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方 《精武》2010,(11):65-66
自古丹道分南北二宗,南派讲究先命后性,而北派走的是先性后命的路子。内家拳当然是要性命双修了,在这一点上,从张义善和胡海牙等对于太极拳的高度评价中就能够看出。胡海牙先生的《仙学指南》有云:“内家拳注重锻炼腰肾,其实元气(命)之所在;注意培养动静,其实元神(性)之所在。故拳道之学,实即性命双修之学。”由此可知,参禅修道之人不能对内家拳小觑。  相似文献   

2.
太极拳演练时的呼吸有自然呼吸、拳势呼吸和腹式呼吸。自然呼吸是指练习者按照自己的习惯和当时的需要呼吸,呼吸不受拳势的变化而变化,该呼就呼,该吸就吸,完全顺其自然。  相似文献   

3.
小舟 《精武》2006,(11)
“夫学拳者,应以意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不可以小成为是,必以大成为志焉。”“夫学拳者,应以意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不可以小成为是,必以大成为志焉。”不知这句话是不是王芗斋先生说的,但芗翁做到了。由入郭云深门下学习形意拳,到弱冠之年离家远游寻师访友切磋武艺,到综合他艺精华创编意拳,再到登报挑战,大长国人志气,芗翁一直以大成为志,志存高远。芗翁所创之拳名意拳,又名大成拳。意拳,取“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之要领,体现了打拳时的一种精神境界,所以意拳是十分讲究修禅的,不知是不是芗翁受本空上人指点之故;而“大成拳”之名,则是芗翁友人在1940年赠给先生的,先生不好推辞,只好名之。在“意拳”与“大成拳”之间,芗翁更倾向于“意拳”,先生曾说:“学术本无止境,何来大成之说?”谦逊之态跃然眼前。  相似文献   

4.
陈心惠 《武当》2013,(9):48-48
因缘,我于1958年师从武汉市长春观大士阁住持(现在的纯阳殿)程少甫道长,学得李道子太极内功心法。今简介如下:第一重逆腹式呼吸法在行拳走架时,最重要的是用鼻腔头配合动作作起吸、落呼,合吸、分呼,退吸、进呼,屈吸、伸呼,仰吸、俯呼。吸气时收小腹,微提肛;呼气时小腹自然放松。呼吸配合动作非常自然以后,就可进入下一重功法。第二重意守丹田法  相似文献   

5.
詹锦泉 《武当》2014,(2):47-49
南宗点穴术乃属内家拳系,它以练内为功,练外为法,谨授秘传德慧弟子,以技化人济人,是一门武医相依之术。武者令犯者血乱气断,旨在化恶从善;医者令患者杂病复康,旨在解难转祥。学者须五常贯汇,方为艺成。五常,即立德、察形、明理、通气、布法。为何首要立德呢?因德为人之本,儒家提倡仁、义、礼、智、信之常,人称五常,也称五德。其实,五德来之大道始生,寓于五元。故五元成为修道者返璞归真之本元。  相似文献   

6.
《精武》2008,(6)
善学古人者,必执古人之法以治己身。戴先师之十形象变不离乎规矩,而实不泥乎规矩,乃化裁变通之大道。习者深究其理,与五拳常法融会贯通,制敌无不应手生效。先哲于此大畅其说,可谓独具慧眼,大声唱破拳学I临机应变,运用之妙矣。自戴先师以来,十形象为山西后世拳家奉为科律,以求古人拳意之精微。龙形虽有三弯,不如乘势,虽有三尖,不如待时。谱云:"劲意是本领,招势是枝叶",心无妄思,雷霆莫畏,是故方圆曲折,横逆虽有所遇,而觉之能抚,劲意易矣,常存此心,便是龙形转换无迹,屡变而臻纯备妙艺之根本。  相似文献   

7.
张晓鸿 《收藏》2009,(11):142-145
一.张藏本《孙武兵法·卷六·一将第四十七》原文(图1) 一将第四十七 欲以安国而平天下者,多有中正谋事之才;欲以安军而使敌必败者,多有独当一面之将。一将者,和上而同下,内根三元,外根三唆(jun)。故六根合一而成事者,《军政》命日“一将”也。  相似文献   

