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
图书市场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畅销书促成的。畅销书好比是出版产业的加速器,推动着出版业的发展。近年来,在整个图书市场的大盘走势处于低迷的状态下,一些出版社推出的畅销书,却以扶摇直上的强劲势头,创造了可观的市场业绩,拉动了出版产业的中游和下游产业,延伸了图书产业链,激活了图书市场。不少出版社单本的畅销书所实现的数百万和数千万的利润和码洋,创造出可观的出版产业增加值,并在做大图书市场蛋糕,激活了整个出版产业的同时,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显示了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强劲走势。畅销书在出版社的出书…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书业已经逐步进入畅销书经济时代,其基本标志是畅销书在出版社的出书品种中所占的比重虽然不大,一般在20%左右,但产生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却要占到80%左右,而且有着较大的市场覆盖面,畅销书在以可观的市场回报不断刷新出版记录、激活图书市场、拉动出版产业的同时,还在向相关产业的延伸中,形成了多点支撑的可持续发展产业链,而且这  相似文献   

3.
周百义 《中国编辑》2005,(6):26-28,31
畅销书在中国大陆图书市场的现状 中国出版业畅销书的出现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这时,中国出版业已经从10年前简单的增加图书品种、市场扩容发展到全面的市场竞争。竞争的结果是,单本图书销量锐减,库存增加,但与之相对应的是图书市场的相对饱和、读者阅读倾向个性化的趋势。于是.面对现实,出版社由过去的重编辑向重发行过渡,市场营销开始进入中国的出版业。随着目标市场的不断细分,出版社有目的地、深度开发适合一定读者群的畅销书就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4.
畅销书排行榜作为读者及其审美心理的缩影,是出版社策划组稿的参考依据,以接受美学理论为支撑,出版社要面向读者,留意读者阅读心理以及审美接受水平,细分读者市场。出版社在宣传营销时,更应将接受理论贯穿出版始终,开展全方位营销。畅销书是图书出版与读者消费的风向标,不仅遵循流行文化的发展规律,贴近当下生活现实,也满足了大众读者的阅读需求。分析畅销书排行榜,可把握时代风貌和读者群审  相似文献   

5.
畅销书,是图书市场的宠儿,更是每个图书编辑的追求.作为医学专业图书策划编辑,虽然不可能策划出首印好几万册,短时间内销售上10万甚至上百万册的专业图书(毕竟医学专业图书市场是一个小众市场,这一特性就决定了在这个市场中不可能出现超级畅销书),但是如果我们能更多地借鉴图书市场中一些超级畅销书的运作理念和手法,做好专业图书策划中的一些细节工作,一定能提升专业图书销量,从而获取高利润.除了在图书具体内容把握上需要更加贴近市场,贴近读者需求,还要从选题策划之初就树立市场化的观念.  相似文献   

6.
中国书业已经和正在进入畅销书时代,畅销书对书业的拉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图书市场的增量上,畅销书投放市场的品种、发行量及形成的市场占有率,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图书市场的规模和空间,对图书市场的扩容起到了强力拉动作用。北京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对全国图书市场的监测表明,1999年以来,全国图书零售市场的增长率大大超过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2000年的增长率为23.53%,2001年为18.31%,当年的图书零售销售额达160亿元。  相似文献   

7.
畅销书营销的十八般武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市场的大盘走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畅销书促成的.有关调查表明,中国的图书业已经和正在进入畅销书时代,畅销书好比是出版产业的领跑者和加速器,促进了出版产业的优化升级,推动、拉动着出版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畅销书是市场的产物,畅销书在直面市场中,通过差异化等策略寻求产业"突围",加快了出版竞争的市场化、产业化进程,丰富了市场博弈的内涵,促进了出版社营销策划水平的"版本升级",提升了出版营销品质,提高了出版产业的成熟度和集中度,加快了出版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相似文献   

8.
图书市场细分又称图书市场区隔、图书市场分割、图书市场分片等,是美国著名市场学家温得尔·史密斯提出的一个概念。他指出,图书市场上的读者具有不同的欲望和需求,寻求着不同的利益,图书市场细分就是从读者需求出发,把具有不同需求和欲望的读者进行分类,以便使书业企业选择其中一类或几类作为目标市场的过程,或者说就是辨别具有不同需求和欲望的读者群并按照求大同存小异的方法加以分类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图书市场发行量在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册的畅销书中,绝大部分都是针对读者的体验性需求,在图书与市场形成的良性互动中有效地"制造"出新的市场,拓展了市场空间,拉动图书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黄宇  杨金妹 《出版广角》2013,(Z1):61-63
细化图书市场的意义在于:一方面读者需求的多元化、复杂性,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出版社发现市场机会,满足读者需求;另一方面有利于出版社集中人力、财力投入目标市场,保证图书适销对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提高竞争力。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对作为精神产品的图书要求也越高,图书市场也因此更加细化。所谓图书市场的细分,是出版单位根据读者不同的需要,把市场划分为不同兴趣和需求的读者群体,并从中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细化图书市场的意义在于:一方面读者需求的多元化、复杂性,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出版  相似文献   

