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999年9月16日至10月8日,在全国人民隆重庆祝建国50周年的节日气氛中,钱江晚报在要闻版,连续以整版篇幅刊登了16篇《科学改变我们生活》的特别报道。这组报道,题材大,立意高,范围广,在钱江晚报历史上不多见。 说其题材大,所报道的内容几乎都是我国科技界顶尖的大事:二弹一星、人工合成胰岛素、五笔字型输入法、杂交水稻、核电站、心脏移植、网络…… 说其立意高,历史的脚步走近了新世纪,科教兴国,是我国跨世纪的战略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末,有一个精灵,在人类的上空徘徊。那是科学的精灵——克隆、人类基因揭秘、纳米技术、互联网……人类站在20世纪的科学峰巅,眺望科学技术在新世纪必将给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带来深刻变化的前景。作为一名报人,无比幸运地处在对新世纪憧憬无限的历史怀抱中,科学的精灵引领我们去赴一个约会。 2000年5月15日,钱江晚报以《约会院士 聆听心声》为题,与相声艺术家兼摄影家牛群合作,推出中国院士专题报道。满怀对科学的崇敬,钱江晚报记者用文字,牛群则以他富有独特视角的镜头,和我们的读者共同去“约会”院士,聆听科学的心…  相似文献   

3.
钱锋 《新闻实践》2006,(7):42-43
4月5日至4月10日,钱江晚报连续以5个整版的规模,强力推出了《一样民工两样人生》连续报道,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不少读者在热线中表示,报道感人又发人深省。有民工来信说,报道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北京、上海等地的专家学者,也欣然来稿,评点这一报道。这组报道何以别开生面,独具一格?究其原因,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4.
2010年8月31日,《陕西日报》刊登了笔者在延长油田吴起采油厂采访拍摄的新闻摄影图片报道《最好的福利是读书》(组照4幅)后,许多摄影同行给予了很好的评价,认为这组照片题材新颖,立意好,新闻价值大,是难得的好作品。  相似文献   

5.
《传媒》2000,(1):7
本刊讯《科学时报》受到新闻出版署的警告处分. 《科学时报》由中国科学院主管,其《今日生活》专版内容格调不高,尤其是1999年9月11日的一篇报道,有些内容严重失实,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6.
崔永平 《编辑学报》1991,3(4):208-210
《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以下简称两刊)是中国科学院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自1950年创刊以来,在及时报道我国科技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同志在给两刊创刊40周年的贺信中说:“……《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作为中国科学界最高层次的学术刊物,对推动我国一些最重要领域的进步与发展,支持优秀的科学研究工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都做了艰苦的努力,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王慰平简介:钱江晚报副总编辑,钱江晚报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编辑。1984年进入浙江日报社,1986年底参与《钱江晚报》创刊,先后担任记者、编辑、编委;后"携笔从戎",主持钱江晚报广告、发行业务,在媒体经营领域提出并实践了诸多创新理念,助推钱江晚报收获骄人经营业绩。其在新闻及经营领域的作为皆获得肯定:多篇新闻作品获中国新闻奖、省好新闻奖等奖项,2007年获中宣部等六部委颁发的"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2006年获浙江省第三届飘萍奖,两度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国报业协会评为"全国报业先进经营管理工作者",获中国广告协会"全国晚报十大杰出广告人"称号,其策划、编辑的《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一书获浙江出版界最高奖"树人奖"及全国首届牛顿杯科普好书奖。  相似文献   

8.
《钱江晚报》对歼-20的问世怀着极大报道热情,更试图用明晰而客观的报道正确引导舆情.作为地方媒体,《钱江晚报》突破自身局限,准确把握导向、吃透政策,做出了一组以我为主、去伪存真的鲜活报道.  相似文献   

9.
去年秋天,我拍摄的一组(5幅)《义乌“联合国社区”老外不见外》的图片新闻,刊登在2005年9月8日《浙中新报》摄影专版上,图片新闻分别抓取了聚居在义乌鸡鸣山社区的老外和当地居民一起包饺子、吃月饼,参加社区巡逻,与老太太和姑娘一起唱歌跳舞等一些生活镜头,反映我国人民与外商友好相处、共建和谐社会的生动情景。这组图片由于抓住了重大题材、画面生动感人,得到了广大读者和报社领导、同行的好评,认为这组图片“立意高、贴近生活、具有极强感染力和说服力”,该报道获得了金华市2005年度好新闻二等奖。更令我意想不到的是,这组图片竟引起了…  相似文献   

