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
和学生一起生活六年,每天都有不同的事情发生,有一件小事,我一直记忆犹新。 那是星期一的早晨,我和往常一样,带着学生们准备升旗。仪式结束后,只见朱校长很严肃地走上主席台,问:"同学们,刚才你们唱国歌了吗?"  相似文献   

2.
梁芮萱 《广西教育》2004,(2C):23-23
在学习和生活中,往往会有一些小事让人愁眉不展,伤心欲绝甚至怒气冲天。我身边的人常会被这些小事所主宰,情绪莫名地随之起落。作为班干的我,在处理这些莫名的情绪化的小事时常常摸不着头脑,不知不觉地成为同学们的出气筒。曾经,和小刚同学一样,我也被种种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3.
写文章,不一定要写大事。情到浓时,一句普通的话语、一件小小的往事也能让你写出精彩佳作。作者用“日记事件”,道出了自己对“信任”的美好感受。可贵的是,小作者抛弃娓娓道来的传统笔法,巧设悬念,通过心理、动作等描写手段,让这件小事变得波澜迭起、妙趣横生。  相似文献   

4.
邹扬 《现代语文》2014,(7):150-151
初中学生写记叙文普遍是记叙比较清楚,而描写意识不强,特别是人物的语言描写。大多数的人物语言多是学生腔,缺少生活气息和个性化。加强学生语言描写指导,以提高他们写作记叙文的水平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指导学生借鉴课文,汲取语言描写的技巧。初中语文课本有大量的语言描写的精彩片段,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揣摩,理解语言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如《羚羊木雕》一文中"我"的妈妈、爸爸和奶奶的语言描写:"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相似文献   

5.
常见症状 现在,许多学生常常为写作苦恼:在记叙文中,要么无事可写,胡编乱造;要么不愿意写小事,写实事,因为看不出平凡小事有什么意义;要么笼统,泛泛而谈。  相似文献   

6.
一、写人物肖像人物肖像是指人物的音容笑貌、衣着打扮、神情体态等外在表现。人物肖像描写,贵在写出人物的特点,以"形"传"神",不可面面俱到。同学们笔下的人物肖像往往呆板,缺乏个性。那,怎样写好人物的肖像?  相似文献   

7.
正同学们,生活是"源",作文是"流","源"畅则"流"通,"源"塞则"流"竭。只要大家细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作文的素材。有了素材,我们怎样才能将它写得生动呢?(小博士)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生活中的大事、小事都可以成为作文中的一部分。这就需要同学们平时细致观察、认真思考,把每一件事、每一个细微之处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甚至要及时地记录下来,日积月累,作文的素材就丰富了。记事的文章如果只写事,就会像一棵树只有光秃秃的树干,没有树枝和树叶一样,让人看后不能留下任何印象。写记事的作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应该是用课文教,而不是教课文。细节描写是表现人物情感的重要方式,引导学生充分地读细节、自由地说细节,再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的小事,积极营造写细节的氛围,学生就会自由地倾吐,从而对生活有所感悟,有所发现,让自己的习作充满灵性,并从自己的切身体验中感受到生活中的真爱。  相似文献   

9.
最近听了一节初中的作文公开课。授课教师结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指导学生学习描写家乡的秋景。课的一开始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了教材中三个写景的精彩片段,并总结出进行景物描写的四个方法。接下来让学生运用这四个方法尝试写片段,写好后将学生的片段进行展示,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拨,好不热闹。可是展示的学生习作中却少有让人眼前一亮的精彩语段。泛泛而谈的较多。  相似文献   

10.
烦人的门牙     
小贴士:同学们在写事时,老想选择一些"有意义"的"大事",作文本上也总是些老掉牙的题材,很多时候都忽略了自己身边一些有意思的小事。从今天起,留意身边的小事,你会发现,你再也不用为不知道写什么而烦恼啦!  相似文献   

