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朱心来  和丕禅 《软科学》2003,17(4):46-48
控制权安排是风险企业所有权结构的中心特征。在风险资本融资时,存在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问题。创业家向风险资本家转移的控制权是显示其类型的信号,这是一个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问题。拥有控制权的风险资本家会根据事后的信息决定是否对风险企业进行干预。对好创业家来说,成本是很低的;对坏创业家而言,是很大的威胁,从而使好创业家得到融资的同时,减少了坏创业家进行融资的可能性。如果双方事前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或者事后风险资本家得到的信息质量较高,相机控制权安排是最优的;反之,风险资本家应该得到全部控制权。  相似文献   

2.
学术型创业家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研究的目的是考察影响学术型创业家公司绩效的因素,以及这些影响因素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该研究以中国大学环境中的学术型创业家为考察对象,描述了一个基于学术型创业家个人特质、人力资本、创业环境与企业绩效关系的三维分析模型。实证研究检验并修正了理论模型,为设计促进学术型创业家成长的对策找到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回顾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一批科技企业的快速成长和大批科技创业家的崛起这一引人关注的现象。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创业史上第三次创业的主要内涵是科技创业,其"主角"是科技创业家。探讨科技创业家资源的制度引导机制,指出关于科技创业家成长的理论还存在不少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郑风田  程郁 《中国软科学》2006,10(1):100-107
产业集群是创业家群体的集聚体。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个体创业家创新行为引来创业家群体模仿的过程。创业家在产业集群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是产业集群从低级向高级演进的最根本的动力因子。在产业集群成长的不同阶段,会遇到制约产业集群发展的不同障碍,需要不同类型的创业家的创新行为突破产业集群的发展瓶颈,促进产业集群的成长、升级与创新。在产业集群产生阶段,发起型创业家起重要作用。而集群在从“点”到“线”的发展过程中,模仿型创业家功不可没。在从“线”到“面”再到“群”过程中,网络型创业家起主导作用。而产业群在升级换代从低路(low road)向高路(up road)转型过程中,研发型创业家扮演重要角色。本文结合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演进的特点,提出以创业家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成长机制理论,并以号称亚洲第一花卉之乡的云南斗南花卉产业集群的产生与成长为研究个案,具体解剖创业家在集群产生与演进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科技企业孵化器对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的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平  朱鹂  阙彬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6):162-164
科技孵化器与创业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孵化器的逆向选择,严重阻碍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本文针对创业企业的特点,从创业企业的财务、学习和成长、创业家、内部业务等四个层面设计评估的指标体系,为孵化器设计了一套对孵化企业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6.
互补性资产与既有企业突破性创新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分析企业在突破性技术创新出现后绩效下滑的成因,认为当既有企业在技术变革中经历了技术劣势后,这种劣势在何种程度上转化为商业劣势取决于既有企业拥有的互补性资产。若既有企业拥有的专业化互补性资产在突破性创新出现后仍保留其价值,那么这些资产会使既有企业免遭竞争力破坏;只有当技术能力遭到破坏且专业化资产的价值降低时,既有企业才会遭受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7.
科技创业家创业过程中的社会网络与创业资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网络的角度对科技创业家的创业行为进行了探讨,认为科技创业家是植根于社会网络之中的,科技创业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网络行为,社会网络在创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会网络是科技创业家获取创业资本的重要资源,这些资源的拥有状况及其联系的紧密程度直接或间接地对创业初期的决策及企业成长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科技型企业、高技术企业等企业中分离出"科学型企业"这类特殊企业。重点研究科学型企业的管理特征,包括,科学研究等于"研发+生产+营销+物流",科学家等于"创业家+研发人员+生产人员+形象代言人",实验室等于"研发中心+生产线",科学突破等于盈利模式,"科学家+科研成果"等于融资条件,专业性、风险性、短寿性和价值膨胀性等。研究有助于根据科学型企业的特点发展对其进行管理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双边道德风险框架下的最优努力程度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了风险企业家和风险投资家的心理情绪因素对风险企业价值和投资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风险企业家和风险投资家的适度自信都能够抵消道德风险的影响,风险企业家过度自信的心理会导致风险企业价值降低,但可能使净收益为负的风险企业得到投资,风险投资家的过度自信会使得风险投资家在投资决策中存在过度反应;风险企业家的消极保守也会使得风险企业价值降低且可能使净收益为正的风险企业遭到拒投,风险投资家的消极保守会使得他在投资决策中反应不足.  相似文献   

