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掷垒球是《标准》必测项目之一,是较难“达标”的项目。在达标测验中,往往有一些学生其它项目达标了,就是投掷垒球通不过。我们经一年多实践总结,体会到,正确用力是小学投掷教学技术的重点,快速挥臂是投掷垒球技术的关键。方法不对,有力使不出,力再大也徒劳无功。投掷差的另一个原因,学校运动场地小,学生人数多,器材少,练习次数少,运动量和密度不够,而且危险性大,容易出伤害事故,教师怕教。在掷垒球的教学过程中,我校曾用轻物——儿童玩具塑料球代替垒球,克服了以上困难。学生在做正向投掷时,常出现下面错误: 一、肘关节外张、曲臂。有力使不出,严重影响投掷距离。  相似文献   

2.
儿童投掷项目中的掷垒球,是 掷标枪的雏形,其动力姿态十分相似。然而,垒球训练占用场地大,还有一定损害性,干扰性,在活动人数较密集、场地相对狭小的普通小学来说,开展此项练习的机会不多,从而往往四年级就能将垒球掷40米以上的学生,到了五六年级时,还是四十几米。 如何改变其练习方式,既不需要很大的场地,也可达到专项练习,甚至超过专项练习的效果呢?笔者在带训过程中,采用轻重器械相结合——快速等张收缩和超等长收缩相结合,形成了一组到训练方案,让受训学生除了也参加适量的跑跳和球类等素质发展训练外,专项进行以下练习。  相似文献   

3.
初中一年级女生,刚从小学升上中学,个子小,力量差,加上小学是单手掷垒球,中学要双手掷实心球,器械变重,动作形式变更,掷实心球的达标率很不理想。一九八三年,我们为提高原地掷实心球的达标率,专门在初一级四个班女同学中,做了对照试验。其中两个班按体育课教学计划内容上课,另外两个班在计划内容基础上,加重原地掷实心球的技术辅导和专项素质训练。经过一年的试验,收到较好的效果。我们的做法是: 一、加强原地掷实心球技术辅导,针对学生掷实心球持球方法不正确,不懂得扣腕和掷球时单靠上臂力量的毛病,我们采用下  相似文献   

4.
<正> 锦州市体委和锦州市教委,为了鼓励少年儿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最近决定:在全市各级各类小学三至五年级学生的“达标”中,开展创“五百分”,争当“体育新苗”的活动,并联合下发了《关于在“达标”中,开展创五百分,争做“体育新苗”活动通知》。《通知》要求根据《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第三章第八条和第十条的规定组织“达标”测验。小学三至五年级的学生(如学生实际年龄与评分表规定的年级、年龄不符时,以实际年龄为准),在50米跑、400米跑(50米×8往返跑)、立定跳远、掷垒球、1分钟仰卧起坐五个项目的“达标”测验中,凡第一次达到五百分者,由  相似文献   

5.
体能是运动技能的基础。素质和形态则是体能最明显的外部表现形式。了解素质与形态和专项成绩的关系便可找到提高专项成绩的手段。为了在提高掷界外球成绩的同时保证运动员的体能特点符合足球比赛的要求,就应对素质形态的均衡发展及综合发展水平和掷球成绩相适应的程度进行评定。经过测试各项指标和统计后得出两个逐步回归方程: 掷界外球=2.0028+0.0706×握力+0.0797×背肌力+0.1009×掷垒球平均成绩+0.2302×前抛铅球-0.2519×后抛铅球;  相似文献   

6.
<正> 小学的投掷教材,主要是掷垒球、掷沙袋。由于投掷垒球和沙袋的最后用力是鞭打动作,其身体姿势、动作轨迹、用力顺序与推铅球不同,这样学生在小学获得的投掷知识与技能,对中学时学习掌握正确的推铅球技术起着干扰作用。如何消除这种干扰?我在教学中采取下列几点做法,收到了一定效果。 1.根据学生力量大小,采用不同姿势进行臂屈伸练习,如推墙整、斜立撑、俯卧撑、脚高于头部撑。练习时要求学生手指相对,伸臂用力动作快。这种练习相似于推铅球出手时的用力动作,能使学生产生比较正确的本体感受和技能刺激。  相似文献   

