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支即天干地支的简称,天干有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故又叫十天干。地支有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故又叫十二地支。干支纪年的历史是很悠久的,在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就有了干支。在古代,干支先是用来纪日,以后才用来纪年,并进而用以纪月、纪时。过去算命先生给人们算命时,首先就问出生年、月、日、时,并推算出出生年月日时的干支,这正好是八个字,所以算命也叫做算“八字”。古时候的占卜、星相者,给干支又赋以方位、五行之说,例如十天干的甲乙代  相似文献   

2.
文史知识     
什么是干支纪年法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字,叫做“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字,叫做“地支”。把天干中的一个字摆在前面,后面配上“地支”中的一个字,这样就构成了一对干支。如果“天  相似文献   

3.
十天干在唐尧时即用于纪日,十二地支在夏代用于纪月。为了制订更长的循环历,自地支用于纪月之后,人们便将天干与地支组合起来,形成以六十为单位的循环系统,并将其广泛用于纪日、纪时、纪月、纪年。  相似文献   

4.
干支组合即天干与地支的组合,是我国仍在沿用的一种纪年方法。由于对干支纪年用途的不重视,致使在一些出版物中时有出版天干与地支组合的错误。为此,掌握干支组合新方法(新是对已发表过的纪年指算法而言)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作为出版编校人员更显重要。  相似文献   

5.
甲骨文干支表,“干”为天,为一甲、为一十;“支”为地、为子、为十二。由干支表“日历”,向月历、年历拓展,一以天干为序,历六甲、六乙……记月记年;二以地支为序,十二地支应对十二月份,又一地支代表一年,十二年为一纪,六十年一“花甲”。后者更合律方便,故廷用至今,成永恒的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6.
当人们有了“年”的概念之后,就产生了种种纪年的方法和作为起算点的“纪元”。在古罗马,常用罗马建国或罗马统治者狄奥克列颠(即戴克里先)称帝的时间作为纪年的开始。在我国古代也曾有岁星纪年的方法(据岁星即木星的运行规律而制定);还有王位纪年法(以某国王上台那一年为纪元)和干支纪元法(以十天为干,十二地支为序相配组成),如清乾隆八年,即干支纪年的癸亥年,也就是公元1743年。那么,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历史就像一串糖葫芦,那么,纪年就是那根竹扦。纪年和纪事,时间和空间,构成了历史的一个个坐标段位。纪年有种种。如在西方,以传说的耶稣诞生年为根据做元年推算,在中国称“公元”纪年;如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以皇帝的年号为纪年根据,到了中华民国,皇帝没了,纪年就称“中华民国×年”或简称“民国×年”。还有就是“干支”纪年,即将“天干”和“地支”相配,六十年一轮回循环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中国纪年从此开始顺用“公元”。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那一年,不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年”,而是称为“公元1949年”。  相似文献   

8.
翻开1990年24期《半月谈》,卷首便是《马年评说》,开篇句为“马年岁暮回首看”;去年12月26日的《农民日报周末版》,也赫然登着《羊年说羊》;此外,某些报刊、电台、电视台,也出现“马”、“羊”频率增强之势。此种作法,实在有些“风马羊不相及”! 把1990年称为马年,很有点“马马虎虎”。稍有点常识的人都会知道,我国古代的阴历,是采用干支纪年法,即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而成的“六十甲子”来记载年序。为便于人们的记忆,又出现了用十二种动物对应十二地支,如子为鼠、丑为  相似文献   

9.
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换算盘的基本原理及使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之间的循环规律,并以此为基础,介绍了一种由作者制作的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换算的便利工具.此换算盘的功能是:在不使用年表的情况下,迅速查出与某公元纪年相对应的干支纪年和该年农历的干支纪月.  相似文献   

10.
《中国历史年代简表》是从西周共和行政元年开始的。领头是前841庚申。即公元前841年,干支是庚申。为什么说干支而不说太岁呢?因为太岁是与岁星相应的,有超辰现象。用它纪年每隔144年要跳过一年即要运行145年。而表中纪年的干支是连续不超辰的因而也是人为的(即与天体运行无关的)。共和元年,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历史的确切纪年是从共和元年(前841)开始的。前841年之后,我国先后使用了共和纪年、谥号纪年、秦始皇帝和二世皇帝纪年、年号纪年、中华民国纪年等传统纪年法和公元纪年法。除此之外,我国从古至今还通用了干支纪年法。前841—前828年,召穆公、周定公共同执政,用共和纪年。前827—前141年,我国主要以帝王死后评定的谥号纪年,其中前221—前206年废除谥号,用秦始皇帝、二世皇帝纪年。前140年—1911年,用皇帝生前的年号纪年。1912—1949年9月30日用中华民国纪年。1949年10月1日之后,用公元纪年,公元纪年是当今世界各国通用的纪年法。  相似文献   

