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技职教育对台湾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私立高等技职院校是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主力军,在台湾高技能人才培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研究了台湾私立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历史沿革,探讨了私立高等技职院校的运作与管理,并分析了当前私立高职院校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台湾技职教育发展及其与社会经济背景的关系,笔者以1951~2002年台湾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与相关文献数据为依据,经过审慎比对、交互分析,发现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与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国民年所得、国民储蓄率、国民生活水平、社会价值观及政府教育政策,似乎都存在某种程度的关联性.援引台湾技职教育发展的经验,或许有助于其他地区或国家预测其技职教育发展的趋势,俾为制定技职教育政策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分析台湾职业技术教育(简称"技职教育")改革的重点及未来发展趋势.台湾技职教育与经济建设息息相关,过去半世纪曾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优质人才,与经济、社会的进步繁荣一同成长与调整,现今其自身已形成一个健全的体系.即便在台湾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今日,技职教育仍持续配合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渠道,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台湾地区呼应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技职教育发展策略,建立了完整的技职教育体系,新世纪以来,又针对技职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回归技职教育本质,强调实务致用"的再造计划。本文介绍了台湾地区技职教育发展策略以及存在的问题,讨论和分析了台湾两期技职再造策略及其特点,提出了大陆地区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践中应该吸取教训,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介绍台湾技职教育新近的发展状况,并归纳其特色。第一部分简述了台湾技职教育发展的四个时期,即:发展基层农业及商业教育时期、技术专业人才培育时期、技职教育体系建立时期及技职教育优质化时期;第二部分针对台湾技职教育发展的现况,分别就教育行政制度及学校制度作现况的说明;第三部分提出了台湾技职教育在世纪交替后的发展重点;第四部分就前述发展重点归纳新近发展的特色,包括:技职教育体系独立完整;社会力量办学兴盛;技职教育学制与类科多元,符应社会各种不同的需求;产学合作多样而深入;课程内容强调实用取向;教育与就业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应台湾民生文教基金会邀请,闽、浙、沪、豫、陕、吉6省市的代表20人,赴台参 加了“海峡两岸技职教育与经济发展研讨会”。河南代表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并就河南职 业教育事业发展中的若干问题回答了台湾同行的提问,博得了台湾同行的赞赏。通过参观 访 问与学术交流,我们感到台湾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是 经济质量不断提升的强大动力。因此,很有必要对台湾职业教育的特色进行一番较详 细的介 绍。1 台湾地方当局重视教育特别是技职教育,舍得为技职教育投入。技职教育的办学经费以 政府投入为…  相似文献   

7.
自60年代开始台湾经济快速发展,技职学校配合各阶段经济发展需要不断转型与发展,以培育台湾建设所需人才。进入21世纪,技职学校的功能更需要配合产业全球化,促使台湾经济发展再创高峰,本首先从竞争环境切入,指出技职学校在新经济时代所面临的挑战;其次从技职教育发展的背景,提出技职学校的期许专案,最后从企业经营策略的角度,提出技职学校转型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从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和师资力量等方面折射出其与台湾经济发展需求紧密相联,它的发展历程甚至被认为是一部"台湾经济发展史",可以分为萌芽期、发展期和提升期三个阶段。从技职体系、课程模式和教学理念等方面对其各阶段和现状进行探析,力求使职业教育研究者对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有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技术职业教育在为社会培育技职精英,对社会经济建设发展贡献居功厥伟,此乃有目共睹之事实。从个人微观角度看,技职教育对个人才能性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与经历;从宏观角度看,技职教育则可培育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可导引社会变迁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个人的向上社会流动。台湾自然资源有限,之所以能有“台湾经济奇迹”之出现,完全是由于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展。台湾经济发展之现况,80%厂家为中小型企业,而其中之中小型企业的业主有相当大之比例为技职校院毕业者。这些中小型企业负责人由于过去少有大学直达式之受教背景,在昔日台湾社会讲…  相似文献   

