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对偶趣话     
有这么一个幽默小故事:纪晓岚小时候在私塾念书。他养了一只麻雀,上学带着放在墙洞里。姓石的先生知道后,担心养鸟会妨碍他学习,就将麻雀打死,封住墙洞,并题上联于洞旁:“细羽家禽砖后死。”年幼的纪晓岚见此情景知道是老师所为,对麻雀被打死非常伤心,于是在上联旁边续题了下联:“粗毛野兽石先生。”先生见后非常气愤,举起戒尺便要打他。他申辩道:“学生是按先生所教属对,你为何打我?”先生细想,下联字面虽是骂我,但从别解来看,词性与上联对得倒也十分妥贴,无话可说,便慢慢地收回了戒尺。说到对对子,同学们肯定会联想到“对偶”、“对仗”和…  相似文献   

2.
回文对传说有一次乾隆皇帝出巡,和大臣纪晓岚来到大佛寺旁的一家酒楼。乾隆举目一望,酒楼匾牌上书“天然居”三个大字,于是随口吟出一个上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这上联的后半部分,即是把前半部分几个字倒过来,要对出类似的回文下联,颇有难度。不过纪晓岚看了一眼近在咫尺的大佛寺,还是马上就吟出了下联:“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在纪晓岚对的下联中,有两个“过”字,它们的意思相同吗?你能不能分别解释一下?  相似文献   

3.
有一对夫妻,兴趣广泛,空闲时常常吟诗作对。丈夫嗜烟如命。妻子见屡劝不止,便想出一上联:“张口闭眼,吞云吐雾,谁家男人像你这烧火先生?”丈夫听后,认为妻子在教训他,也不甘示弱,随即对出下联:“拨舌弄嘴,说风道雨,哪个女子似我那泼水夫人?”见丈夫仍执迷不悟,妻子又作副  相似文献   

4.
纪晓岚猜谜     
纪晓岚小时候就很聪明,但也非常淘气。有一天,他玩累了,口干舌燥,便偷偷地在果园里摘了两个桃子解渴,恰巧被果园的主人看见了。主人知道纪晓岚才华出众,想考考他,于是对他说:“你偷我的桃子,本该受罚,念你年幼,若能猜中我出的字谜,我便不罚你。”纪晓岚连忙点点头。  相似文献   

5.
电视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在全国各大电视台播出后,人们深深地为纪晓岚的文彩和智慧所折服。而关于纪晓岚对联的故事,笔记、野史中多有记载,在民间也流传颇广。有一年冬天,纪晓岚跟随乾隆南巡至白龙寺,适逢寺僧鸣钟。庄严古刹,钟声悠然,乾隆诗兴大发,挥笔写下“白龙寺内撞金钟”七个大字。纪晓岚见之,知是乾隆有意考他,便从容挥笔对出下联:“黄鹤楼中吹玉笛”。乾隆当即拍手称赞:“佳对!”纪晓岚熟读诗书,记忆力很强,其师曾以杜甫《兵车行》中一句“新鬼烦冤旧鬼哭”出联考他,他巧妙地运用李商隐《马嵬》中句“他生未卜此生休”…  相似文献   

6.
【考查方式】一、按照要求,写出对联1.直接写出对联。例: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上联:①忆苦思甜《榆钱饭》下联:上联:②一片丹心育桃李下联:(2002年泉州市中考题)此题要求学生运用对偶的知识,即上下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的特点对出下联。参考答案:①悲老发愤《秋浦歌》②满腔热血写春秋。2.根据下联,补全上联。例:有人曾见过一副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运合写悼念鲁迅的挽联,但由于其记忆模糊,上联有两字缺漏。请根据下联补全上联内容。上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  相似文献   

7.
学习宋代大词人柳永的代表作《雨霖铃》,恰逢有吉林长春的教师听课,我顺势导入:“今天教室里来了几位北国长春的客人,北国风光与江南截然不同,著名画家徐悲鸿曾拟了一幅非常有名的对联概括了两地的风景,下联是:杏花春雨江南,描述的是柔美婉丽的江南风景,同学们知道上联吗?”一学生回答说:“铁马秋风塞北。”我肯定了他并指出:“是铁马...  相似文献   

8.
苏小妹洞房难新郎的故事流传很广,这个新郎就是秦观,字少游。说的是:苏小妹出上联,新郎对不出下联不许进洞房。她的上联是“双手推出窗前月(一作:闭门推出窗前月)”,这个上联紧切眼前景,自然、工巧而又浪漫,且意境明快;新郎秦少游仓促之间对不出下联,急得抓耳挠腮,这时苏轼从暗处往水池中投出一石,秦少游见水池中的景象,立刻对出“一石击破水中天(一作:投石击破水中天)”,这才得以进洞房。  相似文献   

