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对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运动员姿势控制能力进行训练和评价,为后期的专项训练实践提供指导和参考。方法:对13名国家运动员(男性6名,女性7名)进行3种不同的姿势控制能力训练,利用METITUR平衡能力测试系统在训练前后对13名国家运动员进行平衡能力测试,一个训练周期后,对2017年和2018年两个赛季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METITUR平衡能力测试,13名运动员静态平衡能力在前后方向上(Y轴向)的稳定性升高,说明运动员在控制重心能力上有所提高。通过训练前后运动员的动态平衡能力测试人体重心曲线图,运动员训练后在支撑面左右方向的自动态平衡能力有所有提高。技术动作对比分析的结果显示,运动员的着陆成功率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结论:通过为期6个月的姿势控制能力的训练,运动员的静态平衡能力在支撑面前后方向上明显提高,动态平衡能力在支撑面后的左右方向上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2.
针对冰上运动的特点和对人体平衡的浅析,探讨普通大学生速度滑冰运动的平衡和训练问题,提出了陆地平衡能力训练、冰上适应性和辅助性平衡能力训练以及速度滑冰专门性平衡能力训练,为冰上课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设计出能反映人体静态和动态平衡能力的动作,采用高精度测力台及测试分析专业软件,对不同太极拳训练水平人群的平衡能力进行测试分析,了解太极拳训练在提高人体平衡能力方面的效果,为进一步提高太极拳运动员控制平衡的能力,筛选影响人体平衡能力的敏感指标,完善测试评价体系,提出有效的训练手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背包影响青少年平衡能力、身体姿势及步态的研究成果。研究认为,目前学者们对背包影响青少年平衡、身体姿势及步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背包不同载荷对其的影响,对不同负重位置及不同背包方式影响青少年平衡、身体姿势和步态的研究相对较少。而国内学者在背包对以上3方面的影响研究却是少之又少,提示学者们对此方向可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为人们合理背包和防治防止防止背包给人体带来的损伤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湖北体育科技》2019,(10):903-909
目的通过测试单认知任务与不同双重任务状态下静态平衡相关指标,以及探讨双重任务介入不同难度动作的姿势稳定性,旨在研究认知任务干预的情况下,比较不同难度认知任务对一般运动爱好者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2名男性一般运动爱好者进行静态平衡能力测试,通过附加心算计数认知任务干预(连续减3和连续减7),采用PK 252平衡测试仪测试单任务与双任务情境下,双足睁闭眼、优势腿睁闭眼状态下各压力中心移动轨迹指标的值,测试时间均为30s。结果与结论通过测试,认知任务务影响人的静态平衡能力,且对一般运动爱好者的静态平衡能力有积极影响,动作难度影响注意力分配和人体姿势稳定性,较低水平的认知任务对人体有益,并且视觉作为人体平衡指标重要影响因素,受认知任务和注意控制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不倒翁的不稳定性与核心力量训练的特点有机结合进行论证研究,结果发现:用不倒翁对运动员进行核心力量训练完全可行,且是一种创新的核心力量训练手段;利用不倒翁进行训练可以提高人体神经系统对核心肌群的协调支配能力,锻炼核心力量;用不倒翁进行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前庭器官功能稳定性,发展平衡能力。建议:进一步进行实验研究和肌电测试,检查其实效效果。  相似文献   

7.
苏继革 《体育教学》2013,33(5):61-62
核心力量训练是指以提高附着于人体脊柱、骨盆、髓关节等骨骼上整体肌群力量、稳定、平衡等能力为目的的综合训练方法,是速度、灵敏、协调等素质训练的基础。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核心力量训练,可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的控制力和平衡能力,改善力量在身体不同部位的衔接和传递,从而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尽快掌握技术动作,提高运动成绩。经过教学实践,本文作者总结了以下各种简便易行的核心力量练习方法,适用于学校体育课教学。  相似文献   

