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成功完成了9次航天飞行任务后,于1986年1月28日进行第10次飞行。这一天中午,数百万美国人端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发射情景,尤其是这些航天员的家属  相似文献   

2.
朱梅 《百科知识》2023,(20):4-7
<正>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送入太空。3位航天员将与神舟十五号的3位同事完成又一次太空会师,并在空间站驻留5个月。神舟十六号乘组首次包含了“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三种航天员类型。其中老将景海鹏四度“飞天”,是中国目前为止“飞天”次数最多的航天员;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和载荷专家桂海潮首次“飞天”。  相似文献   

3.
载人航天活动已有近40年的辉煌历史,自从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首次在太空度过了108分钟,至今已有300多人完成了宇宙飞行。航天员波利亚科夫在和平号空间站上度过438个昼夜,成为人类在宇宙中持续停留时间最长的人。香农·露西德在太空持续停留188天,是女航天员中世界纪录保持者。77岁老翁航天员格伦重返太空,使普通人到太空旅游由梦想变成现实。 1999年11月21日,中国“神舟”号试验飞船,首次飞行获得圆满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国人,大长了民族志气。中国航天员何时能上天?谁当中国第一位航天员?当航天员需要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4.
美好的愿景     
《科学中国人》2022,(23):49-49
从2021年4月天和核心舱发射到这次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中国载人航天密集实施11次发射、两次飞船返回、7次航天员出舱,4个飞行乘组12名航天员接续在轨驻留,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建造如期完成,跑出了新时代中国航天发展的加速度。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以后,将转入为期10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航天员将长期在轨驻留,开展更加深入的空间科学研究和宇宙空间探索。  相似文献   

5.
水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在航天中也如此,水是维持航天员生命和进行正常工作的最基本条件。在短期飞行时,每名航天员每天的用水量是7.4千克,如果以航天飞机7名航天员计算,飞行15天就需要777千克水。长期飞行中每名航天员每天的用水标准是21.6千克,如果以3名航天员飞行200天计算,水的供应量近13吨。这么多的水完全从地面带上去是很难实现和不经济的,因此,凡是准备进行长期载人航天的国家都需要解决这个问题。解决的唯一办法就是利用航天飞行中产生的废水,通过再生式生保系统变废为宝,成为可以供航天员饮用和使用的水。航天员飞行中产生的汗液,呼出的气体和排泄出的尿液就成为宝贵的水资源。在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上,曾经安装过一套废水的再生和净化装置,它可以将航天器中的废水、废气和尿液进行再生和净化,成为饮用水和生活用水。但是,这套系统也存在一些问题,美国宇航局正在进行地面和太空实验,企图研制更好、更实用的废水再生和净化装置。  相似文献   

6.
科苑 《金秋科苑》2009,(15):12-12
航天员在太空生活,最不好解决的问题就是洗澡。在载人飞船上,这个问题不能考虑,一来是因为航天飞行的时间比较短,航天员可以忍耐;二来是飞船没有可供洗澡的空间和水资源。但是在空间站和航天飞机上,一般都设法帮航天员解决洗澡问题。  相似文献   

7.
科苑 《今日科苑》2009,(15):12-12
航天员在太空生活,最不好解决的问题就是洗澡。在载人飞船上,这个问题不能考虑,一来是因为航天飞行的时间比较短,航天员可以忍耐;二来是飞船没有可供洗澡的空间和水资源。但是在空间站和航天飞机上,一般都设法帮航天员解决洗澡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艘试验飞船飞行成功后,世界各国的航天专家反响强烈.有22年航天飞机研制经验的美国航天专家詹姆斯·奥伯格高度评价说:"毫无疑义,中国将在未来儿个月内成功发射一艘可以载两到三名航天员的载人飞船!"神舟号"飞行成功的意义不言而喻,而此后更为引人关注的则是,"神舟号"之后的中国载人飞船将载着谁飞向太空?载人飞船的航天员如何选拔?选拔出来的航天员如何训练?航天员上太空的真正意义又在哪里?  相似文献   

9.
在“亚特兰蒂号”上,航天员正在测力计上练习对于航天员来说,航天飞行需要闯过道道难关,他们要面对比地面更加恶劣的环境,比如失重、超重、宇宙辐射等等,这些环境因素可能导致一系列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问题。超巨重和失重航天器在发射阶段加速度很大,航天员要经受5倍于地球引力的超重过载;返回地面时航天员还要经受  相似文献   

