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邮文化作为专题文化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这是全世 界集邮人共同努力创造的结果。集邮文化同其它任何文化一样有着其固 有的形成和发展轨迹及规律性。探讨和界定形成集邮文化的标志,有利 于人们对集邮文化有着更进一步、更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也有利于人们 在传播集邮文化的过程中,为集邮文化的不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三、集邮研究之道1994年,《集邮》杂志从第1期开始,连载发表赵人龙的长篇文章《集邮研究之道》。这是一篇内容丰富,指导性很强的邮学专著,赵人龙为此做了精心的准备,编辑部更是隆重向读者推荐。在第1期专门发表了一篇颇有见地的编者按: “收集邮票的人多,做研究工作的人少,这已成为集邮界一个值得重视并且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许多同志集邮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仍停留在收藏、欣赏的阶段,要他动笔写点文章,则有心无力,难以下手。究其原因,一是他们对集邮研究在整个集邮过程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二是对研究方法和手段缺乏了  相似文献   

3.
曾力 《集邮博览》2010,(2):38-39
2007年,郑南初、任立忠、刘七星三位邮友,借"全国获奖邮集精品展"之机,相约欢聚洛阳。他们谈邮乐、谈绘画、谈创作、谈成败得失…但谈得最多的当然是集邮漫画。他们认为集邮漫画就是一种最能体现集邮快乐的方式。应该广泛宣传,让广大的集邮爱好者了解并喜爱这种新的集邮方式。就这样,他们统一了思想,提出"建立一个集邮漫画组织"。  相似文献   

4.
在上海市第十二届集邮活动日期间,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集邮协会组织了一次“我读《上海集邮》”交流会(见图),与会者发言踊跃。 上柴邮协自成立之日起,即把集邮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他们认为,集邮是一项高雅的文化活动,有益陶冶情操,决不是为了保值升值。因此,他们在开展集邮  相似文献   

5.
中国当前集邮凝聚力之现状集邮是一项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世界性文化活动,它的审美娱乐、知识传播、宣传教育和社会交往之四大社会功能,赋予了集邮事业以巨大的凝聚力能量,而巨大的凝聚力必然带来强大的生命力。可惜,我国集邮事业出现了严重危机,由于集邮队伍的连年萎缩,带来了集邮  相似文献   

6.
为祝贺全国集邮联“六大”和甘肃省邮协“六大”的 胜利召开,为大力宣传甘肃创建集邮文化品牌,本人特 精心绘制集邮漫画《陇上巡邮》图。 本图以甘肃集邮界著名邮人形象、特点、集邮特色 和他们在集邮文化方面的突出贡献;结合甘肃所独有  相似文献   

7.
彭先国 《上海集邮》2001,(11):45-45
看《上海集邮》今年第1期刊登的新光邮票会老照片及纪念文章,顿生对集邮老前辈的敬佩之情,因以记之。  相似文献   

8.
文献集邮研究会成立,我为其题写的贺词是:“读藏著研,大有可为。”因为,编著和收藏文献之目的,都是为了供人阅读和研究。那么,文献集邮专门研究些什么内容呢?这里指的是有别于其它集邮方式的研究内容。我想,可以是版本,可以是校勘,可以是存世考,可以是市场价……然而,开发集邮文献的宗旨是为了弘扬集邮文化,集邮文献的研究应当使现有的文献发挥更大的潜能,使待产的文献攀登更高的水平。拙编《上海集邮》将2005年第1期编成了一份“文献集邮”的小  相似文献   

9.
唐志敏 《集邮博览》2012,(3):3-M0002
贵刊2012年第2期重点报道了民间集邮组织一齐鲁集邮研究会,通过一组文章介绍了该会的缘起、理念和活动。齐鲁会的一框邮集全国邀请展、集邮文化节以及会员最佳贤内助评选等活动吸引了集邮者,特别是常务理事会述职会可敬可佩,开启民间集邮组织管理之先河。  相似文献   

10.
元甲 《集邮博览》2009,(7):64-65
《集邮博览》2008年第5期21页郑启五先生《一拉一推说集邮》一文写得很有趣,读来令人深思。集邮和钓鱼虽说不可同日而语,细细琢磨却有些许相通之处。二者均为文化活动,如果单纯说集邮好或者单纯强  相似文献   