8.
站姿平衡是姿势控制系统通过整合、加权多个姿势感觉通道的冗余信息,经前馈、反馈和随意运动控制维系身体重心稳定和肢体空间定位的姿势控制过程。站姿平衡和姿势控制检测是对站姿平衡能力及其姿势控制过程的量化测量与评价,在体育运动、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文章对常用站姿平衡和姿势控制检测方法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回顾,为进一步开展站姿平衡和姿势控制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站高时的人体平衡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名健康青年学生参加了站高时的平衡能力指标的测试。研究表明,人体站高时,双脚站立对人体平衡能力影响不大;单脚站立会对人体平衡能力有一定的削弱,其中闭眼比睁眼削弱程度更加明显;单脚睁眼站立时,人体平衡能力的下降只体现在人体左右方向的晃动加快、轨迹长度加长;但在单脚闭眼站立时,人体除了有左右方向的晃动加快以外,同时还有前后方向的晃动加速,有的还出现站立时间的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0.
肖春梅 《中国体育科技》2012,48(3):100-103,128
目的:研究不同平衡训练方法对提高老年人抗摔倒平衡能力影响.方法:通过对36名分为单项平衡训练组(ST)、固定双重任务训练组(FP)和不定双重任务训练组(VP)健康老年人(70.65±5.48岁),进行为期8周、每周3次、每次45min的不同方法的平衡训练.在训练前、后分别进行BBS、TUG、ABC、SOT、LOS指标测试,进行统计分析讨论.结果:在CDP标准测试条件下SOT、BBS、ABC测试,3组训练后都有显著提高,P<0.05,FP、VP组比单项任务组明显高,FP组P<0.05、VP组P<0.001.LOS测试,3个对照组测试结果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TUG测试,3组训练后都有显著降低,P<0.05,FP、VP组比单项任务组明显降低,FP组P<0.05、VP组P<0.001.VP组比FP组测试指标表现出更好的平衡功能.结论:单项任务的平衡训练可以使老年人在双重任务条件下的表现部分提高,而双重任务条件下的平衡训练表现能更好地优化老年人在双重任务条件下的稳定性.VP条件下双重任务训练,注意力同时分配在认识与平衡任务上,是最佳化提高老年人平衡功能、防摔倒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1.
耐力项目测试是大学生体质健康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资料显示和社会调查发现,学生的耐力测试水平逐年下降。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河南省某高校的部分学生进行耐力项目测试经行研究分析。发现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大学生的耐力水平亟待提高。如何提高学生的耐力水平和体育锻炼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今后适应社会的能力将成为今后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2.
张鹏军 《湖北体育科技》2013,(8):687-689,717
运用文献资料法探讨平衡能力的测试方法及平衡在体育运动中的运用,结论显示,应根据不同的目标与人群选择不同的测试方法,提高平衡能力有利于预防运动损伤和损伤恢复,运用核心稳定性训练方法更利于提高人体的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3.
采用自编的"高校体育类硕士研究生科研现状调查问卷"对10所高等师范院校的531名体育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旨在了解其科研现状,并探讨对其科研造成不利影响的原因。结果表明:学生科研现状不容乐观,社会和学校对学生的科研教育和科研能力培养力度不够,学生良好科研兴趣和态度的培养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学生从事科研活动较少,科研能力不强;学生的科研动机中存在较多的不良动机,对学生科研造成不利影响的原因来自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多方面;社会、学校和导师对男生和女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男生和女生的科研能力相当,女生在对科研重要性的认识、科研兴趣和态度方面明显好于男生;研二学生科研兴趣和态度情况明显差于其他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云南省2001~2012年二本及以上高校体育院系教师科研能进行力量化研究,旨在了解云南省各高校体育科研状况,并为云南省高校体育科研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研究表明:云南省的体育科研现状无论是从公开发表论文的总量还是论文所占核心期刊的比例上都不容乐观;多数高校的体育科研能力十分薄弱,同时与外界的沟通交流比较少。其主要原因是云南省的科研氛围不佳,科研的意识和能力比较欠缺。建议:加强云南省高校体育教师的科研思想意识和科研氛围,给体育科研进行恰当的定位,从整体上改善云南省的体育科研现状。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校学生体育成绩评价模块体系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20所高校体育教学大纲中对体育成绩评价的规定进行分析,结合专家访谈、文献资料分析等方法,对高校体育成绩评价模块体系的改革进行研究,提出了若干应用性较强的改革措施,旨在为高校体育教学大纲的调整提供参考,为今后高校体育成绩评价及教学改革的深入提供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6.
采用星钛便携高速摄像系统对运动员进行平面定点拍摄,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和方法,对孟××抓举技术动作进行拍摄和分析膝角、髋角、躯干角、杠铃高度、铃水平速度和铃垂直速度及其过程参数。研究表明:躯干在伸膝提铃和引膝提铃阶段,过早的后仰发力,造成引膝不充分、躯干角在铃速最大时刻过度后仰;抓举动作技术的不稳定如杠铃在达到最高点后距离支撑平面不稳定,水平速度不合理均导致其抓举失败。  相似文献   

17.
对体育教学能力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的因素,从影响因素出发,探讨了体育教学能力培养途径。研究认为,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应当加强专业及教育理论教学、强化体育教学技能训练、重视教学实习指导。  相似文献   

18.
以2014年南昌市国民体质监测数据为依据,分析和探讨了南昌市幼儿身体素质的现状和特点,并和2010年南昌市相关监测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对南昌市3~6岁幼儿来说,男幼儿的力量素质、速度灵敏素质、协调素质要好于女幼儿,女幼儿的柔韧素质要好于男幼儿;幼儿的各项身体素质敏感变化期都出现在3~5岁年龄段,力量、协调素质变化幅度要明显高于其他身体素质;女幼儿的下肢力量、协调能力和男幼儿的速度灵敏素质、协调能力都是城镇优于乡村,女幼儿的柔韧素质和男幼儿的上肢力量、柔韧素质则是乡村优于城镇;和2010年南昌市相关监测数据相比,总体上2014年南昌市3一6岁幼儿素质能力有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男子手枪速射项目动作结构的剖析,结合速射运动员在瞄扣击发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因素分析,发现提高速射运动员转体动作的准确性和平衡性,重视8s、6s的基础训练是提高速射项目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动静态平衡仪对20名体操运动员进行姿势平衡中的感觉相互作用的评估。结果发现:在不同的试验条件下,三个感觉系统对维持平衡的作用不同,体操运动员在维持平衡的过程中前庭功能和视觉都起主要作用;平衡中枢对感觉信息具有复杂的整合调节作用;运动员所应用的感觉信息和取得平衡的策略有较大的个体差异。结论:体操运动员在进行平衡能力的专项练习时,应重视视觉和前庭功能的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