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体系的本征值和本征波函数定义一种新的量子谱函数,并以一维尺度可变的纳米微结构体系中的粒子为例,定量地计算出所定义的量子谱函数.研究结果表明,量子谱函数的Fourier变换的模的平方与经典作用量之间具有对应关系.本研究结果为探讨纳米微结构体系中的经典物理与量子物理的对应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Si基光电子研究中,SiGe材料系自组织Ge量子点是最有希望对Si材料运用能带工程实现人工改性的途径之一。Ge在Si上 4.2 %的晶格失配可以制造大小尺寸不同的纳米结构,还可适应其他多种器件需要。对自组织Ge量子点的形成过程、形貌演化、光学和电学性质,以及提高量子点平面排布有序性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着重介绍了实验中发现的新现象、新模型和新方法,其中包括量子点的反常形状跃迁、自覆盖效应、Ge/Si量子点的II型能带结构、Ge/Si量子点的载流子热弛豫模型和纳米尺寸的周期性图形衬底的全息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3.
量子点是一类可发射荧光的纳米微晶体,具有独特的光学特性,适用于抗原、抗体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免疫标记。近年来,糖类分子在免疫调节、防治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受到重视,而量子点表面修饰技术的进展,使其可便利地与糖类分子结合。本文将对量子点的光谱学特点、修饰技术,及其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美首次制造出不使用半导体的晶体管科技日报讯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6月21日报道,美国科学家首次利用纳米尺度的绝缘体氮化硼以及金量子点,实现量子隧穿效应,制造出了没有半导体的晶体管。该成果有望开启新的电子设备时代。  相似文献   

5.
《金秋科苑》2013,(17):41-41
美国科学家首次利用纳米尺度的绝缘体氮化硼以及金量子点,实现量子隧穿效应,制造出了没有半导体的晶体管。该成果有望开启新的电子设备时代。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纳米硅在3K-250K温度范围的光致发光谱的特性。观测到纳米硅的三个发光峰,其中心波长分别为470nm、479nm和487nm。随着温度的升高,470nm的发光峰呈现蓝移且强度明显增强,479nm的发光峰位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487nm的发光峰随温度的升高出现微小的红移。基于量子限制效应,提出综合发光模型解释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半导体固态照明采用InGaN基量子阱发光二极管(LED),不仅可以节省能源、减少污染,还具有体积小、寿命长等优点.但是LED外量子效率一直较低,文章介绍了LED芯片表面加工的各种微结构.如表面粗糙化结构,二维光子晶体结构,在p-GaN上生长纳米杆等.从而有效提高了LED外量子效率.  相似文献   

8.
刘霞 《今日科苑》2011,(22):45-48
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近日报道,表面看来,量子效应和活的有机体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前者通常只在纳米层面被观察到,出现在高真空(指压力在1×10-3到1×10-6毫米汞柱范围内的真空)、超低温和严格控制的实验室中。而后者则安静地栖息于温暖、混乱、  相似文献   

9.
以智慧芽专利数据库的量子信息专利文献为数据源,基于专利计量的研究方法从时间、地域、专利申请人等多个层次进行专利数据分析,及时追踪量子信息技术发展态势,重点分析了发达国家的量子信息技术发展状况,挖掘典型机构和高价值专利。研究发现:量子信息技术正处于发展上升周期,美国是量子计算的强国,中国在量子通信稍占优势,量子保密通信、量子计算机是量子信息技术的研究热点。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要从国家层面做好量子信息顶层规划,加强基础研究,培养一批高水平人才,产学研融合发展,打造量子信息产业生态。  相似文献   

10.
纳米技术革命的未来展望与现实关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类运用以量子隧道效应为原理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成功实现了对单个原子的观察和操纵 ,宣告了纳米技术革命的开端 ;并在短短几年时间扩展为席卷全球 ,猛烈冲击着电子、材料、微机械、生物等技术领域的“纳米风暴”。未来的纳米时代将通过在纳米尺度上全面成功地变革自然 ,实现物质、能量载体大幅度缩减。具有纳米尺度结构的可自行生长、复制、进化的万能超微机器人将取代一切庞大的工具、设备 ,并无所不能地完成人所需要的任何工作 ,甚至按人的意愿变革人的身体和变革宇观尺度自然 ;从而充分表现着与人类认识把握客体尺度缩小相对应的人类认识变革自然能力极大增长的趋势。纳米技术的产业化之路是联接其近期、中期、远景目标的纽带 ;但就纳米技术革命主干方向来说 ,当代还远不是获取丰收的季节 ,而主要是“播种”、“施肥”、“耕耘”的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