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根据对冰球运动常规技术统计工作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对文献资料、临场统计以及应用访问调查等方法的综合分析,针对射门、传接球、运球突破、合理冲撞阻截、犯规、争球、防守得球、守门员技术、进攻特点和战术统计等方面,设计了一套规范化的具体的统计内容与方法,以利于冰球常规技术统计工作向标准化、统一化和通用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我国冰球技术、战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马驰 《冰雪运动》2007,29(6):13-15
针对冰球战术教学与训练中,教练员或体育教师对运动员或学生掌握及运用战术的能力缺乏全面、客观和透彻的了解,对战术方法学习效果评价比较困难等问题,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冰球战术教学课件。多媒体课件在冰球战术概念、战术方法理解、战术运用和战术意识等方面直观、形象地表达冰球战术变化的时空特点,使冰球战术教学客观化、定量化。  相似文献   

3.
谈冰球运动员冰球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0  
车毅 《冰雪运动》2005,(1):27-29
从心理学角度论述了冰球运动员冰球意识的概念,从运动员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等方面分析了冰球意识的构成要素.对冰球运动员在冰球技术战术训练中培养冰球意识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结合世界男子冰球运动的特点,针对我国男子冰球运动员的现状,采用观察法、数据统计法、分析法对亚州联赛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现代冰球比赛紧张激烈,身体接触频繁,只有合理地利用身体冲撞技术,才能保证技、战术得到很好的运用。对抗能力不仅与技术、战术水平和比赛经验有关,还取决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特别是力量素质及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5.
冰球战术训练中加强小组法的内涵与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彬  李牧 《冰雪运动》2008,30(1):26-28
冰球战术训练是一个不断实践和改进的过程,对冰球战术训练方法的研究和掌握对培养高水平的冰球运动员和队伍具有重要作用。采用理论分析和实战演练等方法,认为在冰球战术训练实践中,加强小组法训练具有独特的优势,容易被冰球运动员所接受。通过分析冰球战术对训练方法的要求,提出了加强小组法具有互相促进、分享经验,不断促进运动员成长,不断完善球队等重要意义和作用,同时论述了加强小组法的组建、多样化、循环等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6.
冰球比赛中“三打二”阵型是不易掌握和实施攻与守战术配合的阵型。在对“三打二”四种战术配合较详细分析基础上指出:这种攻与守的战术,应根据冰球队员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本队球员特点的战术阵型,并在训练中逐步完善这些行之有效的基本战术打法,以使最大限度地发挥球员的速度、技术和才能。  相似文献   

7.
我国冰球守门员蝶式与蹲式守门技术动作优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登云 《冰雪运动》2008,30(3):34-37
通过对齐齐哈尔市一队蹲式和蝶式守门员参加2005—2007年亚洲冰球联赛临场技术表现进行分析,从临场统计的数据上分析得出蝶式守门员视野开阔,重心稳利于做功,连续做功能力强等特点,结果表明在绝大多数指标上“蝶式”较“蹲式”具有明显优势。因此,掌握蝶式守门员姿式技术动作,抓实、抓好守门员技、战术训练,对提高我国冰球运动整体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建民 《冰雪运动》2010,32(5):20-23,28
为冰球攻防战术的发展和创新提供理论上保障,深化现代冰球战术理论研究,形成更为系统和全面的冰球运动战术的理性认识。运用系统论的理论观点与方法,对冰球运动攻防战术系统构成的因素,战术系统的结构和战术系统功能进行分析和认识。认为冰球战术系统是一种动态变化的结构,战术系统的结构决定着战术系统功能的特性;冰球战术系统功能的优化体现在系统因素的优化和系统结构的优化,两者缺一不可。提出优化冰球技战术系统是国内冰球技战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培养中国冰球队对不同战术体系的掌握与形成是提高我国冰球运动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本届世锦赛发现各队所运用了战术体系及先进的战术打法的分析,发现中国冰球队在战术运用及打法上存在明显的差距与不足。中国队的球员善于按着"纸上谈兵"的方式实施战术,在比赛中始终贯彻执行单一的2-1-2战术体系,缺乏临场战术的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现代冰球进攻、防守战术的特点和变化,灵活多变的不同战术体系引领了当今冰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中国冰球队只有适应现代冰球进攻、防守战术的特点和变化特点,构建自己灵活多变的战术体系,才能在国际比赛中获得立足之地。  相似文献   

