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通过对脂肪在人体中的储备 ,脂肪的代谢过程 ,激素调节和代谢调节过程的分析 ,论述了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激素水平、脂酶浓度、糖代谢等因素与脂肪供能的关系 ,讨论了运动减肥的生物化学基础 ,为运动减肥提出了科学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耐力游泳训练和停训对大鼠白色脂肪组织PPAR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停训对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的调控作用.方法:SD纯系雄性大鼠随机分为12周对照组(C12)、12周训练组(E12)和8周训练后停训4周组(DE)组,E12组和DE组大鼠进行无负重游泳训练.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大鼠脂肪组织中PPARγ及脂肪细胞增殖分化情况.结果:DE组大鼠内脏脂肪垫重量显著低于C12组,高于E12组;E12组大鼠的PPARγ蛋白表达量和脂肪细胞增殖比例均较相应C12组有显著增加;DE组的PPARγ蛋白表达量及脂肪细胞增殖分化与C12组及E12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系统游泳训练可促进生长发育期大鼠白色脂肪组织PPARγ蛋白表达量的增加,从而对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增加产生一定影响;大鼠游泳训练后的停训可增加其白色脂肪组织PPARγ蛋白表达量和脂肪细胞增殖分化比例,有内脏脂肪积累增多而表现出肥胖的倾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有训练者和无训练者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脂肪氧化动力及最大脂肪氧化强度(FATmax),探讨长期训练对脂肪氧化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训练和无训练健康女性各12名采用递增负荷模式完成跑台运动测试,测定每级负荷运动过程机体气体代谢指标,采用每级负荷后30 s气体代谢数据计算脂肪氧化率,通过3阶数多项式拟合曲线确定脂肪氧化动力曲线和FATmax.结果:运动强度和耐力训练对脂肪氧化率均有影响.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脂肪氧化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训练者脂肪氧化率在60%~70%VO2max强度阶段呈现相对较高的水平(12.20~12.84 mg/min/kg),无训练者脂肪氧化率在50%~65%VO2max强度阶段脂肪氧化率呈现相对较高水平(6.36~6.67 mg/min/kg).相同强度运动训练者脂肪氧化率高于无训练者,有训练者最大脂肪氧化强度和最大脂肪氧化率(MFO)也均高于无训练者(63.95%±3.16% vs 56.51%士2.50 %VO2max,P<0.001;13.04士1.82 vs 6.71士1.15 mg/min/kg,P<0.001).跑台运动时,有训练者和无训练者诱导脂肪氧化率达最大脂肪氧化率的95%以上的强度分别为57.14%~69.86%'O2max和48.21%~65.41 %VO2max强度范围.另外,最大脂肪氧化率、最大脂肪氧化强度、最大耗氧量之间存在一定正相关.结论:1)相同强度(%YO2max)运动,训练者脂肪氧化率高于无训练者,训练者最大脂肪氧化强度和最大脂肪氧化率也高于无训练者,长期耐力训练可增强机体脂肪动员和氧化利用能力.2)跑步运动时,无训练者强度在50%~65%VO2max范围,有训练者强度在60%~70%VO2max范围均可促使机体脂肪氧化率达最大脂肪氧化率的95%以上.3)最大脂肪氧化率和最大脂肪氧化强度与机体耗氧能力和利用氧的能力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系统运动减肥过程中血、脑胰岛素水平的改变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在复制系统运动减少腹部脂肪积累的大鼠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放免的方法测定了血清、脑脊液及脑组织中胰岛素和C肽水平,并分析其变化关系。结果表明,运动能提高脑胰岛素水平,系统运动所致的脑胰岛素水平增高在运动减少腹部脂肪垫脂肪积累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占叶俊 《体育科技》2011,32(3):63-64
目的:测量女大学生的内脏脂肪面积,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预测方程。方法:对丽水学院62名女大学生进行身体形态指标和内脏脂肪面积的测量。结果:以形态指标为自变量,以女大学生内脏脂肪面积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论:选出预测女大学生内脏脂肪面积的两个回归模型为y^=-130.624+2.316×腰围,y^=-53.867+2.482×腰围-0.539×身高。  相似文献   

6.
李姗 《网球》2010,(2):110-111
所有人都需要脂肪。脂肪可以辅助身体吸收营养,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然而,经常大吃大喝会引起脂肪堆积,引发心脏病和某些癌症。脂肪不是完全相同的,一些脂肪对促进健康有积极的作用,但另一些则会引起疾病的发生。想要有效地防止脂肪带给人的负面作用,可以通过好脂肪代替坏脂肪实现。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实验比较等研究方法,对与苏北农村男性居民体质健康状况非常密切的身体成分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情况进行研究,探讨其身体脂肪含量的分布和变化规律。研究表明,苏北农村男性居民的体脂含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并呈阶段性变化。成年后,脂肪增长是体重增长的主要成分,约占69%。身体脂肪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增龄性变化,主要是向心性聚集,全身脂肪55%左右含量聚集在身体的躯干部位。  相似文献   

