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斜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老师在黑板上挂了一张“画”,白纸中画了一个黑色圆点。“你们看到了什么?”老师问。“一个黑点。”全班同学回答。接着,他又拿出一张“画”,黑纸中画了一个白色的圆点,问学生: “你们看到了什么?”“一个白点。”同学们齐声回答。老师说:“你们看到的仅仅是黑点和白点吗?”学生默然。很多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只见小,不见大,他们只看到“黑点”或“白点”那么一点点,而忽略了其它,请以“黑点和白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①立意自定。②只要与“黑点”和“白点”引发的思想有关,作文内容即视为符合文意。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相似文献   

2.
画饼告诫     
有一段时间,我发现班中有些学生互抄作业,彼此的答案对错都一样,严重影响到班风学风,必须及时制止。那么,用什么方法让同学们深刻认识互抄作业的害处,彻底改掉这个毛病呢?在一节班会课的最后10分钟,我在黑板上画了个圈,又在旁边写了个“饼”字。同学们迷惑不解地轻声议论:“老师在黑板上画饼干什么呀?”“大家上了一天课,肚子都饿了?”我这一问,同学们都感到很奇  相似文献   

3.
宁愿做碳     
记得一次上化学课,老师走上讲台, 看见黑板上写着“韩信”等字,问: “今天没人值日?”同学们不敢出声。老师笑了: “韩信能忍胯下之辱,我这个当老师的,就不能代替值日生擦一回黑板?”说着,拿起板擦将黑板抹干净。同学们开心地笑了。  相似文献   

4.
钻石和碳     
碳变成钻石,到底需要多大的压力?记得一次上化学课,老师走上讲台,看见黑板上写着“韩信”等字,问:“今天没人值日?”同学们不敢出声。老师笑了:“韩信能忍胯下之辱,我这个当老师的,就不能代替值日生擦一回黑板?”说着,拿起板擦将黑板抹干净。同学们开心地笑了。  相似文献   

5.
画圆圈审题     
当窗外的阳光悄悄爬进课堂的时候,有趣的作文课开始啦!程老师用白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个大圆圈,里面画三个小圆圈。沿着圆圈的弧线写上“童年趣事”四个字。同学们都睁大好奇的眼睛,心想:这是怎么回事呀?  相似文献   

6.
美术课     
一位刚毕业执教的小学美术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苹果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屁股。”女老师哭着去找校长,校长听后到教室训斥学生,训完后回头一看黑板。更恼了:“啊,你们还在黑板上画了个屁股?”  相似文献   

7.
鼻子怎么会长到墙上呢?这话说出来是叫人不信,但看了下面的内容,你肯定也会和我们一样乐开了怀。上课了,老师拿着教具兴冲冲地走进教室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举行一次有趣的贴鼻子游戏。”接着,老师请了两位同学,要他们发挥想像力,画两个人的头像,之后,又悄悄地对他们说了些什么。“嘻嘻……”同学们不禁笑起来,原来,刘溪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娃娃头,两只眼睛一只大一只小;王楚伦则画了一位小头娃娃,歪着嘴向我们笑。我们发现,这两个头像面部都没有鼻子。“大家看到了,这两个头像上都没有鼻子。我这儿有两个‘鼻子’,下面我们请两位同学…  相似文献   

8.
小小擂台赛     
上午最后一节课是一(2)班的音乐课,我像平时一样笑容可掬地走进教室,在黑板上用彩笔写上了“小小擂台赛”几个大字,并在旁边画上了美丽的图案,意在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果不其然,孩子们围着我唧唧喳喳地问个不停:“老师这节课我们不是考试吗,你怎么画了这么多美丽的图画?”我神秘地一笑:“上课了你们就知道了。”上课铃响了,学生们很快坐到位置上。“同学们,你们喜欢擂台赛吗?就像东  相似文献   

9.
教学智慧奖     
有一位老师上美术课时,随手画了一个酒瓶,心里没底,就对同学们说:“大家看,老师在黑板上画的是什么东西呀?”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手榴弹!”老师一愣,但随即微笑着说:“同学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就画手榴弹!”在课改经验交流会上,这位老师就将这件事作为心得体会提了出来,认为教育孩子要因势利导,如果太过于认真刻板,就容易将书教死。大家都觉得她说的不错,纷纷效仿。这样一来,教书就教出了许多奇迹。有一个学校上公开课,美术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水蜜桃,问同学们:“大家说一说,老师画的是什么呢?”同学们看了半天,也是导口同声回答:是屁股。…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内驱力,是永不枯竭的动力源。先有兴趣,后有热情,学生参与的热情、动力皆源于兴趣。怎么才能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呢?下面就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一、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游戏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一种活动,他们玩起来百玩不厌,乐此不疲。把游戏引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掌握知识。如在指导学生写练笔作文时,我通过玩贴鼻子游戏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课前我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客人,请看!出示画在小黑板上的一个“小丑”,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这个娃娃…  相似文献   

11.
幽默超市     
《小读者》2003,(6)
老师: “你这篇作文怎么前后风格、语调完全不同呢?”学生: “我爸爸写了上半篇,妈妈续写了下半篇,是合写作文。”一座房子不能拆两次在上数学课的时候,老师问同学们:“如果10个人拆一座房子需要3天,那么,由5个人来拆同一座房子需要多少时间呢?”“这不可能,”一个男孩回答,“因  相似文献   

