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9 毫秒
1.
于涛 《世界文化》2012,(7):23-25
在1931年12月底至1932年1月底,里维拉成为继法国著名画家亨利.马蒂斯之后第二个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个人主题画展的画家,而这也是他个人的第二次回顾展,当时参观人数已打破记录,反响强烈。由于壁画本身尺幅较大,无法移动,以及场地限制,在距展览开幕还有一个半月时,里维拉就被请到纽约,博物馆给他配备了工作室。在两个助手的帮助下,里维拉采用湿壁画技法,将颜料涂在经过处理的湿灰泥上,  相似文献   

2.
很多时候,人物传记片为我们展示了人间最为真实和美好的故事,它不需要虚构,不需要哗众取宠,也不需要过多的特技制作,却最能打动人心,甚至屡屡成为电影节颁奖台的座上宾。在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开幕典礼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故事:1925年,墨西哥城大街上发生了一场车祸。一辆小轿车与一辆有轨电车相撞,坐在小车里的18岁少女弗里达·卡洛遭遇了她人生的劫难,尽管死神没有夺走她年轻的生命,但却给她带来了永久的阴影。一根断裂的铁管刺穿了她的子宫,不仅导致其终身不育,并发的后遗症也从此缠绕上了这个不幸姑娘的身体。躺在枯燥乏味病…  相似文献   

3.
<正>那是十多年前的夏天,骄阳似火,2010上海世博会却依然盛况空前,人头攒动,与追捧热点的朋友志趣不同,我的脚步停驻在墨西哥国家馆前,沿着蛇形队伍缓缓等候进馆,只为去观赏弗里达·卡洛(Frida Kahlo,1907—1954)的作品《受伤的小鹿》(1946)。该画为人面鹿身的自画像,身上插着九支箭矢,鲜血在流淌着,小鹿却顽强地在林中奔走,粗大而干枯的树干,折断的树枝象征着衰败和死亡。  相似文献   

4.
杜义盛 《世界文化》2006,(12):18-20
今天,弗丽达·卡洛在墨西哥艺术中可能要算是个最耀眼的亮点,拉丁美洲20世纪最为重要的女性画家了。在女权主义运动中她几乎成为一个偶像。其个人经历十分动人,虽多遭不幸、终生致残,感情生活曲折,但能凭借自身坚强的意志、毅力与智慧,战胜了诸多恶运,包括精神与肉体上的痛苦,傲然挺立。在与病痛作斗争中创造出无数风格特异的油画作品,记录着自己痛苦而又不平凡的生活和坚定不移的政治信仰。卡洛的一生是丰富多彩的。她曾为自己国家1910年革命的胜利而欢呼,热情歌颂,甚至把自己的实际生日1907年更改为1910年,表示自己与革命同生。她创办过学…  相似文献   

5.
玛丽亚·布兰查德(1881-1932)是20世纪初西班牙前卫主义大师之一,她与毕加索、加加罗、里维拉、格里斯、里普希茨和洛特等艺术家生活在同一时代,并与其中几位大师有过合作、但是作为一位女性艺术家,布兰查德没有获得与其艺术成就相称的平等认同。在她逝世80周年之际,为纪念其卓越成就并唤醒后人重视,西班牙马德里苏菲亚王后国立艺术中心和Botin基金会于2012年10月16日至2013年2月25日共同举办了“玛丽亚·布兰查德回顾展”。  相似文献   

6.
凡·戴克──一颗永远闪烁的流星刘永涛编译英王查理一世有过几位宫廷画家,但受他宠信程度各有不同,凡·戴克(VanDyck)是其中最幸运的人。凡·戴克14岁时就显示出才华,20多岁成为职业画家,42岁离世。他的绘画生涯通常被形容为流星般的短暂,所独特的是...  相似文献   

7.
今年,2008年,陈锦芳先生年届72岁;在陈先生72岁的2008年,他完成760幅与第29届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有关的美丽绘画,即“2008·北京奥运系列”(下称“奥运系列”)。  相似文献   

8.
雄鹰与蝴蝶     
语丁 《世界文化》2009,(7):37-38
观看壁画大师里维拉的作品.恍如置身于南美的伊瓜苏大瀑布前,那斑斓的色彩,汹涌澎湃的气势,立刻让你觉得你与大手笔相逢了。你一定能想象出,数十米长的巨幅壁画.向我们展现的是20世纪40年代以前墨西哥民族历史的风云画卷.我们从中能看到西班牙殖民者的入侵.看到关法入侵,看到印第安人不屈的反抗,看到伊达尔戈神父发起的独立运动。  相似文献   

