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刀平五千     
南方云 《收藏界》2013,(12):89-89
数年前,我偶然得到一枚吉钱币,它的学名叫“一刀平五千”。此币长约7.5厘米,廓宽约3厘米,厚约0.5厘米,重约30克。币面铭文“一刀平五千”五字书写流畅,气势生动,毫不呆滞,承袭了战国时期币面铭文一笔过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钱币收藏中,雕母以其精美、珍罕、名贵素为藏界青睐,极受专家热捧,深令钱币爱好者痴迷。对一般藏者来说,能在茫茫币海中幸得一枚雕母,确实是难得的缘分。功夫不负有心人,本人经多年苦研寻觅,竟然购藏一枚清代"咸丰元宝"宝源局当百雕母。经测,该品直径5厘米,穿径1.2厘米,厚0.4厘米,重50克,为传世包浆,大开门之品。其铜质精良黄灿,形体比同版式行用  相似文献   

3.
雕母为历代泉家所珍视,欲求而极为难寻。今介绍一枚“乾隆通宝”雕母钱(广东泉友王文良先生藏品),径2.78厘米,厚0.19厘米,重6.6克。钱体铁色古包浆,面文楷书,书风刚劲。由于雕母是刀凿雕制,字口  相似文献   

4.
这是我所集异材币中的一枚(如图),该币径22.7毫米,厚1.55毫米,币色之白超过常见镍币及银币,磁铁对其吸引力特强。有人说是赝品,本人则爱不释手,收入囊中。经检测,其含镍高达80%,含铁20%,令人惊奇。币材特硬,对设备及钢模要求很高,边花细密,制模难度大,事实表明该币非一般小厂所能铸。面、背  相似文献   

5.
近来,随着古钱币拍卖价格的飚升,古代银锭的收藏已引起愈来愈多的重视。此银锭重1950克,长13厘米,高8.5厘米,褐色包浆老旧,底部银色灿然,印有阳文“平度州”、“匠李炳昌”、“乾隆年月”字样。  相似文献   

6.
黄粉虫,又名面包虫。其成虫为黑褐色甲虫,幼虫为黄色,老熟幼虫长约2厘米,粗约0.3厘米。  相似文献   

7.
“洪武天下太平”钱,背穿上下为“圣旨”;左右为“日月明,午人存”6字。直径2.7厘米,穿径0.8厘米,重9克左右。此钱采用明太祖年号,而形制怪异,与历代官铸钱币截然不同,而其钱文繁多,书写较为随意,且存世量极少,可以肯定不属于行用流通货币。  相似文献   

8.
曹隽平 《收藏》2008,(7):99-99
记得2007年五一黄金周刚过,收藏家陈建华先生就兴冲冲地来到我的工作室,说:“曹老师,我收了一个好墨盒。”说完,就从怀里掏出一个红绸包,小心翼冀打开。墨盒呈圆形,直径约8厘米,高约3厘米,正面上方呈扇状镌刻着“第十集团军总司令部”9个楷体小字,下方款为“刘建绪”;背面图案为国民革命军军旗,为机床压制而成。墨盒刻字刀法生动,通体包浆自然,无疑是一个开门的老货。那么刘建绪是何许人也?墨盒又是什么时候的产物呢?  相似文献   

9.
近日,笔者有幸在紧邻桂林市的广西灵川县大圩镇收藏到一枚"乾封泉宝"合背钱。此钱盛装在一陶罐中,建房挖地基时被挖出。罐内装有"开元通宝"小平钱几百枚,"乾元重宝"小平钱5枚,"乾封泉宝"合背钱一枚。该币为青铜质,通体包浆显灰  相似文献   

10.
张志 《收藏》2009,(12):104-105
收藏之乐,在于发现。一个偶然的机缘,收得一枚旧印章。尺寸为6×2.8×1.8厘米,材质为寿山牛角冻。主人家未识其珍,只当一枚普通旧章卖,素价甚低,我见其石质好,边款及印面刻工俱佳,欣然收下。摩娑把玩日久,古旧包浆愈见其润,牛角冻愈见其透,珍爱之情愈增。  相似文献   

11.
邓朝辉  刘利 《收藏》2001,(2):54-55
湖南省博物馆在整理馆藏货币时发现一套极为珍罕的“孙中山开国纪念壹圆银币”币模,分上下两模,呈圆柱形状。上模为孙中山头像,上缘为“中华民国”四字,下缘为“开国纪念币”字样。左右两边缘为花草纹饰。通高3.55厘米,上端略大,直径为4.25厘米,刻字图一端略小,直径为3.8厘米。下模正中为币值“壹圆”、嘉禾图样,四周边缘环的英文字样。通高3.25厘米,上端略大,直径为3.95厘米,刻字图一端略小,直径为3.8厘米。上下两模刚好合成完整的一套铸造银币冲压币模。  相似文献   