12.
苏冰 《全国新书目》2022,(4):5-15+4
<正>中国发行的第一枚生肖邮票是1980年的猴票,邮票名称为《庚申年》。之后邮票发行部门每年发行一套生肖邮票,至今已发行43套。中国的生肖邮票在发行之初就采用干支纪年的命名方式,这也反映了当时邮票发行部门对生肖文化内涵的精准把握。生肖纪年来源于干支纪年,是干支纪年的通俗化。用干支纪年命名生肖邮票,既强调了干支纪年与生肖纪年的内在联系,又完善和充实了生肖邮票的内涵,具有普及生肖文化知识、弘扬中国民俗文化和庆祝中国传统节日等多重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3.
故宫五谈     
一、故宫的南门为什么叫"午门"古代曾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十个字,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地支十二个宇,分别抽出,指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  相似文献   

14.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随着历法的进步和发展,记载我国历史的纪年方法,也就应运而生.其主要纪年方法有:千支纪年法;王公名号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黄帝纪年法;民国纪年法,还有现在采有的公元纪年法.了解这些纪年法,对于我们学习历史,丰富历史知识,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古代,不同的年龄代称各异,就是同一年龄也有不同的代称。 始龀 男孩8岁,女孩7岁换牙,因此古人称男8岁、女7岁为“如龀”。如:“有遗男,始龀。”(《列子·汤问》) 幼学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便截取“幼学”二字作为10岁的代称。 及笄 笄是古代束发用的簪子。《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故后人称女子年达15岁可以出嫁为“及笄”。 弱冠 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以示成人,故男子20岁称为“弱冠”。 而立 《论语·为政》:“三十而立。”意即30岁有所成就,后将“而立”作为30岁的代称。 不惑 《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故后人常用“不惑”代称40岁。 艾服 《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服宫政。”后因以“艾服”作50岁的代称。 知命 《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知天命,指懂得天意旨。旧时因以“知命”为50岁的代称。 耳顺 《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后人便以“耳顺”为60岁的代称。 花甲 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合为六十年,故称六十为“花甲子”。后简称为“花甲”。 古稀 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人便以“古稀”作七十岁的代称。 耄耋 耄,耋,老也。古称八十岁、九十岁的老人  相似文献   

16.
张全海 《档案学研究》2021,35(1):144-148
太平天国纪年民契作为古文书学和太平天国史学界重要的研究对象,因其存世罕见而无法为学界提供足够的研究样本,故此开展这方面的文献挖掘与研究有较大的学术意义.通过对目前所知6件存世太平天国纪年民契进行汇总考述,发现太平天国纪年民契具有两个文书学特点,即契纸的双套制和纪年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十二生肖又叫十二属相、十二辰属、十二相属、十二肖兽等,它是以十二种动物(通常是:老鼠、牛、老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组配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犬、亥泵,构成一个形象的纪年计龄体系,如2000 年是农历庚辰年,辰肖龙,所以又称龙年,凡在此年出生的人均肖龙.  相似文献   

18.
最近图书馆回溯馆藏旧书,这些书大都是清末或民国时期的出版物,由于历史原因,使用出版纪年情况比较复杂.在回编做出版年这项数据的时候,因为有些情况不清,很容易发生一些错误和疏漏,影响数据的准确性,给工作带来麻烦.下面就笔者所见对旧书纪年的方式分几种情况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9.
一件足以改变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总会在档案上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一百年前的黄帝纪年档案,就是辛亥革命为我们留下的珍贵档案记忆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档案分类法》的标记符号邓绍兴档案分类史上,使用标记符号由来久矣。早在魏、晋以甲、乙、丙、丁为分类标记,宋代“以千字文为号”,明、清除延用千字文外,还以天干、地支为分类符号。古代标记符号的缺点是书写不易,助记性不强,又无法体现类目体系的层次性。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