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天,我做了一个实验,想弄清楚指南针的奥秘。我先做了一个指南针,指南针是怎么做的呢?告诉你们,指南针是这样做的:先拿一枚大头针,把它的一头在磁铁上摩擦几下,再把它穿在一张小纸片上,指南针就做成了。  相似文献   

2.
我的写字台上放着一个小指南针。看着这个小指南,我的心里总是酸酸的。那是一次科学课上发生的事。潘老师带来了很多小指南针。小指南针真可爱,我一下子就被它吸引住了。你看,圆圆的外壳内静静地卧着一枚针,用手轻轻一碰,它就动起来,不一会儿,它又轻轻地卧好了。  相似文献   

3.
叔叔送给我一个指南针,我非常喜欢。我摆弄着指南针,脑子里忽然冒出一个疑问:指南针会一直指着南方吗?我把它倒过来,指南针摇晃不定,我以为它不会指南了,可摇晃了一会儿,又回到原来的地方——指向南边。我又把指南针向左倾  相似文献   

4.
神奇的磁铁     
一个星期六的上午,我做完作业后,便看起了平时最喜欢看的《发明发现的故事》。当我看到《指南针》一文时,顿时被指南针的“神奇”本领所吸引。通过阅读我了解到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一种叫“罗盘”的工具,这便是最早的指南针了。“罗盘”是由一块磁石做的汤匙和光滑的铜盘组成的,用手轻轻地转动匙柄,等它停下来的时候,匙柄所指的方向就是南方了。  相似文献   

5.
智斗指南针     
我拿着一个指南针在家里到处跑,却无可奈何地看到,无论我怎样跑,手中的指南针都固执地将指针指向它认准的方向——南。我横跑、竖跑、斜跑,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想让它别指向南,可它仍然“意志坚定”。正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爸爸笑着告诉我:磁场会使指南针的指针转动,使指南针偏离正南方向。家里没有磁铁,怎么才能有磁场呢?爸爸又告诉我:导线通电时,周围会产生磁场。我惊奇地问:“导线通电,周围产生磁场,就会使指南针偏离正南方向?”爸爸鼓励我说:“自己动手试试看嘛!”  相似文献   

6.
我的指南针     
航海家、旅行家出行离不开指南针,这是他们前进的方向。在我的学习、生活中,妈妈就像个指南针,引导着我前进的方向。妈妈告诉我,以后做什么工作都在于我的选择,但要做个有知识并对社会有用的人。  相似文献   

7.
我们伟大的祖国曾经拥有着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而这些光彩夺目的发明和文化瑰宝正是我华夏儿女数不尽的骄傲与自豪!当四大发明慢慢传入欧洲以后,中华文化本身对欧洲文明进步等方面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就以指南针为例,欧洲国家利用指南针发展了航海事业,发现了新大陆,有进行了环球航行,而这些不都是得益于此吗?  相似文献   

8.
《科学课》2007,(11)
一、情景引入不合理,影响探究进程现象:《指南针》的教学,我曾经是这样引入的:首先出示指南针的图片,然后讲述指南针是我国古  相似文献   

9.
现象:《指南针》的教学,我曾经是这样引入的:首先出示指南针的图片,然后讲述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虽然是个小小的东西,用处却很大,比如航海、航空、勘测、探险等都离不开指南针。再提出问题:1.你知道他们利用指南针干什么吗?2.指南针又是用什么制成的呢?3.为什么指南针有这么大的本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做个小小科学家,去探索指南针的秘密吧。  相似文献   

10.
一位老师在教了《指南针》一课后,问学生:“指南针有什么用?”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指南针能指明方向。”一句话就完了,老师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但是如果换个角度,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人,在哪些方面需要使用指南针?”使学生从天空想到大海,从海面想到海底,从沙漠想到原始森林;  相似文献   

11.
小指南针     
潘晓 《师道》2004,(9):33-33
有这么一节课,学习的内容是《怎样认方向》。为了把课上得生动活泼些,我跑到学校仪器室借了二十三个小指南针。我们班有46个小朋友,正好同桌共用一个。因为有了指南针,同学们都很兴奋,玩啊,问啊,好不热闹。终于大家都找准方向了。“同学们,请把指南针放在课桌的中间。”同学们极不情愿地照我的话做了,可是我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同学都不时地用眼睛瞅那小家伙。也难怪,这小家伙太可爱了。  相似文献   

12.
“何爷爷,如果我手拿指南针站在地球的南极,那么,我手中的指南针应该指向哪个方向呢?”“何爷爷,曾经那么强大的恐龙家族,究竟为什么会灭绝呢?”“何爷爷,您能告诉我人老了为什么头发会变白吗?”前不久,在我有幸参加英语周报社与光明日报社共同举办的英语与科技夏令营中,中科院  相似文献   

13.
班主任在班级里就像一个"指南针",当发现班中有问题时,学生犯错误时,"指南针"就要给他指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外有关磁石以及航海指南针的最早文献比较得知,中国早在公元前239年就已发现了磁石及其吸铁性,在东汉时期就已使用磁石的指极性用于辨别方位,并在公元1031—1095年就已发现地磁偏角,可见中国对指南针的发明具有优先权。在宋元时期,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与阿拉伯以及欧洲国家交往频繁,中国指南针技术随之传入西方,对西方社会开辟新航道,进行资本的原始以及拓展海外市场建立了必要条件,具有全球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从小喜欢看大人修机器,妈妈就给我买了《十万个为什么》《少儿百科全书》《数理化通俗演义》等书。我做完作业就可以参加丰富的活动,如做游戏、学棋、阅读课外书、讲故事等我们教室里开辟了生物角、阅读角、手工制作角、墙报栏等,也给了我展示的空间。有一次,从《少年百科知识》上看到一个指南针的实验,我就把磁化针藏在一块泡沫板里,泡沫板浮在水面上就可以指南北。同学们  相似文献   

16.
1.依据单元学习重点进行片段写作.每一个教学单元,都有一个明确的单元学习重点,实际上这不仅是随读教学的纲,也是进行片断作文的指南针,如果脱离了这个指南针,片断作文就带有随意性、盲目性.  相似文献   

17.
李卫 《历史学习》2010,(2):19-19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利用磁铁或磁石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成的指向仪器。在我国古代,指南针最先应用于祭祀、礼仪场合、军事、占卜与看风水时确定方位。在这以后指南针在人类历史上起过的重要作用是在航海方面。我国古代航海业相当发达。秦汉时期就同朝鲜、日本有了海上往来,隋唐五代又发展到与阿拉伯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  相似文献   

18.
谜语六则     
原始森林里, 茫茫大海上。 有我灵巧小手, 指点前进方向。 (指南针)  相似文献   

19.
<正>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旦养成了坏的习惯,就会使你受害终身。相反,养成了一种好的习惯,就会使你终身受益。作为音乐老师的我,更深深地感觉到,良好的习惯就像是人生的指南针一样,需要用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耐心。  相似文献   

20.
一个探险家出发去北极,最后却到 了南极。当别人问他为什么时,他说:“我 带的是指南针,找不到北极。”对方说: “怎么可能呢?南极的对面不就是北极 吗?转过身就可以了。” 当我们在生活中一次次被撞得晕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