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南方日报"十年九改",造就了其在中国报业的辉煌。这激情燃烧的10年,给新闻业界留下了诸多启示与思考。这10年,是南方日报充分挖掘党报优势的10年。正是基于对党报优势的深刻理解与把握,2002年8月南方日报的改版首先明确了自己的市场定位——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新华日报连续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改版,探索党报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新要求,如何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读者。去年12月,新华日报实施的最新一轮改版,明确提出内容结构上要形成“龙头凤尾”的格局,以“三贴近”的思想创新党报优势。力求全局观念和新闻规律的统一、舆论导向与传播效果的统一、党性原则与受众意识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南方日报于今年5月再次改版,提出了报纸新闻由“易读”向“悦读”的跳跃性发展目标。这是继2002年提出“高度决定影响力”的报纸定位后,南方日报对改进党报新闻报道的又一次探索。南方日报此前曾作过三次较大的改版:2002年8月的改版,明晰了作为华南地区权威主流政经媒体的定位;2003年8月的改版,增加了六大行业周刊,意在培育有效的目标市场;2003年12月的改版,以做读者必读的民生新闻进军珠三角区域。  相似文献   

4.
赵金 《青年记者》2008,(1):39-43
《南方日报》的发展是与其不断的改进和创新紧密相关的。六年间六次改版,每次都有新的探索,新的成绩。六次改版凸显了《南方日报》怎样的发展思路?其不断调整、改革的重点是什么?《“我瘦天下肥”——与曹轲关于〈南方日报〉六次改版的对话》探讨《南方日报》的改版经验和党报改版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范玲 《新闻传播》2004,(10):34-35
新千年伊始,在国内报界掀起的新一轮改版浪潮中,“瘦报”是突出的特点之一。随着《北京青年报》、《南方日报》等颇具影响力的报纸改成“瘦报”,各地的党报和都市报也纷纷“瘦身”以迎合这一潮流。  相似文献   

6.
范玲 《新闻采编》2004,(2):10-11
新千年伊始,在国内报界掀起的新一轮改版浪潮中,“瘦报”是突出的特点之一。随着《北京青年报》、《南方日报》等颇具影响力的报纸改成“瘦报”,各地的党报和都市报也纷纷“瘦身”以迎合这一潮流。  相似文献   

7.
党报改版是适应传媒市场规律的需要,也是适应传播格局、受众多样性、价值理念多元化的需要;是生存的需要,同时也是一种再投资的需要。打造一份既能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又能落实“三贴近”的原则,同时能让读者愿意看的党报,是所有新闻人努力的方向。在党报改版的过程中,视觉设计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自2002年8月改版以来,《南方日报》在教育报道中探寻“高度”与民生相融的报道路径:在丰富资讯中突出整合梳理后的见解价值,在深度报道中突出“眼睛朝下”的社会关怀,真正贴近目标读者,贴近生活实际,反映群众心声。《南方日报》的具体做法是:1.满足读者读报的原始动机即对资讯的掌握,选题更集中于百姓话题,视角更贴近百姓视角,抓住重点把新闻做足做透。2.发挥机关报的政治优势,与权威部门紧密合作,尽可能抓独家新闻,找独家视角。3.着力经营深度报道,关注当前时代命题,“高度”的背后是更为深远的贴近民生。  相似文献   

9.
2002年8月.发行量居省级党报之首的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全新改版。经过近三年的探索与实践.该报在华南地区的社会影响力、市场竞争力得到有力提升,发行量稳中有升,广告逆势上扬。实践证明,《南方日报》的改版模式符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是党报谋求新闻改革的成功探索。  相似文献   

10.
2002年8月6日以来,南方日报六次成功改版,持续地积极推进新闻改革、报纸改革,用现代报业的运作机制和办报理念整合优势资源,坚持不懈地推动党报走向市场、将报纸做大做强,为全国党报改革探路。六次成功改版,使南方日报从内容到版式、从报纸采编到运营管理  相似文献   

11.
毋庸置疑,地市党报新闻宣传必须始终如一地做到“三贴近”。那么,地市党报广告宣传是否也应做到“三贴近”呢?回答是肯定的。在我国,广告是促进经济发展、传播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地市党报广告要坚持为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服务的正确方向,必须努力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相似文献   

12.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地市党报如何进一步提高宣传艺术,增强报纸的吸引力、感染力,做到让党委政府放心、广大人民群众满意,就是要按照“三贴近”的要求,坚持不懈地推进报纸改版。通过报纸改版,进一步明确办报定位,组织引导记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采写出有思想深度、充满时代气息、鲜活具体、生动感人的新闻作品;通过报纸改版,进一步明确办报思路,  相似文献   

13.
10年前,南方日报启动了全新改版。此后"十年九改",实现了采编、广告、发行以及品牌的质的飞跃,开启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好党报的创新实践。南方日报改版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好一份现代新型党报,没有经验可循。南方日报10年的创新实践,是凭着高度的政治使命感、  相似文献   

14.
增强党报贴近性是党报新闻改革的老话题,但要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读者,实践起来并非易事。从近几年来党报的多次改版、扩版,调整版面结构看,都在朝着这个方向走。 权威性作为党报的优势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  相似文献   

15.
《南方日报》改版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飙 《当代传播》2003,(1):43-44
2002年8月6日,在中国党报市场颇具影响力的《南方日报》开始全新改版。全新版《南方日报》的推出,是《南方日报》同仁对党报日益“边缘化”趋势所做的奋力一搏,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南方周末》《北京青年报》等报纸的崛起,以及一大批都市报的出现,党报在整个传媒格局中的主流地位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挑战。以市场为导向、极力满足读者需要的都市类报纸在报业市场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而一些党报由于在报道内容上对读者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较少涉及,加  相似文献   

16.
新闻观察     
《南方日报》的发展是与其不断的改进和创新紧密相关的。六年间六次改版,每次都有新的探索,新的成绩。六次改版凸显了《南方日报》怎样的发展思路?其不断调整、改革的重点是什么?《"我瘦天下肥"——与曹轲关于〈南方日报〉六次改版的对话》探讨《南方日报》的改版经验和党报改版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如何实现“三贴近”,是党报人始终思考的课题。但长期以来,许多报纸往往陷于“新闻贴近胜过服务贴近”的误区,造成事实上的贴近非近、优势非优、特色非特。我们从实践中感到,要将理论上的“贴近优势”化为党报的现实优势,必须强化报纸的服务性。  相似文献   

18.
今年上半年,中央领导同志就改进和加强新闻报道工作提出,新闻报道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当前强调坚持“三贴近”,就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党报的报道工作,增加“三贴近”的新闻报道,服务大局、服务读者,在贴近和服务中提升党报的影响力、亲和力。  相似文献   

19.
任何事物都是凭借自身的优势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县报也毫不例外。县报最大的优势就是比其他任何一级党报都更能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而“三贴近”优势发挥得如何与总编意图是否明确关系很大。近两年来,我们《修水报》力求把总编意图——  相似文献   

20.
在报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作为都市报尤其是地方都市报,如何做活“贴近民生”这篇文章?我们的体会是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同时,坚持“三贴近”方针,推出新栏目带动新改版,整合旧版面焕发新亮点,突出本土化做强个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