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丰碑》是一篇文笔细腻、蕴含深情、十分感人的课文。讲一支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一位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在行军途中。赞颂了军需处长为革命胜利,  相似文献   

2.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3课《丰碑》。(板书课题,读课题)师:同学们课前都预习了课文,通过预习,你读懂了哪些内容?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生:我知道了这篇课文讲的是在红军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板书:“军需处长”)生:红军队伍的任务很艰巨,行军条件很恶劣。生:我补充,课文写了将军开始为军需处长生气、发火,可是知道军需处长被冻死以后,对军需处长表示了深深的敬意。(板书:“将军”)生:我知道了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师:同学们课前预习得很好。请再说说你有哪些不明白…  相似文献   

3.
《丰碑》是一篇文艺性较强的课文。通篇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都没有明说出来,而是蕴涵在叙述和描写的语言文字之中。文中只有第7自然段和第13自然段是正面描写军需处长的,其余段落则是通过对环境和将军复杂的情感变化的描写来侧面描写军需处长的伟大。一、抓课题,理解丰碑基本含义师:刚才录像播放的是红军过雪山时的情景。今天我们学的课文也是讲一支红军队伍在过雪山时发  相似文献   

4.
[教材简析]<丰碑>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记叙了一支红军队伍在过云中山时,一位军需处长把自己的棉衣让给别的战士穿,自己却被冻死了的感人故事.  相似文献   

5.
层层设疑诱发情感——谈《丰碑》重点段的教学于建宏《丰碑》是九年义务教育小语第十册新选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个严寒的冬天,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行进,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在供应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军需处长把棉衣发给了战士,自己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被严寒活...  相似文献   

6.
<正>教材简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丰碑》是通过写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行军,军需处长被冻死的事赞美军需处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教学此类课文,要入情入境地读,抓住那些感动我们的地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认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使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得到提升。教学过程:一、影视引导思绪,朗读呈现环境(原因)1.默读、思考、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相似文献   

7.
《丰碑》主要写了在红军长征途中一位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赞扬了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课文意境优美,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但包含的道理比较深刻,内在含义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其中,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大雪很快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  相似文献   

8.
《丰碑》一文记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一位军需处长因穿着单薄破旧而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赞扬了他为了他人,为了革命的胜利,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读后,催人泪下。  相似文献   

9.
文琼 《湖南教育》2004,(14):40-42
回顾内容,创境激情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第22课《丰碑》。谁来说一说,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生:课文讲了在长征途中,一位军需处长把棉衣让给了别人,而自己却由于衣服过于单薄被冻死的感人故事。师:是的,在长征途中,红军战士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英雄赞歌,留下了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第十册22课《丰碑》教案(人教版)。【教学要求】 1.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夺去生命的感人事迹。学习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  相似文献   

11.
《丰碑》是第十册语文教材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记叙了在艰难的行军途中,军需处长忠于职守,温暖他人,而自己却被风雪严寒夺去生命的感人事迹。赞扬了军需处长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歌颂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文中着重塑造了军需处长可歌可泣的高大形象,教学时可借助这一形象,运用“读、勾、思、议”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整个教学活动,入情入境,深入领悟“丰碑”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2.
《丰碑》一课讲述的是一支红军队伍行军途中经过云中山时发生的一件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文章涉及的人物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将军,一个是军需处长。其中将军的表现贯穿始终,但核心却是军需处长,是那在严寒中一心为大家不惜牺牲自己的军需处长,是与云中山化为一体成了“晶莹的丰碑  相似文献   

13.
一、把握联系,领悟教材 《丰碑》一课是小学语第十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它讲述了红军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掌管着军需物资却被严寒活活冻死的感人故事。章语言精练生动,情节催人泪下,是向学生树立英雄榜样.渗透“革命胜利来之不易,珍惜今天幸福生活”思想教育的极好范例。  相似文献   

14.
【教材简析】《丰碑》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记叙了一支红军队伍在过云中山时,一位军需处长把自己的棉衣让给别的战士穿,  相似文献   

15.
《丰碑》一文讲的是一位军需处长在红军长征途中 ,因衣服穿得单薄破旧而被严寒冻死的故事 ,赞扬了军需处长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的崇高品质。为让学生从中受到崇高品质的熏陶 ,牢固把握和深刻理解课文内容 ,我对本文进行反复琢磨和推敲 ,分三步讲解。第一步 初读课文 ,让学生了解几个方面的内容 :A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B .主要人物是推。C .课文为什么要以“丰碑”为题。第二步 默看课文 ,理清文章思路 ,以小标题的形式 ,进行板书 :艰难行进→困难重重→晶莹丰碑→受到鼓舞。第三步 运用“质疑—导读—反馈”等训练方法抓住重点内容在…  相似文献   

16.
及教学建议《丰碑》释题江苏袁锁林《丰碑》(六年制小语第十册第22课)记叙了红军在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故事。《丰碑》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先谈“碑”。凡刻石竖立才称为碑,如功德碑、庙碑、墓碑、诗碑等,立碑的共同特征是纪念或宣传,因为碑不易腐烂能...  相似文献   

17.
一、把握联系,领悟教材《丰碑》一课是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它讲述了红军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掌管着军需物资却被严寒活活冻死的感人故事。文章语言精练生动,情节催人泪下,是向学生树立英雄榜样,渗透“革命胜利来之不易,珍惜今天幸福生活”思想教育的极好范例。因为高年级语文既要重视词、句、段的训练,又要加强篇的训练,所以大纲要求在本文的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运用前面所掌握的读文方法。即通过一些重点词句和段落的理解,理清课文条理,分清文章主次,注意事物联系来深入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又要注意落实本…  相似文献   

18.
《丰碑》的素质教育○陕西省特级教师/薛明新十册22课《丰碑》记叙了红军在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为了战士们的冷暖,自管棉衣而自己不穿棉衣,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赞扬了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品德。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一...  相似文献   

19.
《丰碑》,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的长征故事。为了让学生领会“军需处长”这一人物所表现的深刻内涵,在进行课文教学时,我不是仅仅停留在线型的静态分析上,而是把学生领进课文的故事背景和语言环境中去加以理解。因为理解感悟是核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一、通读全文,读出“军需处长”首先让学生通读全文,概述故事:一支长长的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行进,部队缺少御寒衣物,一位老军需处长将自己的御寒衣物让给了别人,自己却冻死在一棵树下,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打捞”故事中的主人公,“军需处长”这…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领悟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给予人们的深刻教育,理解文意为什么以“丰碑”为题。2.懂得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有详有略地安排材料的。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强调每位同学的独特感受。学习重点1.含义深刻的句子在表达中心上起的重要作用,体会详写部分的意思。2.背诵后三个自然段。教具学具1.投影仪、胶片、录音机、磁带。2.印制好学生练习的投影片。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任务自读全文,抓住感受最深的部分理解。二、教学过程1.出示课题:丰碑。2.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丰碑”一词出于课文哪段。3.学生读书、质疑、自悟:(1)为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