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5 毫秒
1.
我国古代音乐"和"的审美观对我国音乐美学思想影响极大,在先秦时期这种观念已有所体现,后又经过不断地阐述与解读,"和"的审美观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它作为我国古代最重要的音乐审美观念,拓展了当时的音乐创作的题材与范围,提升了音乐的内涵,是我们研究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李贽首先是一位"好汉",他尚侠,主张作侠而不作圣,有强烈的英雄豪杰心理期待和信仰崇拜,顶天立地,无所畏惧,思想胆力无与伦比.把李贽定性为具有侠义肝胆的"好汉思想家"或"思想之侠"更为确切,也更便于还原李贽作为"异端"、"另类"的本真面目--作为思想家与侠士融为一体的产物,侠之骨、侠之气和侠之精神对其思想个性有重要的支配作用.李贽也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对侠文学进行集中关注、倾心阅读并系统评论的思想家、文学理论家,"侠"对其文风及文学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庸》"诚"的思想既是古代儒家学者沟通天人合一的精神途径,也是成就物我的道德手段,更是持守中庸的实践工具,从而构建了先秦儒家天道观与人性论的桥梁,成为千百年来儒家学者实现道德超越与日常实践的内在依据。  相似文献   

4.
作为概数助词,"来"的表义具有模糊性,由表客观的向内或接近义逐步发展为表主观的估计评价义,而且正是由于"来"的主观色彩义使得其负载着言语使用者的情面、中庸、低调和顾全大局等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在中国古代的婚姻家庭关系中,"男尊女卑"是其核心观念之一.在诸多学者的诸多论述中,有意或无意、直接或间接地将儒家思想与男尊女卑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代表与体现,其强调中庸的理念,甚至一度成为中国古代君主治理国家的核心思想。而从造物艺术的角度来看,"天人合一"思想的应用体现出了古代匠人的独特审美思维,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传统造物理念的诞生。在这一审美思维的影响之下,中国匠人在制作器物或工艺品的过程当中,比较重视所使用材料的自然形态,追求浑然雕琢的艺术造诣,强调不留人工痕迹。  相似文献   

7.
关于"民本"思想与"民主"思想的关系问题,学界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认为,在中国的传统的儒家文化中,一方面,作为其精华所在的"民本"思想,是"民主"理念赖以存在的基础.另一方面,"民主"精神是"民本"思想的重要内容,"民主"是"民本"发展的必然归宿.  相似文献   

8.
"中庸"是孔子始终追求着的理想,也是他美学思想的基本原则.作者通过对<论语>的分析,认为孔子的"中庸"的美学思想主要体现为:文与质的统一,审美作用与教化作用的统一,社会美和个体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中庸"是孔子始终追求着的理想,也是他美学思想的基本原则.作者通过对<论语>的分析,认为孔子的"中庸"的美学思想主要体现为:文与质的统一,审美作用与教化作用的统一,社会美和个体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童德毅 《文教资料》2009,(5):195-197
自从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目标以来,"和谐"成为学术研究的热门话题.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和谐"早就是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范畴,其衍生至思想形态领域就是中国古代崇尚的"贵和"思想.构建人自身的身心和谐,从中国古代"贵和"传统思想中可以找到其历史渊源.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为构建大学生自身的身心和谐提供了精确的价值尺度,也为实现大学生自身的身心和谐铸造了统一的构建范式.  相似文献   

11.
"情性"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学的一个重要话题.理学家借助于体用论的思维模式来阐释情与性的关系,并且通过"心统性情"说和"性体情用"说,将性与情统一于心,以此展开对"性"与"情"关系的讨论.他们认为诗可以咏歌情性,"道情"是诗歌艺术的美学本质.但这种情感在理论上还规范于"情"、"理"合一的中庸尺度之中,并且必须与言志结合.  相似文献   

12.
"三个代表"思想是新世纪执政党建设的纲领.然而作为一个纲领性思想,"三个代表"思想对我党领导下的各方面各领域的事业发展都具有战略性的指导意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就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落脚点,"三个代表"思想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儒家的"经世"基于"知我者其天乎"的强烈信念,"致用"则是一种人文主义的使命感的体现.但是在封建的官僚制度运行中,"经世致用"实际上的运作与实践经历了极为不幸的命运.本文以王安石为例,剖析其与"经世"思想的因果关系和内在逻辑,试图对儒家经世思想发展的一个有代表意义的时段作一个浅显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中庸适度"不仅是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方面所崇尚的中庸美德,更是他在政治学上认为政体上"最好的".中产阶级作为国家"中庸"化身的思想对当前贫富分化日益悬殊的中国社会发展危机是一剂良药.本人为是否可以从亚里士多德的"中庸适度"即:让中产阶级--哒个富人和穷人的"仲裁者"执政的思想来解决当前中国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15.
儒家德育思想的基本目标是培育"君子人格",终极目标是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在各种儒学要素的修炼过程中,"和"与"中庸"构成了儒家德育目标的"质"与"度"的标准,本文旨在通过研读《论语》《中庸》来领会"中庸"与"和"的思想在儒家德育目标实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庸"思想作为孔子以及儒家的核心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中庸"思想不仅是我们中国人为人处世的最高原则,更是我们追求的最高的修身境界。本文从"中庸"思想一系列的具体表现中去发掘"中庸"思想的最高价值和现实意义,为当今的我们继续坚守"中庸之道"提供一些重要的思想参考。  相似文献   

17.
儒家心学一系的基本思想进路,在于寻求意识主体的落实,并最终在人的内在性上找到其确立的根基作为最高本体.这种本体不是一个现成的他者,而是一个敞开的,由人的直觉体悟、并由此而得以成立的.通过对<中庸>一文中的核心观念"诚"的考察,认为"诚"是<中庸>所建构的世界的奠基性观念,由此而形成的哲学体系成为儒家心学的理论雏形.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所提出的"和而不同"思想根植于我国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土壤之中,影响着我国的教育思想、文化传承、民族关系等各个方面.而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的提出,"和而不同"思想对我国民族教育的发展又具有了新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近期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成为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研究主要围绕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涵义、"以人为本"在中外思想史上的源流发展、"以人为本"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以人为本"的运用等问题展开.  相似文献   

20.
"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美学思想,它的产生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意识形态有着紧密联系,是"天人合一"、"君子比德"的哲学观念在生活环境创造上的体现.这个美学思想应和了古代文人的审美心理,为其流传千年影响深远奠定了文化上的基础.中国古典园林的这一基本美学思想与其他门类艺术的美学思想有共同之处,又因园林集空间与时间艺术为一体而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