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元数据与文件的关系准确认识电子档案的形成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件与档案的形成规律历来是中外档案学研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电子文件或电子档案的形成规律同样如此.在我国传统档案学理论中,我们常说,(现行)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现行)文件的归宿,档案是由完成现行使命后的文件经归档转化而来;就单份文件而言,档案与(现行)文件虽然处于不同的运动阶段,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形态,但作为客观存在,它们却拥有相同的物质、相同的表象和相同的信息内容.对此,我国档案学界观点基本一致.而在电子档案的形成规律问题上,我国档案学界却有着一定的不同认识.  相似文献   

2.
文件价值论与现行文件开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件开放实践既有以件价值理论为核心的相关理论支持,同时开放实践也呼唤着件价值理论等档案学基础理论的创新。章就档案工作规律问题研究现状、及档案工作存在与发展的几点规律性认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国档案学界普遍认为 ,档案学的研究对象是“档案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 ,文书学不是档案学的分支学科。这与档案工作实践发展趋势和档案学理论研究现状不相符。档案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是“档案现象” ,还应包括“文件现象”。文书学 (文件学 )应纳入档案学的学科体系。扩大档案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对于档案学和档案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我国档案学界对档案学研究对象的认识过程,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反思档案学的研究对象,提出必须要对它进行重新认识,把文件现象纳入档案学研究的“怀抱”中。  相似文献   

5.
国家档案全宗是我国全宗理论及档案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上有较高评价,如1988年出版的吴宝康主编的《档案学概论》,1993年出版的《中国大学百科全书档案学分册》都有重要论述。近年来,我国档案学界对国家档案全宗探讨中存在种种歧义,具体表现在:国家档案全宗的层次结构论;国家档案全宗概念的过时论;国家档案全宗概念的虚实论;国家档案全宗概念的发展和完善论。本文想就这些问题做出如下冒昧的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6.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中心原本都是舶来品,可自从20世纪80年代末它们被译介、引进到中国以后,立即引起了我国档案学者的广泛关注,一时间众说纷纭,观点迭出,令人目不暇接。目前国内档案学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热情有增无减,有关论著纷纷亮相。可以预见,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它们仍将是我国档案学者倾力探求的重要领域。本文拟就国内档案学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情况进行简要的回顾与反思,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据笔者所及,国内最早从事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介绍和研究工作的是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的陈兆 教授。他在1987年…  相似文献   

7.
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学术交流的频繁,中外档案学的两个重要理论,我国的档案自然形成规律和西方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之间逐渐发生了交流与对话。对于它们之间的关系,我国档案学界存在很多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我国60年代提出的‘档案形成规律理论’与外国提出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有什么不同呢?我看没什么本质区别。”①也有的学者提出“档案自然形成规律并非文件生命周期理论”②。同是文件、档案管理的指导理论,我认为两者之间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对此,笔者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以期有抛砖引玉之效。一共性论述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相似文献   

8.
关于大文件概念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通过对国外大文件概念即广义文件概念与我国的广义文件概念进行对比分析,认为中外的广义文件概念的内涵是不同的,造成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我国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分开管理的体制.不同的中外文件概念在我国档案学界并存的状况应予以改变,否则不利于档案学研究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9.
新詹金逊主义是西方档案学界重要的理论思潮,它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档案学家在继承英国著名档案学家希拉里·詹金逊的档案证据神圣性思想的基础上,面对当代文件数量激增、机构变化频繁、文件不稳定性增加等实践问题,重新认识并发展詹金逊的档案证据观而形成的档案思想,对于理解文件的有机联系,理解文件证据性的根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件与档案的关系属于档案学基础理论范畴.毋庸讳言,我国档案学界对两者关系的认识直至现在还是自相矛盾的.本文拟对文件与档案的关系谈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