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堂的高效不是老师教的高效,而应是学生"学"的高效,因此我们教师在思考如何实现高效课堂时,不应以"教"为中心,而应是以"学"为中心进行教学。用另一句话就是围绕学生如何自己学进行教学,故而学法指导才是高效课堂的基石。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就是"教"学生"学",教是为学服务的,学生的"学"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课标中强调"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指出了"教贴合学,方能成效"。"以学定教"正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思想,是指依据学生的"学"实施教师的"教",主张先"学"后"教","学"走在"教"之前,把学生"学"的思路和教师"教"的思路有效融合。以学定教,学生才是课堂的灵魂,"学"是"教"的前情和目标,贯穿始终。因此,对学生的学情分析势必成为生本课堂的主要依  相似文献   

3.
"学讲方式"打破传统的课堂模式,让教师实实在在地教,学生实实在在地学,摒弃花拳绣腿,构建高效的"常态课"。"常态"不能失去一个"心",要让"常态课"务实的同时能大放异彩,让学生成为"学讲方式"的最大受益者。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打造高效课堂模式已经成为现代基础教育的研究对象,"学讲课堂"已经成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主流教学模式。以信息技术高效"学讲课堂"模式探究为抓手,重点从课堂引入、自主先学、合作探究、课堂反馈四个方面对高效信息技术课堂模式探究过程作重点阐释,呼吁教师抓住现代教育契机,领会"学讲课堂"模式教学,充分利用课堂的主阵地,发挥"学讲课堂"效应,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以一节研讨课为例子,阐述了对于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些许看法。立足于高效课堂的理念,实践"三环·三学"的教学模式,在45分钟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循序渐进地发挥其主动性,使教师的教最大限度地紧扣学生的学,使教更富有针对性、实效性,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转型课堂的特征是"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以学为主"。"以学定教"是讲教师教的活动的出发点,"先学后教"是讲教和学的先后顺序,"以学为主"是从时间上来描述学的重要性。这三句话对转型课堂的概括非常准确精要,对帮助老师们理解转型课堂的内涵和特征作用很大。但是,  相似文献   

7.
新课改推行后,以学生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深入课堂,在45分钟内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高效完成教学目标成为中学一线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为此,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师个人,都在为着同一个目标进行尝试,在此背景下2012年11月底江阴市山观中学与无锡洛社高级中学就如何上好历史课进行研讨,举行同课异构活动,双方学校老师互相学习。笔者有幸参聆听了双方老师的《俄国十月革命胜利》这一课,在听课学习的过程中,笔者认识到“教”“学”互动是课堂高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改在我国的不断深入,构建高效课堂已成为各科教师都努力追求的教学目标。然而,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纵观如今的小学数学课堂,我们发现有各种问题存在于数学教学中,如教师讲得多,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太少,课堂呆板无趣等等,这就给高效课堂的构建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基于这些思考,转变教和学的方式,形成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变得至关重要。"先学后导"教学模式,因为旨在调节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便成为广大教师的首选。  相似文献   

9.
统编教材的阅读文本被分成了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以为教读课天然就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把教读课上成讲授课的还不少。这是对教读课的误解。教读课,仍然需要"教"与"读"的良性互动。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必须努力做到先学后教、教是为了不教"、教"与"学"共生共荣"、教"就是"启发"和"诱导"等四点,努力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生本课堂,领会教读课的精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一个独立的学科,主要靠"学得""习得",而不仅仅事靠老师的"教得"。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反复围绕"听说读写",可很多学生仍然是读书费解其意,作文不得要领。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其语文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新课标7至9年级阶段目标中把写作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并列为五大目标。就写作能力的培养在高效课堂中的运用问题进行了一些分析和研讨。  相似文献   

11.
王萍 《甘肃教育》2014,(22):75-75
正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它是一种融学生认知建构与情感激活、教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于一体的教学形态。高效课堂也是一种教学理想,其意义是为现实教学产生一种动力、牵引和导向作用。因此,高效课堂应是一个动态的转化过程,即从追求高效的教学理想转化成实现教师高效地教和学生高效地学的教学状态,也就是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一、课前精心准备1.教师在自身素养上要有准备。教师在课堂上面对的是一个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参考》2013,(12):79-79
2013年4月16日,山东省武城县教育局在县四中多媒体阶梯教室举行了"少教多学"高效课堂观摩研讨交流会。4节研讨课分别由徐洪梅、张凤臣、崔玉娟、王汉杰教师主讲。执讲教师的亲和力、扎实的教学功底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使大家认识到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此次活动充分体现我县教师的智慧与凝聚力,听课评课教师在教学方面达成了共识,也获得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9,(78):100-101
"少教多学",提倡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教师少教,学生多学,充分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打破了传统应试教育强行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的不断推进,"少教多学"也更多地被运用于初中英语阅读课程教学中。相对于教师的"教",它更强调学生对文本的自主分析和学习能力。在开展当前初中英语阅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网络检索,以及问题、合作活动等策略,逐步凸显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一、课前阅读能更好地突出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研究性阅读的课堂着眼点是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研究。课前指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 ,课堂上就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教《少年闰土》一课前 ,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当时人民生活情况的书籍 ,使学生对当时社会现状的相关信息有所储存。这样 ,有关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就无须教师在课堂上多花时间和精力去讲。同时学生由于有了充分的课前阅读准备 ,也大大增强了自信心 ,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 ,实现课堂学习的全员参与 ,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并有效地提高课堂研读的实效。二、课前阅读能增强课…  相似文献   

15.
新课改下,要提倡"少教多学"的新理念,新课程下的课堂,对教师和学生来说,就是教学方式。在课堂改革中,教师应转变角色、观念,更要做好课前、课中等方面工作的改变,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要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教师必须找准语文课堂的切入点,抓住农村小学生的特点,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相似文献   

16.
高效的数学课堂,既要把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落实到位,又要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课堂中,不管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先生后师、先练后讲"可以说是一条基本共识.关于"先学后教",教师们似乎对"后教"关注得更多一些.其实,学生"先学"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课堂能否做到高效.只有做足"先学"的文章,才会有"后教"的高效,进而实现高效的课堂.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许多教师已经意识到老师唱"独角戏"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还,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取而代之的是学生。那么老师到底要不要讲,"学生已经明白的不讲,讲了学生也掌握不住的不讲",老师上课讲什么,要引导学生怎样学,才能让课堂达到最优化?  相似文献   

18.
初中英语学讲计划的重点便在于如何理解新课改下教与学的关系。"教"来源于教学者,"学"来源于学生,二者的关系实质上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与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学讲计划引导我们"学进来"和"讲出去",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学生需要加强自主学习,不能一味依赖老师;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宏观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其始终朝着正确地学习方向。本文将着重探究教师如何科学介入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将学讲计划的理念应用于课堂。  相似文献   

19.
高效课堂是我们现在教学的一致追求,何谓"高效课堂"?我的理解:速度×质量=效率,所谓"高效课堂"就是快节奏、高质量的课堂,是"教"与"学"的和谐、轻松、愉快,它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那课堂的高效从哪来?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渠道来。一.充分的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包括教师和学生的准备。  相似文献   

20.
朱先民 《中国教师》2014,(10):33-34
<正>传统教学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截然不同。本文既探讨其不同之处,又提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的必要途径。一、传统教学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的不同之处1.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得很多,但学生学得不好。教师总觉得,如果不讲,学生就不会,因此,能多讲就多讲,加班加点地讲,"填鸭式"地讲,"灌输式"地讲,课上讲不完,课下继续讲,搞得学生既昏昏然,又不知所以然。教师教,学生被教,教师无所不知,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