8.
头颈是人体的要害部位之一,是搏斗中易受攻击的簿弱目标。头乃人体之司令部,四肢百骸的运动悉听之于命,其骨质虽坚硬,然颅内有脑神经系统及血管网络分布其中,故擒制之可使敌缺氧而窒息昏迷,甚至受伤而之.颈部是头与躯体的重要联系枢纽,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但因有总动脉及重要经洛通过,所以颈亦是怕去打的部位,苦对敌相斗,能将敌颈擒制敌必无力反抗,不伤即死。1.金直摘瓜:设敌我对峙。敌先发制人,趋步上前,以右拳直击我头部、此时我立刻上步进身,调整好距离,并用左手向右猛拍击敌小臂,使之击拳失效(图1)。随即我前脚向前…  相似文献   

9.
若想在根本上改变人生态度,不妨将已所不欲的事物吸进来,将自己渴望的东西呼出去。但世间流行的态度却刚好相反,人们总想推开令自己痛苦的事,紧紧抓住令自己愉悦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
周至譓 《精武》2008,(1):14-17
洪拳是广东名拳之一,威震岭南数百年。由于这些年影视作品的大力倡导,洪拳在国内外一度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但并无真正的理论建树,只是虚假的繁荣;尤其是学院武星的典范李连杰先生那些夸张的动作,对洪拳正常发展具有极大地破坏性,甚至导致一些国际友人错误地认为李连杰所演练的风格才是真正的洪拳。这种现象令洪拳界的卓识之士深感担忧,有鉴于此,他们对洪拳立即作了比较深入地挖掘与全面研究,以求有所建树。其中,武术家周至懿先生的文章,对洪拳有整体的宏观把握,代表了洪拳理论研究的先进水平,极有参考价值,对欲从深层次探索洪拳奥秘的武友而言,不失为满足夙愿的良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阴阳学说认为万事都有阴阳之别,一切事物运动变化无不是相互对应的、阴与阳相互作用的结果,并将阴阳变化的规律精炼地称之为"一阴一阳之谓道".而阴阳转换变易正是太极拳的灵魂,阴阳相济是太极拳的指导原则.太极拳中的拳理、拳技及理论无不体现着阴阳学说的精髓.  相似文献   

12.
夫拳法贵炼,炼气炼意为上,炼形炼力居其次。盖气能帅力、意能君形也。浅识拳者,得其形,不解其意,深识拳者,得其意而忘形,故欲通上乘拳法究竟,须炼有定规,至诚之道充于中;打无常法,法备则用周;变遵自然,感动兴起于不容已;庶不致走入歧途也。  相似文献   

13.
善学古人者。必执古人之法以治己身。戴先师之十形象变不离乎规矩,而实不泥乎规矩,乃化裁变通之大道。习者深究其理,与五拳常法融会贯通,制敌无不应手生效。先哲于此大畅其说,可谓独具慧眼,大声唱破拳学临机应变。运用之妙矣。自戴先师以来,十形象为山西后世拳家奉为科律。以求古人拳意之精微。  相似文献   

14.
林俊岸 《武当》2015,(2):28-29
(接上期)二、杨式太极拳之风格与陈式太极拳完全不同,没有传承关系对太极拳有一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杨式太极拳与陈式太极拳的拳架风格、练功内涵及功用技击完全不同,说杨式太极拳传自陈家沟,杨氏门人也都疑虑不解。于是有人便编造说,杨禄禅为了教授王府公子,故将刚猛之陈式太极拳改成轻绵绵的太极拳,此纯属主观臆测。杨禄禅在未去北京教拳时,其拳便被家乡百姓称为"绵拳",何来改拳之说。杨式府内派太极拳公之于世,其传言不攻自破。府内派十套拳,并无一套与陈氏  相似文献   