8.
采用皮褶测定、指标计算、测定脂肪组织在体内的分布指数等方法,对240名初潮前后女子专项运动员和非专项运动员脂肪分布状况以及运动、性成熟对身体成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3~20岁女青少年运动员初潮后身高、体脂%和脂肪重量明显大于非运动员组,而体重、主脂体重则明显低于非运动员组;运动员组的脂肪分布主要在外周和下肢,而非运动员组中枢和外周、上肢和下肢的脂肪分布基本相近。  相似文献   

9.
1仰卧起坐和弯腰运动可以消除腹部脂肪仰卧起坐是增强腹部肌肉的好方法,但不能使脂肪消失。那么,怎样才能使脂肪消失呢?只要使运动消耗的热量大于从食物摄取的热量就行了。2举重锻炼可使全身肌肉发达那是不会的,除非你有健美冠军那样的遗传基因。即使那样,你还...  相似文献   

10.
1脂类的生理功能脂肪是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人体内的脂类包括脂肪、胆固醇、磷脂和糖脂等。细胞膜具有由磷脂、糖脂和胆固醇组成的类脂层。脑和外周神经组织都含有鞘磷脂。磷脂对动物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固醇是人体合成固醇类激素的重要物质,中性脂肪构成机体的储备脂肪,例如皮下脂肪等。膳食中含有一定数量的脂肪可以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C、K的吸收。脂肪是一种富含热能的营养素,每克脂肪完全氧化可供给9.3千卡热能,一般膳食中所含的总热量约有四%~30%来自脂肪。由于脂肪富含热量,所以是一种高能食物,可缩小食物…  相似文献   

11.
脂肪因子是一系列由脂肪组织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脂肪因子表达或功能异常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诱因。运动能改善炎症性脂肪因子的水平,有效地改善和预防代谢综合征。本文主要综述代谢综合征及特定脂肪因子的关系,以及运动对于脂肪因子及代谢综合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中药大黄、芒硝外敷治疗与术后常规护理在治疗剖宫手术后切口脂肪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剖宫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患者,随机分组,试验组50例,采用术后常规护理基础+大黄、芒硝外敷。对照组65例,采用术后常规护理方法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大黄、芒硝外敷治疗在剖宫产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中疗效明显优于术后常规护理治疗(P<0.01)。结论:大黄、芒硝外敷能促进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愈合。  相似文献   