9.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遇到这样一件事:他的学生无故打死一只麻雀,为了教育这个学生,他便令这学生找到一个雀巢,里面正有几只雏雀嗷嗷待哺。苏霍姆林斯基不无忧伤地说:“它们失去了妈妈,现在谁也没法搞活它们了。”这情境使这个学生非常懊悔。20年后,这位学生找到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当时严厉地批评我,那么,这么多年来,我就不会因此而自己惩罚自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杰出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样教育学生:有一次,他看见他的一位生打死了一只麻雀,便领着这个学生到一个雀巢,里面有几只雏雀正嗷嗷哺。苏霍姆林斯基仿佛是自言自语地“它们失去了妈妈,现在谁也没有办法活它们了。”此情此景,使这位小肇事羞愧难当,深深地低下了头。这位学生年后对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当年你厉地惩罚我,那么这么多年来我就不因此而自己惩罚自己了。而现在我总得自从打了那一弹弓后,世界上小鸟啁啾声都变得少了似的……”苏霍姆林斯基这种教育方法的高之处,就在于他巧妙地利用了学生的“内疚感”。内疚感是个体…  相似文献   

11.
乾隆皇帝75岁生日时,摆“千叟宴”邀集千名古稀老人一同欢庆,其中最老的寿星已141岁.为此,乾隆在席上吟出一个上联,要大家对下联:乾隆皇帝75岁生日时,摆“千叟宴”邀集千名古稀老人一同欢庆,其中最老的寿星已141岁.为此,乾隆在席上吟出一个上联,要大家对下联: 花甲重开,外加七三岁月当时,以机敏著称的大臣纪晓岚也出席作陪.他略加思索就对了出来: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这是一副数学联. 上联:“花甲”是60岁.“花甲重开”就是2个花甲。即120岁,七三岁月就是21岁,加起来正好是141岁.下联:“古稀”是7O岁,“古稀双庆”就是2个古稀,即140岁,再多一个春秋是141岁.  相似文献   

12.
纪晓岚祝寿     
纪晓岚是清朝人。他学识渊博,文思敏捷,爱开玩笑。有一次,朝中的一个大官的母亲做寿,纪晓岚同他的朋友一起去祝贺。大官和他的亲朋好友一见纪晓岚,便喜出望外,执意要纪晓岚题诗。纪晓岚稍微沉吟一下,便答应了。不料,他张口就说了一句:“这个婆娘不是人!”大家一听,大为惊讶:今天是祝寿的日子,怎么开口骂人了?纪晓岚不慌不忙地接了下句:“九天仙女下凡尘。”哦,原来纪晓岚尊奉老太太为“九天仙女”,怪不得“不是人”了。这时,大家才转惊为喜了。于是,纪晓岚又吟出了第三句:“儿孙个个皆成贼。”自然,大官和他的亲朋好友…  相似文献   

13.
《高中数理化》2007,(2):20-20
乾隆皇帝75岁生日时,摆“千叟宴”邀集千名古稀老人一同欢庆,其中最老的寿星已141岁.为此,乾隆在席上吟出一个上联,要大家对下联:乾隆皇帝75岁生日时,摆“千叟宴”邀集千名古稀老人一同欢庆,其中最老的寿星已141岁.为此,乾隆在席上吟出一个上联,要大家对下联: 花甲重开,外加七三岁月当时,以机敏著称的大臣纪晓岚也出席作陪.他略加思索就对了出来: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这是一副数学联. 上联:“花甲”是60岁.“花甲重开”就是2个花甲。即120岁,七三岁月就是21岁,加起来正好是141岁.下联:“古稀”是7O岁,“古稀双庆”就是2个古稀,即140岁,再多一个春秋是141岁.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批评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遇到这样一件事:他的学生无故打死一只麻雀,为了教育这个学生,他便令这学生找到一个雀巢,里面正有几只雏雀嗷嗷待哺,苏霍姆林斯基不无忧伤地说:“它们失去了妈妈,现在谁也没法搞活它们了。”这情境使这个学生非常懊悔。20年后,这位学生找到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当时严厉地批评我,  相似文献   

15.
1、春风化雨浇百花。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碰到过这么一件事:他看见他的学生打死了一只麻雀,他便领着学生到树林中找到一个雀巢,里面有几只雏雀嗷嗷待哺。他自言自语地说:“它们失去了妈蚂,现在谁也没办法救活它们了。”这情景,使这个学生非常懊丧。二十多年后,这个学生找到老师说:  相似文献   

