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恩灿是周恩来的堂弟。1946年9月,周恩来在南京梅园新村中共代表团工作时,曾托前来看望他的亲属转告周恩灿,请周恩灿来南京见一面。周恩来得知周恩灿要求去苏北解放区工作,提笔给他写了一封推荐信。在这封信中,周恩来要求苏北解放区领导对周恩灿“予以群众教育,使其改变观念,重观劳动,然后方能为童予师也。”后来由于风云突变,周恩灿没有去解放区。新中国成立后,周恩灿先后担任杨州市两所小学校长。他兢兢业业地工作,本份地做人,始终没有向周恩来提出任何要求。今年笔征得周恩灿孙子周年庆同意,将58年前的周恩来手书展现给读。  相似文献   

2.
陈梦熊 《文教资料》2001,(6):99-105
巴人 ,原名王任叔 ,是著名作家和文艺评论家 ,也是位反法西斯战线上的文化斗士。他是在上海“孤岛”时期就有所向披靡的“廖化”之称。 194 1年 3月 ,组织上曾要他去苏北解放区工作 ,后来周恩来改派他去美国创办《华侨日报》 ,但到了香港即因护照问题 ,美国没有去成。在港逗留期间 ,他为胡愈之在新加坡办的《南洋商报》的《狮声》副刊撰稿。同年十月 ,更应胡愈之邀去新加坡 ,任教于南洋华侨师范 ,并为当地报刊写稿。太平洋战争爆发 ,日寇逼近马来半岛 ,他在胡愈之的领导下 ,一面发起组织华侨的抗日团体 ,积极投入抗日宣传工作中去 ;一面与雷…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2012,(28)
周恩来在兄弟三人中排行老大,大弟周恩溥生有一子,小弟周恩寿生有三男三女.在这些晚辈中,周秉建和周秉和的名字是伯父周恩来所取,都暗含深意. 周秉和出生于1951年11月,当时正值我国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时期,新中国迫切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来建设自己的家园.  相似文献   

4.
林彪叛逃后,周恩来立即给各大军区打电话.回话最快的是许世友.他在电话中向周恩来保证:"报告总理,我已下令占领南京的全部机场,请总理放心."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2012,(25)
周恩来在兄弟三人中排行老大,大弟周恩溥生有一子,小弟周恩寿生有三男三女。在这些晚辈中,周秉建和周秉和的名字是伯父周恩来所取,都暗含深意。周秉和出生于1951年11月,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2012,(Z4):28
正周恩来在兄弟三人中排行老大,大弟周恩溥生有一子,小弟周恩寿生有三男三女。在这些晚辈中,周秉建和周秉和的名字是伯父周恩来所取,都暗含深意。周秉和出生于1951年11月,当时正值我国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时期,新中国迫切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来建设自己的家园。周秉建出生于1952年10月,那时国家已基本上度过了三年的经济恢复期。那一年,周恩来思考最多的就是我国的经济建设问题。就这样,为顺应大环境,周恩来给两个侄子取了两个相对应的名字。  相似文献   

7.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李达想到延安去为党做些工作。他在重庆找到组织部长博古。博古问:“你去延安要什么条件?”李达回答说:“我只要有口饭吃。”博古听后冷淡地把他打发走了。事后,博古对周恩来同志讲,李达想到延安去,竟然还向党提出条件。周恩来迫问,“他要什么条件?”博古答:“他说要有口饭吃。”周恩来气愤地说:“他说要口饭吃,就是没有条件嘛!你为什么要赶他走呢!”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没有亲生儿女,从投身革命的那一天起,他就把毕业精力贡献给祖国和人民.新中国成立后,几个侄儿侄女到了周恩来身边.周恩来和邓颖超一向视教育孩子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们经常召开家庭会议或找孩子们谈话,鼓励他们努力改造世界观.对周秉钧和周秉华参军,周秉建去农村插队,周恩来一次又一次给予热情的支持和鼓励.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胜利后,周恩来率领中共代表团先后在重庆、南京与国民党当局谈判,谋求实现国内的持久和平,建设一个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在此期间,日理万机的周恩来,以中国共产党人解放全人类的宽广胸怀和对家乡人民的特殊感情,对苏皖解放区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与帮助。笔者认为,对周恩来与苏皖解放区的研究,前段时间在党史界尚未引起足够的注意。本文仅就这一问题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最重要的领导人和最杰出的理论家之一,他的统战工作理论与实践独具特色.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各个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他都以其对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对各派政治力量的透彻分析,主动灵活地开展统战工作,从而团结了同盟者,为中国革命做出了贡献.本文就周恩来1946年5月至11月在南京谈判期间的统战工作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岐山嫂子面”是从周代传承至今的“关中第一美食”,具有悠久历史。但受关中方言影响和对该面食文化内涵缺乏理解,故普遍把该面食误写成“臊”或“哨”子面,以误传讹,导致饮食市场的混乱。从字的音义和民间对该面食的美妙传说故事考证,应该是“岐山嫂子面”。它不仅体现了周代淳朴、厚重的民风民情,更传承弘扬了周代礼仪中的亲情文化与“和文化”。  相似文献   

