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雕”当然是刻的意思,什么是“虫”呢?“虫”怎么能被雕刻呢? 原来,这里的“虫”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虫子,而是秦朝时定型的八种书写字体,称为“秦书八体”. 据《说文解字》记载,八体为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和隶书.虫书是篆书中的花体,常常铸或刻在兵器、旗帜和符节上,形状像鸟和虫的样子,故称“虫书”.“雕虫”就是指刻写虫书.  相似文献   

2.
雕虫小技     
《今日中学生》2004,(19):62-63
虫书,是秦书八体中的一体,雕琢虫书也是西汉学童必习的小技.成语"雕虫小技"即由此而来,多用来比喻写作诗、文等的技能,而且是微不足道的技能.大诗人李白<与韩荆州朝宗书>中即有此说:"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  相似文献   

3.
虫书,是秦书八体中的一体,雕琢虫书也是西汉学童必习的小技。成语“雕虫小技”即由此而来,多用来比喻写作诗、文等的技能,而且是微不足道的技能。大诗人李白《与韩荆州朝宗书》中即有此说: “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  相似文献   

4.
已故著名作家赵树理写的《李有才板话》一书中有个人物叫张德贵,很圆滑,总是跟着一个叫恒元的人的指挥棒转,书中写道:张德贵,真好汉,跟着恒元舌头转——恒元说个"长",德贵说"不短";恒元说个"方",德贵说"不圆";恒元说"砂锅能捣蒜",德贵说"砂锅捣不烂"。因为写得形象、有趣,初中生赵志(化名)读着读着笑出声来。笑声惊  相似文献   

5.
好多年前,给高三学生开讲座,提到鲁迅在<答北斗杂志社问>一文中说"写不出来时,不要硬写",场上学生都大笑起来.坐在前排的学生说:"我们一直在硬写","高三练的就是硬写".他们说得全对,现在的作文教学往往就是"硬教、硬写".当今很多会写文章的人,可能也是被"硬写"逼出来的;但是喜欢写文章的人,肯定不是这种"硬写"能逼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在谈论微不足道的技能时,人们常说那是不在话下的“雕虫小技”,意即香港人常说的“小儿科”而已。“小技”容易理解,“雕虫”是什么名堂呢? “雕虫”本指雕刻虫书。所谓虫书,是古代篆字的一种。汉字是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古代的虫书这种篆书,即以纤细曲长的笔画所写的字体,多由鸟虫形体发展而来。现在仍有“雕虫篆刻”一语,说  相似文献   

7.
家有三"虫"     
我家有三"虫":一是"工作虫",二是"逛街虫",三是"读书虫"。 "工作虫"是指爸爸,他每天都是早出晚归,难得吃上一顿安心饭。有一次,我们全家 刚开始吃饭,爸爸的手机就响了。爸爸接完电话对我和妈妈说:"单位有事要我去一下,你 们先吃吧!不用等我。"我和妈妈心里老大不高兴,但也没法子呀,谁叫妈妈嫁了一条"工 作虫"呢!爸爸平时工作忙,但只要一有空,他就会陪我玩,所以,尽管我和爸爸平时相处  相似文献   

8.
有一首儿歌"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还有一个成语"心灵手巧",原意是"心灵+手巧",但我们也可以理解成"心灵才能手巧",还可以理解成"手巧更能心灵".手是孩子的第二大脑,从生理学角度看,手指与大脑相连的神经最多,通过运动手指,可以有效刺激大脑,延缓脑细胞死亡时间.陶行知说:"我的理论就是行、知...  相似文献   

9.
杨寅庆 《现代语文》2007,(9):114-115
在汉字中,形声字由形符和声符构成,形符主义,声符主音.但声符也有表义的情况存在,而且这种情况不在少数.我国语言学家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现象,关于形声字声符兼义规律的探索,可以追溯到许慎的<说文解字>(后简称<说文>).宋代王圣美为此还提出了"右文说",他之后的张世南、王观国也有类似观点.宋末元初的戴侗著有<六书故>,以各字原义为纲,释同声符形声字之义.  相似文献   

10.
课标指出:"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这是低年级写话训练的起点,也是训练的归宿.低年级孩子接触的事物少,词汇量不多,表达能力也不够好.因此,对于低年级写话教学,不能条条框框要求过于死板,而要倡导"活",让孩子们的写话潜力得到真正地、充分地开发.  相似文献   

