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古凉州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是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融汇、传播与辐射之地。凉州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以凉州为中心的五凉政权、五凉文化在这里沉淀。对凉州及“五凉”史料的解读能使学生深入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以乡土史料的可观可感可知可触历史提升其对史料的认知能力,进而达到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五凉文化、西夏文化、佛教文化和民间地域文化等多元文化在凉州的并存与交融,孕育出具有独特底蕴的以城堡结社练拳、满营枪棍摔跤和功力训练为基础,兼容外来武艺的凉州武术集合体。它门类繁多、谱系丰富、技术朴实,独具一格,成为西域传统武术的一个重要派系。  相似文献   

3.
《河西学院学报》2017,(3):61-65
魏晋南北朝时期,从永宁初年(公元301年)张轨出任凉州刺史主持凉州事务开始,至元嘉十六年(公元439年)北魏拓跋焘占领姑臧,共计有138年的历史。由于该时期河西地区先后建立五个称"凉"的政权,故称其为五凉。五凉时期河西地区曾发生大规模多形式的移民活动,这些移民活动的类型规模,都直接间接的影响到河西地区区域性历史的演进与变迁,是推动河西地区成为"民族走廊"的动力性元素。  相似文献   

4.
五凉文化渊源探微梁新民五凉文化(亦称河西文化、凉州文化、河西学等),是研究河西史乃至中国通史的一个重要课题。但由于资料缺乏,学术领域涉足者较少,突破性的研究成果不算太多。可喜的是,近年来,赵以武同志“博采前代典籍,吸取今人研究成果,参以自己多年研究心...  相似文献   

5.
杜甫世系研究表明,西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学者杜预,为杜甫第十一世先祖。本文结合嘉庆本《永昌县志》考证认为,杜预四子杜耽及其子孙,在西晋永嘉初年,曾流寓甘肃永昌,前后历时近70年。前秦苻坚克凉州之后,杜氏子孙重新回到祖籍关中地区。杜甫先祖流寓永昌的历史,是前凉时期中原流民避难河西的鲜活个案,对五凉文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西晋末年,张轨出任凉州地方长官。为了控制凉州达到割据目的。张轨首先运用“以王命凉州”策略,以此得西晋皇室的支持。同时,他大力笼络凉州地方大族,以使他们拥护自己。张轨在凉州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安置流民,同样也获得凉州百姓的支持与拥护。凉州已经成为张轨及其后世子孙的天下,形成为一个割据政权。张轨是十六国时期前凉政权的开创。  相似文献   

7.
"五凉文化"指发端或保存于五凉时期的河西地区,并经由北魏重新引入中原地区,至隋唐得以振兴的中国传统文化。前凉张轨以后,河西社会环境比较安定,大批侨寓的中原学者和本土士人传习学业。特殊的地理环境与智力环境为五凉政权提供了文教振兴和学术昌明的条件。五凉特有的地理环境,大批学者的辛勤耕耘,使河西在经学、史学、文学、佛学、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五凉文化兼容并蓄、承前启后,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西凉建初四年(408)秀才对策文》记载的马骘与《辛祥墓志》《辛穆墓志》中辛绍先妻父马骘为同一人。其于408年参加西凉秀才策问,举主为凉州府。酒泉马氏在当地较有势力,西晋时期已自称"酒泉马氏";前凉时期涌现了三位马姓酒泉太守;西凉时期,酒泉马氏与敦煌、西平大族同为五凉秀孝,并与陇西辛氏联姻,可谓已跻身河西大族之列。  相似文献   

9.
产生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五凉文学,是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晶,它以独有的地域风貌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填补了这一时期文人创作的空白,为十六国文学注入新的因素,并促成了这一时期文学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研究五凉文学,不仅对进一步认识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民族融合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和文化的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产生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五凉文学,是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晶,它以独有的地域风貌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填补了这一时期文人创作的空白,为十六国文学注入新的因素,并促成了这一时期文学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研究五凉文学,不仅对进一步认识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民族融合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和文化的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的一条重要渠道即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而作为丝路咽喉孔道的河西走廊,在佛教传播上无疑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所谓五凉佛教,即十六国时期的河西地区佛教。东晋十六国时期是中国佛教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五凉割据政权统治下的河西地区,由于经济、政治、地理、民族诸因素,一方面保存了汉魏以来的传统文化,另一力面又积极接受了外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区域。探索这个特殊文化区域内的佛教,应该说是五凉史研究中的又一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河西学院学报》2016,(6):37-41
临松薤谷是河西文化的渊薮之一。这里古代曾发生过"柳谷石瑞"、"临松石字"、"天马蹄迹"的传奇故事,这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在河西走廊留下的印迹,体现了河西走廊源远流长的"天马"文化信仰。五凉时期的大儒郭瑀和刘昞隐于临松薤谷的故事,是儒学道学在河西发展的见证,彰显了五凉时期河西文化的兴盛。  相似文献   