10.
冰球训练中的心理学问题   总被引:11,自引:11,他引:0  
从提高与控制冰球运动员心理活动水平,促进动作技术掌握和改进,加快疲劳消除与恢复体能等几个方面分析心理训练对体能、技术、战术及心理的积极作用。在冰球运动员训练中,应对其所需要的心理品质进行有目的的心理训练。  相似文献   

11.
冰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培养,是一支冰球队伍形成灵魂人物、核心团队,形成自己独特战术风格的中心训练环节。冰球运动员的体能、技术、战术是影响战术意识形成的主要因素;接球意识、传球意识、带球意识、无球策应意识、整体进攻配合意识、防守意识、区域攻守转换意识等构成了冰球运动员的战术意识组合;良好的大局意识、积极向上的个性意识、主动的团队协同配合意识、临场战术组织能力是评价战术意识的重要标准。系统的理论学习,模拟实战训练,提高运动员观察、判断能力的专项训练是培养冰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冰球运动员的训练》是苏联《体育运动出版社》于1981年出版的一部冰球运动训练教材。这部书主要从冰球运动的技术、战术两个方面探讨并解决了一些冰球运动中的实际问题。作者系统地收集了世界冰球四强(苏联、捷克斯洛伐克、加拿大和瑞典)的冰球队所采用的训练内容。同时,还为读者提供了监测冰球运动员技术、战术训练水平的手段和方法。本书是一部水平较高的教学材料,对广大的冰球教练员、专业教师、冰球运动员和体育院校冰球专业的学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影响冰球运动员控制比赛节奏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现代冰球比赛的制胜特点表明,对抗双方对比赛节奏和球权的控制与反控制成为掌握场上主动权的关键。通过文献资料查询法、问卷和访问调查方法,对影响冰球运动员控制比赛节奏的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教练员与运动员对体能、技术和战术因素影响冰球运动员控制比赛节奏的认同率较高,对其他因素的认同率较低。  相似文献   

14.
为更好地掌握我国冰球运动发展现状 ,提出指导性发展纲要 ,采取问卷调查、现场跟踪、数理统计和音像定格分析等方法 ,对第 10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男、女冰球参赛队伍进行调研 ,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冰球队运用的技、战术体系 ,找出了我国冰球运动与世界冰球运动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耿华  关晓波 《冰雪运动》2009,31(4):29-33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从儿少冰球运动员的特点入手,指出儿少时期培养冰球战术意识的重要性,提出了儿少冰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因素、身体素质训练因素、技战术理论知识及技术训练因素、文化素质因素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根据年龄敏感因素进行培养、文化素质和技战术理论知识的培养、观察能力的培养、对抗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等具体训练方式、方法,为广大冰球教练员、运动员提供训练和教学的理论依据及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冰球技术、战术的最后目的是争得射门得分的机会,它是技术、战术和身体训练的全面综合体现。目前,我国冰球射门技术虽有提高,但距世界先进水平仍差距较大,必须重视射门技术的训练和提高。本文就一九八四年全国冰球甲级联赛二千八百场比赛,对运动员在不同距离、位置和采取不同方法的射门及射门的不同高度,进行了临场调研。目的是想揭示射门得分的规律。为此,我们谈点粗浅看,愿与同道切磋。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冰球运动员战术意识训练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冰球运动员的战术意识是影响冰球运动整体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战术意识的内容及影响战术意识水平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运动员战术意识训练的具体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8.
对轮滑球与冰球2荐运动的技、战术特点及内在联系进行对比性的分析,旨在帮助由冰球运动转项从事轮滑球运动的运动员,能在最短的时间,掌握轮滑球运动的全部技术动作,更快地推动我国轮滑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世界冰球各组别的技术、战术、身体训练水平日益接近,为了战胜对手赢得比赛的胜利,心理训练越来越受到世界冰球界的重视.国外大量的实践证明,通过长期科学的心理训练,对冰球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具有良好的影响.国外心理学家认为,在整个训练中,技术、战术、身体训练占百分之七十,心理训练占百分之三十.此外,对受伤的冰球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显得更为重要,尤其是主力队员如不进行心理训练,就会使他们的技术、战术水平大幅度下降,甚至伤愈后,也不能马上参加比赛.冰球运动具有速度快、争夺激烈、战  相似文献   

20.
冰球比赛中,传、接球技术是进行战术配合、组织进攻和获取射门得分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解世界强队传、接球技术运用的特点,采用现场观察等研究方法,对2007年世界冰联甲级(A)组冰球锦标赛,6支队伍15场比赛中传、接球技术在各个区域运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对抗性传、接球中,基本运用快速传递,并结合技巧摆脱对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