16.
悦读文摘     
巧对纪晓岚曾任清朝礼部尚书。在他去福建督学途中,一次渡江,接到一张从后面超前的船上递来的纸条,请他对个对联。那上联是:“两舟并行,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既要语意双关,又要与两位古人的姓名谐音,还要一文一武:“橹不如帆”暗含“文不如武”。一向文思敏捷的纪晓岚,一时却被难住。他一路闷闷不乐,总为此事苦恼。他到福建后,主持院试大典,听到奏乐之声,忽然灵机一动,马上对出了久思不得的下联。这下联是:“双管齐奏,笛清(狄青)怎比箫和(萧何)?”含义是反驳上联,暗含“武不如文”,十分恰当,可谓巧对。(小林辑) …  相似文献   

17.
明末清初,大文学家金圣叹有一天到金山寺游玩,下榻在金山寺的客房。晚上,金山寺长老寺宇和尚来访,两人互出楹联消遣,你出上联,我对下联,越谈越投机,不觉已经到了半夜,金圣叹感到困乏,就问寺宇长老,现在是什么时辰了,此时轮到寺宇长老出上联,寺宇长老开玩笑地说:“这是我出上联的时候,仁兄若是不能对出下联,不准睡觉啊!”金圣叹道:“当然,请长老赐教!”寺宇和尚看看时间不早,随口说:“半夜三更半。”谁知,金圣叹果然一时对不上来,当晚,他老是在那里沉吟,一夜都没有睡觉,寺宇长老见他如此认真,感到非常不好意思,劝说他:“你不要如此认真,我只…  相似文献   

18.
对联是中国文化里独树一帜的艺术之花,数字联则是这其中的一株奇葩,它构思精巧,用字奇特,内涵深邃,别有情趣.请看:1.明代学者章懋少年时读书不爱吟诵,只好默念,先生叫学生齐声朗读时,总听不到他的声音.先生见他这样不“听话”,很是“生气”,就出一上联,罚他对下联.先生出的上联是:  相似文献   

19.
批评的艺术     
一位教育家曾经历过这样一件事:一名学生无故打死一只麻雀。为了教育这个学生,他便领着这个学生找到一个雀巢,里面有几只雏雀正嗷嗷待哺,于是他忧伤地说:“他们失去了妈妈,现在谁也没法救活他们了。”这情境使这个学生非常懊悔,流下了泪水。  相似文献   

20.
杜纯  周俊彦 《初中生》2002,(16):21-23
当时,和得宠于乾隆皇帝,十分张狂。有一次,和和纪晓岚等大臣随乾隆乘船出行,来到纪晓岚老家献县不远的地方。这里两岸河堤较松软,被水浪冲出许多小穴窝,当地人以为那是乌龟王八寄居的地方,称之为“王八窝”。乾隆觉得奇怪,便问纪晓岚这些穴窝是什么。和在一旁答道:“圣上,这里是纪学士的老家呀!”纪晓岚当然知道这是和在戏弄自己,把这些“王八窝”说成是他的老家,自己岂不成了王八!纪晓岗不动声色地说:“禀万岁,这些穴窝密集的地方,便是河深的地方。”“何以见得?”乾隆问道。“这段河水暗绿,波大浪多,形成许多浪窝,这自然是河深的地方。”乾隆听了纪晓岚的解释,连连点头。“河深”与“和”二字同音,纪晓岚巧妙地回敬了他。看到皇上点头称许,吃了哑巴亏的和也不敢再说什么,只好看着纪晓岚苦笑。后来,纪晓岚因为得罪和,被他罗织罪名而发配到新疆。这天,一些好友来为纪晓岚送行,和也不请自到。席间,和竟不顾纪晓岚的感受,提议行酒令。见别人都不言语,他自己先吟起来:有水为清,无水也为青。去水添心便为情。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你情看我情。纪晓岚一听,这明明是对自己的挖苦、奚落呀。见和得寸进尺,他终于忍不住了,便对和说:“既蒙和大人见爱,我只好献丑了。”他仰头吟道:有水为溪,无水也为奚。去水添鸟便为鸡(鸡的繁体字是鸡)……说到这里,纪晓岚故意停下来,皱着眉头像是在思索。过了一会,他说:“实在想不出高明的句子,姑且凑合两句吧!”随后接着吟道:野兽得势皆似虎,落魄凤凰不如鸡。“哈哈哈……”众人都忍不住大笑起来。和知道纪晓岚是在骂自己,却又不好发作,尴尬地笑起来……三年后,乾隆想编篡《四库全书》,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总篡人,在大学士刘统勋的举荐下,纪晓岚被赦免还京,从此开始总篡《四库全书》的浩大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