11.
王栋生老师写过一篇<把"人的教育"写在我们的旗帜上>的文章,有读者讥之为"乌托邦",认为"人的教育"是"明天的空气",在现今中国不可能实行.王栋生老师回应说:"把人的教育说成是'明天的空气',这种极端消极的言论是对教育的亵渎,因为即使在应试教育猖獗之际,依旧有无数的教师坚守理想,努力实践着'人的教育',否则我们将面临更糟糕的环境!也正因为教育界还有这样的'三户',所以我们对教育改革应当充满希望." 这里有两点意思很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2.
雕虫小技     
在谈论微不足道的技能时,人们常说那是不在话下的雕虫小技,意即人们常说的小儿科。小技容易理解,雕虫是什么意思呢?雕虫本指雕刻虫书。所谓虫书,是古代篆字的一种。汉字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古代的虫书这种篆字,即以纤细曲长的笔画所写的  相似文献   

13.
<正>作家王安忆在选编《给孩子的故事》一书中,选择了不少表现"苦难"和"残酷"的故事,她希望这些故事能"澄澈地映照世界",让孩子们在故事里成长。有不少教育家并不同意王安忆的这一看法,他们认为应该让孩子多感受世界的温存,少让他们接触残酷的事情。对这两种说法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这两种说  相似文献   

14.
"书癲"     
自幼嗜书,直至现在还爱书如痴.我觉得,印在纸上的文字是有魔力的,能使人上天入地,穿梭古今.守着一堆书过日子,是幸福的.为此,买之、藏之、读之、谈之、送之,我这一辈子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称"书癫".苏轼有诗说:"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陆游云:"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癫."我也乐意做这样的"书癫".  相似文献   

15.
有位高一新生在课间对我说:"一篇作文要写八百字,太多了.我写不满那么多字."我问:"你能写多少字呢?"学生说:"我一般写到三五百字就没有话讲了."我们在走廊上说了一会儿话,又上课了,我对他说:"刚才我们说了五分钟的话,如果写到纸上,可能已经有两千字了."学生吃了一惊.因为他可能不觉得已经"说了那么多字",而作文时却像拿凿子刻石碑似的.多写一行字都累得慌.  相似文献   

16.
卞之琳语录     
1."人贵有自知之明。"或许我还有点自知:如果说写诗是"雕虫小技",那么用在我的场合,应该更是恰当。2.我写抒情诗,像我国多数旧诗人一样,着重"意境",就常通过西方的"戏剧性处境"而作"戏剧性台词"。  相似文献   

17.
<正>"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总能为人注入新鲜的血液,充实人的精神财富。有什么方法能让孩子爱上阅读?本文总结了一些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各位家长。一、读相信许多家长从孩子会讲话开始,就会给孩子讲故事,但讲故事也是一门学问。不少家长一般都会照着书中的文字平铺直叙,没有任何感情,确实很难吸引孩子。建议各位家长投入到故事中去,带有感情,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现在的年轻人都没有经历过三年困难时期,只是有时会从老人们那里听说到那是一段非常艰苦的岁月。本文作者却能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把那段岁月描写得生动有趣。文章开篇就摆出了自己的见解:"好多文章把三年困难时期写得一团漆黑,毫无乐趣,我认为是不对的。"接着开始写他的乐趣。当时他只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没粮食,饿得"四处觅食",他说那是"像传说中的神农一样几乎尝遍了田野里的百草百虫",他把当  相似文献   

19.
一次,我正在布置作业:"每个生字写5遍."就听有个同学小声说:"都会写了,还让写!"我没说话就下课了.在班会上,我提出一个问题让大家讨论:老师应该怎样留作业?一个平时思维活跃的孩子发言了:"老师,您平时教的生字,我在课上就记住了.可我的字总写不好看,我能不能不抄生字,自己练练字?"经他一说,大家立刻七嘴八舌地说起来:有的想少抄生字多练口算;有的却想多练朗读;还有几个同学要挤出时间写观察日记……看着孩子们兴奋的样子和期待老师认可的目光,我感动了--八九岁的孩子也有自己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呀!  相似文献   

20.
"虫虫"之家     
我家有三条"虫":一条"工作虫",一条"逛街虫",一条"读书虫"。"工作虫"是指爸爸。他每天都早出晚归,为了工作难得吃上一顿安心饭。有一次,我们全家刚开始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