12.
:北周武帝改革与后周世宗改革相距 40 0多年 ,但双方却有许多相同之处 ,一是背景相同 :都处于社会长期分裂、人民极度厌战的动荡年月 ;二是内容相同 :都进行了严惩贪官、澄清吏治的政治改革 ,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经济改革 ,整顿军队、增强武备的军事改革 ,并采取了毁佛举措 ;三是作用相同 :都开启了一个大一统的时代 ,北周武帝改革为隋统一铺平了道路 ,后周世宗改革为北宋统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试论周恩来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周恩来,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勤于总结革命经验,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都有丰富的理论建树.他将长期革命生涯中积累的感知和理念从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加以概括提炼,形成独具特色的哲学思想.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阐明周恩来哲学思想,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丰富毛泽东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郑弌 《历史教学》2004,1(2):38-45
近年来,诸多中外学者陆续探讨<马可·波罗行记>的真实性,力辨书中之"所见"与"所闻".特别是英国学者弗朗西丝·伍德(Frances Wood)依据种种疑点,否定了马可·波罗到过中国.本文则通过<行记>中一条地名Tiunguy的考证,从历史地理、方言特征、几种主要的版本和可能出现的书写讹误,以及当时当地陶瓷生产的情况分析,证实Tiunguy即"丰州",解决了有关<行记>地名研究中长期存在的一个疑点,重新检测了<行记>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诸多中外学者陆续探讨《马可·波罗行记》的真实性,力辨书中之“所见”与“所闻”。特别是英国学者弗朗西丝·伍德(FrancesWood)依据种种疑点,否定了马可·波罗到过中国。本文则通过《行记》中一条地名Tiunguy的考证,从历史地理、方言特征、几种主要的版本和可能出现的书写讹误,以及当时当地陶瓷生产的情况分析,证实Tiunguy即“丰州”,解决了有关《行记》地名研究中长期存在的一个疑点,重新检测了《行记》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6.
明末清初小说家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塑造的周瑜这一人物形象,是一个带有矛盾性的艺术形象,即在其身上既充满着目光短浅、心胸狭隘的小气,又存在着足以令三军将士敬服的才气和勇气。就其勇气而言,着重体现在联刘抗曹的忠勇之气和左右君主的无私勇气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五四"时期的周作人致力于对西方文化的介绍与引进,在西方文化中,他不仅关注西方文明的源头——"两希"文明,翻译与评介古希腊的文学,而且推崇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思想与近代科学理性精神,以此作为自己思想的基石,构筑了自己的"人的文学"的思想大厦."五四"时期的周作人提出"人的文学"理论,对整个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周邦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与道家道教的关系比较密切。周邦彦道家道教思想的产生与其父周原、叔父周邠的道教思想、行为影响有关;还与其太学读书时阅读的道典及其结交道友有关。潥水为官时茅山道教对其影响尤大,其作品中表现出明显的道家道教思想倾向,常常采撷《庄子》典故援入诗文。  相似文献   

19.
周一良史学生涯浓缩了 2 0世纪中国的学术生态。如果说周先生在晚年的梦醒自责中撰写的回忆性著作“同样是历史” ,那么解读这部“历史” ,则有助于了解史家周一良在 2 0世纪风云激荡的岁月里的文化心态 ,从而使我们感受到学术生态对真正的学术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30年代,周扬为了革命而参加了中国"左联",主张文艺的功能是一种宣传.其文艺功能观的理论来源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再现生活、说明生活、判断生活的文艺思想.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他把文艺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视为革命文艺的根本方向,认为文艺应当起到宣传、鼓动、教育群众的作用.周扬后期,特别是新时期,开始重视文艺的批判功能,并从文艺的审美特征出发,强调文艺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文艺应当强化其文化娱乐、审美欣赏的功能,优秀的文艺作品应当是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