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世华 《数理化解题研究》2007,(10):62-65,F0004
高考命题重点是实验综合设计题,其命题思想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最具影响力,直接导向2008年高考备考方向,本文探究高考命题思想及启示.  相似文献   

2.
2004年高考已是硝烟散尽,尘埃落定,但如果对其渗透的命题思想,体现的教改精神好好地加以分析、吸收,必将是2005年高考复习的绝好秘方.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内容,也是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函数的知识、函数的观点、函数的思想和方法渗透到高中数学的各个方面,支撑了高中数学的知识体系,因此函数内容成了高考数学命题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结合2004年高考命题精神,就2005年高考数学函数部分命题特点谈几点看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周沛耕 《中国考试》2007,(3):22-24,28
数学备考难,数学命题也难. 高考试题既要重基础,又要考能力,既要相对稳定,又要改革创新,每年的命题工作凝聚了资深专家大量的创造性劳动成果和聪明才智.因此,高考试题已成为世人瞩目的研究课题.在这些研究课题中,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是那些千姿百态令人耳目一新的精典高考数学试题是怎样产生的?  相似文献   

4.
纵观各地高考试题,其“源于教材不拘泥于教材”的命题特点已为广大考生所熟知.即便如此,高考命题的热点素材选点仍然不好把握,笔者认真研究发现,以下热点值得关注,特作归纳例析.  相似文献   

5.
概率统计问题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和热点之一,概率统计题作为解答题之一出现,已经成为高考命题以及各级考试命题的共识.下面通过简析2009年数学高考试题中有关概率统计方面的试题来分析命题方向,透视命题信息,以便科学、高效地组织好复习.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实施的同时,高考命题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程要求,反映了新课程的思想、理念.笔者对近三年高考物理全国Ⅰ卷计算题进行了分析对比,其命题特点略见一斑.  相似文献   

7.
高考作命题历来是广大语教师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热门话题,2007年高考作又因首批新课程方案实验的毕业生即将走进考场,新课标语高考大纲首次亮相,最大限度上预示着今后新课程语高考的走向而备受关注,成为焦点。新高考作命题既要处理好与新课标的关系.解决近年来作中出现的问题.有利于中学语教学,又要符合作命题规律,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必须守正出新。纵观十多年来作命题逐渐暴露的问题,从高中教学实际以及高考作命题科学化发展的角度出发,我认为2007年的高考作命题应该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高考的命题倍受关注,因为高考每每被指责为素质教育的最大障碍.尽管这有点代人受过之冤,但其“指挥棒”的作用却难脱干系.因此国人越来越寄希望于高考的“指挥棒”能将应试教育引向素质教育.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年  相似文献   

9.
2008年课标课程在体现课改理念、考查应用能力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采取了新的举措,同时也在高考试卷中也进行了渗透和实施.这是高考命题新的走向和趋势,值得我们认真关注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2006年公布的高考数学必修考点115个中,圆锥曲线只占了7个,但其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一般在18分左右,比例提高许多,可见圆锥曲线在高考中是非常重要的考点之一.本文试以2006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为主来剖析圆锥曲线高考客观题命题特点,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安徽省实施新课程高考的第二年,又是自2006年自主命题以来的第五次高考.怎样的高考试题才能更好地诠释“稳中有新、稳中有变”的命题精神,人们对2010年安徽高考试题寄予了太多的期待.  相似文献   

12.
殷俊 《新高考》2006,(10):24-26
2005年秋季,江苏省普通高中开始实施国家新课程方案。与之相配套,江苏省也将在2008年实施新的高考。处于新旧交替时期的2006、2007年的高考,在这样一种课改与考改的态势下,不可能置身于事外,只能适应这种变化的趋势,瞻前顾后,继往开来,在命题思想、命题技术、命题内容、命题形式上逐步向新高考过渡,这从2006年高考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而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可以对2007年高考进行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13.
重庆是实施高考自主命题的省份之一,其高考数学命题受到一定的关注,并在很大程度上指导着一线教学和科研.本文就其中的“概率与统计”部分在“知识点的考查频数”、“知识点的难度水平”两个层次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备考建议.最后总结出“概率与统计”在控制试题难度方面经常会考虑的六个因素.  相似文献   

14.
虞关寿 《中学教研》2004,(11):35-37
2004年是浙江省实施新课程标准3年以来的首次高考,也是国家下放命题权给地方的11个省市之一,是浙江省自主命题的第一年,在这双重的转型之际,本省的高考命题自然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根据以往高考改革转型时命题的经验和特点,可以肯定2004年高考的浙江卷不会出现“新、奇、怪、难”的试题,试卷必会注重对新加入的内容的考查,考查时必会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查,在这“三基”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点灵活性和创新性.从考后观试题,基本上也符合上述情况,并且比笔者考前的猜测还要“基础”.综观整份试卷,笔者总的感觉是试题像一个“邻家的女孩”,朴实无华,和蔼亲切.考查的知识“下放”较明显,即用初中的知识解决问题或用初中知识作为问题的背景的试题,比以往几年的高考试题有明显的增多,由于知识内容的“下放”,在解题时感觉有明显的“基础性”.  相似文献   

15.
章学培 《文教资料》2012,(31):153-154
高考是我国选拔人才最主要的一项制度,目前高考是继续扩大分省自主命题还是将命题权收回,这是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梳理高考分省自主命题的源起,发展状况,以及对其利弊的分析,以期更多的人来思考,使高考改革更加人性化、科学化、公平化。  相似文献   

16.
2009年的高考是江苏省实施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二次自主命题,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风向标,对今后新课程改革具有指导作用.高考命题的导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学推行新课改的力度和发展新课改的深度.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深化课程改革,更全面地推进中学素质教育,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和分析高考试题(本文所涉及的题号除特别说明外均为2009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题),  相似文献   

17.
“在知识的交汇处命题”是高考命题的原则之一.由于算法的实用性、适用性强,应用范围广泛.因此,算法的引入,给高考命题增添了一个极大的空间.从去年各地高考试题及模拟试题来看,将其它数学知识与计算的程序框图交汇的试题已成为高考的亮点,这是对新课改支持的一种体现,是新高考命题的一种动向.本文仅就算法与数列交汇问题略作举例,期望能引起同学们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8.
高考数学广东卷自主命题已经走过了6年,经历了两次改革:2004~2006年,是过渡阶段教材的自主命题;2007~2009年,是广东作为新课标课改先行区高考数学的自主命题.2010年将实行高考命题新的改革.从广东高考命题的特点来看,前一阶段的自主命题往往影响下一个阶段的自主命题,命题会保持连续性,强调平稳过渡,同时又渗透新的理念与思想.  相似文献   

19.
广东高考数学题常出常新,令广大学子颇感头痛,但如果我们认真研究广东自主命题以来的六年高考题,重点分析命题思路,探究高考命题来源,一定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相似文献   

20.
高考试卷解答题共六题八十分,这是连续数年不变的规律.要想高考成功,数学必须考好;要使数学考好,解答题必须拿下.可以看出数学解答题的顺利拿下对整个高考的意义非常重大.2009年的高考正逐步向我们逼近,你准备得怎么样了?本文预测2009年高考数学解答题的命题趋势,它建立在大量事实的基础上,从07、08年高考的命题特点、新课标带给高考的新变化入手,进行2009年高考命题预测.本文的分析与预测绝不是“视觉”上的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