7.
掷垒球(沙包)是小学体育课的主要教材之一,也是一项投掷考核项目。通常的练习方法是:教师示范、讲解后安排学生分组面对面投掷练习。练习形式、方法枯燥、单一,久而久之,学生练习积极性大大降低,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笔者利用小学生争强好胜、荣誉感强的心理,运用了“升级法”练习垒球掷远,提高了学生练习的兴趣和教学效率,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我是县城小学的体育教师, 在实践中,克服了人数多、场地小的条件,自创“三多一注意”方法来提高小学生投掷兴趣,现介绍如下: 一、三多 (一)自制小器材多 教师自制器材有竹条、彩带球(系有彩带的垒球或其他小球); 学生自备器材有纸飞机。纸板、沙包、橡皮球、(旧)羽毛球。 (二)投掷方法多 对地练习:打纸板游戏、对地掷橡皮球反弹比高。 对空练习:掷纸飞机、沙包、橡皮球、羽毛球、彩带球,甩竹条。 对墙练习:根据学生身高,在墙上画不同高度的图案,让学生对着图案掷。 击悬挂物:在投掷区上空悬挂球、花环或其他标志物,让…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投掷垒球教学中,用垒球练习,掷得远捡球费时间,学生人数多组织不好也可能出现伤害事故,而徒手练习又枯燥无味,学生无兴趣,如何解决这矛盾呢?倒是学生投掷纸折的“飞机”使我受到了启发,由此我也联想到轻盈的羽毛球。于是,我作了尝试,课前布置学生每人做一只纸折“飞机”并各带一只羽毛球,这样人人手里有器材,更能增加练习的密度。上课时我  相似文献   

10.
<正> 投掷垒球是小学体育达标项目之一,有较高的锻炼价值。常规教学掷垒球,要求场地要大,练习的时间较长,这与农村小学场地窄、器材少的情况相矛盾。针对农村小学实际,我采取如下的简易教学法,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1.徒手练习。有利于形成正确  相似文献   

11.
针对农村小学的体育设施较差、专职体育教师短缺、体育活动难以开展的现状,我们陕西大荔县从1993年开始在规模大小不等的三个乡(镇)进行了试验: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测试实行统测,“达标”成绩纳入学校工作总评;纳人班主任、任课教师考评;纳入学生个人总成绩及评选“三好学生”的条件。这种做法,促使了学校领导重视体育工作,班主任带领本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体育教师也争着上体育课,家长主动购置跳绳、垒球等体育器材支持子女参加体育锻炼。经过两年试验,这三个乡(镇)的“达标”率由65%提高到84.8%,同时,学生的语文…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一轮的体育教学改革,以及中、小学体育健康课新课程标准的推广,体育教材中带有明显竞技体育色彩的铅球、标枪等投掷项目正逐步淡出,而垒球投远一跃成为小学体育健康课程中最主要的投掷类项目的教材。提高完善原地垒球开步投远技术不但可以提高正常的肩上投掷能力,同时在儿童时期较好地掌握垒球  相似文献   

13.
日本投掷教学在操场中央悬挂一面大鼓,学生按体能分成好、中、差三组,分别在远、中、近三个掷区,以垒球击鼓发出冬冬声计分的诱导教学法,勾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变呆板、单调划一的投掷教材为学生积极好学,生动活泼的体育课。由此给我一个启示,把导入教学法运用到俯卧式跳高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14.
了解南华大学学生体质健康现状.采用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南华大学2009、2010级与2011级学生二年级时的身高、体重、肺活量、柔韧与力量类项目、速度与灵巧类项目、耐力类项目共六项指标进行测试,用SPSS13.0软件对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南华大学2010级学生体育成绩不及格率高达36.50%.体型肥胖者及营养不良所占比例较大并有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11级肥胖率与营养不良率分别达到7.11%、8.04%.三个年级学生二年级时力量、爆发力、心肺功能等随年级增高有下降趋势,2009级与2010级学生的速度与灵巧类项目平均成绩没达到及格水平,其中2010级男生与女生成绩分数均值分别为48.78、47.53.结论:南华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总体状况不理想,体型肥胖者及营养不良者比例较大,需要提高体育教学和体育辅导的针对性,引导学生加强力量、爆发力、心肺功能方面的训练.  相似文献   

