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建良 《中国记者》2012,(7):126-127
如何将四年一届的"欧洲杯"做得吸引眼球?在兼顾图片报道的前提下,欧洲报纸在漫画、图表、新闻图示等方面纷纷亮出新招。第14届欧洲杯足球赛于2012年6月8日在波兰揭开序幕,这个令亿万球迷欢腾的重大赛事,吸引了欧洲足球强国报纸倾力报道。时政漫画频现头版2012年6月9日,欧洲杯开幕式的第二天,大多数报道欧洲杯的报纸头版都采用开幕式盛况的照片,而在奥地利萨尔茨堡出版的《萨尔茨堡新闻报》(SalzburgerNachrichten)头版使用了时政漫画。足球赛开赛前双方挑边的情节触发了漫画家的创作灵感:主裁是德国总理默克尔,她身穿裁判服,胸挎裁判哨,一手拿欧盟旗,一手抛出一欧元硬币,动作潇洒。而  相似文献   

2.
李琦 《新闻前哨》2012,(10):84-85
四年一届的欧洲杯是世界杯的“浓缩版”,也是今夏全球球迷的狂欢节。2012年欧洲杯由波兰和乌克兰两国共同举办,从当地时问6月8日开幕到7月1日闭幕,为期24天,共有16支劲旅参加,最终西班牙获得冠军。随着国际重大足球赛事欧洲杯在全球影响力的扩大,随着中国报业实力的增强,各个报业集团都派出了记者前往国外报道欧洲杯。而制作精美、好看又好玩的欧洲杯特刊,则成为各家报纸在这个炎热夏天为读者奉上的一道佳肴。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非体育专业类报纸在体育领域报道的竞争实力。也是我国报业在体育报道上日臻进步的缩影。从2012年欧洲杯特刊的制作看,不论是都市类报纸,如《南方都市报》、昆明《都市时报》,还是财经类报纸,如《东方早报》,还有本地主流报纸,如《武汉晚报》,都体现出不少亮点和看点。本文撷取部分报纸欧洲杯特刊为例。分析这场全民共享的“欧洲盛宴”。  相似文献   

3.
《声屏世界》2012,(8):99-104
欧洲杯作为2012年度体育大戏之一,已在乌克兰和波兰尘埃落定。中国,这个地理位置远离欧洲,足球水平也与欧洲相去甚远的国度,却缘于欧洲杯,同时上演了一场经典的营销战役。"欧洲杯":双维度的至高荣耀战场四年一度的欧洲杯又名"德劳内"杯,可能连他的创始人亨利.德劳内先生都未能预料,这项起源于1960年的足球比赛,已经成为能够与世界杯相媲美的世界顶级足球赛事。欧足联在1960年开始举行了代表欧洲国家间最高足球荣誉的第一届欧洲杯,演变至今,欧洲杯已经不仅仅是欧洲国家球迷的足球盛宴,更是全球球迷的狂欢舞台。  相似文献   

4.
1991年,是中国新闻摄影界的又一个忙碌年。由于报纸上出现了比以往更多、更大、更好的照片,人们不仅直观地看到一年中世间大大小小的新闻事件的逼真生动形象,也更深切地感受到了摄影在新闻传播领域的独特作用及其独特的魅力。作为一种历史较长的传播媒介,报纸以它信息量大、报道深入的优势在与电视这一年轻、快速、通俗的视觉媒介的竞争中并驾齐驱。人们往往在看过电视之后,还要拿起报纸细品一回。从也要用眼睛获取信息这一意义上说,无疑,报纸也是一种视觉媒介,而照片则是其中最吸引读者、最具视觉冲击力的部分,也是使报纸在与电视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最重要  相似文献   

5.
从大众媒介诞生之日起,新闻资源的竞争就是媒体竞争的核心,在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尤其如此。其中,突发新闻是新闻资源的重要来源。因此,对突发新闻的报道正在成为新闻媒体之间竞争的重要手段,如何更好地做好突发新闻的报道也成为目前各大媒体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首先简述突发新闻事件的特点,接着阐述了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发挥的功能,最后针对媒体如何做好突发新闻报道的创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日新月异发展的互联网,使得媒介竞争日趋激烈。报纸要想在竞争中生存,必然要寻求新的发展突破口,而推进报网融合是增强竞争力,寻求新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淮北晨刊》自去年初改版以来,新开辟的"网事版"遵循网络时代的传播规律,借助网络拓展新闻源,尽可能延伸报道触角,使新闻内容更加广泛,报道形式进一步创新,不仅有力推进了报纸和网络之间的融合,而且使报纸较好地适应了读者当前不断变化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需求。  相似文献   

7.
郭漪 《新闻世界》2012,(2):96-97
大众媒介对于国际新闻的报道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内受众如何想象当今世界图景。因此,研究不同国家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报道方式和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不同国家在某一国际新闻事件上的民意形成。本文从框架理论出发,以中国的《解放日报》和英国的《泰晤士报》对2011年3月19日爆发的利比亚战争的报道为例,运用内容分析法,来考察中英两国媒体在构架国际事件媒介现实上的差异及形成的原因。这对于我们认清客观现实世界,改进我国媒体国际新闻报道的水平,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汪露 《新闻记者》2007,(1):69-70
西方社会很早就开始了传媒自律体系的建设,国内新闻传播学界对他们这方面工作了解不多。最近出版的陈力丹教授编的《自由与责任:国际社会新闻自律研究》,提供了2005年欧洲传媒组织这方面的研究报告,使我们有机会进一步了解西方社会关于媒介自律的最新情况。该书收入两份研究报告、一篇小论文,读后可以感受到欧洲国家的同行们自觉的新闻自律意识,对我国媒介自律的建设也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郝福建 《今传媒》2012,(7):101-102
网络改变了生活,也改变了体育新闻的传播方式和呈现方法。伦敦奥运会是运动员争金夺银的战场,也是新闻大战的角力场,在网络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这次新闻大战又将出现什么新的变化呢?追寻历史是探寻未来的一个重要路径,本文将分析眼光对准2010年南非世界杯专题报道、2012年欧洲杯和伦敦奥运会的赛前报道,综合比较研究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报道方式方法的异同,籍此来理清E时代体育赛事报道变化的脉络。  相似文献   

