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调整备课思路 教师要调整备课思路,把数学教学目标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数学课程设计应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这是打造有效的数学课堂的必要前提.要改变只信数学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树立新课程数学教学的目标意识,它的最大特点不是单纯教教材,而是活用教材,通过设计  相似文献   

2.
<正> 1 分析教材1.1 教材特点及处理方法细胞呼吸是发生在每一个活细胞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合成 ATP 的过程。本节内容不仅是对细胞内物质代谢知识的延续,同时也是为第8节"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和第八章"生物与环境"的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教材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基本依据和物质基础,正确理解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左右教师对教学本质的把握。因此,根据小学数学的特点,教师可以凭借教材中知识呈现的方式,编排的特点来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教学中还需立足于教材本身所蕴含的教学价值,科学把握教学的目标,并以此为指导来设计、组织课堂教学,设计不同的练习挖掘最基本的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4.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数学教师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一种重要策略是与教材进行多角度对话,可从知识安排的角度、知识本身的角度、知识作用的角度等方面入手.以"数学归纳法"为载体,展示与教材进行"对话"的形式,引导教师从不同角度理解、领悟教材编写意图,把握教材内容潜在的多维目标,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5.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从本节开始,正式进入了世界地理知识的学习,本节是世界地理的基础知识,看似十分简单,但由于初一学生空间概念差,有关分布的知识并不容易掌握.同时,本节又是学习世界地理所必需的准备知识,对七大洲地形的特点,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世界的气候、自然景观、自然资源以及分区地理等整个世界地理的学习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考虑到与第1、2章的联系,这里又安排了地球仪的使用及较多地图的阅读.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教材的不断更新,给我们的小学数学内容增添了很多活力,但同时对我们数学教师对于教材的把握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很多一线的教师往往只会简单地进行知识的灌输,很难准确把握教材,尤其是部分教师对低段的教材把握不准,给后面知识的学习制造了一些障碍,也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负面作用,因此教材的准确把握是数学教师所追求的.  相似文献   

7.
石作美 《语文天地》2012,(24):12-13
所谓"教教材",就是依据教学大纲,忠实传授教材内容的教学行为。其特点是对教材内容做细致梳理,全面讲授,尽可能做到"滴水不漏"。教材上的观点就是权威,就是真理。所谓"用教材教",就是依据课标,把教材当作学习的素材,忠实于三维目标的教学行为。教材是学习的工具,教材内容只是实现三维发展目标的载体,不能要求对教材知识全部掌握。教学  相似文献   

8.
教材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语言,具有区别于其他文本的独特的媒介性.这种媒介性具有多元性与嵌套性、时代性与国别性、二重性与多模性的特点,是支撑"教材学"走向学科的重要的观念范式.基于媒介性的"教材学",在知识生产、学科结构、研究队伍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呈现出独特的样态.未来推动"教材学"的学科建设,应实现从"用教材研究"到"对教材...  相似文献   

9.
从理论上说,一般教师都能区分"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教教材"就是只关注教材本身,把教材作为课程的全部内容,把教材教完或教懂教材作为最终的、唯一的教学目标。"用教材教"就是把教材当例子,并以这一例子为出发点,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学到教材之外的知识,并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在能力上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折射出两种不同的教学观念:前者囿于教材,就教材而论教材,缺乏课程观,这显然不符合现代教育理  相似文献   

10.
高职高专校本教材建设的探讨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职高专校本教材的内容与结构,应充分反映社会发展、职业岗位及人才培养要求,打破学科体系界限,以应用为目的,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整体优化,体现"宽、简、活、实"等特点,其编写应突出创新性.各院校要作好教材建设规划,健全教材选用管理制度及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1.
论语文教材及其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教材是语教育的载体,是借以实现语教学目标,发挥语教育功能的基础。语教材的知识它具有独立性,重复性的特点,探索教材知识的这些特点,决定了研究和使用教材,只有立足于整体才能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美国Prentice hall教材与我国浙教版课标教材中的"圆周角定理"知识的呈现方式进行比较,主要从知识点引入、知识点呈现、知识点落实等三个方面比较中美几何教材的异同点,得到以下启示:教材编排应具有连贯性,且以学生为本;教材设计应注重让学生体验知识产生过程并理解知识系统化、公理化的特点;浙教版课标教材习题可适当增加数量并分层呈现;教材设计应体现因材施教;教材设计应注重联系实际,提供更多、更丰富、更贴近于生活的现实素材,体现数学的生活价值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有效教材"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捷径.针对中职专业课程的教学,探讨了"有效教材"的内涵,讨论了"有效教材"的目标结构和组织模式,提出了"有效教材"的"目标金字塔"结构和"任务链"模式.  相似文献   

14.
教材分析:学习了"圆的标准方程"之后,安排了本节"圆的一般方程".本节内容是在圆的基础知识及前几节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圆的一般方程,在教材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地位,为后续有关圆锥曲线的学习奠定基础,在许多实际问题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圆的一般方程,知道圆的一般方程的特点,会将圆的一般方程化为圆的标准方程,从而熟练地求出圆  相似文献   

15.
"三维目标"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但它并非是完全"崭新"的,我国古代的一些教育思想是与之暗合的。"三维目标"不仅在我们今天使用的教材中有所体现,在古代蒙学教材中也能找到它的影子。本文拟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分析"三维目标"与古今教材、古代教育思想的相通之处,希望今天的教材编写者坚持将"三维目标"的理念渗透到所编教材中去。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倡导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综观近几年各地中考试题,很多题目都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解读教材,站在知识系统的高度用"活"教材.对教材中的例题、习题进行一题多变和反思的研究,充分发挥教材应有的功能和作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文霞 《湖南教育》2004,(16):31-31
传统的教材功能观认为,教材凝聚了人类文明和人类知识的精华,具有权威性、学术性和知识性;教学要以教材为本,教师要吃透教材,教好教材;学生要学好教材,掌握好教材中的知识。随着教学思想的变革,这种教材功能观受到了挑战。新教材功能观认为,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培养熏陶;不再过分强调教材的精华性、权威性和学术性,而强调教材只是一种资源,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起到的是一种媒介作用。因此,教师就不必把教材看成是神圣的、不能质疑的,也无需不折不扣地依…  相似文献   

18.
在概要描述一节"正态分布"优质课授课过程的基础上,概括了本节课尊重教材、围绕主干知识等特点,由此进一步讨论了三个问题:如何理解高尔顿模板,高尔顿模板的地位和作用,正态分布内容的课堂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一、"用教材"教是对"教材"的合理处理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创新见解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个性的教材知识。  相似文献   

20.
现行品德教材的呈现方式与原来的思想品德教材相比,文字量减少,插图增加。这一特点给教师理解教材意图、精准把握教学目标增加了难度,教师常因读不懂课文插图所承载的教学意图,致使教学从设计起就偏离目标。针对这一现状,可从"多层次解图,寻问目标根源""多角度观图,解析目标主次""多维度读图,把握目标重点"这三个方面着手展开探究,以提高品德教师对课本插图的解读和把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