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整本书阅读不仅可以涵养学生的品行,还可以使阅读成为快乐的事情。就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现状而言,还存在很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教师更新教学策略。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关注整本书阅读的方法讲述,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关注整本书阅读与课堂教学之间的联系,写写学生阅读整本书的一些感受,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使其提升阅读水平,有效阅读。  相似文献   

2.
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丰富数学语言,提高学生数学的理解能力。但是从现阶段的教学中发现,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不容乐观,所以我们在数学课堂中应重视数学阅读,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兴趣,使学生愿读,会读,感受到数学阅读是一种享受;以数学阅读为切入口,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技巧,使学生会读,让阅读成为学生数学学习新的生长点,使学生逐步在数学阅读中领悟数学语言,提升数学素养,为学生的后继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阅读是阅读主体自然的体验和感知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使学生回归到阅读的主体,强化学生情感体验的愉悦性,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力,就能提高阅读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余秋雨:"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阅读的兴趣,选择阅读的内容,使学生做到读书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那就要求老师创设阅读的温馨氛围,授之阅读的技能技巧,激发读书的欲望,使学生在阅读中体味书香,陶冶情操,提高文学涵养,提高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5.
褚志刚 《考试周刊》2011,(15):37-38
本文主要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入手,强调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阅读的内在动力;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反思,增强阅读的实际效果;加强对学生日常阅读的指导,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自学能力,使其体验到阅读的快乐,成为阅读的主人,从而使阅读在学生的健康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在审美培养、情感同化、人格塑造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阅读能力是学生综合语用能力的重要方面,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并对学生进行相应的阅读训练:指导学生用自上而下的模式进行阅读;指导学生善于悟意进行阅读;指导学生用图式理论进行阅读;指导学生善用归纳、判断、推理进行阅读,培养学生限时阅读习惯和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通过一段时间阅读训练,使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7.
学生阅读的数量、阅读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各方面的发展和提高。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指导学生读书,使他们从中吸取营养呢?作者具体从三个方面写出了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指导学生读书,使他们从中吸取营养。笔者相信长此以往,孩子们一定会成为阅读高手。  相似文献   

8.
李文惠 《甘肃教育》2006,(9A):27-27
自古以来,没有哪位老师仅仅依靠课堂就能够让学生学好语文的。要学好语文,必须开放语文学习的空间,增加阅读量,使学生形成全面丰富的语文素养。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阅读教学如何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快乐而有效地阅读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激发、呵护并扶持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保证阅读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使提升阅读能力的基础,这里研究了培养学生阅读学生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对于学生英语素养的提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何新华 《现代语文》2014,(5):111-112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教师从多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会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在阅读中整体感知文本,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获得先进思想的启迪,享受优质审美的乐趣。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11.
阅读能力是学生综合语用能力的重要方面,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并对学生进行相应的阅读训练:指导学生用自上而下的模式进行阅读;指导学生善于悟意进行阅读;指导学生用图式理论进行阅读;指导学生善用归纳、判断、推理进行阅读,培养学生限时阅读习惯和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通过一段时间阅读训练,使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12.
分析当前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阅读心理及阅读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阅读心理的高职学生的阅读推广对策,以期提高高职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人文素养,使其养成终身学习、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3.
阅读时外语学习中的重要环节,阅读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阅读教学的目标是为了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英语阅读分析能力。教师可以以引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目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充分注意学生的心理活动,在教授过程中注重阅读技巧的讲解,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通过对阅读教学法的探究,可以使教师更多的在阅读方面帮助学生,使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20,(38):51-52
要改变当前语文阅读教学耗时低效的现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加强阅读策略训练,使学生掌握阅读的相关的策略,学会阅读,从而具备独立阅读分析的能力。作为教师,应该明确小学阶段学生需掌握的主要阅读策略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训练,从而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从根本上看,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笔者以为:培养阅读能力既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又是阅读教学的落脚点.因此,阅读教学方法的改革,集中到一点,就是在阅读中教会学生阅读.本文专就这个问题略谈浅见,以其得到同行的指正.为了在阅读中教会学生阅读,阅读教学必须以组织和指学生的阅读实践作为贯串于阅读教学全过程的主导活动.因为,第一,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第二,阅读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是要经过科学的严格的阅读训练才能养成的;第三,阅读训练的根本途径是组织和指导学生的阅读实践,使在阅读中学会阅读.从这个角度来看,阅读是讲解和练习的基础.教师的讲解不能离开学生读懂、读会、读熟课文的需要.为此,应从帮助学生领会课文固有的规律性知识,掌握阅读方法,养成阅读能力的需要而讲.教师指导练习必须以学生读懂课文为前提,要在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的语言和思想的基础上,为巩固和扩大阅读的效果而练.我们有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总喜欢多作讲解和分析,不愿腾出时间来组织和指导学生的阅读实践,这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  相似文献   

16.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课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应从训练学生的阅读做起,阅读能使学生敏捷、正确、深刻地理解和接受知识。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认为教师必须耐心引导,相信学生,遵循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使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可分为三个层次进行训练: 一、有的放矢、引导阅读 来进行阅读训练时,大部分学生对所阅读的材料几乎无多大印象,更抓不住要点,因此教师先利用阅读提纲或提供一些问题引导,使学生读有目的,读有成效,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提高阅读时的理解能力,使他们掌握知识要点,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作业,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阅读的兴趣。这种阅读一般在学习基础知识时采用,是初级的阅读形式。可用下面的方式进行训练: 1.提纲导读:也就是通过指明教材中知识的大致轮廓来进行阅读,阅读时能避免阅读的盲目性,并能使学生从较大篇幅的文字说明中迅速地掌握材料中的大致内容。如讲授“运动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英语专业学生阅读策略训练对阅读动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学生的阅妨策略水平、阅读动机水平、阅读成绩之间存在极为显著的相关性;在阅读中,阅读策略的运用不仅是可行的,而且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提高阅读成绩,阅读策略的运用能使阅读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8.
读书使人明智,这关系到新一代国民素质的高低.笔者从课堂教学抓起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课外指导学生阅读名著,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9.
正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阅读,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如何优化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一、比较性阅读从语文教学方面看,比较法是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方法。比较可以使学生在学新课时联系旧课,实现学习过程的正迁移,开阔视野启发思路  相似文献   

20.
要提高阅读成效,必须遵循阅读教学的四项原则:做到学生热心投入与潜心实践的和谐统一,发挥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产生美读的兴趣;做到良好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和谐统一,通过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以及阅读的恒心与毅力,使学生保持长盛不衰的阅读欲;做到听、说、读、写的和谐统一,全面开发学生的潜能;做到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与能力训练的和谐统一,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