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健身功法,我部特开办“朱砂掌健身养生功”函授班。 “朱砂掌功”是中华武术的优秀传统功法,是武术内家功的绝学和精粹。我部特邀杨永先生主持函授。杨永老师四代家传,他于1981年以文字形式推出此功,就轰动武术、气功界,1982年有关武术报刊、《气功与科学》第2期都做了转载。1988年发表于《武术健身》杂志上,读者纷纷要求举办函授、面授班。1989年《武术健身》杂志开展函授,长达6年,长盛不衰,并在全国各地办过多期面授班。学者如潮,获益显著,有  相似文献   

2.
友唐 《中华武术》2005,(1):12-13
在中国武术界有位人见人爱的好老头,他就是《中华武术》杂志第一任主编、编审著名武术言论家昌沧先生。正如亚洲武术联合会顾问徐才先生说的那样:“在武术宣传上老昌确实是一位有功之臣。”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健身功法,我部特开办“朱砂掌健身养生功”函授班。 “朱砂掌功”是中华武术的优秀传统功法,是武术内家功的绝学和精粹。我部特邀杨永先生主持函授。杨永老师四代家传,他于1981年以文字形式推出此功,就轰动武术、气功界,1982年有关武术报刊、《气功与科学》第2期都做了转载。1988年发表于《武术健身》杂志上,读者纷纷要求举办函授、面授班。1989年《武术健身》杂志开展函授,长达6年,长盛不衰,并在全国各地办过多期面授班。学者如潮,获益显著,有口皆碑。  相似文献   

4.
一、来函与回复 贵州省会江县罗开阳来信:我生活在偏僻的小县城.我们这里没有武术学校.也没有武术书籍。听说武术能够强身健体,我就订了一份《中华武术》杂志。现在有一个问题希望能够得到解答:我得了肾结石.听别人说练习气功可以把结石排出来,请问哪里有这种气功功法的书籍出售?  相似文献   

5.
不但作者采访过他,我也采访过他,而且还与他合作拍摄过大型纪录片《中国气功》,偌大个上海,在武术与气功方面真格是藏龙卧虎之地。然而我接触过的几位气功与武术界的高手一经了解,竟分别都是他的弟子。好一个气功大师邹为家!  相似文献   

6.
一吐为快     
近年来,我翻阅数家武术杂志,走了不少武术馆校,无不为杂志里面多姿多彩的内容所陶醉,无不为有些文章而遗憾。有很多文章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有很多文章确实是有价值的。但是千奇百怪的武术广告,数不尽的名门掌门人,层出不穷的武术奇人、气功大师也同时应运而生,真可谓百花齐放,琳琅满目。  相似文献   

7.
王友唐 《武当》2005,(11):39-40
深圳市武术协会副主席李斌年过而立。从他给人的印象,可以发现新生代武术工作者的一些共性,也可简称为现象。李斌印象——具有时代新特征首先向我介绍这位后生的是《中华武术》杂志老主编昌沧先生。他对李斌的印象是:事业心强,  相似文献   

8.
访阿里夫妇     
就在阿里先生来沪的第二天傍晚,我们来到了他下榻的“和平饭店”。我们首先递上几本《当代体育》杂志,阿里和他的夫人饶有兴趣地翻阅着,当翻到我刊“拳击入门”的连载时,他的眼睛里顿时露出喜悦的神采。我们说,我国的拳击运动方兴未艾,阿里的来访将进一步促进这一项目的发展。阿里说,当前的世界拳击水平首推美国,其次墨西哥、英国。中国的拳击运动要比想象的好。但是中国的武术技艺高超,这次访华,在西安观看了武术表演,武艺精湛令人吃惊,这种武术好象比拳击还厉害,中国人民能够练出高超的武术,也一定能练好拳击,这次  相似文献   

9.
宋鹏 《中华武术》2002,(9):56-56
习武刚三年,但自从结识了《中华武术》之后,如遇名师指点,技法精华尽收眼底,令我受益匪浅,并且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两年前我在一家书店的杂志柜台上发现了一本封面精美的武术杂志,本是随便翻翻,但它的秀外慧中使我为之一振。此前读过的武术杂志也不算少,但它们都过于片面,要么全是练功理论,要么通篇搏击实践。  相似文献   

10.
2012年2月24日—28日,为期5天的"感恩杯"第十届香港国际武术节在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举行。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台湾、澳门、意大利、俄罗斯、美国等5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武术爱好者参加了本届比赛,其中年龄最大的参赛者83岁,最小的只有4岁。比赛设有武术套路、散打、摔跤、武道、太极柔力球、健身气功、绝技气功等七个大项。在武术节开幕仪式上,特别举办了武术节十周年庆典活动,组委会分别向多家先进武术团体和个人颁发了奖牌奖杯,组委会主任卢伟强、张万强,名誉主席纪昌秀,形象大使赵文卓及总裁判长张山先生,在现场所有来宾  相似文献   

