我习惯性地想去制止,正犹豫着,孩子们已经摆出了一条“长江大桥”。这个“宏伟的工程”马上吸引了大家的注意,许多人都争先恐后地来过“桥”。看他们玩得起劲,玩呼啦圈的力力也忍不住来凑热闹,他小心翼翼地滚着呼啦圈走上“长江大桥”,居然也顺利地通过了!力力得意地挥了一下拳头,大喝一声:“耶,我成功了!”这一下小朋友纷纷仿效,拿来皮球、图书、呼啦圈、小汽车等各种玩具来过“桥”。他们有的顶图书,有的抱皮球,有的背圈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