9.
1925年,正值诗人里尔克50岁的生日。里尔克昔日的好友,为托尔斯泰作品插图的画家列昂尼德·帕斯捷尔纳克向他发来了贺信。画家在信中介绍了自己的大儿子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并说他这位已经成为俄国知名诗人的儿子是里尔克“最热烈的崇拜者”。就这样,两位诗人开始相识,并互通了书信。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在信中激动地表达了对里尔克的崇拜。  相似文献   

10.
李约瑟与四川石室中学查有梁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去年逝世,享年95岁(1900·12·9-1995·3·24)。他是为东西方科学交流搭桥的一位传奇式的学者。他是使全世界真实认识中国科学技术成就的一位大师。他是为中国人民"雪中送炭"的真正...  相似文献   

11.
阿拉伯的医中之王伊本·西拿劳成伊本·西拿是伊斯兰世界最有名的医生和哲学家。欧洲人称之为阿维森纳。他生于中亚布哈拉附近的艾弗申,青年时代学习医学和哲学,因治愈萨曼王朝统治者的病,获准在王家图书馆阅览藏书。他21岁时父亲去世,此后,他漫游伊朗各地,为各地...  相似文献   

12.
奇缘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伊利市考诺伊西尔传媒公司。梅丽莎·米利一屁股坐在经理劳莉·辛普逊的樱桃木贴面办公桌前的椅子上。“我不知道带着孩子的人将来怎么能干这份工作,”这名25岁的广播电台商品推销代表说道。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1月21日,86岁高龄的西班牙资深电影表演艺术家费尔南多·费尔南-戈麦斯,终因不敌顽症,离开了人世。西班牙从此失去了一位近半个世纪以来万众瞩目的影坛巨人。  相似文献   

14.
文坛上的一对情侣加贝编译1930年,美国未来的女剧作家莉莲·海尔曼在好莱坞饭店里第一次见到达希尔·哈米特时,哈米特虽然才36岁,头发却已灰白,随着他的侦探小说《马耳他的猎鹰》的出版,他已成为美国享有盛誉的作家。此时,25岁的海尔曼已是有夫之妇,她的工...  相似文献   

15.
梁焕平 《寻根》2008,(4):120-121
维扬梁氏堂号云露堂,来自“青云得露,皓首研经”或“青云得露,皓首登科”一语。据宋·陈正敏《遁斋闲览》记载:梁颢,宋雍熙二年试,进士第一人,时年82岁。谢启云:“自首穷经,少伏生之八岁;青云得路,多太公之二年。”  相似文献   

16.
著名艺术大师李青萍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既有跃上巅峰的风光无限,也有跌入谷底的悲惨磨难,93岁的老人阅尽人间潮起潮落,云卷云舒,终于大彻大悟了。而她对于人生与艺术的深刻感悟,大多集中于《李青萍画集·自述》之中。正是从《李青萍画集·自述》中,我们可以更深地了解和理解李青萍的人生经历、艺术理想和高尚情怀。  相似文献   

17.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的作者,只有过一次极短暂的婚姻。那是在1854年的6月。当时她虽不过38岁,但却已经快走到生命的尽头。  相似文献   

18.
莫扎特在巴黎傅荣编译从莫扎特的《书文集》中可知,莫扎特曾两度去巴黎。第一次是在他7岁时,第二次是22岁时。1763年11月18日,莫扎特一家来到巴黎。他的父亲莱奥波德曾预先在圣·奥诺雷街的公证人勒努瓦尔先生处订了一套房间,但他们并没有在那里居住。因为...  相似文献   

19.
文昌信仰源流与文昌文化龙吟一、世俗传说的梓潼神东晋史学家常璩在其名著《华阳国志·汉中志》中说:梓潼县"有善板洞,一曰恶子,民岁上雷抒十枚,岁尽不复见,云霄取去。"今人刘琳在校注中引用《七曲山记》、《元丰九域志》、《封氏闻见记》和《玄中记》等的记载,证...  相似文献   

20.
语丁 《世界文化》2008,(11):42-43
玛格丽特·杜拉斯写过一篇散文,叫《小组尔多开出的列车》,很短,大约2000字不到。讲的是在1930年,她和母亲、两个哥哥回法国,回到法国,坐上波尔多开出的列车。那一年,杜拉斯16岁,和她的中国情人已经分手了。他们一家坐在三等车厢的一个包厢里,包厢里可以坐8个人,除了杜拉斯一家,还坐了两三个人,其中有一个年轻人,大约30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