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就是强调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以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困难和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发动和组织广大教师积极开展教学实践反思、同事互助研究、专业协作指导等多层面的教学研究活动,增强本学科及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与研讨,深入了解和提升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形成民主、开放、科学的教研机制,建设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实施课程、在课程实施中同时实现教学专业成长的良好环境,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当前,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必须着力抓好基础层面、专业层面、领导层面这三个层面的工…  相似文献   

2.
一、建立合理的课程管理体系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以校本学习为特色,课堂教学为核心,实践活动为主辅,加强教学工作的管理,完善教育教学各项制度。①建立领导听课和深入教研活动制度。领导经常深入教研活动,掌握分管学科的教学和教研情况,及时解决问题。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听课,课后和任课教师及时交换意见,及时反馈,及时做出评价,以促进教学。②健全教务处校本教研制度,规范各学科的教研活动。要求各学科组、备课组不但要有教研活动计划,而且要认真记录每一次活动情况。对各组的教研活动情况每学期都组织评比。③建立教研组课程改革教研制度,抓好各学科组的教育理论学习。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专题研究,围绕重点专题研究开展听课、举办观摩活动。认真总结本学科行之有效的经验,进行交流、宣传、推广,组织本学科教师参加有关的继续教育学习。  相似文献   

3.
教学研究机构工作的开展,主要形式是学科教研,其特点是以各学科教学的实施为线索,在课堂教学的操作层面为教师提供指导,通过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科教研的主要形式,是由教研员组织中小学学科教师开展教学专题讲座、研究课、听课评课、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学科教研是教育发展的产物,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其工作内容曾一度扩展为课程建设、课程实施、考试评价、教师培训等多项领域。在目前课改新形势下,学科教研面临新的功能定位,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1.面临多种社会教育研究机构的竞争。…  相似文献   

4.
学校成功的内在机制,在于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培训有机地融为一体,是提升学校的教研水平,促进教师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实施新课程以来,我校提出了校本教研的新思路,探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结合课例开展校本教研。立足课堂,以“本校”教师为基本研究主体,以课例为载体开展教学研究,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结合某一典型案例或教学细节,用新课程的理念和观点进行剖析,从中发现问题,引导教师在问题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研究,在…  相似文献   

5.
教师课程实施能力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关键因素之一,"五课"教研与"两课"评比活动为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平台与契机。文章分析了"五课"教研活动的初始设计目标就是提高教师课程实施能力。教研机构必须合理地制定教师备课、上课、说课、听课和评课的规范,通过切实的教研与评比活动使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得到快速提高,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同时通过教学实践的追踪与评价促进职业教育研究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总结上海课改30年以来小学数学学科在课程建设、课程实施、课堂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小学数学主题教研活动从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环节中分别选择了"课堂教学""作业设计""课堂即时评价"三个主题进行研讨。通过聚焦教学实践中的关键问题,提炼经验特色,为教师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校本教研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提出的、伴随课程改革发展起来的一种融学习、工作和研究为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校本教研以课程实施中教师面临的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营造一种新型教研文化。天津市河西区作为国家校本教研实验基地试验区,在近几年中,我们怀着满腔的热情和执著,对校本教研进行了深入地探究与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积累了鲜活的事例,同时,我们本着科学的态度,经过理性的思考,构建起具有我区特色的教学、教研、科研三维联动的校本教研模式,初步形成了区、片、校三级校本教研网络,为中学新课程改革的启动、推进和深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关键问题是影响和制约课程教学目标实现最具典型性、代表性的教学问题,包括观念形态、教学技能和学科教学问题等,是突破校本教研瓶颈和困境,引导学生从浅层化学习走向发展性学习,培育和涵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永定一中以“教学关键问题研讨”为抓手,探索校本教研形式和内容创新:从课程标准、教材文本、课堂困惑、教研反思四种途径,发现、梳理和提炼教学关键问题,形成有一定层级结构和逻辑关系的“问题链”,并选择若干教学关键问题开展实践研究,形成“目标导向—情境创设—问题导引—探究生成”的问题解决技术路径,找到了突破校本教研形式单一、内容零碎、成效低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研。教研活动就像一座桥梁,能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连接起来,更好更快更全面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教师的成长立下汗马功劳。然而,许多校本教研活动在一线教师那里却没落到实处,成为教研形式与任务之下的水中月、镜中花。教师内心深处需要的是专业成长的原动力,因此,我们可以从内心的成长需要出发,校本教研从抓细小环节入手,对确定的小课题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作用:实现文化科学的有效转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学习过程是一个“渐进或振荡—高原期—突变”的自组织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不可替代性”表现在能对学生的文化科学学习起到缩短和加速“渐进或振荡期”和“高原期”的作用。要实现教师的上述作用,教师必须有效地、创造性地把文化科学“转换”为学科或课程,并进一步把学科或课程“转换”为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内外的文化科学学习活动。专业化的教师应该知道学生学习该学科时兴奋点、分歧点、“高原期”何在,能够激活兴奋点、加快逼近分歧点的速度、缩短“高原期”以及维持和推动学生该学科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要进行学科思想方法和学科发展史实的研究,从课程层面理解教育教学活动,养成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的习惯。  相似文献   