10.
梁燕 《基础教育参考》2007,(2):38-40,47
1947年,台湾第一所专科学校台北工业专科学校改制成立:1974年台湾第一所技术学院台湾技术学院成立:1997年台湾第一所科技大学台北科技大学成立。经过近60年的发展,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从层次上已经发展为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在规模上已经占据技职教育的主体,并与中等技职教育共同构成一贯完整的台湾技职教育体系,成为台湾教育发展的“第二条高速公路”。台湾技职教育体系与普通教育体系之间弹性构架、相互贯通,是台湾技职教育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
台湾技职教育体系完备,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台湾技职教育开始探索高水平的国际化发展道路,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大陆与台湾不仅有着相同的文化教育传统,而且经济发展轨迹相似。本文总结和分析了台湾技职教育国际化发展中的成功经验,通过借鉴这些成功经验,研究对大陆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台湾技术与职业教育(以下简称技职教育)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注重与社会经济的互动和适应,有力推动了台湾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技术的更新,一度促进了台湾的经济腾飞。近三四十年来,随着科技和产业升级对从业人员提出的更高要求,台湾技职教育的层次和水平也在迅速提升,高等技职教育蓬勃发展。在台湾,高等技职教育被称为第二条教育高速公路或通道(共有三条教育通道,第一条为普通高等教育,第三条为推广教育)。台湾高等技职教育发展的历程可依其发展的突出标志分为如下三阶段。  相似文献   

13.
台湾技职教育发展及其社会经济背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1~2002年间,台湾技职教育学校体系、课程系统、项目经费、入学方式发生重要变革.汇集同时期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与相关文献资料,经过比对、交互分析,发现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与产业结构、劳动人力结构、民众年所得、民众储蓄率、民众生活水准、社会价值观及教育政策存在某种程度的关联性,据此可以诠释台湾技职教育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4.
半个多世纪以来,台湾经济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力规划与高等技职教育紧密地配合,提升产业经济与社会竞争力成为了高等技职教育的主要任务。通过对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系科设置与劳动力市场相互关系的梳理,发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招生、就业、系科的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都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台湾技职院校在台湾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学习借鉴台湾技职院校在通识教育实践方面的优点与经验,对于构建具有大陆特色的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体系,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历程并不平顺,从学制角度,经历了日治遗留学制、单位行业学制、专科学校开放、技术学院与科技大学发展等几个关键时期;从硬件建设投入角度,经历了日治、美援、世行贷款、校务发展基金等阶段.台湾技职教育发展得益于社会需求强烈、观念更新、开展国际合作、发展私立学校及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推动.这些因素促成了台湾技职教育的高度成长与发展,并使其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同步精进.  相似文献   

17.
马早明 《辽宁教育》2013,(3X):93-93
<正>通识教育一直在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最近颁布的《技职教育白皮书》中,台湾教育部门将要求所有技职院校实施的通识教育定义为"以人为核心的统合教育,是价值与知识统合,感性与理性融合,人文与科学结合,个体与环境共生共荣,将此结果落实在个体身上,使个体获得精神充实与全人发展,并对人类社会产生有意义关怀。"据了解,台湾高等技职院校通识教育主要有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8.
台湾技职教育水平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为适应国际化发展的大趋势,台湾技职教育开始寻求更高水平的国际化发展道路,并已取得良好成绩。本文主要以台湾三所高等技职院校中外合作的办学实践为例,总结台湾技职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主要措施与特色项目,给我国大陆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以启迪。  相似文献   

19.
职业技术教育在台湾被称为“技术及职业教育“,简称“技职教育”。自1945年台湾光复以来,技职教育发展迅速且有力服务于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台湾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为进一步梳理台湾职业技术教育的最新状况,本拟结合最新资料,从基本现状和发展趋势两大维度、以现状描述为主对当前台湾的技职教育作概要介绍,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台湾高等技职教育发展始于1974年创设的第一所技术学院——台湾工业技术学院,将技职教育提升至与大学平行的高等技职教育层次,是台湾普通教育体系之外另一主流学制。随后,技职教育层次不断提升,逐步形成了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在内的体系。目前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科技大学29所、技术学院46所,专科学校仅有17所。教育评鉴既是教育质量监控与行政管理实施的重要途径,更是提升教育机构办学质量和发展办学特色的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