12.
一件铜瓶     
王福生 《收藏》2008,(5):93-93
去年12月的一天,我在西安古玩城买到一件铜瓶。瓶高28.5厘米,口径4厘米,底径7.6厘米,  相似文献   

13.
在古城西安钟鼓楼西北侧的“回民坊”上,我有幸目睹了一件家传的云朵团波纹饰中嵌有阿拉伯文的铜香炉。该香炉呈紫红铜色,为三足式矮圆柱形,重量1220克,外径13.3厘米,总高度11.1厘米。阿拉伯文纹饰框高7厘米,宽8厘米(图1)。炉底正中有阳文长方形  相似文献   

14.
刘勇先 《收藏界》2012,(5):71-73
最近西安市高陵县资深钱币收藏家张振龙先生转让给我一枚红陶币(见图1),直径6.4厘米,厚1.6厘米,重58克。整体呈斗笠状,正面顶部似一古篆字,亦如盘曲的龙纹,坡区饰凸起的蝌蚪纹四圈,边沿圆棱,北面凹下。土锈坚实,为生坑器。据张先生讲,这是一枚“拙美的史前实物”。这枚红陶古币,引起我查找中国钱币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笔者藏有中华民国元年印有黄帝像图案的中国银行兑换券一枚。该券横式,票幅15.5×8厘米,正面主色调为绿色。上边自右至左横书“中国银行兑换券”币名,币名左右有同一的红色号码,下边框内印“中华民国元年印”字样,中间竖印“壹圆”面额字,在面额字右侧有一个椭圆形的风景图案,左侧为黄帝像图案,四角有斜形的“壹”字等,印刷比较精美。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朋友开的古玩店里,有幸见到一方用桥头石雕刻而成的四蟾捧月砚。该砚台长29.5厘米,宽23.1厘米。砚台侧边总高为7厘米,砚下部底座高为3.9厘米,砚堂直径为14厘米,砚边宽为2.2厘米。砚台四角上部所雕的每只蟾身长为8厘米。由于该砚造型奇特、独具匠心.给笔者耳目一新的感觉。故笔者不揣浅陋,写此短文,旨在抛砖引玉,与渚方家共同探讨此砚的历史背景及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王吉祥 《收藏》2007,(9):134-134
笔者痴迷古泉20个春秋,2007年春喜获一枚战国桥足布“阴晋半釿”(见图),多年来梦寐以求的事变成现实,真乃人生一大幸事。是品布币出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通长4.2厘米,足宽2.8厘米,首宽1.6厘米,重6.5克。其品相甚好,通体红斑绿锈,坚实入骨。钱文古拙朴茂,笔画流畅自如,属开门见山之物。  相似文献   

18.
巧得珍币     
我是一个钱币收藏爱好者,集藏各种钱币已有二十多年,我尤其喜欢收藏清末民初的老银币,我的收藏真经是:收藏除了必备的胆识和眼力外,还必须要有一定的智慧,这样才能淘到珍品。记得2006年的秋天,我去上海云洲古玩商厦。几圈转下来,没有什么收获,正欲离开时,在此处设摊的老张叫住了我:"看看这东西值多少钱?"说着他小心翼翼地从包里掏出一枚银元递给我。我一看,惊喜得差点叫出声来,展现在我面前的竟然是一枚品相上好的民国时期发行的贵州省铸甲秀楼壹圆银币。经仔细端详,确定该币系真品无疑。我平时专门收藏近代老银币,对该币的背景资料还是  相似文献   

19.
沈华友 《收藏界》2011,(12):126-127
粉彩双龙捧寿盘.高9.7厘米.口径51.7厘米.底径29.6幢米,软彩绘画。  相似文献   

20.
何寿松 《收藏》2011,(1):100-101
笔者旧藏中有一枚诸葛商会的锡币。该币直径27毫米,厚2.2毫米,重约9.2克,无穿,正面为“民国二十八年·壹分”,背为“诸葛商会·临时流通”字样(见图)。该币轮脊周正,字体清晰,币文为隶书。近来笔者从藏友处又见到了一枚相同的诸葛商会锡币,其大小、厚薄、字迹清晰程度与所藏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