10.
从8月17日开始,钱江晚报推出了一组迎接党的十七大的重大主题报道——《寻找我身边的党史》。这组报道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发生在杭州的中共重要史实,将平面化为立体,从纸上历史变为寻访行动,从而将报道充实为一次既有历史感又具有当代使命感、充满人文关怀的可读、可行、可感的行动,把历史与现实连接起来,体现了主旋律与"三贴近"的要求。整组报道以新的视角,引起了广大读者的高度关注,产生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新闻报道带来了一片广袤无垠的处女地;读者崇信科学、学习科学的精神需求,向新闻采编人员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和挑战。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念已深入人心的今天,新闻媒介有责任、有义务为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代表先进文化的精神产品,满足读者的需求。对此,钱江晚报去年至今推出的“约会院士”大型系列报道,作了很好的尝试和探索。 在这组报道中,钱江晚报以中国两院院士这一鲜为人知的特殊群体为对象,突破科技报道枯燥乏味、深奥艰涩的樊篱,精心策划,认真组织,着眼院士的心路历程,反映院士的无私奉献,凸现院士的精神风貌。正所谓“谈笑有哲理,往来皆文章”,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地反映了院士的科学思想、人生境界和生活情操,让人可亲、可敬、可信、可学;莞尔中有感悟,静思时有教益,很好地达到了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的目的。 若问什么叫“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钱江晚报的这组报道作出了很好的诠释,是一个典型的范例。 本刊特约请参与这组报道的部分采编人员写下这组“心得”,以期对大家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2.
一位美籍华人在1993年2月14日羊城晚报上发表长篇文章《追日之旅》写到;“在杭州有广大读者的钱江晚报,按我在香港、美国十几年的新闻工作经验来看,这是一份优秀的报纸,拿到今天的海外,也不会比任何一份中文报纸逊色……” 这位记者的评价也许过高,但我们探索出一条路子,把钱江晚报办出自己的特色,那倒是确确实实的。  相似文献   

13.
8月9日至22日,曾任英国剑桥大学卢卡逊数学讲座教授、现代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一行访问中国。从他甫抵上海浦东机场始,到最后北京首都机场的送别,钱江晚报记者始终追随在旁采访。作为国内最早报道霍金中国之行的媒体,我们此次对霍金的关注,是全方位的,全程的,投入的部门人力也是最多的。近日,我们检索了2002年度的钱江晚报资料库,共有69篇报道霍金的相关文章,其中五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8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了历史题材图文书《甲午:120年前西方媒体的观察》。"这是一本独特的图文书,以少有的第三方观察角度来呈现120年前西方媒体对于甲午战争的关注和报道。这些图片就像一面镜子,忠实地映照出百年前那段沧桑历史。"8月23日,《北京青年报》在其专题版对该书如此评价。与此同时,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北京电台、新浪网历史频道、财新网、《文汇报》等16家媒体  相似文献   

15.
八十年前(1915年)的年初和年中,作为五四运动先声的《科学》和《青年杂志》(一年后改名为《新青年》)先后创刊,成为鼓吹“赛因斯”(Science)和“德谟克拉西”(Democra-cy)的两大阵地,为我国科学的发展、思想的解放作出了伟大的历史贡献.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就是其中竭力播种“赛因斯”的《科学》月刊.  相似文献   

16.
今年2月12日,钱江晚报的“人文”版以三个整版的篇幅做了一组《“三农”问题的人文叙事——16人的乡愁报告》; 3月8日,一条以〈对“三农”问题的艺术叙事——钱江晚报与杭州艺术家联手打造大型先锋实验舞蹈<与外乡人一起跳舞>》为标题的新闻,再度吸引了读者的目光;  相似文献   

17.
6月16日上午,老报人肖凡来到我的办公桌前,赞扬《新华日报》5月份出台的系列报道《产品命运录》(以下简称《命运录》),他说:“这组经济报道好,每篇我都看了,既对领导干部有启示,也对我们普通老百姓有指导作用。”这组报道是  相似文献   

18.
述职报告大都是写给领导们看的,但《钱江晚报》却把它写给了读者。该报在10月8日的《钱江周刊》上推出了《编辑部的故事》——向读者述职,娓娓道出台前幕后的酸甜苦辣。这组稿子反响很好,报社不断接到读者的来信来电,亲临报社慰问的读者络绎不绝。一位读者说:“晚报跟我们读者心贴心,我们读者更要与晚报心贴心。”  相似文献   

19.
本报北京6月20日讯记者李亚丹报道:今天揭晓的《当代女性》报告文学征文活动,为绚丽多采的当代人物画廊增添了一组风流倜傥的中固女性形象。著名报告文学作家陈祖芬以总参女子军乐团为题材的作品——《我们应当更富有》和张洪水描写军人妻子的作品——《迟写的祭文》获得最佳作品奖。……  相似文献   

20.
刘莹 《东南传播》2012,(4):101-103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报道版次、选用体裁、报道题材等方面,对2011年9月10日至2011年10月10日期间的《人民日报》涉及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报道进行研究,从其报道情况来探寻《人民日报》对重大历史事件周年纪念方面报道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对有关重大历史事件周年纪念报道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