11.
1992年深秋,在一列从北京驰往广州列车的软卧车厢里端坐着一位50多岁的男子。他身材魁梧,气质潇洒,黑红的脸膛光彩照人,炯炯的目光透出刚毅,垂轮的大耳显得气定神闲。他就是著名的高级气功大师朱水阶。他此行是应澳门哲学会、澳门医学会、澳门同乡会和澳门归侨总会四家之邀到澳门讲学兼治病的。  相似文献   

12.
习武心得     
我上中学时班里有位同学会武术,受他的影响我也喜欢上了武术。1973年毕业后,我开始和赵金伟表姐夫学习八极拳。当时赵金伟是天津下放的知青,是天津王洪润的弟子。1974年我上了天津技工学校,经赵金伟的引荐,让我和他的大师兄龚延树学习。龚师父在灰堆住,家离技校不远,我放学后经常去他家里练武。龚老师比我大十岁,因和表姐夫是师兄弟,他让我称呼  相似文献   

13.
李洪生,今年60岁,甘肃气功医疗科学研究所所长。十几年前的他.是冠心病、高血压、结核瘤、肝硬化、晕厥病等多种顽疾缠身而经常出没于医院的“病秧子”。可如今他是一位名声赫赫的医学气功大师,向他求医问药的各类疑难病患者络绎不绝。他的起死回生”灵丹妙药”就是神奇的东方气功养生术。久病成良医,李洪生酷爱气功、武术和针灸、按摩等传统医学、多方拜师学  相似文献   

14.
应法国巴黎东方文化传播中心(LES TEMPSDU CORPS)主席多米尼克·卡扎衣斯先生与法国健身气功协会主席柯文女士邀请,青城道养大师、武术传承人刘绥滨于2012年1月11日至25日赴法国访问,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教学、表演等交流活动。访问期间,刘绥滨先生举办了青城太极养生功培训班,无论是来自法国各地的气功、太极拳教练员学员,还是其他练习武术、太极拳和气功多年的学员,都被青城武学和中国道教文化体  相似文献   

15.
据去国外留学回来的留学生称;到国外,中国国内的一般文凭都不中用,唯有两张是世界上承认的最硬证书,一张为烹调,另一张则是气功(武术)。可见中国气功是被世界科学所认识与高度评价的。虽然,气功的科学原理还未被真正揭示,但是其功效是有口皆碑。气功已经是“神”力无边的了,而神奇的气功和中国传统的另一高招——点穴和推拿合在一起,能会产生怎么样的神奇效果呢?一场“歪脖子”病使我有幸地结识了上海市气功点穴推拿研究会的会长顾柏涛先生和他的弟子们。今年春上的一个早晨,我去上海生产“名三”牌衬衫的厂长顾雪根那里,正见车上掉下一箱衬衫,我忙过去一接,然后用曾经当过装卸工的双手轻轻一提,  相似文献   

16.
张全亮 《精武》2005,(10):36-37
恩师王培生先生1919年3月24日出生于河北省永清县小韩庄村,卒于2004年9月11日,五岁随父母迁居北京,九岁开始习武,一生不二,七十余年如一日。国办杂志称他为“中国自古有武术,独步当代第一人”,日本的《阿罗汉》杂志尊他为“东方奇人”“中国十大武术家之一”。  相似文献   

17.
李奇光 《精武》2009,(9):66-66
我自幼喜欢武术,能练成一身高深的武功是我的梦想。因此,我经常买些武术书刊来阅读,借以了解武术知识。十几年前,我被《精武》杂志上的传奇人物“东北神力王”李春苓先生和李氏形意太极拳的介绍文章所吸引。看到李春苓先生以枯瘦病弱之躯竞能练出如此高深的内家功夫让我感到震撼。  相似文献   

18.
左贵臣 《精武》2008,(8):39-41
拿到2007年第十二期《精武》杂志.第一眼就能看到封面上的韩起先生.首读也是韩起先生的文章。以前对韩起先生的文章也读了不少。韩先生的一些武术观点“刺激”了我,使我也想把自己对武术的一些看法展示给广大的《精武》读者,特别是武术爱好者和研习者。  相似文献   

19.
简讯     
《武当》2003,(4)
近日,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下发通知,推荐张文广先生(我的武术生涯》一书作为武禾馆校的武德教材。 张文广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武术教授和教育家,他德高望众,技艺高深,为国内外武术界同仁所敬仰。《我的武术生涯》一书的出版发行,是武术界的一件大事,对推动我国武术事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简讯  相似文献   

20.
我的母亲孙叔容先生(1918-2005年),是我国当代代表性武术名家,孙氏武学中兴之师。孙叔容先生是我国近代武术大师孙禄堂的嫡长孙,幼承庭训,8岁跟爷爷开始习武,终生不辍,38岁起随父亲孙存周在北海公园公益授拳,之后在全国各地授拳无数。孙叔容先生不仅在全国各地授拳,亦在孙氏武学研究方面做了杰出的贡献。1992年出版了《孙禄堂武学著作大全简注》,2000年此书在中国香港再版。先后在《汴梁武术》《少林武术》《少林与太极》《武魂》等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被誉为当之无愧的孙氏武学中兴之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