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超华  任洋琪 《湖南教育》2009,(3):46-46,50
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需要有一桶水.这是非常正确的.不过,近年来,建构主义开始在中国教育界风行起来,于是,很多数学老师加入了崇拜建构主义的队伍,对老师需要有“一桶水”学科知识、老师的主导作用越来越淡化,甚至有人提出老师不需要有“一桶水”,老师与学生一起去“打水”(建构)就够了.虽然这些提法有合理的成分,但对教学改革存在误导.比如一部分老师不再加强基本功的练习,以致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科学性错误;而很大一部分老师认为课堂是学生的,老师不能灌输,否认接受性学习.这些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2.
水的遐想     
水,乃五行之终也。   五行中又说:水为智,主聪明、敏达,定贤愚也。   贤者能也,能者师也。   所以,教师中有很多人喜欢用水来形容自己的知识多少、水平高低。比方,过去就有老师常说:“要想倒给学生一杯水,必须自己肚里先有一桶水。”当然,那只能是过去的老师这么说。如果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当老师的再说自己肚里只有一桶水方能倒给学生一杯水,那恐怕就不行了。因为你这一桶水太少啦,少得已经不够用的了。试想,一桶水又能倒出几杯呢 ?何况,装在桶里的水是有限的,是一桶死水,一桶无源之水。既然是一桶无源之水,也…  相似文献   

3.
【前言】 都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其实老师不仪水平要高,还要有源头活水。源头活水哪里来,首先是读书。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成长的阶梯,生存的力量。教师要想文化业务水平快速提高,有时是要逼的,化用“逼上梁山”,叫“逼上书山”的。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班主任工作和授课之间有冲突,因为如果人的精力是一桶水的话,多给了班主任工作,就会“旱”了授课。曾听说一个担任班主任的历史老师,在讲到陈胜吴广起义时,联系班里工作:“有的同学不服从管理,顶撞老师,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教育界,有这样一句大家所熟悉的话:若给学生一碗水,老师需要有一桶水。这意味着,要教好学生,培育人才,老师要有渊博的学识,力求精通所任课程的专业知识并具备娴熟的技能。老师的文化和专业知识越丰厚,就越能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教活,就能指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这是上好课的基础。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如果教师知识浅薄,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可以说,学识丰富的教师,远远不止“一桶水”,而是“一池水”“一湖水”。没有数量就谈不上质量,有了数量必须确保质量。教师给学…  相似文献   

6.
李雅莉 《考试周刊》2010,(43):177-178
提到教学,我们经常说到这样一句话:“老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就要有一桶水。”然而现在广泛宣传的素质教育.对老师的教育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老师要用一碗水的知识来启迪学生一桶水的学问。这就更注重教学的思想和方式,需要老师探索出最佳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学的方法思路很多,对于物理教学,我一直在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中,不断分析、实践、总结,越来越深地感悟到,教学工作需要一个责任心强、不怕吃苦、勇于探索的老师.以下是我对物理备课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7.
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需要有一桶水。这是一个在教育领域广为流传的说法,是说教师的水平需不断提高,否则将无法传授知识。现在看来,给学生“一碗水”甚至“一桶水”已经没什么大意义了。一旦学生把水喝完了还将如何?找老师要去吗?  相似文献   

8.
进入师范。老师告诉我:为师者,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先装满一桶水……工作后.老教师又告诉我:抓好教学“六认真”,包你教绩直线上升……  相似文献   

9.
在我上学的时候,就听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当时我想老师真的很博学,要有比学生多m那么多的知识。后来,我在师范学校毕业,也走上了讲台。学校领导也经常对我提起这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后来这话又演变了,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老师要成为小溪,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想想这句话无论怎么个说法,中心都是要教师不断学习,增加自己的知识贮备。  相似文献   

10.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都谙熟“一桶水”的理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但是在知识经济发展的今天,我们经常对“一桶水”进行思考。一是我们有没有“一桶水”?经年累月的“一桶水”,经过长时间不断地倒给学生,还能剩多少?知识的遗忘率和增长率一样是惊人的;二是科学、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仅有“一桶水”够不够?三是即使有了“一桶水”,其水质又如何?是活水还是死水?四是有了“一桶水”能否倒满学生“一杯水”?不掌握教育科学,即使有“一缸水”也无济于事;五是同样倒给学生“一杯水”,我们所付出的劳动,所花费的…  相似文献   