15.
张士坤  顾美玲 《健与美》2023,(2):138-140
“双减”政策出台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要求进一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优化体育锻炼方法,提高学生运动能力。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探讨弹力带训练对小学高年段学生握力、掷实心球成绩的影响。研究中抽取某小学高年段学生4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名;实验组采用弹力带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训练方法,进行为期8周、每周3次、每次40分钟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弹力带练习能有效改善实验对象握力、掷实心球成绩。因此在小学高年段体育课中可以加入弹力带抗阻训练,同时应制订上肢力量训练计划,确保弹力带练习动作正确、安全。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在2008年度至2010年度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少值得思考的问题.针对艺术系三个年级中随机抽取各一个班级对掷实心球进行研究,结果及格的女生人数为59人;不及格的人教为85人,占59%.女生掷实心球不及格的原因,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女生掷实心球的评分标准是否过高、学生的学习态度、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等入手,着重研究影响女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诸多因素,并研究其解决问题的办法,对提高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 利用橡皮筋系小沙包来进行掷垒球的教学与训练,效果很好。小沙包的形状可圃可扁,可大可小,包内可装沙子等物,外面可用不同颜色的结实布料包裹缝好。用长约1-2米的橡皮筋一端系在小沙包上,另一端系个环,环比手腕略小一点。练习时,将环系在投掷手腕上,把沙包当作垒球掷出。这种方法适合器材不足、场地小的学校及一般学校雨天的教学.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拾垒球的次数,增加练习密度,加大每堂课的运动量。不同颜色的沙包能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激发练习兴趣。环系在投掷手腕上,能体会垒球出手的方向和力度。由于橡皮筋有弹  相似文献   

18.
热点新闻     
《时尚球类》2005,(3):4-6
西安体育学院世青赛获佳绩;地掷球之乡的小金属地掷球;2005年女手世锦赛的预赛分组 中国队征程艰难;男手集结奥体 潜心备战出访;出局早有预感国际垒联、棒联“三年早知道”;垒球之火在京燃烧;美国杯小组赛垫底 中国女垒只能争第三;中国女垒日本杯获第三;云南省昭通市举行第二届农民老年人塑质地掷球运动会;金属地掷球成为全国体育大会正式比赛项目;观亚洲第八届小金属地掷球锦标赛;期待奥运“小球之花”在“韩流”中愈加茁壮;中国棒球联赛落幕 北京猛虎再度卫冕。  相似文献   

19.
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不仅是小学中高年级必学内容,也是许多地区体育中考抽考项目,更是部分省体育高考素质项目之一。它是一项以力量为基础、技术为关键、协调性为核心的投掷运动项目,对提高学生的上下肢力量、腰腹力量及全身协调能力都有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改善学生的技术动作,提高投掷成绩,是体育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经多年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一套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的学练法借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0.
1.垒球可以运用于发展投掷能力,发展力量、灵敏等素质的练习如站立跪姿)前抛、后抛垒球,双手胯下后抛垒球,体前、体后、穿腿等方式自抛自接垒球;单手或双手投掷不同距离的标志物(立柱、矿泉水瓶、支架等),练习掷准。2.垒球可以运用于发展学生协调性和平衡能力的练习两手各抓住一个垒球做双臂向前、向下屈伸,双手抱球做立位体前屈、体侧转、仰卧起坐、俯卧两头起等练习;将垒球放置于松软的土地上,让学生双脚或单脚站其上,双臂伸开,保持暂时的静止平衡,也可做一些旋转练习,这样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而且学生的学习、练习热情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