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一些作家受世俗利益诱惑融入到世俗化写作洪流中,放弃文学"求真"、"扬善"、"崇美"的原则,作品呈现出价值错位现象。它们将部分"真实"视为整体"真实",亵渎了文学之"真"。除"求真"之外,文学还应该扬"善",而它们却转向对"恶"的张扬。文学陷入"失‘真’、乏‘善’"的怪圈后,自然伤及文学之"美",以致文学表现出"恶美"现象。既然文学远离了真、善、美的价值诉求,那么传统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就被扭曲了。这样文学呈现出"失‘真’、乏‘善’、恶‘美’、变‘形’"的镜像,损害了文学的美学价值,危及了文学的生存,应引起学界、作家们的警惕。  相似文献   

2.
传统佛教对人做出了东方式的理解,但存在诸多不足.禅宗克服了传统佛教的局限,对人做出了独特的理解.早期禅宗突出了"心"这一视角的地位,慧能及其后学则不断发明,层层推进,慧能的"即心即佛"、神会的"寂知指体"、马祖道一的"平常心是道"、黄檗希运的"无心是道"、临济义玄的"无位真人"和"四料拣",无不体现出禅宗对人的观照的东方品格.  相似文献   

3.
祝海丽 《科学课》2008,(5):52-53
最近分别听了两位教师上《不同材料的"锅"》一课,两位教师各自选取了不同材料来做"锅"烧水的实验。第一位教师选择的材料是钢、铝、铁等三种;第二位教师选择了钢、铝、铁、塑料等四种材料,而教材中安排了四种"锅"——铝"锅"、玻璃"锅"、陶瓷"锅"和铁"锅"。  相似文献   

4.
卜雅娜 《文教资料》2012,(7):41-42,45
明清以来汉语出现一些新产生的介词。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明清以来汉语介词的情况,总结出明清以来汉语新产生的介词主要包括:"叫"、"让"、"赶到"、"对于"、"自打",还有"X着"和"X了"介词,如"朝着"、"朝了"、"依了"等。  相似文献   

5.
丁亚明 《江苏教育》2012,(Z2):116-117
人物小传:孔国娣,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三山中心小学副校长。她心系教育,情牵学生,在身患癌症后以惊人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敬业爱岗之歌。1997年,这位被医生断言生命期限不超过半年的姑娘,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奇迹般地战胜了病魔,更加真切地领悟到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术后,她主创并推动的学校特色教育"丹徒田歌"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特"的发展过程,逐步实现了田歌特色教育的艺术化、课程化、课题化、品牌化。在孩子们心中,她是一位童心、童真、童趣的捍卫者;在同事们眼中,她是一位有着刻苦钻研精神和忘我奉献精神的教育者。她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等称号。  相似文献   

6.
"译文学"学科建构的基石是若干学术概念与学科范畴,需要从自古及今、源远流长的中国翻译史与翻译思想史中加以发掘、整合与提炼,还需要将外国翻译理论与翻译思想加以参照。为此,在"译文学本体论"层面上,提出并界定了"译/翻"、"可翻不可翻/可译不可译"、"迻译/释译/创译"三组概念,以此作为译文生成的概念;又提出并界定了"归化/洋化/融化"、"正译/误译/缺陷翻译"、"创造性叛逆/破坏性叛逆"三组概念,以此作为译文评价与译文研究的概念。这两组概念又都涉及"翻译度"这个概念。通过论证这些概念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了"译文学"完整的理论体系。又在"译文学关联论"的层面上,阐述了"译文学"与一般翻译学、与译介学、与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等相关学科的关联性,从而确立了"译文学"的学科定位,论述了其独特的学术功能。今后,还需进一步强化"译文学"的理论自觉,使其在翻译文学研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孔子提出的"中和之美"、"比德说"、"兴、观、群、怨"以及"文质彬彬"的主张,构成了他关于文艺审美理想、文艺表现形式、文艺的功能、文艺创作的原则等文艺观,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的文艺家的价值观念、艺术趣味和美学追求,并形成了中国的文学传统.  相似文献   

8.
"现代性"的扩张导致了教育与"生活世界"的疏离.教育评价的范型经历了由"生活世界"向"科学世界"转换,形成了基于"科学世界"的评价."科学世界"的评价存在封闭性、调控性、单一性、"非人化"等特征.为此,教育评价应面向"生活世界":评价视域"全景开放",评价过程全息浸透,评价标准动态生成,在"理解"基础上形成"全人"的形象.  相似文献   

