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讨原有陈述性知识和溯因推理能力在学生科学假设形成中的作用,用单摆作为研究工具对49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学生不能利用已有陈述性知识提出相应的科学假设。即使用探究方式对学生进行单摆运动原理的教学,学生具备摆长影响单摆运动周期的陈述性知识,部分学生仍不能提出摆长影响单摆运动速度的科学假设。研究表明,科学假设的形成是陈述性知识和溯因推理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为培养学生的科学假设能力,教师应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的溯因推理技能。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学校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目前国外研究者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认识不同,采用的评价方法也不同.一种观点认为,科学探究能力是过程技能的集合,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主要采用纸笔测验的方式;另一种观点认为,科学探究能力是一种科学思维和科学推理能力,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多采用动手的探究任务,通过观察学生的探究过程和事后访谈来评定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证据评价能力.  相似文献   

3.
科学探究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科学探究能否落到实处并达到预期的效果,关键在于如何对它进行评价。研究证明,运用工作单能可靠有效地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很少有中学教师运用工作单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生物学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为了使工作单评价能够在中学生物学科学探究教育中被更多地使用,在对工作单及其类型进行介绍的基础上,结合“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实验,对三种工作单及评价标准的设计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建构生物学模型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引导学生在探究与实践的活动中,发展核心素养。设计真实情境下的任务驱动,组织学生进行有效探究与实践、交流与讨论,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培养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探究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学的教学离不开实验探究。《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明确提出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这就对高中生物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科学探究过程,注意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那么如何利用实验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本文是笔者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尝试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总结,供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6.
韦银凤 《中学生物学》2022,(12):55-57+61
以科学发现史为背景,深度挖掘可实施的实验、可开展的探究活动,进而创设系列教学情境,推动概念的生成,引领学生的深度学习。教学过程的实施借助实验探究、模型构建等,通过学生活动将细胞水平的微观变化可视化,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建构概念,发展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要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构建生物模型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科学思维创新能力。生物课程不仅是传授生物学的基本知识,更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自然现象、合作探究自然规律。而引导学生在生物学学习中构建生物模型正是建立在提升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物理学科的关键能力包括理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模型构建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高中物理学困生具有正常物理学习动机和一定的兴趣水平,但是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理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等五项能力明显低于其他人,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教育途径和策略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转化.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改革中,科学探究不仅作为重要的理念被强调,作为教学建议被提出,而且被列入了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之中。在现代教育文献中“科学探究”、“探究式教学”、“探究式学习”都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模仿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来主动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在学习内容上,不但包括事实、理论等陈述性知识,还包括科学过程和方法等程序性知识。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入,随着课程标准的实施,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能帮助我们构建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相适应的评价体系,科学准确地评价学生以及学生的学业质量水平,及时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中,以学生为本,科学地使用《评价标准》能大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热情,提高  相似文献   

11.
自然教学倡导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自行探究的教学方法。科学探究能够使学生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思想观念、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需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假设,收集信息,设计实验方案,分析信息,推理得出结论,验证假设。在这些探究过程中,学生还逐渐掌握诸如观察、分析、判断、推理、实验、设计、辩证等多种能力,养成科学的研究态度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探究性实验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进行探究性实验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同时使他们的思想水平、科学探究能力得到和谐而全面的提高。一、创设探究性实验情境,开拓探究思路1.生物探究实验有6个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  相似文献   

13.
高中生物学实验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内容和手段,通过以实验为载体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深化科学探究的意识,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巩固生物学知识、提高实验技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正>中考实验探究题是集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实验或计算)、观念性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试题,考查学生是否知道通过实验、观察、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是否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是否能用化学用语和化学专有名词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是否意识到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中考实验探究题作为中考压轴题,它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怎样的导向呢?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将实验探究引入生物课程的内容标准,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本文对如何在生物探究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能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将生物学问题与生活情境联系起来,引导学生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探究,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方法、提升能力。以“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为例,教师创设葱段“开花”的魔术情境引入新课,提出探究问题“葱段为什么会‘开花’?”,引导学生对问题作出假设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教师给学生提供黑藻和洋葱作为实验材料,引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探究植物细胞是否能够发生渗透吸水和失水及发生渗透吸水和失水的条件,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7.
赵建 《贵州教育》2014,(10):39-40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课程。生物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严谨的科学探究态度。在实验探究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不仅符合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内涵,还能在进一步增强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对个体生命体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建立在对现象的观察、对实验的分析总结基础上的探索性学科。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倡导注重让学生主体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强化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构建新知,体验成功。一、实验方法自主化,变演示实验为探究性实验新课程标准提倡通过科学探究来获取知识。科学探究是学生在物理课堂和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同时,学生在科  相似文献   

19.
目前论证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我国生物学教学中已有一定应用,但实践表明其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仍有一定难度,还需优化完善。以“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这一实验课为例,将优化后的ADI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实验教学,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和进行科学探究,在推理和论证等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论证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掌握科学探究技能,进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将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培养提升到一个新高度.近年的生物学高考中,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主要涉及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得出等维度,能够真实反映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所达到的水平.笔者结合生物学考试大纲“实验和探究能力”具体要求,总结出用变量分析法对实验设计题进行精准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