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乐在集邮     
张宇 《集邮博览》2011,(1):13-13
提起集邮,还得从我上中学时说起。我的家在辽北的一个县城,同学们有不少是集邮爱好者,有时在下课的空隙,他们会跑到学校大门口,那里有两三个邮商摆地摊卖邮票,一次,我也跟着大家跑去凑热闹,在同学的“怂恿”下,本不集邮的我被精美的邮票所吸引,鬼使神差地选了几套邮票,回来时心想,就算不集邮,  相似文献   

2.
读了"我的集邮"栏目中王攀的文章"缘何集邮",使我了解了其喜爱集邮的原因和现状。王攀爱上集邮及目前的集邮状况与大多集邮爱好者差不多,"喜欢集邮,是因为方寸之美;热爱集邮,是因为乐在其中!"  相似文献   

3.
俋铭 《集邮博览》2014,(9):63-63
正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夕,甘肃白银市集邮协会举行了集邮进校园系列活动,从5月26日至29日,为期四天,分别在市内四所小学举办了邮展,展出邮协会员作品14部27框、学生的一页邮集8片。另外还给每所学校捐赠了图书,向同学们赠送了邮品,可以说是准备充分、规模空前。为纪念此次活动,市邮协在6月1日结合《大闹天宫》邮票首发,刻制纪念戳一枚。对于举办这样的活动,我个人非常支持,也积极参与。活动结束后,我也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我有一个侄女刚好就在其中一所小学就读,回来后我问她对这次"集邮  相似文献   

4.
梅杰 《集邮博览》2013,(2):22-24
在我小的时候,爸爸妈妈给我买过好多的电子玩具。在幼儿园放假时,他们把我放在"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的托管班里,在那儿,我最喜欢的就是参加"牛顿实验室"的活动。小学六年,我一直在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里"玩机器人",参加区级、市级乃至全国性的比赛也取得过不错的成绩。我老爸业余时间痴迷集邮,一有空就钻进他的书房里摆弄他的"方寸世界"。一次,他拿着一枚居里夫人的明信片问我:"儿子,你那么喜欢物理,这片上的人物你该认识吧?"我瞥了一眼,得  相似文献   

5.
校园集邮汇     
正福州举行中小学生"集邮伴我成长"校园集邮文化活动5月至7月,共青团福州市委、福州市教育局、福州市邮政管理局、福建省邮政公司福州市分公司、福州市集邮协会联合举办福州市中小学生"集邮伴我成长"为主题的校园集邮文化活动。此次活动围绕活动主题,以少先队、共青团的团队活动为平台,以集邮为载体,发挥集邮协会讲师团、集邮辅导员的作用,组织中小学开展集邮文化校园行和"我喜爱的_(集邮活动)"征文活动。(杨晓英)  相似文献   

6.
蔷薇蹦蹦 《新体育》2014,(1):102-103
8岁那年,老爸出差回来,给我带的礼物是一个中国队签名版足球。这份被我表弟羡慕嫉妒恨的礼物却没有得到我的宠爱,原因很简单,对于一个8岁的小女孩来讲,玩偶娃娃明显会更有吸引力。我不明白老爸为什么要送我一个足球,也不知道那些在足球上签名的叔叔们长得好不好看.于是理所当然的,它被我丢到了不起眼的角落。  相似文献   

7.
集邮,伴随邮票诞生而来,中国集邮已有160多年历史。而现代集邮则是近期的概念,本文试分析之。一、现代集邮理念现代集邮理念的核心是快乐集邮。快乐集邮观念在世界上只有20多年历史,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 逐渐深入广大集邮爱好者,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已经成为多数人的共识。"我集邮我快乐,我快乐我集邮""快乐就是无忧无虑,快乐集邮是一种心态,一种平常心"  相似文献   

8.
读编往来     
《集邮博览》2009,(3):4-4
《集邮博览》让我免上当我是《集邮博览》的忠实读者,多年来一直把这本杂志作为集邮的教科书,杂志介绍了很多集邮的知识,让我在集邮中如虎添翼,也让我少走了一些弯路,不久前我在成都古玩市场上,有几个人,看到我对邮票很感兴趣,便很神秘的从箱子里拿出集邮册翻开,指着一枚"梅兰芳"小型张,不停地  相似文献   

9.
担任集邮校本课程老师、上好集邮课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也正因为行之不易、苦中有乐,这份收获更值得珍惜。2004年9月,我在厦门市青少年集邮协会曾金国老师指导下,开始接触集邮这门全新的课程。在认识邮票、欣赏邮品的过程中,我被它博大的内容和精美的形式深深吸引了,这也使得我从一个对集邮知之不多的"门外汉"渐渐地变成  相似文献   

