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开发权利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实行课程的三级管理制度,课程权利的下放赋予校长一定的课程开发权利,然而,目前的各级各类校长对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引领并不是很成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校本课程权利下放的缺乏,校长对校本课程开发认识的不到位,校长开发校本课程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缺乏,以"应试"为中心的考试评价制度对校本课程的影响等障碍。  相似文献   

2.
校长课程权力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实际的情况是,校长并未拥有真正意义上校本课程开发的自主权。教育制度的缺失与错位、校长自身专业素养缺失,是制约、影响校长充分享有和行使校本课程开发自主权的主、客观因素。加强教育制度建设、提高校长的专业能力、立足学校和社区开发校本课程,是解决校长课程权力缺失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校长是主要决定、领导和责任人。校长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对校本课程开发成效如何,以及学生、教师、学校能否得到充分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校长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应有怎样的理念呢?  相似文献   

4.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人是核心因素。作为领导者和支持者。校长通过其教育思想及对改革的态度影响校本课程开发;作为支持者与开发者,教师的准备状态、专业化水平及其自我效能感影响着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合作者,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制约校本课程开发;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的不同层次影响校本课程开发;课程专家作为专业支持者,其业务水平及角色影响校本课程开发。  相似文献   

5.
校长要建设富于活力的校本课程,我认为必然要依靠校长对校本课程的领导力。一、提升教师课程理论素养,增强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 教师素质是制约校本课程开发的直接因素。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是否认同和是否积极投入,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教师的学生观、课程观和教学思想,以及课程组织和课程实施的能力水平、研究水平等,都直接影响着校本课程的发展水平和质量,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和学校的发展水平。[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对于国家课程改革在学校中得以落实与学校实施自身的课程变革,校长的课程领导至关重要。新课程改革在学校层面反映出来的问题,包括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学校缺乏课程领导,尤其是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欠缺。校长要历练自身的课程素养和课程领导能力,统领和规划多层次、多类型的学校课程,提升教师的课程领导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教师要树立科学的现代课程观念,不再是单纯的课程执行者,而应该不断地实现课程创生。着眼于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校长要与教师、学生、家长、社区形成共同体,着力科学、合理研制和开发校本课程,建构一个立体化的学校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背景下的校长课程领导力可以理解为校长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各类课程资源与灵活实施各类领导而产生的课程改革精神落实的校本推进力。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建设需要构建学校课程开发的教师共同体,提高校长自身的课程专业素养、制定学校课程开发与发展规划、强化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诊断”课程实施过程与评价、营造学校文化发展环境及形成课程开发社会合力等方面来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8.
校长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具有多种角色:校本课程体系的建设者、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者、校本课程开发氛围的造势者、校本课程开发决策人中的首席、校本课程开发条件的创造者、校本课程开发制度文化的建构者。唯有如此,中小学才有可能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校本课程开发。  相似文献   

9.
校本课程是校长的课程 新课程改革为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设了学校课程。国家课程是由国家编制管理的课程,地方课程是由地方负责开发管理的课程,而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决定、由教师负责开发的课程。自主性校本课程开发,为校长表达教育思想搭建了平台,  相似文献   

10.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在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本质量的前提下,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基础,充分利用当地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在校本课程的范围里,学校是课程决策的中心,而校长则是推行校本课程的关键所在,只有校长的管理理念、管理行为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