13.
西晋末年,司马氏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益激化,终于酿成了“八王之乱”,同室操戈,连年征战,使社会经济凋敝,国力衰竭。永嘉之乱后,晋室流离江左,匈奴、羯、鲜卑、氐、羌等少数族贵族,拥兵入据中原,割据称王,北中国进入了连年混战的十六国时期。十六国中,在今甘肃河西立国的五凉政权,自西晋惠帝永宁元年(301)张轨为凉州刺史起,迄北魏太武帝太延五年(439)北魏灭北凉,相继统治河西近140年。五凉政权虽僻处一隅,国运短祚,但对河西文化的繁荣和史学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五凉史学,上承汉魏西晋史学发展之余绪,下启北朝史学之兴盛,史家众多,史著颇丰。但在封建正统史家心目中,五凉政权被视为私署,其史学亦备受冷落。从南朝梁阮孝绪《七录》开始,至新、旧《唐志》、《崇文总目》均以“伪史”目之,《隋书·经籍志》更以“霸史”次第五凉史籍。对此,唐刘知几曾说:“及隋氏受命,海内为家,国靡爱憎,人无彼(?)。而世有撰《隋书·经籍志》者,流别群书,还(?)阮  相似文献   

14.
封立 《甘肃教育》2013,(1):95-96
西晋末年,中原战乱,整个北方群雄割据,乱象丛生,上演了一出"你方唱罢我登台"的历史闹剧,河西地区(包括今青海河湟一带)也先后出现了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五个政权。五凉政权控制下的河西地区"百余年间纷争扰攘固所不免",但较之战乱频仍、经济凋敝、文化衰废的中原,经济相对丰饶,秩序相对安定,因而成为"中州人士避难之地、流民移徙之区"。"天下丧乱,凉州独全"的局面使得中原大量学者名流度陇而西,源远流长的中原学术也一起西移。而五凉政权中的一些杰出统治者如张轨、李暠、沮渠蒙逊等,都熟读儒经,通晓文墨,  相似文献   

15.
凉州文化中的美育资源可分为名胜古迹、非遗文化、文学艺术与边塞诗、民间文化、建筑文化五部分。开发利用凉州文化资源的价值在于,能够促进学生道德思想和行为良好发展、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个性。  相似文献   

16.
著姓,或曰右姓、大姓,是汉魏封建社会中一个特殊阶层。北朝时按分布与地望分列出郡姓、吴姓、虏姓三大体系。其间,似未包括名扬天下的另一个著姓群,即河西著姓群。河西著姓又被称为“西土著姓”。其主体是凉州域内的高门世族,汉、魏、晋、凉时期,这样的家族略见于史传者不下十数个,在长达二、三百年的时间内,这个社会群曾有过令人瞩目的历史活动。特别是在“五凉”时期,因着特定历史条件所提供的机遇,其社会能量  相似文献   

17.
魏睿骜 《家教指南》2023,(1):121-130
张淮深于咸通十二年(871)发动了针对嗢末的战争,并再次成功收复了凉州。“五稔三迁”是指张淮深咸通七年至十二年(866—871),由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升任沙州刺史充归义军兵马留后,继而进称户部尚书的过程。唐王朝于咸通十二年停置凉州节度,新设河西都防御,阴季丰是张淮深再收凉州后的首任河西都防御使。乾符三年前,唐王朝将河西都防御的辖区由六州调整为凉、甘、肃三州。继阴季丰之后任河西都防御使的还有郑尚书、翁郜、郑从嗣和冯继文等人。  相似文献   

18.
毛晓蕾 《教学随笔》2016,(9):151-152
凉州贤孝有着极为深厚的历史积淀与独具地域乡情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当下凉州贤孝文化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面临着经济转型时期民俗文化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民间与政府齐心努力,凉州贤孝才可重焕昔日辉煌。  相似文献   

19.
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先后建立了前凉(301—376年)、后凉(386—403年)、南凉(397—414年)、西凉(400—421年)、北凉(397—439年)等五个割据政权,史称“五凉”。其时,中原动荡,文事荒落,秦汉以来中原发达的学术文化遭到极大的摧残,“既而中州板荡,或戎狄交侵,僭伪相属,生灵涂炭,故文章黜焉”。然而在五凉政权统治的河西地区,却出现了一个学术文化事业空前兴盛的局面,学术空气浓厚,人才济济,名家辈  相似文献   

20.
凉州贤孝有着极为深厚的历史积淀与独具地域乡情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当下凉州贤孝文化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面临着经济转型时期民俗文化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民间与政府齐心努力,凉州贤孝才可重焕昔日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