10.
1986年10月,全国集邮联"二大"在北京召开,我有幸参加当时的盛会。一天晚饭后,几位代表来到老集邮家,甘肃省集邮协会副会长杨世昌住处聊天,听杨老讲集邮"经"。杨老说:"我看上了集邮这个道,有  相似文献   

11.
新春伊始,2022年第1期《上海集邮》闪亮登场,新辟"年少邮为"栏目让人眼前一亮。要让集邮有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就必须充分重视青少年这支集邮队伍。郭润康生前积极宣传集邮。我十分赞成他的观点:"集邮从娃娃抓起,已成共识,但鼓励孩子集邮,首先要焕发孩子的兴趣……宣传集邮的意义和讲解集邮知识,使同学们树立集邮的信心。"  相似文献   

12.
正我是《集邮博览》三十余载的忠实读者,与她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集邮博览》伴随着我的集邮生涯;同时,我也是看着它诞生和不断发展的。从1981年正式发行的《北京集邮》,到更名的《集邮博览》。它见证了"文革"后中国集邮从复苏到高潮起伏的过程。我热爱她活泼、朝起蓬勃,充满青春活力;她勤奋、信息丰富、治学严谨;她面向读者,  相似文献   

13.
我在高校讲授集邮学课时,第一节课就要问学生:什么是集邮?绝大多数学生的回答都是"收集邮票"。我讲道:"集邮是收集、鉴赏、研究邮票以及与邮政有关的邮品的一项文化活动",但这一讲法是狭义的、初浅的,不是集邮的定义。作为一个数学教师,习惯性地要对所讲概念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但对于"集邮",办不到。这是因为:科学界公  相似文献   

14.
把邮票当老伴在我的眼里,周紫枫对于集邮的痴迷"痴"到了"家"。他9岁起开始集邮,徜徉于方寸世界,乐此不疲,终生不辍。周紫枫50多岁丧偶,我们曾劝他找一个老伴,他说:"邮票就是我的老伴,我要与邮票相依相伴过一辈子。"他履行了这一宣言的承诺,对集邮一往情深,老而弥笃。他生前并未在国家级以上邮展获过金奖,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对集邮的热爱。  相似文献   

15.
世人都说"集邮好","研究"二字别忘了。 寝废餐忘苦探索,豁然顿悟我乐了。 这是我为集邮而自撰的《好了歌》。回首自己集邮的漫漫长路,乐此不疲,无怨无悔;冷暖自知,甘苦自尝。若问"乐从何来"?答曰:快乐的源泉尽在集邮'研究'二字之中"。  相似文献   

16.
《上海集邮》2003,(4):8-8
本刊讯于3月5日至9日举办的2003年上海集邮节趣味集邮展览"我最喜爱的集邮展品"评选活动,共发出选票4500张,收回有效选票1233张,经统计,评出"我最喜爱的集邮展品"五部,分别是:  相似文献   

17.
《上海集邮》2015,(1):4
11月21日教育系统集邮协会主办的第三届上海市中小学生"我爱集邮"系列活动邮识竞赛现场决赛在科学会堂举行,杨浦区水丰路小学、黄浦区储能中学、浦东新区傅雷中学代表队分获前三名。11月27日"开放的中国,合作的世界"第三届上海市中小学生"我爱集邮"系列活动"邮票里  相似文献   

18.
集邮九问     
当我收到《集邮博览》采编部关于"集邮九问"的约稿时,大感意外,2009年在这一栏目作文章的都是集邮名家,而我只是一名"草根"集邮者,没有突出的成绩,与他们的距离实在很大,而且,可说的内容不多。但盛情难却,便从一  相似文献   

19.
2002年5月下旬,笔者收到集邮博览杂志社编辑的增刊《2001年集邮年刊》,这份年刊涵盖了原“集邮年鉴”的全部内容,集邮爱好者期盼10年之久的“中国集邮年鉴”又回来了。《中国集邮年鉴》从1987年开始编印到1993年共出版了  相似文献   

20.
《上海集邮》2012,(7):4
本刊讯6月11日下午,首届上海市中小学生"我爱集邮"系列活动在杨浦区凤城新村小学举行启动仪式。这是上海市教育系统集邮协会成立以来首次主办的大型中小学生集邮系列活动,由中共上海教育卫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