11.
只要见过魏东,脑子里总会自然地冒出一句诗:谦谦君子,温润如玉。1984年,他考入重庆师范学院,在入学的第二天,一位教育专家报告中的一句话让他刻骨铭心:“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须有一桶水……”于是1988年,他带着“一桶水”来到了重庆95中,在“浇灌花蕾”的过程中,他逐渐意识到,随着学生的多变、知识的更新,仅有“一桶水”已经远远不够,教育需要源源不断的活水。  相似文献   

12.
“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这已经是广大教师的共识,也是对教师的普遍要求。但是,人们平时强调较多的往往是“一桶水”的“量”,而忽视了对“一桶水”“质”的要求。那么,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一桶水呢?  相似文献   

13.
“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这已经是广大教师的共识,也是对教师的普遍要求。但是,人们平时强调较多的往往是“一桶水”的“量”,而忽视了对“一桶水”  相似文献   

14.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多年来一直扮演着严师的角色,是高高在上的真理与智慧传授者的形象。“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是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世人眼里的老师,又是一个悲壮的角色,拼尽全力燃起微弱之光,却使自己变为灰烬,默然又黯淡。流泪的红烛体现了教师行为无私奉献的精神,却忽视了教师自身的发展。“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这一桶水的角色,又让教师成为一个施予者,只有单向给予灌输,没有双向互助,教学相长。过去传统基础教育课程明显的确定性,即:统一内容、统一考试、统一教材、统一教参、统…  相似文献   

15.
绳牵连物体运动是高中教学的难点,有些问题不仅学生难以理解,部分老师对这类题目也是疑惑重重.本文对绳牵连物体运动的情况进行系统的研究,希望对老师有所帮助,达到“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张文海 《山东教育》2005,(21):127-127
思考之一:“一桶水”的数量问题。教师从师范院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之后,现在还有没有“一桶水”?显然,由于平时未曾复习带来的流失、教学中未曾使用所造成的遗失、工作繁忙而未及时补充等原因,仍有满满的“一桶水”恐怕难以让人信服了。  相似文献   

17.
思考之一:“一桶水”的数量问题。教师从师范院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之后,现在还有没有“一桶水”?显然,由于平时未曾复习而带来的流失、教学中未曾使用所造成的遗失、工作繁忙而未及时补充等原因,仍有满满的“一桶水”恐怕难以让人信服了。  相似文献   

18.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对合格教师的教育素质提出的基本要求。关于“一桶水”和“一杯水”关系的理解,传统上强调的多是教师知识的给予,而缺乏对学生接受过程中情感的关注和对学生生命意识的尊重。因而关于教师的“一桶水”的的理解一般大都是从“量”的角度来强调教师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很少从“质”的角度来探讨现代教育对教师‘一桶水“的水质的要求。在现实生活中,水是生命之源、健康之本——水质决定体质,体质决定健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桶水”的水质决定学生’一杯水”的水质,与学生知识网络体系的构筑和人格健康发展息息相关。德国教育家第斯多蕙说过:“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连自己都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因而教师要在创设和蔼可亲的愉快的教学气氛外,显然还要设法改善自己的“一桶水”的水质,把“科学饮料”化为美味之琼浆,甘爽之玉液,使学生趋而乐饮之。下面,笔者就从四个方面对教师‘一桶水“的水质加以分析,以期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9.
人们常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说明教师教授学生知识的前提是自己要有丰富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游刃有余地“传道、授业、解惑”。于是,教师为了保证授课的顺利进行。积极地备教材.备教法,真可谓使出浑身解数来力求万无一失.总不能在“一杯水”面前丢了“一桶水”的面子。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面对生动活泼的课堂,又有谁敢保证一定会按备课计划进行。学生一定会按老师的想法去提问。所以难免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备一桶水。”这句话形象化地指出了师生教学的知识比值。这是教学规律使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为了满足学生求知的渴望,教师还必须刻苦学习,不断“充电”,改变“一桶水”的现状,保持“源头”的活水长流不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更新知识,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教师职业是一个以人类文化成果塑造心灵,培育新人的神圣事业。教学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同时,由于教学任务的多重性,教师如果没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奠基,缺乏文化底蕴,要想成为通才+专长的复合型教师是不可能的,其后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