10.
《今日科苑》2012,(4):7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于2012年2月17日宣布,我国将于今年实施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实现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全面验证交会对接技术。担负此次任务的飞行乘组将由3名航天员组成。  相似文献   

11.
魏岳江 《百科知识》2012,(14):19-20
正中国已在两名"神"女中选定刘洋为我国首飞太空的女航天员,参加6月份"神九"的航天飞行任务。据说,这两名女航天员的身体条件毫无瑕疵,比如牙齿洁白无瑕,没有任何身体异味。而"神九"的3名航天员是从15名女性和  相似文献   

12.
数据     
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和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组合体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根据计划,神舟十号飞船在轨飞行期间,将与天宫一号进行一次自动交会对接和一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曾成功与神舟八号、九号飞船进行4次交会对接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目前已进入343千米的近圆对接轨道,在轨运行稳定,设备状态良好,静候神舟十号的到来。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是我国组织实施的第五次载人航天飞行。这也是神舟飞船的第10次发射,距离航天员杨利伟  相似文献   

13.
李诚 《今日科苑》2009,(21):49-51
中国预备航天员第二批初次选拔不久前结束,30名男性和15名女性通过初次选拔,他们中最终将产生5名男性、2名女性成为载人航天飞行的预备航天员。值得关注的是,新中国第一批飞向太空的女航天员将从他们中产生。  相似文献   

14.
唐承革 《百科知识》2007,(6X):15-15
太空的特殊环境对航天员的身体是有影响的,其中一些影响是很难恢复的,如对眼的损害。月球探险已经证明了这点,美国统计了参加太空飞行后出现白内障的39名航天员人中,绝大部分是参加月球探险的航天员,其几率远远超过其他围绕地球轨道飞行的航天员。这是因为在进行月球探险时,由于没有地球磁场的保护,航天员更容易受到宇宙辐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聚焦神七     
科苑 《今日科苑》2008,(9):38-39
神七将在341公里高度的绕地轨道飞行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总体室主任李剑近日做客北京天文馆,讲述了即将在今年年底发射的神舟七号航天员出舱的过程。他透露,航天员出舱后将活动将近一个小时,并放飞飞船携带的一颗小卫星。  相似文献   

16.
聚焦神七     
科苑 《金秋科苑》2008,(9):38-39
神七将在341公里高度的绕地轨道飞行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总体室主任李剑近日做客北京天文馆,讲述了即将在今年年底发射的神舟七号航天员出舱的过程。他透露,航天员出舱后将活动将近一个小时,并放飞飞船携带的一颗小卫星。  相似文献   

17.
一帆 《科技新时代》2006,(11):52-52
作为“极限环境任务行动(NEEMO)”的一部分美国航空航天局正在对为重返月球而进行准备的航天员在海底实验室进行训练。这个名为“宝瓶宫”(Aquarius Underwater Laboratory)的水下实验室距离美国凯斯国家海洋保护区的基拉戈海岸约6千米迄今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这里就像一个在太空中飞行的潮湿的飞船.航天员在这里进行进入太空前的适应性训练。他们会使用专用语言进行交流习惯太空食品。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官员说。  相似文献   

18.
从“神舟”1号到“神舟”5号,5次航天飞行的成功,中国已经在火箭起飞、飞船在轨运行和返回等方面拥有了相当成熟的技术,降低了对航天员身体素质的要求。同时,随着中国航天员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普通的健康人在经过专门的训练后,也可以成为航天员进入太空,这其中,也包括女性在内。  相似文献   

19.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太空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顺利进行两次牵手联袂飞行后,6月29日运载着3名航天员成功回归地面,向太空筑巢迈出了关键一步。神奇的"神九"与"天宫一号"也让我们无比好奇:航天员工作生活的太空房子究竟是什么样?未来我国普通人能否到太空旅游?  相似文献   

20.
回谷 《今日科苑》2011,(20):68-71
现在,美国和俄罗斯的航天器之间的空间交会对接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了。为了建造国际空间站,1994~1998年,美国航天飞机曾9次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对接飞行,送美国航天员到"和平"号上工作,以取得航天飞机与空间站交会对接经验以及美国航天员在空间站上长期生活和工作能力,降低建造国际空间站的技术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