11.
斗鸡     
小贴士:同学们在写事时,老想选择一些"有意义"的"大事",作文本上,也总是些老掉牙的题材,却忽略了自己身边一些有意思的小事。从今天起,留意身边的小事,你会发现,你再也不用为不知道写什么而烦恼啦!  相似文献   

12.
创作态度严谨的作家,都十分重视细节的真实性。为了写乞丐,他们有时混迹于流浪儿之中;为了写囚犯,他们甚至找机会与囚犯们一起生活一段时间。因为他们深知,真实是作品的生命。如果某一个细节失真了,都有可能导致整个作品的失败。恩格斯把"细节的真实"列为现实主义文学的两个基本条件之一,足见细节真实的重要。所以在初中的作文指导中,我们应该为学生强调细节描写的重要性,并让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学会使用细节描写。  相似文献   

13.
引导学生征断练笔,是作文训练的一种方式,它不需要学生去谋划全篇文章的结构安排,也不需要开头,结尾,过渡等,它可以用一个小怀节等一段话,但这一段话必须有中心,写具体,它可以写一处景色,一个场面,一个情节,一段对话或者一个人的外貌,行动,心理活动等,在阅读教学 ,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揣磨一些精彩的片断,让学生在课内或课后进行创造性仿写,这种小作文训练,由于学用结合,学生写作举,很高,事实证明,片断练笔是作文教学中费时少,收效快,宜提倡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陈英 《考试周刊》2012,(63):116-116
"留白",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是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旨而精心留出一定的"空白",创造出此时无声胜有声,此处无画皆妙处的艺术境界。在进行英语教学活动时,教师也可以像绘画艺术中的画家一样"蜻蜓点水",在教学预设中巧"留白"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主动地探索、思考和发现,让学生补充这些"空白",同时在生成中绽放出课堂真正的精彩。  相似文献   

15.
学生自由命题写下的“随笔”,同命题作文一样,是学生练习写作的有效途径,甚至于可以说是比命题作文更好的方法。事实也证明,随笔中的优秀作品多。但随笔的写作不能让学生信马由缰,教师应牵好学生随笔写作的“牛鼻子”。一、写小事学生开始写随笔,往往套用甚至抄袭他人作文。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要求学生从写身边小事开始。可这样启发他们:寝室里有没有可写的东西?寝室里有  相似文献   

16.
张文娟 《教育文汇》2013,(14):41-41
一天批改作文,看到高二(1)章杭玉同学的《戏蝶记》时,我被深深吸引住了。这篇作文语言流畅,描写细腻自然,联想尤其丰富。作文写了一件小事:晚自习时,一只白色的蝴蝶飞进教室,引起同学们极大兴趣,有的目光随着飞蝶,有的试图抓住它,大部分同学都在开心地欣赏、议论……章杭玉从同学们的异样反应中,  相似文献   

17.
一篇作文是否精彩,写好主体部分是极其重要的一环,主体部分的写作具体、生动是最基本的条件,怎样写得具体、生动呢?我们先看学生的习作《童年趣事》中“捅燕窝”的一段描写:  相似文献   

18.
特别督水官     
每天早晨,妈妈会在我的小水壶里灌上满满一壶温开水,叮嘱我在学校多喝水。可我不是忙着写作业,就是忙着和同学们玩耍……总之,导致的结果就是:早上带着满满一壶水来,放学之后又"满载"而归。可没想到,这芝麻大的小事竟然惊动了陈老师。  相似文献   

19.
文章开头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不知不觉地转入正文。作者回忆着像姐姐一样的老师呵护学生们的岁月,一件件小事历历在目,每一件小事都拨动着作者的心弦,描写细腻,感受入微。  相似文献   

20.
适用年级六年级设计思路本次习作内容是发生在笔者和学生身边的一件小事。引导学生:好素材在身边,留心处皆文章;好语言在情中,情动而辞发;好作文在心中,三思后更精彩。教学目标1.学会捕捉生活中的素材,作为写作内容。2.运用细节描写,把内容写生动、具体。3.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