12.
今年五月的一天上午。南通市第十二中学高二(1)班的教室里。随着一阵清脆的铃声,戴安琨老师走上讲台。他用含笑的目光扫视一下学生,然后用简洁的线条在黑板两边勾画了两座山。一边是低矮平缓的丘陵,一边是奇峰突起的山峦。画毕,问同学:“同学们!你们喜欢黑板上的哪座山?”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喜欢右边的那座山。”“为什么?”戴老师追问一句。一位同学立即站起身说:“因为右边的山挺拔峥嵘,所以我喜欢它。”戴老师满意地点点头,接着说:“看山如此,我们看文章又何尝不是如此?俗话说‘文似看山喜不平’。请大家思考一下,如  相似文献   

13.
听课札记     
“大”字和“小”字在福建路小学一年级教室里,李忠敏老师在教学“大”字和“小”字。老师拿出两块大小不同的黑板,问道:“同学们,你们比一比这两块黑板哪块大,哪块小?”同学们经过分析比较回答了老师的问题。这时老师放下手中比较小的黑板,举起那块比较大的黑板,又问:“同学们,这块黑板和教室里墙上的黑板比,哪块大?”学生回答:“墙上的黑板大!”老师说:“对!只有比一比,才知道大和小!”大和小是相对的,有分析,有比较,才能有鉴别,这是既简单又深刻的辩证法原理,而教师讲得是何等通俗易懂呀!  相似文献   

14.
星期天我到培训班上课。上午第一节是作文课,老师笑容满面地走进教室说:“我们今天来玩个游戏好吗?”我们异口同声地说:“太好啦!”只见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个圈,这是什么意思?真搞不懂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老师在圈上又画了三根线条,接着又画了一双眉毛,  相似文献   

15.
贴鼻子     
上课了,王老师笑眯眯地 走上了讲台,说,"同学们,我 们今天搞活动。"大家一下子 高兴起来,都在想:是什么活 动?好不好玩呢? 过了一会儿,老师拿出了 一张画贴到了黑板上,我们一 眼就认出了画上画的是三毛。  相似文献   

16.
林根 《上海教育》2001,(18):39-40
北大附中副校长程翔是位语文老师。一次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发现一篇题为《一块手帕》的文章构思精巧,立意新颖,读后回味无穷。程老师被深深吸引住了。他决定利用作文评讲课朗读这篇优秀作文,让全班同学分享这分愉悦。当程老师刚刚读完文章,一位同学“唰”地举起手说:“这篇文章是抄来的!”他的话音刚落,全班哗然。同学们议论纷纷,并把目光投向那住抄袭作文的同学。她羞愧地低下了头。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程老师一下懵住了。经过短暂的思考,程老师立刻转换话题:“同学们,这篇文章写得好不好?”“好是好,可是……”“我问的是这篇文章写得好不好,不管其他。”“太好了。”“那就请同学们谈谈这篇文章好在哪里。请发言的同学  相似文献   

17.
开心岛     
老师在黑板上写上“扑朔迷离”,然后问一位学生:“请你说一下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学生站起来,推了一下深度近视眼镜,仔细看了一下黑板上的四个字,看了半天也不明白,最后他无可奈何地说:“老师,看不清楚。” 老师说:“你说对了,请坐下。”  相似文献   

18.
1、“漏掉名数”这样说对不对? 为什么? 上课时,老师在黑板上出了一 道应用题: 同学们做操,每排占7人,6排有多少人? 学生××上台板演: 7×6=42 答:6排有42人。 教师问:“同学们看,××同学解答得对吗?”有一个同学站起来说:“他解答得不完整,少写一个“名数”。教师随手在42后面写上“个”字。 少写名数,我认为这种说法不科学。这是错误地  相似文献   

19.
期末临近考试,我改变了以往的考前说教,而是拿起一支粉笔对学生说:“老师要画一幅画,作为考试时的礼物送给你们。”说完我就在黑板上画了两只大大的眼睛,并在眼睛里写上“徐老师”三个字。画毕问:“你们喜欢这礼物吗?”学生纷纷举起小手,一个学生说:“我喜欢,老师送给我们的礼物是要我们睁大眼睛看清题目。”另一个学生说:“老师的礼物是要我们睁大眼睛仔细检查,不要写错。”我接着说:“老师虽然不能监考,但我把两只大眼睛留在黑板上,看着你们考试,看谁认真仔细,好吗?”“好!”教室里响起了一片稚气的声音。考试完毕,试卷批下来,效果十分好,…  相似文献   

20.
有一位老师教第一册(《鸡鸭鹅》一课时,她把放大的图片往黑板上一挂,站在画有鸭和鹅的一边,拿着教鞭,指着画有鸡的一边问学生:“这边画的是什么?”又指着身边的鸭和鹅问:“那边画的是什么?”学生跟着老师的指挥棒一一回答了,同时又学了“这”和“那”两个词。为了比较鸡、鸭、鹅的多少,她又指着鸡说:“这里画了几只鸡?那里画了几只鸭、几只鹅?”但没想到,在这位老师随便站在一个地方指着图,学习“这”和“那”这两个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