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本文探索了从课程文本阅读入手,通过构建真实社会情景展开的写作教学实践及其对英语师范生学习成长的影响。作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选取某校英语专业三年级26名师范生及1名综英任课教师为研究对象,全程参与并记录教学实施过程,并以初稿、二稿、同伴互评、反思文本及教师点评为主要数据来源。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开展新模型下的写作教学实践,师范生在写作态度、英语语言能力及外语学科教学知识方面发生了变化,学习成长显著。文章最后指出,文本、范文演示分析和教学活动等起到了中介作用,帮助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而达到学习成长。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探讨语料库应用于课堂写作教学的理论依据,教学内容的设计,运用于课堂的可能方式等内容,研究英语写作过程中对语料库技术的运用,提升学生在写作教学过程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对用词和不同语体的敏感性,探索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写作课程设置"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式、发现式、验证式"的学习,提高学生自身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3.
从写作基本过程出发,提出了三A式教学模式。本项研究运用成果评估方法,列出了成果评估。结果表明,三A式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4.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是Holland于1994年正式提出的新一代系统理论,迄今已在经济、生物、哲学以及社会科学等领域得到成功应用.同样,该理论也为学者研究语言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本文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尝试探讨其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个体差异研究、写作研究以及研究方法的启示.个体差异是语言、主体和环境互动的产物,是动态化和过程...  相似文献   

5.
随着当代小说创作的不断发展,小说的语言也需要有所创新。小说家们以创作实践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主要表现为:努力构筑一种新的符号化的意象,使当代小说语言的表现性功能加强;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使语言的内容及形式更适合多方位、立体化地描绘生活;将传统小说语言进行翻新,剔除已经老化或过分“磨损”的词语,使其更具活力;构筑现代小说语言整体新风格,使读者耳目一新等几个方面。本文试图对具体的作家、作品进行分析,一一阐述、论证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6.
构建语感图式提高英语语感能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语感是主体对作为客体的语言所产生的直接感受和对语言形式、语言意义进行再加工创造的心理行为能力。语言图式是以一定的形式积淀、储存在主体大脑里的语言文字规律、词句的含义、情味、意蕴等。语感培养,就是要使学生的心理世界形成对言语对象进行加工改造的图式结构。语感教学,就是不断向学生提供超出他们原有心理图式结构的言语信息,促使学生原有图式结构顺应新的言语输入,从而不断构建新的语感图式,发展自己的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众多学者都曾探讨过翻译在二语写作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但就其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并没有得到深入的研究。实验证明,以“词汇听译-句式操练-话题讨论-学生仿写”的“写”“译”结合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构建一个丰富的、多维度的写作教学课堂,以解决学生英语的写作基础技能问题。这个模式的四个步骤是递进的、相辅相成的,为学生的创造性写作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This study proposes a Wiki-based collaborative writing approach to the writing process for EFL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A five-stage computer-mediated collaborative writing project including collaborative planning, partitioned drafting, peer-revising, peer-editing, and individual publishing was blended with on-campus English composition course. Fifty-one L2 learners at a university in central Taiwan participated in this project. Procedural scaffolding and collective scaffolding were provided to promote students' self-regulation and thus to foster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writing skills. A cross-referencing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adopted to investigate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Wiki-based collaborative writing and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their work in each stage of collaborative writing. As the results indicated, a high percentage of students' satisfaction showed positive perceptions of this Wiki-based collaborative writing environment, and 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implementing a Wiki-based collaborative writing project with a five-stage writing process does assist EFL learners to accomplish a collaborative writing task on the internet with less limitation of time. This article also points to new possibilities for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9.
网络写作作为一种不容忽视的计算机网络文化现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某些新的写作特征和价值取向。人们的写作价值追求信息化,写作行为追求自由化,写作过程追求高效化,思维方式追求网络化,语言风格追求简约化,从而使得网络写作在自由的网络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英语写作是一种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实践活动,又是一项创造性表达思想的技能。它的重要性是外语界公认的,然而,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写作教学却一直处于十分薄弱的环节。因此,探讨有效的英语写作方法是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一项繁重而艰巨的任务。本文拟从实证的角度,探讨合作学习对被试写作过程的影响,论证其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有效性,以期为英语写作教学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余丽菲 《海外英语》2011,(8):39-40,42
The essay explains why the writing skill is often perceived to be the most difficult language skill to master; to what extent can a genre approach to teaching writing help students master the skill of writing compare briefly to other skills such as product approach and process approach; and introduce a new approach process-genre approach.  相似文献   

12.
英语写作是大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一个难题。作为一种产出性语言运用能力,如何达到大纲要求?长期以来不少教师潜心研究,对写作教学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可行的方法。分析了大学英语传统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过程中的综合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本借助“写作化”新概念和图式理论探讨了非母语写作化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作认为,非母语写作化教学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中英主体写作化的对比和中英本写作化的对比。其方法是:通过直接讲授帮助学生建立目的语写作化图式;通过参与学生的写作过程帮助他们激活相关图式;通过指导阅读帮助他们强化或补充这种图式。  相似文献   

14.
成长档案袋应用于大学英语写作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动机是语言学习成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外语学习者大部分都持有"工具型动机".为了让学习者的工具型动机在外语学习中起积极的作用,对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制度进行改革---使用新型的形成性评价体系代替终结性评价体系可以促进学习效果.本研究将"成长档案袋"记录这一形成性评价手段应用于大学英语写作过程,进行实证研究,探索促进写作能力以及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英语写作是学生运用语言知识表达思维进行文本再创造的过程。作为一种语言输出能力和交际能力,英语写作能力是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志。视觉思维策略(VTS)是引导学生进行视觉识读、发散思维和语言交流的过程,是针对学习者的思维及语言能力进行的综合训练。视觉思维策略应用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旨在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批判思维能力、语言交流能力以及英语写作能力,为英语写作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测评是写作课堂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通过定期“诊断性”的语言测评,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发现他们在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给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真正做到答疑解惑。在诊断性语言测评视角下探索写作教学新模式,结合网络平台实现大规模、高频率的写作目标任务,“诊断”学生阶段性的写作现状,实现评教衔接、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真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use of a wiki for collaborative writing among primary levels five (P5) and six (P6) students (n = 119) in a Chinese primary school in Hong Kong where English is taught as a second language (L2). Three classes of students and their English subject teachers participated in a three-month English language writing programme using a wiki.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data were analyzed from activities recorded in the wiki system, including posted edits and comments, students’ group writings and student and teacher interviews. The wiki page history revealed information on the types of revisions that occurred, showing that different types of feedback elicited actual revisions, which may have resulted in better group writing. Findings from the study may shed light on how wikis can help provide support for students’ collaborative writing process with wikis, and how peer-feedback can influence this process.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的杂文创作在文体形式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开放与创新态势,它表明了杂文创作主体在艺术上的成熟。这种创新态势突出地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灵活多变的表现手法;二是开放自觉的文体意识;三是流派纷呈的语言风格;四是反映民间意识的网络杂文的勃兴。  相似文献   

19.
模因论揭示了语言的发展规律,为语言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它认为语言的习得就是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同时肯定了背诵,模仿等教学方法在优化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以模因论为理论切入点,探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可理解性输入”,并指出通过强化语言输入,可以弱化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培养语感;激发学习的动机。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外语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英语语言学的很多理论能够为外语教学工作提供支持与帮助。从语义学中的语义场理论出发,探讨它们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帮助,为英语写作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