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语篇应该具有连贯性,语篇连贯是依靠语篇衔接关系建立起来的。实现语篇连贯的衔接机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其中显性衔接是实现语篇连贯的主要手段,而隐性衔接则是实现语篇连贯的不可缺少的方式。二者相间使用,相互补充,促成整个语篇连贯的建立。  相似文献   

2.
语篇的连贯主要是由衔接关系建立起来的。本文认为语篇连贯是显性和隐性衔接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显性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网络,体现在语篇的表层结构上;而隐性衔接是语篇的无形网络,主要借助蕴涵在语篇显性表述之内的含义来实现。两者交互使用,相互补充,促成语篇的整体连贯。  相似文献   

3.
语篇连贯的两个必备因素是显性衔接和隐性衔接。深刻了解语篇的显性衔接和隐性衔接以及它们的实现机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4.
一般来说,一个语义连贯的语篇既有显性衔接又有隐性衔接。显性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网络,体现在语篇的表层结构上,它包括照应、替代、省略、连接词和词汇衔接,是语篇衔接的主要手段。隐性衔接是语篇的无形网络,主要是借助蕴涵在语篇显性表述之内的含义来实现的。隐性衔接也是实现语篇连贯不可缺少的。隐性衔接的语篇无形式标记,句与句之间的语义关系含而不露,隐晦曲折。此外,语篇衔接隐含性的研究可以帮助读地把握语篇发展的脉络,因而能从英语语篇解读的方面给大学英语教学以启示。  相似文献   

5.
关于衔接与连贯的关系一直是功能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点。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语言学家都对Hauiday的语篇连贯标准提出了置疑与批评。本文首先在简要回顾韩氏理论的基础上,肯定地指出他所论述的衔接手段对实现语篇显性连贯的重要性;进而结合英语书面广告语篇实例,来重点考察隐性衔接及由其实现的隐性连贯在现实语篇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罗明礼 《英语辅导》2011,(1):123-128
语篇衔接与连贯在写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学生在英语议论文写作中普遍缺乏语篇构建意识,缺乏显性与隐性的衔接与连贯机制。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语篇衔接理论进行的研究表明,语篇衔接除作者运用语法和词汇进行显性衔接外,还存在语义上的隐性连贯。本文基于语篇衔接理论的研究,从语法、词汇衔接和逻辑连贯三个方面对英语议论文的语篇衔接与连贯进行探讨,以期对学生的英语议论文语篇衔接和连贯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衔接与连贯是研究语篇语言学的两个重要内容.在很大程度上,隐性与显性衔接决定语篇理解的难易度.读者必须善于发现衔接,才可以较小的认知努力理解语篇的连贯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健 《教书育人》2006,(10):69-70
连贯是语篇的无形网络,体现在语篇的深层结构上,即读/听者通过阐释显化语篇组成部分之间的浅势意义及隐性关系。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网络,体现在语篇的表层结构上,即通过语法、词汇和篇章的手段表达的语篇组成部分之间的显性关系。一个语篇之所以称之为语篇,主要在于其内在语义上的连贯,从而具有了语篇特征。语篇的特征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衔接是实现语篇连贯的一个主要手段,在语篇连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衔接手段的使用并不能保证整个语篇就是连贯的。下面结合连接词语和词汇衔接客观分析语篇连贯与衔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语篇分析理论中的连贯与衔接是现代篇章分析的重要理论之一。在语篇中,衔接不是一个结构,而是一个语义概念。衔接理论可分为显性衔接与隐性衔接,决定着语篇的连贯性。政治演讲中的隐性衔接方式不同可起到提高政治演讲语篇的连贯性和强化演讲效果的作用及功能。  相似文献   

10.
陈捷  冯艳 《鸡西大学学报》2014,(4):99-101,104
张德禄和刘汝山在《语篇连贯与衔接理论的发展及应用》中提出了隐性衔接机制的概念,在语篇表面结构不带有显性衔接关系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间接实现语篇主题的衔接。[1]在影视英语公选课教学研究过程中,对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语境和隐喻等隐性衔接手段进行分析和探讨,以帮助英语学习者能够识别电影口语语篇中的隐性衔接机制,加强对语篇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逻辑连接词是衔接的一种主要方式,能实现语篇的连贯。本文分析了逻辑连接词作为一种语篇衔接手段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文章首先解释了逻辑连接词的定义及分类,接着论述其在阅读理解两个方面的作用即对阅读策略的影响和阅读速度、效果的影响。文章最后进一步强调逻辑连接词在阅读理解及其主要问题中的极强解释力。  相似文献   

12.
翻译标准问题是翻译理论的核心问题,自古以来,人们展开了诸多激烈的论争,提出了许多翻译标准。然而,从衔接与连贯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探讨,会给我们许多启迪。作者拟以韩礼德一哈桑模式的五种衔接成份为切入点,从语篇分析的角度来探讨英汉互译中语际的转换过程,认为翻译时应从词语(微观)入手,整体(宏观)把握,以力求译文文气贯通。  相似文献   

13.
根据相关语篇衔接的理论,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作文中衔接手段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作文中存在衔接词语使用不当和过分单一问题,并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4.
英语和汉语在运用各种衔接手段创建语篇的连贯关系上有着较大差异。英语注重“形合”,倾向于采用显性的衔接手段;而汉语注重“意合”,较多地采用隐性的衔接方式。因此,译者在汉译英时应当注意二者的不同,进行适当调整,才能译出流利通顺的文章。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图从探讨话语和篇章中运用语言的技巧来认识英语修辞。因而本文着重把存在于话语和篇章层次上的现象——布局谋篇中的语段结构和衔接手段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衔接是构成语篇连贯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篇章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翻译时,整体把握好语篇,注意两种语言之间衔接手段的转换,才能忠实再现原文,实现翻译的动机。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图式理论及认知语言学的有关论述,提出语义映射的概念,探讨篇章内词语聚集同现的规律性和多样性,认为那些具有实在意义、语义上相互联系与映射的词语在篇章连贯和句间系连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各种篇章衔接手段发挥作用奠定了必要的认知、语义基础。  相似文献   

18.
语篇组织成分之间语义关系的建立需要衔接手段来实现。从语义关联方式来看,衔接手段可分为衔接类(指称衔接、结构衔接、词汇衔接)和连接类(显性连接和隐性连接)。从形式特征来看,指称衔接、结构衔接、以及显性连接更具标记性,由此形成的语义关联也较显明易辨。  相似文献   

19.
该文讨论了英语中词汇衔接手段的语篇功能。作者从复现关系和同现关系两方面探讨词汇衔接手段在英语语篇中的作用 ,并且指出词汇衔接手段在语篇中起到衔接紧凑、连贯流畅的组篇功能外 ,还具有修辞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