15.
水火居士 《精武》2008,(1):58-58
先师云:“形而上者谓之意,形而下者谓之势。演形意拳术者,熟玩内意外势之语,于拳道则思过半矣。”盖拳意者,人神所素具之灵机也,灵机者,必藉拳势而显者也。舍拳势,则拳意浑噩将无所用。未闻‘意’,‘势’有孤立而成者也。神之取给于形,形之取给于神,相反相成,并完吾人虚灵不昧之天真;觉行圆满,包举无遗,此形神得其宜之总说也。  相似文献   

16.
冯子忠  桑百川  董青 《武当》2023,(10):29-30
<正>清末明初形意拳名家耿继善(字诚信,1854-1929年)的形意拳名扬天下,然而其亲自参与创编并数代家传的综合太极拳却鲜为人知。为了更好地传承该拳法,同时让世人对其有所了解,现简要介绍该拳渊源传承及风格特色,以期当年创拳“七侠”之综合太极拳的传人能够有机会再度聚首,相互交流,共同将该套流传百年的近代拳种做进一步归纳整理,以告慰前辈们摒弃门户之见,为中华武术创拳之心,故特撰此文。  相似文献   

17.
沈明 《武当》2013,(7):24-24
“太极内功”是依据太极拳的拳理拳法,使内气运行产生技击与养生作用的功法,是以拳修道的入门功夫,也是各拳家秘不外传的核心技术之一。对于“内气”的特殊属性,人们“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修炼太极拳内功时,缺少具体量化的标准,导致练功时的运动量和强度难以掌控,往往“差之毫厘,  相似文献   

18.
《武当》2008,(11):3-7
中国自古就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说。习惯上又将少林拳作为外家拳代表,武当拳作为内家拳代表。武当内家拳包括太极、形意、八卦等注重内炼内养、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武术功法。太极拳内涵丰富,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考察太极拳与武当山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历史上,拳法被道门视为末技,在社会上统治者忌讳,加之文人雅士对其不胜了解,也将其视为不入流之物,故志书典籍载之甚少。况又经乱世践踏,传统太极拳几近断代灭绝。因此,研究此课题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19.
赵祯永  佟贵春 《精武》2006,(11):18-19
崩拳原为形意拳五行拳法之一。崩拳名称的确定,取其动作有挽弓放箭或飞崩弹丸之意,故作崩拳时,应特别注意需有弹性。大成拳崩拳与形意拳崩拳在练法上稍有区别,形意崩拳为走趟子练习,大成拳则先作定步练习,然后再作活步练习,步法之配合多取三角步加崩拳,此即所谓崩拳单操手。崩拳的动作形态看上去为直线进击,实际上在练用时应略有弧度。如欲更好地掌握崩拳技法与发力,在练单操手之前还应回练浮云桩及崩拳试力。有了桩功与试力的基础锻炼,做单操手时便会十分得劲儿。崩拳是大成拳重要技击拳法之一。当年,形意门大师郭云深就精通崩拳,素有“半步崩拳打遍天下”之美称。据老一辈人讲,大成拳宗师王芗斋老先生亦擅用崩拳,其崩拳作法与郭老稍有不同,但有异曲同工之妙。崩拳之作法,位置较低,与拳击中之刺拳有些相似。此种作法易于蓄力,且有利于形成争力,故为众多拳家所采用。在实战中,崩拳既可以用于一次打击(即直接打击)亦可以用于二次打击(即间接打击);既可以单独使用,亦可以与其它拳法配合使用。只要用法得当,便可收到奇效。  相似文献   

20.
练胆先练眼     
史明 《精武》2006,(12):47-47
眼法是胆量的体现,在散手实战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拳诀云“心为主帅眼为旗”、“手到眼不到,必是瞎胡闹”、“手去眼不去,必是偷来艺”,拳论曰“眼似闪电,要随手转,兼顾四方,以眼注眼”。由此看来,没有好的眼法,在实战中就辨别不清方向、远近、高低、阴阳、动静,就难以取胜,故练拳习技者,对眼法之练习,不可不注意。眼法分为正偏两种。正视必直,显而易夺;偏为睨视,凝而不眩。眼不但要明,而且要快,随手动而动,手到眼到,眼随手行,手随眼使。其具体习练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