9.
孔子的诗论     
本文从四个方面概括了孔子对<诗>这部诗歌总集的评价,分析了孔子对<诗>的思想内涵的领悟和审美尺度的把握以及对诗的伦理教化的作用的强调,并论述了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相似文献   

10.
"骂街"是熟人社会特有的景象.我们在河南农村询问人们骂街、争吵等摩擦时,得到的回答总是"少了"、"几乎没有",理由是"现在人的觉悟都提高了"、"人一穷就生气,富了就没事"——人们将骂街等现象的有无归结为"觉悟"提高和生活"富裕"与否.  相似文献   

11.
任务引领教学法目前是职业教育中最好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坚持"一体化"教学,融会贯通了行为"引导型"、"项目"、"模块化"教学法,实现了"前校后厂、前店后校"办学模式,促进了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的对接,保证了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荀子"辨"的思想视界蕴示着人贵有"辨"、由"辨"而"辩"和礼之治"辨"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别指向道德理性、语言逻辑和社会治理,并由此组成了一个"三而一"式的有机统一整体。具体言之,人贵有"辨"的道德理性主要解决了人物之别、天人之分与人自身结构之辨。由"辨"而"辩"的语言逻辑明确提出了君子必辩以及期、命、辨、说四种思维形态。礼治之"辨"的社会治理方式则蕴含了社会人群的等级贵贱之"辨"、亲疏远近之"辨"以及和同秩序之"辨"——明分使群的礼序观。  相似文献   

13.
对课程与教师关系的关注和反思,反映了研究者关于课程研究和教师研究的思考深度.受到西方课程理念和课程改革经验的启示,我国对二者关系模式的研究经历了范式转换,即从"分离"转向了"整合"范式.相应的,教师从课程的"工具"和"附庸"角色向"自觉反思"、"理解对话"、"共生"、"抵制"、"教师即课程"关系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4.
以独特的视角发掘了乘法笔算与空间图形的新联系,开发了另辟蹊径的"形算结合的课程",由"指算、画线算、方格算、十字相乘法和‘铺地锦’"五个项目课程的研究学习,让学生学会了用"形"来表达算理和算法,实现了"数与代数"和"图形与几何"在笔算乘法中的有效整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改变了学生对计算的观念和情感,让学生感受到计算也可以很形象、很好玩、很美丽、很优雅。  相似文献   

15.
推进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校企合作实践为例,介绍了"企业引入"、"设备共享"、"技术推广"、"岗位承包"、"校企共训"、"培训移植"、"实训承包"等七种校企合作模式,并分析了推进校企合作的关键点和着力点。  相似文献   

16.
庄子是一个追求"自由"的伟大哲学家,主张"道通为一"的"齐物"世界观。他超越了主观的相对与局限,畅游在客观的绝对与统一之中。他的"无我"、"无待"、"无物"、"虚静"、"顺其自然"等思想又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修身养性的实践方法。庄子的人生哲学使我们的心灵得到洗涤,为我们浮躁的生活注入了一股清泉般的宁静。  相似文献   

17.
从"如何认识图书馆定义"出发,论述了一个完整的图书馆定义就是回答"图书馆是什么"、"图书馆有什么用"、"图书馆的工作对象是什么"、"图书馆是干什么的"的问题,并以此给出了图书馆的定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经典著作的解读,采用典型例证勾勒了西方文学中"火"的多维意象。其中,典型的意象包括"圣灵"、"毁灭"、"救赎"、"复仇"、"激情"和"人性"。此外,还从"宇宙观"、"希腊神话"和"圣经故事"等方面进一步剖析了西方文学中"火"的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其中"商品"、"劳动二重性"、"剩余价值"和"资本"是四个基础性概念。马克思以此为基础,深入研究商品与劳动、商品与货币、劳动与价值、劳动与资本、资本与剩余价值,以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创立和发展了"商品及货币理论"、"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理论"等主要理论,从而构建了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20.
彭雪茹 《小学时代》2008,(11):37-37
为了小小地"显山露水",我决定亲自下厨,给爸爸妈妈来个"神秘大礼"。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我确定了"神秘大礼"的配件——山药、胡萝卜、黑木耳和青椒。我先给山药、胡萝卜、黑木耳和青椒来了个"淋浴",山药、胡萝卜、黑木耳和青椒带着一身水"爬"出了"浴池",它们可都是焕然一新了。下面就是切菜的工序了,虽说我不经常下厨,但刀工还算说得过去——平均把山药、胡萝卜切成了若干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