11.
邮折的故事     
1983年5月27日,安徽省集邮协会召开成立大会,同时举办安徽省首届集邮展览。对于一般群众来说,他们不是大会代表,无缘参会,其实他们对这种大会也不热心,但对于集邮展览这种新型的文化活动热情很高,参观者十分踊跃,人头攒动,热闹非  相似文献   

12.
邮政是人类文明之结晶,也是集邮之基础。不少国家发行"卡通"邮递员邮票,以有趣的图案使孩子们从小了解邮政,进而吸引他们参与集邮活动。有关做法值得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戴定国 《上海集邮》2000,(10):30-32
我曾先后在1995年第2期和1997年第2期《上海集邮》的“美国航讯”专栏之14和26中介绍过美国的集邮人数和邮票市场等情况。本文引用笔者收集的大量统计数据,对90年代美国的集邮状况和邮票市场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我们正迎来互联网时代,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都无可避免地因之发生改变,其中也包括集邮。笔者2年前开始涉足互联网,深感网上信息量之大,传播速度之快的无穷魅力,交网友、网上购邮、与邮友在线交流、观看网上邮展、阅览网上邮文、用伊妹儿投集邮稿件……受益匪浅,又因特别钟情极限集邮,手中鼠标就常点向极限集邮网站或个人主页,  相似文献   

15.
此封是130×210mm的中式信封,由上海邮政管理局出纳股集邮组印制。封面左边有两个大黑体字“集邮”,表明这是集邮邮政公事封,黑体字上方印有“集邮之美点”:增进知识,发扬文化,高尚消遣,陶冶性情。”对集邮的好处作了很好的概括。  相似文献   

16.
集邮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是一种文化性质的活动。集邮本身也是一种文化,集邮同音乐、美术、文学等同属专业文化范畴。因此,开展集邮教学也就是从事一种文化教育。1986年,厦门大学在全国率先开设集邮选修课,使集邮文化进入校园。  相似文献   

17.
《集邮博览》杂志设有一个“文献”栏目,每期均介绍一些新近刚出版发行的集邮文献,其中既有正规出版物,亦有内部发行的。我要为之鼓掌喝彩。作为一家集邮刊物立足于为广大集邮者服务,一视同仁,不仅为推动集邮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更为每一位集邮作者提供了一个宣传推介自己的平台,值得各家集邮刊物与集邮组织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8.
杜德玉 《集邮博览》2008,(10):31-31
在培养和引导青少年集邮的问题上,笔者认为,以下几点是需要引起重视的:一.要让青少年知道集邮现在不少地方搞集邮进学校,举办邮展,开设讲座,无疑是个好办法,集邮是需要灌输的,要培养和引导青少年集邮,首先需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是集邮、怎样集邮、集邮有什么好处,在他们纯净的心灵里留下深刻的"集邮"印象。但  相似文献   

19.
拜读《集邮博览》总198期上《<新民晚报>“集邮”专版(编号)回顾》一文,我找出自己装订成册的五大册集邮版,细细浏览了这历时8年的378期,勾起我与《新民晚报》集邮版的许多往事,择其三录之。从头寻找1997年2月我应邀到宁波老市区邮友办公室晤谈,期间拿起一摞报纸信手翻阅,不意间翻到第6期《新民晚报》集邮版,顿觉眼前一亮,因当时还没有彩版的集邮报,而这张报却五彩缤纷。邮友见我全神贯注看报纸,便说你喜欢就拿去吧。这份报我看到过几期,可能已出了一  相似文献   

20.
常春 《集邮博览》2016,(4):78-82
《集邮博览》(原名《北京集邮》)自1982年创刊至今30多年来,共发行18期增刊。改版之前发行8期,复刊改版之后发行10期,除1992年发行的增刊未编号外,其他17期均占总期号。从内容上来看,包括集邮年刊、邮展活动、学术专题、集邮人物、地方集邮等,极具鲜明的主题和时代特点。一、1992增刊——《集邮纪实文学专辑》发行于1992年6月,没有总期号,黑白96页,规格与正刊相同。由集邮博览杂志社编辑出版,安徽安庆市报刊零售公司国内总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国外总发行。安徽省铜陵新华印刷厂印刷,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