13.
合理的运动及营养处方对老年人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法,分析合理的运动及营养处方对老年人体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采用合理运动处方进行体育锻炼,对老年人体重指数的正常范围和超重范围、腹部脂肪比率正常和超量、人体营养成分中的脂肪及无机盐含量、身体左侧上下肢、躯干肌肉力量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对老年人体重的肥胖范围与右侧上、下肢肌肉力量的影响存在差异(P〈0.05);采用合理运动处方和合理营养处方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体育锻炼与合理饮食,对老年人体重指数的正常、超重、肥胖,腹部脂肪比率正常和超量,人体各种营养成分、身体左侧上下肢、躯干、右侧上肢的肌肉力量有显著影响(P〈0.01),对老年人腹部脂肪比率严重超量、身体右侧下肢的肌肉力量存在影响(P〈0.05)。提示:后一种方法比前一种方法更明显地影响老年人体重指数、腹部脂肪含量,使其体内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含量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4.
棕色脂肪在人体的分布比较少,其作用主要是产热,与白色脂肪相比,棕色脂肪有消耗能量的作用,所以其不仅不会使人体内产生脂肪的堆积,反而可以消耗体内多余的白色脂肪,对控制体脂有良好的作用.现在对棕色脂肪的应用研究,主要是针对用于一些代谢性疾病(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脂症等)的预防.影响白色脂肪向棕色脂肪转化的因素有很多,但对于体内过多的白色脂肪怎样诱导其棕色化(即白色脂肪棕色化),作用机制需要更深入研究,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身体内有害脂肪的含量,而且还可以提高有用脂肪的利用率和有效度,避免过多的白色脂肪在体内积累造成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赵斌 《体育世界》2011,(3):85-87
本文针对中国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与同龄普通人群身体成分的差异进行研究。方法:主要通过使用韩国产zeus9.9身体成分分析仪对160名社会指导员和160名普通人群的身体成分进行测试.并且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性分析。结果:男性实验纽在脂肪重量、脂肪百分比和瘦体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男性实验组内脏脂肪面积、肌肉量和矿物质含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女性实验组脂肪百分比、基础代谢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女性实验组脂肪重量、内脏脂肪面积、肌肉量和矿物质含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O.01)。结论:国家级社会指导员身体成分指标要明显优于同龄普通人群。为从事社会体育的指导工作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不同强度骑车和跑步的能量消耗与底物代谢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比较不同强度骑车和跑步的能量消耗与底物代谢特征。方法:10名普通女大学生分别以45%、55%、65%、75%.VO2max强度进行骑车和跑步运动,采用气体代谢法测定机体的能量代谢状况。结果:1)骑车时,脂肪的消耗量和供能量在55%V.O2max强度达到最高,分别为4.26mg/min/kg和38.38cal/min/kg。跑步运动时,脂肪的消耗量和供能量在55%V.O2max强度达到最高,分别为6.41mg/min/kg和57.65cal/min/kg;2)在45%、55%、65%、75%V.O2max强度,跑步脂肪氧化量、总供能量、脂肪供能比例均高于骑车;而跑步的糖消耗量和呼吸交换率低于骑车。结论:1)无论骑车还是跑步,在45%、55%、65%、75%V.O2max4个运动强度中,55%V.O2max强度运动时的脂肪的氧化和供能量最大;2)在相同运动强度(%V.O2max)下,跑步总能量消耗、脂肪消耗和脂肪供能比例高于骑车,糖的消耗低于骑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大学生群体的体质特点和现实情况,该文将探讨大学生体育锻炼及合理饮食对身体成分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某高校两个自然班学生,分为运动组和食育组,运动组单纯进行运动干预,每周一次体育运动,每次90min,运动强度维持在最大心率的50%~70%之间。食育组在运动组基础上结合食育教育,每周一次,每次15~20min。实验前后进行体成分相关指标测试。结果:食育组和运动组干预后脂肪含量、体重、BMI指数以及肌肉含量、内脏脂肪指数、总水分较干预前都显著改善。除此之外,食育组在干预后蛋白质含量也有了显著增加。实验干预后组间比较发现,食育组与运动组相比,脂肪、体重、BMI指数以及肌肉含量、总水分改善更显著。结论:(1)单纯运动干预可有效降低大学生脂肪含量、体重、BMI指数、内脏脂肪指数和总水分,提高肌肉含量;(2)良好的饮食教育结合运动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大学生脂肪含量、体重、BMI指数、内脏脂肪指数和总水分含量,提高肌肉、蛋白质含量,起到减脂和增肌的效果,且效果显著优于单纯运动干预。  相似文献   

18.
脂肪是三大产能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之一,1g脂肪在人体内氧化能产生37.656KJ(9kcal)的能量,是三种产能营养素中产能最高的。通常所说的膳食脂肪主要有三种脂类:甘油三酯、胆固醇和磷脂(如卵磷脂、脑磷脂和神经磷脂等)。食物中的脂肪包括固体的动物脂肪和液体的植物油。减、控体重运动员摄取脂肪的要求举重、体操等项目的运动员为了参加低于本人正常体重级别的比赛或获得单位体重的最大肌肉力量比,需要对体重进行减、控。减、控体重,一方面需达到能量的负平衡或平  相似文献   

19.
运用生物电阻抗法对成年人人体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生物电阻抗法对不同年龄组人体身体成分进行测试。生物电阻抗法根据人体体内各组织成分确定营养状况,优于其他常规测定方法。测试结果显示:中年组的人体细胞内、外液、蛋白质含量、肌肉量和骨矿物质量的平均值最大,与青年组和老年组都有显著性差异; 而男性中年组的脂肪量和脂肪率的平均值与老年组差别不大,女性中、老年组的脂肪量差别也不大,但脂肪率有显著性差异,而老年组与青年组的脂肪量和脂肪率都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结合测量基本的人体参数计算腰臀比和体重指数,发现老年人脂肪量的增加主要在腰部堆积,增加了因肥胖导致各种疾病的产生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扬州的一位朋友来信问,如何减去上肢和背部多余的脂肪,请您予以解答。张女士尊敬的张女士:您好,对女性性而言,一般上肢和背部如果脂肪过多,那么她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一位脂肪多的人。脂肪过多,特别是腰部脂肪过多的话,容易引起心血管等疾病,因此减去体内多余的脂肪对人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请您记住,参加体育活动一定要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