10.
在2007年4月16日对"美国校园枪击案"的前期报道中,部分媒体为追求新闻的轰动性而忽视了报道的真实和准确,在民众中引起强烈反响。本文仔细考察传播事件的详细过程,追究其产生的原因,并对在媒介竞争激烈和新媒体异军突起的现阶段如何树立良好的媒介公信力作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1.
张娜 《新闻知识》2006,(5):58-60
调查性报道是以记者调查为主要形式,对被遮蔽的新闻事实的深度报道。深度报道理论20世纪30年代兴起于美国新闻界。调查性报道是深度报道的一种形式,是报纸媒介扬长避短与电子媒介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20世纪60年代,美国电视媒介开始尝试将深度  相似文献   

12.
张凌 《新闻传播》2012,(3):187-188
当前,传统媒介和新媒介的融合趋势愈演愈烈。而媒介融合的光辉前景使人们再一次感受到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的独特魅力。但我们在看到先进的媒介技术应用给媒介形态带来巨大影响的同时,也要注意媒介技术对新闻内容生产的影响。而本文着重探讨,如何在媒介融合过程中,利用数字技术来改善媒介的形态,进而生产出高品质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3.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同时中国社会的结构转型也加快了步伐。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新闻传播业也异军突起,我们也能深刻的感受到,在国内的一些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伦理问题仍然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层出不穷的新闻事件,在众多的信息中观众对信息的接受是有限的,由于新闻界竞争的压力,不同的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的注意,就选择了在灾难报道中采用猎奇,惊悚,血腥等的内容来作为报道的内容。这种报道方式无疑会在短时间内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长久以往的话将使整个新闻业的目标发生偏移,背离我们最初的伦理底线,使得人们被新闻所异化。  相似文献   

14.
何璇 《军事记者》2007,(2):22-22
网络新闻、手机报、数字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媒体的层出不穷,使传媒生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报纸这一传统媒介的壁垒被打破——媒介的市场竞争不再局限于同类媒体间,而是进入了“大媒介”的市场之中。报纸作为历史最悠久的大众传媒,如何占据产业链的上游,成为进入“大媒介”竞争时代急需解决的问题。于是,深度报道自然而然的成为纸质媒体凸现核心竞争力、打造强势新闻产品的重要举措。为了深而活、图文并茂,用图表表现新闻的形式也悄然与深度报道联姻,成为深度报道家族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15.
6月13日,某报头版上有则体育消息,标题为《欧洲杯今日凌晨超冷揭幕,葡萄牙暴毙》。将一个国家用“暴毙”来形容,显然不合适。同一天,某报8版在欧洲杯赛事报道中有个标题做成  相似文献   

16.
从“凯利事件”看BBC的公信力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竞争激烈的新闻市场 ,公信力成为大众媒介重要的无形资产和竞争资源 ,是媒介产品的信誉保证。它是大众媒介在传播过程中通过客观、公正的报道和评论以及与社会系统的互动 ,在受众心里形成的对媒介的信任度、忠诚度和影响力。公信力不能简单地用视听率来解释 ,它应该是一个完整而严密的信誉保证体系。从“凯利事件”可以看出 ,BBC的公信力与“皇家约章”、视听费制度 ,客观、公正的报道原则以及在公共关系方面的努力密切相关。英国与中国国情不同 ,但BBC作为公共媒介对中国视听媒介公信力的建立有着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昕 《今传媒》2016,(11):62-63
欧洲杯足球赛是世界体坛影响力最大、商业价值最高的顶级赛事之一,历来是媒体大战的激烈战场.在媒体深度融合,纸媒整体势微的大背景下,报纸的欧洲杯报道要想脱颖而出并不容易.虽然报纸有诸多"先天"的短板,但也有自身独有的优势.作为中国最好的专业体育报纸,体坛周报在这场媒体大战中交出了一份出色答卷,其理念、方法都有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媒介进入了产业化发展的阶段,媒介作为一种信息产业,也要在竞争中接受市场的检验。媒介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就必须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而突发事件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因此更容易吸引受众的注意。成功的突发事件报道是培育和增强媒介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从“社会新闻”概念提出的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社会新闻在各种媒体上一直蓬勃繁荣。“三贴近”为社会新闻的出现提供了理论背景;而社会新闻能使读者产生审美愉悦的报道形式,无疑是快节奏社会和媒介激烈竞争时代的“妙笔”。作为拥有60多年历史的全国地市级党报20强之一,《丹东日报》在这场百花齐放的“竞艳”中,其社会新闻写作中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表现不俗。  相似文献   

20.
曾庆江 《新闻通讯》2012,(12):29-30
跟风报道是媒体同质化倾向的重要表现。在事件新闻的跟风报道中,有可能因为过度关注或者随意扩大报道范围而产生地域歧视。对于可能出现的地域歧视.我们可以从平衡性报道、善意原则、提升媒介素养等几个方面去规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