11.
校本教研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提出的、伴随课程改革发展起来的一种融学习、工作和研究为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校本教研以课程实施中教师面临的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营造一种新型教研化。天津市河西区作为国家校本教研实验基地试验区,在近几年中,我们怀着满腔的热情和执,对校本教研进行了深入地探究与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积累了鲜活的事例,同时,我们本着科学的态度,经过理性的思考,构建起具有我区特色的教学、教研、科研三维联动的校本教研模式,初步形成了区、片、校三级校本教研网络,为中学新课程改革的启动、推进和深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研。教研活动就像一座桥梁,能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连接起来,更好更快更全面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教师的成长立下汗马功劳。然而,许多校本教研活动在一线教师那里却没落到实处,成为教研形式与任务之下的水中月、镜中花。教师内心深处需要的是专业成长的原动力,因此,我们可以从内心的成长需要出发,校本教研从抓细小环节入手,对确定的小课题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一、小方向,大思考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颁布之后,区域教研面临着缺少资源和理论支撑的现实问题,将培训与教研进行一体化设计和实施,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福建省龙岩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全体教师开展专题研修,为教师提供权威的课标解读以及优秀教研教学实践案例资源,同时与区域学科教研活动一起开展系统规划,将线上学习与学科教研活动一体化设计,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结合、线上和线下结合、专题研修和区域主题教研相结合的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4.
课程模式一般是指“在课程发展过程中.根据某种思想和理论,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手段以及制订教学评价原则而形成的一种形式系统”。实践性课程是校长领导的教师学习过程,是课程化的校本教研.其组织形态和模式直接影响到课程功能的发挥和教师研修的效果。然而,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性课程无论在课程性质,还是在学习主体、内容、过程和方式上。都与学生学科课程具有很大区别。因此,我们既不能套用学生课堂学习的模式.也不能简单地移植教研活动的模式,而是必须在实践积累、反复试验中逐步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15.
教师课程能力是影响课程实践活动的重要因素,如何构建小学教师的课程能力,成为研究教师课程能力的关键。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取向,对17位受访者进行深入访谈,运用Nvivo 12.0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尝试构建小学教师课程能力结构模型。通过研究发现,该模型由课程理解和认识能力、课程设计能力、课堂教学能力、课程评价和研究能力四维度共同组成。小学教师课程能力的发展不只需要教师个体的自我调节,也需要学校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共同保障。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重要任务在于搞好课堂教学,教研活动的重要阵地和立足点也应在课堂.新课程当然需要专业支持,需要合作交流,但新课程下教师自身的发展更多关注的是如何使专家倡导的理沦真正成为教师可采用的理论,真正化为教师可操作的做法.学校组织的教学活动总是由学科的教师参加,即使有共振现象,也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不能够深入到实践操作的层次,可见,这类活动虽能使教师感受新理念,但往往不够细致深入,往往不能使一线教师切实内化到具体教学中去.尽管实施校本教研可采取专业引领、教学教研,但都必须建立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之上,都应该围绕课堂教学进行,在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校本教研才有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踪合性学习活动,它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教学层面或某一学科的一种教学活动,而是与学科课程处于同一层面且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又是一种实践性课程.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纲要(试行))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由国家统一制定课程标准或指导纲要,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根据地方的特点加以具体指导,学校根据本校所具有的课程资源,进行校本开放和实施.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教师和学生变为主体,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能体现学校的特色,同时也能满足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义务教育教学研究培训室(以下简称"义教室")为整体推进教师专业发展,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品质"为主线,狠抓五种"教学现场":教师自己的课堂教学现场、同行的课堂教学现场、教研共同体(学校学科组、伙伴校学科组、全市学科组)教研活动现场、专题讲座培训现场、网上教研现场,着力培养教师的三种现场学习能力(专注力、捕捉力、转化力),让教师不断地进行实践,自我反思,对照理念,追求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教研的观点不要过大、过偏,不要与学期开展的活动脱节;教研的内容——大量的实践课应是真实的,是日常的,不要预先排练,更不要做有悖于教师职业道德的事情。教研需要静下心来,专心地做一段时间的观察、思考、实践、总结。教研必须将学习理论与研读学科本体知识等结合起来,将学习作为教研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校本教研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融理论学习、课程实践和教学研究于一体的以教学为主体的教育活动。实践表明:为了提高教研实效,在教研组的带动下,让教研渗透到教师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使教研成为教师的一种工作习惯,就会提高学校的整体教研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