11.
谭璐 《出版参考》2005,(6X):23-23
近年来图书市场发行量在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册的畅销书中,绝大部分都是针对读者的体验性需求,在图书与市场形成的良性互动中有效地“制造”出新的市场,拓展了市场空间,拉动图书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图书市场整体低迷的状态下,少儿图书市场是为数不多的增长点,尤其是少儿英语培训教材市场,发展迅猛.据估算,我国少儿英语教育市场规模已达到每年上百亿元,并以年均20%-30%的速度扩张,直接拉动了相关英语培训教材的需求.因此,分析少儿英语培训教材市场,做好市场营销工作,对于深挖出版社的潜力,提升出版社的整体营销能力十分重要,与此同时还能整合出版产业与教育产业,进一步拓展出版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畅销书市场效应营造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的书业已经和正在进入畅销书时代,畅销书的品质和市场占有率,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图书出版的规模和效益.畅销书好比是出版产业的领跑者和加速器,推动着出版业的发展.近年来,虽然整个出版界的"大盘"走势比较低迷,但一些畅销书的"个股"发展势头良好.不少出版社以双效俱佳的畅销书为一般图书的选题策划突破口,单本的畅销书所实现的数百万元和数千万元的利润和码洋,创造出可观的出版产业增加值,并在做大图书市场蛋糕,激活整个出版产业的同时,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显示了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强劲走势.  相似文献   

14.
汽车,正以惊人的速度驶入我们这个时代。一个汽车消费的时代已经到来,与此同时,汽车图书出版物的读者群会迅速扩大,汽车图书市场大有潜力。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汽车图书已经成为科技图书出版的几大热点之一,一直保持着较大的出版数量,图书市场零售也有较高的码洋。但现有的汽车图书忽视了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没有紧跟时代的脚步,无法满足不断扩大、变化的读者群。在21世纪的今天,汽车图书编辑应培养灵敏的市场嗅觉和果断快速的操作能力,打破旧有模式,抓住读者需求,进行创新策划。策划之一:深入市场市场需求是出版社制定选题计划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5.
拥有12亿人口的大陆图书市场,畅销书的发行量即使达到100万册,也未必能令市场饱和。但一年下来,能做到百万以上的畅销书实在是凤毛麟角,原因之一就是营销行为粗放,没有真正做到市场细分和读者细分。  相似文献   

16.
畅销书运作情况如何,是出版商运营机制成熟与否的标志。事实上,许多人都赞成“畅销书的操作没有一定的模式”这一观点.毕竟畅销书的读者群是庞大的,众口难调,要在这里找出畅销规律不是件简单的事。 但是,从美国畅销书市场来看,很多新书在刚刚策划上市时,就已经备受读者关注,并注定其畅销的命运。与其说新书的畅销是一种偶然,倒不如说是成熟市场运作规律下的一种必然,因此,在出版业竞争日趋激烈,图书市场持续低迷,三、五万的销量也勉强可以算得上是“畅销书”的今天,探讨我国畅销书的运作规律越发显得重要。探索形成适合中国图书市场实际情况的富有特色的畅销书运作机制也成为当前我国图书市场最大的营销亮点。 成熟的畅销书运作规律不再仅仅是稿酬和宣传等表层因素在起作用,可以说它是一项综合的工程,缺少哪一个环节都会对这一工程的顺利完工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浅谈畅销书的策划与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畅销书的发展及现状根据北京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对全国百家零售书店的销量统计数据分析,目前占中国图书品种6.7%的畅销书,创造了图书市场68.9%的利润。畅销书的影响及市场地位由此可见一斑。从图书品种构成链看,畅销书是图书整体构成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图书虽然具有某种文化特性和意识形态属性,从整个行业看,市场也的确需要一些读者范围比较小的专业性、学术性以及公益性的图书,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畅销书,就没有图书生产完整的产业链条。我国的图书市场化进程起步较晚,所以畅销书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的出版业将迎来一个营销时代,图书的品牌将越来越受重视,图书市场的竞争也将空前激烈。在图书越来越强调市场与读者观念的时候,我国的一些出版社开始探索自己富有特色的“畅销书营销机制”,2000年全国书市上40多位名人、多达120余场的签名售书和讲座活动,反映出版社越来越重视图书的营销运作,特别是畅销书的营销。 国外畅销书动辄几百万销量让国内出版同行望“洋”兴叹,而2000年全国书市狂热签名售书场面说明中国缺的不是读者而是畅销书,或是先进的畅销书营销运作。面对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国外出版业挑战,提高我国畅销书营销运作水平应摆上日程。  相似文献   

19.
一剑 《出版经济》2003,(8):41-42
"我们社每三个月要推出一部畅销书,我们一直在畅销书策划上苦下功夫……"一位出版社总编曾饱含激情地为笔者描绘过社里的出版规划.这里姑且不论一味追求出版畅销书的做法恰当与否,单就近年来我国图书市场来看,由于不少出版社不懈的努力,一大批畅销书纷墨登场,在销售排行榜上各领一时风骚,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书市的整体繁荣.  相似文献   

20.
科技畅销书往往是科技出版社的品牌图书 ,通过再版 ,其印数大、读者面广、影响时间长的特点更为显著 ,对于形成和突出出版社的出版风格具有重要的作用。图书的社会效益必须通过读者阅读后才能在社会上实现。科技畅销书通过再版 ,可以使图书的发行数量不断增加 ,读者群不断扩大 ,从而使图书的社会效益得到提高。另一方面 ,再版图书与初版图书相比 ,生产成本相对减少 ,而再版畅销书因为印数较大 ,生产成本相对更低 ,所以其经济效益更好。因此 ,科技畅销书通过再版有利于提高出版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科技畅销书再版的必要性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