10.
创业家如何在创业或经营企业时走上一条比较平坦的道路,兹将六点原则陈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科技创业家成长研究:一种基于社会网络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网络理论与方法对科技创业家成长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社会网络与科技创业资源获取及科技创业家成长紧密相关,对大多数科技创业者来说,他们重要的资源是错综复杂的个人网络,但相对于个人网络而言,社会网络对他们的创新行为将产生更为重要的影响,社会网络将为他们带来更加丰富的信息资源,处于较为有利的社会网络结构中的个体会有更多的机会成为科技创业家。  相似文献   

12.
高技术企业的创业家通常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背景知识,他们主要由科技人员转变而来。采用“滚动循环问卷调查”方法,对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由科技人员转变而来的经营管理人员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科技人员向经营管理转变的动因可以综合为下面几大类:增加财务收入;得以出人头地、获得成就和赏识;为了振兴民族高技术产业;取得职权、职责和领导权,获得权力、权势、地位和威望;忧虑现有专业技术过时;以及其它偶然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何建平 《中国科技信息》2006,(16):181-181,184
本文通过分析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对企业内部控制产生的影响,探讨如何加强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企业要想搞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必须做好管理控制、数据资源控制和日常安全控制这三方面的工作。特别指出的是管理控制工作是搞好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固素。数据资源控制也是搞好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因素。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会随着电算化的进一步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许多新问题和新要求会随之出现,所以我们必须在探索和实践中解决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最终使企业内部控制变得更完善。  相似文献   

14.
王焱  王春凤 《中国科技信息》2006,(23):156-156,158
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的新挑战,企业文化建设会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将会发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英特尔只生产处理器,可口可乐只生产饮料,IBM只做电脑硬件,这些企业因为专心于自己的领域,都成为百年不衰的老字号世界名企。相反,一些企业遍地开花,什么行业都插一手,反而很快走向衰落。这说明,市场青睐专心者。专心者为什么能得市场?至少有以下原因。专心可以弥补技术上的不足。台湾集成电路公司决定只做来料加工时,曾经遭到内部管理人员的抵制,但事实证明,这条路走对了。现在全美前十大设计公司,几乎都是它的客户。相反,如果产品太多,反而会因管理跟不上而降低质量。专心可以提升竞争优势。哈佛大学策略大师波特指出,面对未来经济竞争,…  相似文献   

16.
在企业改制过程中,“新三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作为全新的企业组织机构相继产生并开始运作,而作为现代企业领导制度中重要组成部分的“老三会”(党委会、职工代表大会、工会)仍应充分发挥其对企业的思想政治保证作用。“新三会”充分发挥三者的职能,“老三会”作用不能削弱,如何搭建起“新老三会”共同发挥作用的组织机构,使现代企业制度真正运作起来,是个值得很好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将会对企业的盈余管理产生重大影响,分析了新会计准则的政策取向及其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经典的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认为只有高效率的企业才会选择出口,然而,大量基于中国企业层面的经验研究却得出了与经典理论预期不一致的结论,即中国出口企业存在“生产率悖论”。这对新新贸易理论提出了挑战,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解释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在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框架下,从企业发展的角度,通过引入技术选择,从理论上对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悖论”提供了一个较完整的解释。我们认为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悖论”只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面临资金限制而做出不同选择所导致出现的结果。这既为重构新新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企业生产率与出口之间的关系开拓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岳文  石理恒 《科技管理研究》2015,35(1):127-133,145
经典的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认为只有高效率的企业才会选择出口,然而,大量基于中国企业层面的经验研究却得出了与经典理论预期不一致的结论,即中国出口企业存在"生产率悖论"。这对新新贸易理论提出了挑战,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地解释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框架下,从企业发展的角度,通过引入技术选择,从理论上对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悖论"提供一个较完整的解释。我们认为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悖论"只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面临资金限制而作出不同选择所导致出现的结果。这既为重构新新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企业生产率与出口之间的关系开拓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我国制造业企业实施ERP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ERP系统的实施投资大、周期长,企业要想获得成功并非易事。由于ERP项目实施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我国很多企业的ERP应用遭到失败。通过对企业实施ERP系统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分析,尤其是通过对我国一家实施ERP系统的大型制造企业的深入调研,本文提出了我国企业实施ERP系统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