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义工是英文Volunteer的中文解释,也被译为“志愿者”。义工这个“义”,既是义务工作的“义”,也是道义的“义”,其核心精神是“自愿、利他、不计报酬”。1970年,联合国设立“义工项目”,招募专业人士做义工。目前,联合国义工分别在130多个国家提供服务。每年的12月5日是“国际义工日”。美国的义工制度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2002年1月,布什在国情咨文中号召全体国民踊跃投身义工行列。美国“全国与社区服务法案”鼓励青年学生进入社会提供义工服务,法案规定,对做满1400个小时的青年义工,政府将提供4725美元的奖学金,可以用作大学学费;美国中…  相似文献   

2.
义工,顾名思义,就是无偿帮助他人的人。在我们学校经常能看到义工们身穿绿色背心的身影。他们之中,不仅有同学们的家长,还有学校的老师。学校里许多活动都有义工叔叔阿姨们来帮忙。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图书交易会的时候,一位义工阿姨在一个书摊前介绍着:这本书有什么优点、是什么名著、讲的什么内容……吸引了许多同学津津有味地听,最后我也忍不住买了一本。我佩服极了,心想,这位阿姨本来是不是做推销员的啊?  相似文献   

3.
肖艳娟 《教师》2010,(29):120-120
一、义工和当代大学生 “义工”顾名思义就是义务为社会工作的人,根据百度词典的解释就是指在不计物质报酬的情况下,基于道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的人和人群。我们平时更多的是称作志愿者。  相似文献   

4.
一、义工和当代大学生 "义工"顾名思义就是义务为社会工作的人,根据百度词典的解释就是指在不计物质报酬的情况下,基于道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的人和人群.我们平时更多的是称作志愿者.  相似文献   

5.
全面提升大学生义工服务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工(Volunteer)是义务工作的简称,也称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神,在不取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的服务。"义工"这一称谓来自香港,在台湾称志工,在中国内  相似文献   

6.
<正>宋舒婷是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英语系的一名学生,名字听起来温婉可人,实际上她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女汉子"——个性独立的她,曾作为国际义工只身前往陌生、甚至令她"感到恐慌"的尼泊尔进行志愿活动,而这,也是她第一次一个人出国。那是去年暑假的事。喜欢旅游、生性不安分的她在2013年春天就开始关注国际义工项目。一天,她偶然在人人网上发现了一个"尼泊尔国际义工组织"  相似文献   

7.
义工的社会认同作为最重要的公共行政理念和价值观准则,具有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文明、增进社会福利、实现社会公平、建构社会资本、倡导社会融合等重要功能。研究义工的社会认同,有助于深入挖掘公民精神,为志愿服务的日常化、制度化、持续化提供有益思考。影响义工社会认同的因素主要有:人们对义工的认知错误;义工本身的内在特质;志愿活动的行政指导;志愿服务舆论宣传不力等,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学雷锋,做义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工是英文Volunteer的中文解释,也被译为“志愿者”。义工这个“义”,既是义务工作的“义”,也是道义的“义”,其核心精神是“自愿、利他、不计报酬”。  相似文献   

9.
全面提升大学生义工服务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工(Volunteer)是义务工作的简称,也称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神,在不取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的服务."义工"这一称谓来自香港,在台湾称志工,在中国内地和海外称志愿工作者或志愿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10.
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是近代中国社会一个非常活跃的非政府组织。为了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它进行了广泛而卓有成效的社会服务工作,学生义工服务即一种重要方式。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学生义工服务是宗教性与社团性的结合,其主体为青年学生,通过会员直接参与和招募的方式多渠道、多形式进行服务,服务范围广、领域宽、贯通中外,具备很大的社会动员力和实际效力。义工服务最终起到了缓和中西文化冲突、推进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向近代转型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义工现象在西方国家非常普遍。义工是一种工作而不希望也不可能依此得到报酬的活动。它在英语里是"VOLUNTEER"这个词,中文可以译成"义工"和"志愿者"。后者在我国经常能听到,主要是有组织地从事一些社会公益活动。而西方国家的义工不同于我们。他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7,(74):163-164
义工旅行,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新形式,在国内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大学生作为年轻人的代表,其参与义工旅行的人数较多、很有意义。所以了解、研究我国国内的义工旅行很有必要。本文将通过文献比较研究法、深度访谈等方法对我国大学生义工旅行现状以及前景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到处可见“义工”,有退休者,也有青年人。美国学校规定高中学生在4年学习期间必须当“义工”,为社会服务满75小时,才能获得“义工”学分,这也是得到毕业证书的必要条件之一。去年美国有1330万的青少年,约占全国青少年人口的60%,每星期都义务为社区服务。开始时,不少学生有被迫感,抱着应付的态度去当义工。当他们的劳动得到人们诚挚的感谢和社会充分的肯定时,他们从中得到了极大的鼓励、满足和自豪,觉得自己虽然还是一个学生,但已经能够帮助他人,为社会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打工和做义工是学生两项重要的“必修课”。打工是通过劳动获取报酬,而做义工是义务为社会服务,没有报酬。  相似文献   

15.
正美国人似乎有一种共识:不做义工,就得不到社会尊重。在这种氛围下,美国学生就形成了一种认知:不做义工,就别想申请好大学,更难以进入名校。美国义工活动是从娃娃抓起,小学生以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和服务业工作为主,包括帮助父母擦汽车、为邻居剪草坪、在社区内送报纸、为朋友照看猫狗等。美国中学会组织学生面向社会,从事各类义工活动,譬如走向各大医院、医学院实验室、社区各种服务机构、红十字会、图书馆以及博物馆等。  相似文献   

16.
11岁的"食品推销员"在美国,打工和做义工是学生两项重要的"必修课"。打工是通过劳动获取报酬,而做义工是义务为社会服务,没有报酬。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教育部门正在考虑政协委员及有关义工组织的建议———将做义工服务纳入中学生的德育教育考核中,按照今后将施行的学分制执行,在高中毕业阶段要修满规定义工服务的时间和学分,方可毕业。据悉,该建议已在学生及学校间引起较大反响,各方均表示积极赞同。同时有校长指出,实施起来还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配合。中学生毕业前须先做义工$《信息时报》  相似文献   

18.
提起义工,人们就会想到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但在济南市国资委系统却活跃着一位高龄义工—75岁的离休干部王焕英。老人虽年逾古稀,但精神矍铄,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给大家带来福音与欢笑。王焕英14岁参加工作,因  相似文献   

19.
"义工学分制"是公民道德教育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形式,也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城市融合、推进国际化的有效手段,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能力提升和人格完善。通过政府行为建立网络管理平台,以社会合力来推进,是中小学实施"义工学分制"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20.
控烟义工     
"老弟,请别抽了,对你身体不好,对旁边的人也不好。"一位白发老人劝说路边的人灭掉手中的烟。这是北京回龙观龙腾苑小区周围经常出现的一幕。这位老人,就是已经做了21年控烟义工的臧英年。臧英年家住6楼,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